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132部分

纨绔到底-第132部分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陶对韦皇后一语双关道:“若是因为陶儿的过错。误了大事,那陶儿将会抱憾终身!可如今,阿翁身体不好。我也有恙在身,若是皇后娘娘能亲自出马,亲力亲为督促礼部及时补救,我想应该还来得及。不知皇后娘娘意下如何?”
李陶这话说的很明白:机会我已经让给你了。至于具体怎么操作那就是你的事情了,若是因为你自己不上心,那就不干我的事了。
韦皇后同样一语双关道:“难得陶儿一片孝心,我若再不尽力而为,岂不是太辜负于他了?陛下,这事就包在臣妾身上了!”
……
寒食节这日,辰时刚过,礼部执事大臣宣布“皇帝陛下起驾”。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大红地毯一直铺到祭台之上。地毯两旁,每隔几米便有兵士把守。
中宗与韦皇后在群臣的簇拥下。在御香亭焚香三柱,登上祭天台。一座黄布祭台摆放在祭祀场地正中间,祭台两边摆放着编钟和编磬。五谷,猪、牛、羊三牲,三杯祭酒和三支长香依次摆放在祭台上。中宗站在祭台前,内侍错位居后,文武群臣分列两侧,观看整个祭祀大典。
“请皇帝陛下拜香。”随着执事大臣的引导,中宗脱下黄色披袍交与内侍,侍从将香奉上,中宗拈香拜祭后插入香炉。三次进香后,执事官引导“皇帝”进行祭酒仪式。
“一祭酒,一杯酒敬皇天。”
侍从将祭酒奉上,中宗转身,三跪九叩后在鼎前祭酒。
“二祭酒,二杯酒敬后土。”
中宗接酒,朝两边跪拜后在鼎前祭酒。
“三祭酒,三杯酒敬神明。”
中宗跪拜后,绕鼎一周祭酒。
中宗首献之后,便是韦皇后的亚献了。
李隆基站在人群中默默地望着这一切。在祭天活动中,皇帝是首献,第一个向天神奉上祭品;其次就是亚献,第二个向上天献上祭品。这是相当重要的政治身份。当年,武则天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唐高宗一起封禅泰山,也曾充当亚献,现在韦皇后也这么干,李隆基不由得感觉寒意凛凛。她是不是也想当武则天第二?
想到这里,李隆基似乎抓住些什么,李陶当初对他的承诺似乎显得清晰一些了,莫非李陶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祭酒结束,当朝中书侍郎谨诵祭文:“……大唐皇帝顿首膜拜,虞舜肇封。秀含毕昂,雄镇冀屏。赫赫神明,阴阳大成……”
诵读完毕,随着执事大臣宣布“大唐天子祭天大典礼毕”,中宗和文武群臣离开,祭祀大典仪式全部结束。
……
就在中宗与群臣进行祭天大典的时候,有一个人悄悄前来拜访病中的李陶。
“上官昭仪有心了,在下感激不尽!”既然是生病了那就得有个生病的样子,李陶躺在床上虚弱地说道。
“蓝田王,大家都是聪明人,你觉得在我面前如此做作有意思吗?”上官婉儿微笑道。
“上官昭仪此话何意?”李陶故作不解道。
“这天下若还有一人能看得出蓝田王此时是在装病,除了我上官婉儿,不会再有别人了。”上官婉儿自信道。
李陶眨巴着眼睛不说话。
上官婉儿叹了口气道:“皇后娘娘若是有蓝田王的一半心计,就断然不会接受这亚献,可她偏偏却接了,还顺带着欠了蓝田王一份人情。殊不知,她在祭台上风光无限之时,已经让多少人已经生出了警醒之心,蓝田王这捧杀之计让韦皇后脖上的绳索已经打上了死结。”
李陶依然不语。
“我知道你还在为当年你父亲之死耿耿于怀,说起来,当年你父亲之死我是脱不了干系的……”
李陶突然插言道:“上官昭仪,你错了,我父亲的死我一点也不怪你!”
