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48部分

纨绔到底-第48部分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松龄急得脸上青筋直暴,他回身向几位护院说:“你们谁能救了这丫头,我把庄子给他,我把女儿也嫁给他!”
几个护院早已吓得哆哆嗦嗦。
菊儿尖叫着,挣扎着,但却无济于事,眼看着就要被铁碗帮架走,忽然有一个人,堵在了大门外。
走在前头的秃子愣了一下,紧接着又笑得前仰后合:“大当家的,又……又是这个傻小子。”
铁罗汉也乐了,他笑骂了一句:“傻小子,我不伤你,你快滚吧!”
郭壮看到菊儿近乎绝望的目光,壮着胆子吼了一句:“把她放下,就让你们过去!”
秃子乐得差点流出眼泪:“没想到你这傻小子还要当救美英雄!好,我让你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着,秃子直了直腰,上前就是一掌!菊儿惊叫一声,所有人都知道郭壮这回是在劫难逃。
果然,只听有人吼了一声:“快滚吧!”
话音未落,一个人就飞了起来,直飞到三丈以外,躺在地上口吐鲜血。
众人睁大眼睛一看,全傻眼了,飞出去的竟是秃子。铁碗帮的人更是惊呆了,秃子跟了铁罗汉十多年,也有一身好武功,没想到如此不堪一击,眼前这傻小子到底是人是鬼?
铁罗汉分开众人,盯了郭壮半天,冷笑道:“没想到我也走了眼,高人在这儿呢!”
郭壮站在原地,也不言语。
铁罗汉一抬手,把铁碗挥舞起来,自己也跟着转起来,猛然间连人带碗挟着风声呼啸着砸向郭壮。
只见郭壮抬了抬腿,还是喊了那一句:“快滚吧!”
只见铁罗汉的铁碗飞了出去,正砸在刚挣扎起来的秃子的脑袋上,当场就血肉模糊。
铁罗汉被踢了一个趔趄,胸口像被大铁锤砸过一样剧痛,旁边那些喽啰们有的上来扶他,有的还想抄家伙往上冲。


第九十二章 奇石

铁罗汉勉强喊了一声:“都停下,我都败了,你们上去丢人现眼吗?”
说罢,铁罗汉缓了口气,向郭壮一抱拳:“我认输了,请教高人,这是什么武功?”
郭壮抓抓头:“这……就是跟我师傅学的一个绝招,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铁罗汉回头看了罗松龄一眼,叹了口气,叫众人把抢来的东西都放下,转眼间消失在黑暗中。
郭壮扶起菊儿,看菊儿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脚上的那双旧鞋,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那双新鞋我怕弄脏了,没舍得穿。”
有人把罗松龄扶过来,他激动地拉住郭壮的手:“郭大侠,我这一家老小,全是你给救下来的,但你这武功到底是谁传给你的?”
郭壮奇怪地说:“师傅!你忘了?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跟你老人家学武,学了一个月,你让我回家!我请师傅教我一个绝招,你老人家就一抬脚,说了一句快滚吧。我回家就专练这招,练了十五年了,开始踢后山的小树,后来踢大树,现在我都能踢磨盘了!”
“啊?”
罗松龄想起来了,他当年是被郭壮烦的,踢了郭壮一脚又骂了一句。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转不过来弯,还以为是自己在教他绝招,整整苦练了十五年,竟然练出了这等腿功。怪不得他左脚比右脚大,这是苦练出来的,这得多大的恒心呀?
铁罗汉吃了这一场败仗,很快就在长子县消失了。罗松龄不忘诺言,要把小姐许给郭壮。
正当罗家张罗着要办喜事的时候,郭壮失踪了,而且是带着菊儿走的。
罗家上上下下都说这小子武功虽高,但傻子就是傻子,放着小姐不要,非要一个小丫鬟。
罗松龄更是火冒三丈,他又是要报官,又是要花重金聘请武林高手,把这两个私奔的人抓回来严惩。但是说归说,他到底没有这么做。
郭壮和菊儿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不时看着脚上那双新鞋,边看边乐。
菊儿却在毛驴上骂他:“你说傻不傻,那么好的小姐,那么大的家业你都不要,非得找我这个穷丫头,你说你图个什么呀?”
郭壮嘿嘿笑了:“就图你会做这么漂亮的鞋,都没画鞋样,就能做得这么合脚,小姐哪有这本事?”
菊儿“呸”了一声:“我告诉你吧,这鞋就是她做的!”
郭壮一愣:“不能吧?小姐哪能会做这样的布鞋?”
菊儿格格乐了:“你个傻小子是不会知道的,我爹为了防强盗,让我的丫鬟装扮小姐,让我装扮丫鬟,哈哈!傻小子,我可什么都不会做!”
后来,罗松龄派人将女儿女婿,还有郭壮的瞎眼老娘全部接到了罗家庄,诺大的家业也交给了郭壮打理,自己则颐养天年了!长子县令知道了郭壮的事情后,请他做了长子县的捕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景龙元年的一天,罗松龄刚起床,就觉得胸口堵得慌,还隐隐作痛,开始没有在意,因为此时将近花甲之年的罗松龄身体一直很结实,平曰连头痛感冒都很少得,岂料那胸口越来越闷,后来就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罗松龄实在忍受不住,就请来了大夫,大夫诊脉之后,却不知罗松龄得了什么病,只好开了一些消食散结的药。罗松龄吃了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效果,那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罗松龄将郭壮叫到身边,说:“我这辈子啥好东西也吃过,啥好玩的东西也见过,自问良心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按说死了也不亏了,可是我心里却有一个遗憾。”
郭壮垂泪道:“岳丈大人,你把你的心愿讲出来,我想尽办法也要满足你!”
原来,罗松龄有一个雅好,那就是收藏石头,几十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奇石。为此,他还特地为这些石头修了一座大屋子,美其名曰:石客居。罗松龄虽然藏石无数,不过他最中意的是三块奇石,奇石上有三个大字:福禄禧,却唯独少一个寿字石。几十年一直在寻觅,却一直没有找到此奇石,为此,他一直觉得这是平生最大的遗憾。
罗松龄于郭壮有大恩,一听岳丈的话,为了满足岳丈的心愿,当下四处张贴告示,说谁要是将有寿字的石头献出来,赏钱两千贯。
告示贴出去一个月,眼见着罗松龄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人前来献石,郭壮又将赏钱提高到五千贯。
几天后,郭壮兴冲冲地来到罗松龄的病榻前,说:“岳丈大人,好消息,寿字奇石找到了!”
罗松龄忽地从床上坐起来,急切地说:“快拿来给我看看!”
郭壮一边将一块椭圆形的石头递给罗松龄,一边讲了得宝的经过。
原来寻石告示贴出后很久,也没有任何消息,正在郭壮信心渐失之时,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汉子登门了,说是来献石。郭壮接过汉子手中的一块圆滑的石头,但见上面有一个清晰的黑色隶书体“寿”字,不禁喜出望外,就付给那汉子五千贯钱。
罗松龄仔细看了看手中的石头,又用力揩了揩,忽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接着将石头一掷老远,痛苦地捂着胸口躺下了。
郭壮忙上前扶住罗松龄,急问:“岳丈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罗松龄指了指那块石头,说:“假的!”
听罗松龄这么一说,郭壮的脸一下子红了。
其实,郭壮何尝不知道这块石头是假的,因为长时间找不到那块石头,罗松龄的病又越来越重。郭壮情急之下,就求一个善于作假的古董商人,造出了这一块“寿”字石,原想着糊弄罗松龄一段时间,让他笑着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没想到竟然被罗松龄识破了,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他的病情。
郭壮眼睁睁看着罗松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想起离家几十里的奎山上有一座寺庙,就想去上香,求菩萨保佑岳丈迈过去这个坎。