“啊?”上官婉儿愣住了。
“当时就算没有你,他迟早还是要死在别人的手中,说实话,他虽然是我的父亲,但我却不赞成的他的行事方法。再说了,你当时也是为了自保,若换作我我也会这样做的!”
上官婉儿被李陶的一席话搞晕了,她喃喃道:“你怎么会这样想?他不是你的父亲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暗中势力

李陶盯着上官婉儿道:“大家都是聪明人,我有必要拿这事来做作吗?”
上官婉儿神色有些迷离:“你真是一个奇怪的人,若是你能早出现两年,或许我就没有必要上太平公主这条船了!”
“你现在从她那条船上下来也来得及!”李陶不动声色道。
上官婉儿惨然道:“晚了,我下不来了!”
李陶觉得奇怪,正要开口相询,却见上官婉儿又换上了笑脸:“不说这些没用的了,我今日来是有几件事要说与蓝田王的!”
“哦?上官昭仪,请直言,我洗耳恭听!”
“你要小心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李陶没由来的心中一惊。
“你可莫要小瞧她,虽然看起来她与韦皇后相争并不占上风,实际上她在暗中的实力大的惊人,我与她结盟也有两年了,直到今日我还没有完全探出她的底来。”
“上官昭仪,你的意思是……”
“自始至终太平公主就没有把韦皇后放在眼中,也就是说她认为韦皇后不配做她的敌人。但是,如今你出现了,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你的意思是说太平公主会将我作为她的敌人?”李陶反问道。
“至少她会把你当作她潜在的敌人,依她的性格,是不会允许比她更强大的敌人存在的。”
李陶默默思索:他似乎并没有想这么远,若不上官婉儿提醒。自己将来一不小心着了太平公主的道也未可知,看来今后得对这个女人提防着些。长安城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旋涡,若不小心被卷入旋涡中心。随时都有可能尸骨无存。
“除了韦皇后与太平公主之外,长安城内还有一股看不见的势力存在……”
“什么?你说长安还有第三股势力?”李陶再次被上官婉儿的话震惊了?
“是的,这股势力并不亚于韦皇后与太平公主,最可怕的是谁也不知这股势力的幕后黑手是谁!”
李陶躺不住了,霍地起身下了床。自己在长安折腾的风生水起,本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当中,谁知还有一股隐藏的势力。而且自己一无所知,这让他有了一丝挫败感。
“你确信有这么一股势力存在?”李陶咬牙切齿地问道。
“我可以确定!”上官婉儿点头道。
李陶相信上官婉儿的判断,她跟随武则天数十年。嗅觉异常灵敏,这是她的优势所在。想到这里,李陶又问道:“既然有这么大一股势力存在,就不可能没有一点蛛丝马迹。你难道没有暗中查过?”
上官婉儿苦笑道:“我半年前就开始查了。可是每每到了紧要处,线索便断了,直到今日依然是毫无头绪。”
“由此看来,这股势力组织严密,所图不小呀!”说到这里,李陶冷笑道:“我不知道便罢,如今知道了,若不将它连根拨起我就不叫李陶了。”
上官婉儿展颜笑道:“我就知道。能对付他们的只有蓝田王你了……”
李陶突然问道:“上官昭仪告诉我这些不会没有所图吧?你直说,你需要什么?”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我的确有一件事情相求!”
李陶静静地等着上官婉儿的下文。
“此事现在说来为时过早,只有将来几方相争见分晓时才能说。看在婉儿今日直言相告的份上,到时万望蓝田王莫要推辞!”