第九十三章 救济灾民

郭壮刚到奎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些人,足有几百口,这些人扶老携幼,满脸菜色,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
郭壮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因为黄河决口逃荒的难民。在途中,已经有数百人饿死或者病死,郭壮当下就顾不得上山烧香,赶紧回到家中,让家丁设下粥场,救助这些人。
郭壮设粥场救助灾民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呼啦啦,附近的灾民全都来讨粥吃。郭壮为了不使灾民遭受风霜之苦,特地还用草帘搭了几十间棚子让他们栖身。
罗松龄知道了此事,对郭壮的行为大为赞赏,说:“贤婿,此等积德行善的事,我支持你,你先不要顾着我的事,先照顾灾民才是!”
灾民实在是太多了,家中的存粮很快就不够了,郭壮亲自带人去城里买米。
长子县城有一家最大的米行,叫“仁德”米行,老板叫刘仁义,虽然名为仁义,其实做事却十分缺德。刘仁义是潞州刺史梁德全的小舅子,他借着这层深厚的关系,运用各种手段在长子县置下了许多产业。特别是粮食,刘仁义几次三番打压长子县的粮店,在他的胁迫下其他粮店纷纷关门,最后只剩下了他这一家,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次黄河决口,哀鸿遍野,刘仁义不但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反而觉得粮价必定会大幅上扬,发财的好时机到了。刘仁义大量屯积粮食,准备大发一笔横财。
因为粮食就要告罄,灾民还是一个劲地往这里拥。虽然郭壮是长子县的捕头,但刘仁义却根本不买他的账。郭壮心急如焚,顾不得别的,低声下气地请求他看在灾民的面上,卖给自己一些米救急。
刘仁义眼珠一转:“郭捕头呀,我是个商人,怎会看着生意不做呢!”
他话锋一转:“可是你也知道,最近黄河决口,粮食奇缺,我是拿现钱也进不到一粒米,拿什么卖给你呢?”
郭壮知道这个家伙的打算,为了灾民不饿肚子,他不想也不敢得罪刘仁义,好说歹说,刘仁义这才答应以平曰三倍的价钱卖给他们一千斤大米。
郭壮派人将米拉回家,想下锅时才发现,刘仁义真是太黑心了,这么高的米价竟然还在米袋的下边掺加了大量的沙石,有的竟然有拳头大小。
家人气不过,要去找米行老板讨个说法,郭壮阻止道:“咱不与他制闲气,灾民们还等着吃饭呢!”
郭壮命令家人一定要将沙石细细淘出,再给灾民做饭。
灾民的口粮有了着落,郭壮暂时放下了心。他惦记罗松龄病情,来到罗松龄病床前,看着奄奄一息的岳丈,心如刀绞,他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说:“岳丈大人,我真是无能,不但治不了您的病,就连您最后的心愿都圆不了……”
郭壮话音未落,外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郭壮忙擦去眼泪,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郭壮捧着一块石头疾步走到罗松龄床前,惊喜地喊道:“岳丈大人,您睁眼看看,寿来了!寿真的来了!”
原来,刚才一个下人在淘米时,从米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竟然有拳头大小。那个家人咒骂了一句“该死的米行老板”,正想扔掉,忽然发现这块石头与众不同,细细一看,正面竟有一个清晰的楷体“寿”字,他扔掉勺子就前来报喜了。
罗松龄此时已经剩下一口气,听见郭壮的喊叫,他一下子就睁开了双眼,挣扎着坐起身来,说:“寿在哪?寿在哪?”
郭壮赶紧将寿字奇石递给父亲,罗松龄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郭壮吓了一大跳,叫道:“岳丈大人,你这是……”
罗松龄拍手笑道:“这是真的寿字奇石呀,既然‘寿’已经来了,我此生无憾了!”
说罢,罗松龄含笑而逝。
郭壮为罗松龄办了丧事,将四块奇石给罗松龄做了陪葬。
办完丧事后,郭壮又将心思放在了救济灾民上。整整三个月时间,郭壮使尽了全力,救活了无数灾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