李陶见上官婉儿不说,也不强求,只是点点头:“今日我欠上官昭仪一个人情,他日我必会还上的,你只管放心。”
……
当夜,李申、童兆祥、童兆瑞三人被李陶悄悄召入府中,四人一直谈到了后半夜,李申等三人才匆匆离去。守在屋外的裴岳虽然不知他们谈了些什么,但他从三人凝重的神色当中感觉得出来,李陶与他们所谈之事必定非同小可。
……
黎明的影子悄悄隐去,晨曦迈着轻盈的脚步飘然而至,暖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太阳普照着大地,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春色宜人!
李陶、裴岳与李白三人骑马一路看着依山傍河的牧野,观赏着美不胜收的春景,让人感觉美意难收。
“岳叔,他们到了几日了?”李陶随意问道。
李陶问的是到了七星庄的那些童奴。当初,太平公主将长安城外的那处叫七星庄的地方送给李陶之后,李陶就派人捎信给潞州的李文皎,让他从速挑选一百名童奴迅速赶赴长安。李陶计划让这些孩子长期驻扎在七星庄,毕竟他在长安的力量有些薄弱,有了这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嫡系,他就安心多了。这些孩子到达七星庄之后,李陶还没抽出空来瞧瞧,今日难得有时间,李陶便打马直奔七星庄而来。
“小主人,他们来了有十日了!”裴岳答道。
“那些孩子还小,也不知董叔一个人能不能顾得过来!”李陶嘀咕道。
裴岳呵呵笑道:“这一点小主人大可放心,你可别以为董飞只会酿酒,做这点小事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哦?董叔还有这能耐?”李陶来了兴趣。
“若是小主人不信,咱到庄子里看,他保管打理的井井有条!”裴岳自信道。
李陶不再说话,笑着打马赶路。
七星庄位于万年县境内,离长安城并不远,大概只有二十里路。
李陶、裴岳与李白三人都没到过七星庄,一路打问下,很快就到了村头。
三人勒马眺望之际,李陶眉头一挑,面上带着笑容道:“出来吧!”
李白愕然间,发现从一颗茂密的老槐树上突然蹿下两个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半大孩子。
那两个孩子单膝跪在李陶的马前,领头的孩子朗声道:“李大见过主人!”
李陶点点头:“起来吧!”
“是!主人!”李大站起身来。
李陶翻身下马,走到李大面前仔细端详了好一会,才欣慰道:“不错,比我走的时候壮实了不!”
李大没有说话,但李白却分明看到李大的眼睛有些湿润。(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七星庄

“我走了你们没有偷懒吧?”李陶脸上带着笑意问道。
李大挺起胸膛道:“主人,没有一个人偷懒,李头说了,只有本事练的最好的人,才会到长安来保护主人,大家都在玩命地训练!”
李大口中的李头自然是李文皎。
李陶打趣道:“看来李大你是本事最好的了?”
李大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好的,但我如今已经来到长安了!”
“庄子的四周都布了哨了吗?”
“是的,主人,庄子的四个方向都布置了暗哨!”李大点头道。
李陶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若是没有布哨,我可要踢你们的屁股了。”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孩子藏在树上竟然是为了布哨,难怪自己没有发现呢。不过让他觉得奇怪的是,李陶不会武功怎么就能轻易地发现树上有人呢?
李白再偷眼向裴岳望去,见他面色如常,显然他也早已发现了树上有人。李白苦笑着摇摇头,看来自己还差得太远,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头前带路,李大!”李陶吩咐道。
“是,主人!”李大朝着另外一个男孩命令道:“石头,你继续警戒!”
尔后,雄赳赳气昂昂地朝前走去。
一路上,李陶与李大攀谈着:“你们到长安多少人?”
李大如数家珍道:“启禀主人,我们总共来了一百二十四人。其中有我,李三、李七,李十八。另外还有一百二十人个影子。”
“影子?什么是影子?”李陶不解道。
“启禀主人,根据你的安排,我们二十三人每人挑了三十个童奴进行训练,都是按照当初主人你的方式进行训练的。李头说了,这些人没有经过主人认可,与我们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