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0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攻汉贼!”
“杀啊!”
仅剩不多的士兵,大声呐喊着。
他们在王灿和姜维的率领下,开始猛烈的反击。
而另一边,王家的援军快速杀入了战场。不同于赵广只带来了八百骑兵,王家这一次,整整来了三千精骑。
汉军士兵和王家的铁骑一接触,就被为首的女将轻松破开。
刘贾见状,叹息道:“苍天何其不公!”
他连续几次,都有机会拿下天水城,可每一次,都有援军杀来。
在刘贾看来,这是苍天不公。
上苍,眷恋王灿。
上苍,苛刻刘氏多矣!
“撤!”
刘贾不再恋战了,他知道今天没机会了,直接下了撤退的命令。
王灿望着渐渐退去的汉军,也是停下来,手拄着龙渊剑,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却是道:“我们,获胜了!”
获胜了!
这三个字,传入所有人耳中。
所有人,都激动无比。
王灿无法追击,而王家的骑兵,则是快速掩杀追击。只是刘贾调集军队殿后,即使王家有骑兵冲杀,最终也没有留下刘贾的大军。
所有汉军,从容退走了。
这时候,王家的骑兵撤了回来。
王灿的目光,也落在为首的女将身上。他看向一旁的姜维,说道:“姜维,这便是你的妻子吗?看样子,似乎很年轻啊!”
姜维说:“那是我师妹,姓穆名桂英。”
王灿就顿时愣住了。
穆桂英!
这真是人物大乱斗,连宋朝时期的穆桂英,也出现了。
不过,王灿很快就收敛心神。仔细的想一想,唐、宋、元的君主都出现了,穆桂英出现,倒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这时候,穆桂英策马走来。
她翻身下马,走到姜维面前,担忧道:“师兄,你无碍吧?嫂子的信里面,说你中了剧毒,怎么还能厮杀。”
姜维笑了笑,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大概和穆桂英说了一遍。
穆桂英这才看向王灿,道:“没想到是蜀国陛下当面,失敬了。”
王灿道:“穆姑娘谬赞。”
穆桂英继续道:“虽然师兄推崇你,让你接管军队。但如今汉军退去,今晚我嫂子就会抵达,请陛下交出军权,由我接管城防。”
王灿道:“没问题!”
他如今,也没有多少兵力,也不想争夺什么。
等王异抵达了,再论天水城的归属。
王灿带着典韦、郭嘉等人离开了,把战场交给了穆桂英。
穆桂英让士兵清扫战场,安排完各项事情,才看向姜维,正色道:“师兄,你真的打算归降蜀国了吗?”
姜维道:“其实我和王灿,没有什么矛盾。这两日的战斗,我也看得清楚,王灿是个有担当有胸怀有能耐的君主,他很不错。如果没有王灿,天水城早就落陷了。而我,恐怕也死在了刘邦的算计中。”
穆桂英笑了笑,道:“师兄有主见,那是好事。”
“事实上,我在来之前,嫂子让我给你传句话,说天下大乱,各地群雄并起,能人异士无数,有能耐的人比比皆是。”
“师兄有能耐,不会甘于寂寞。”
“嫂子说,只要是你决定了,她都无条件支持。王家,站在师兄的背后,始终是师兄坚实的后盾。”
穆桂英转述了王异的意见。
姜维对妻子更是感激。
虽说王异是死了丈夫的,但他却喜欢王异。即使王异大,他也不在乎。
傍晚时分,王异带着三千兵马风尘仆仆的抵达。而这时候,王灿的大将赵云、甘宁、周泰也率军抵达了。不过在王灿的示意下,兵马暂时在天水城外驻扎。
第1478章()
大厅中,宾主落座。
不过主位上,是空悬的,没有人落座。
王灿一行人,坐在了左侧,黄忠、郭嘉、典韦等人依次往后坐下。
姜维、王异坐在右侧,穆桂英、王列等人各自落座。
王灿看向姜维夫妇,正色道:“姜维,多的话朕也不说了。朕欣赏你,希望你能为蜀国效力。”
姜维起身道:“姜维,愿归顺陛下。”
王异没有发表意见。
她是支持丈夫的。
王灿招降姜维后,便又商谈了其他的一些细节。
事情忙完,已经是深夜。
这时候,各自休息去了。
翌日,清晨。
王灿精神抖擞的起床,他召见了赵云,从赵云的口中得知,刘贾已经撤走了。对于此,王灿也没有说什么。
这一战,能守住天水,已经是万幸。
想留下刘贾,实在是太难。
王灿任命姜维为威武太守,坐镇天水。然后,又让曹纯带兵前往威武,接管威武的防守。
安排了这一切后,王灿才带领周泰、黄忠以及蜀军撤回陈仓县。
仅此一战,汉军暂时不可能再入侵凉州。
在去陈仓的蜀军中,还有一个特殊人物穆桂英。班师的时候,穆桂英找到王灿,说希望跟王灿去司隶。
长安城汇聚了大量大江南北的人才豪杰,而洛阳更是天下经济中心,一直待在西凉的穆桂英希望去历练一番,而且也得到了姜维的许可。
所以穆桂英就来找王灿要推荐信,有了王灿的推荐,长安城中如同漫天繁星一般的名师大家又有谁敢不收穆桂英呢。
虽然语气不善,但王灿还是给穆桂英写了推荐信,在递给穆桂英的时候,王灿好奇道:“话说,穆姑娘,我得罪了你吗?为什么老是黑着脸。”
穆桂英道:“不是针对你,是我个人习惯。告辞!”
说完,穆桂英便离开了。
穆桂英离开后,王灿这时候,也不禁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去了一次天水城之后,王灿发现这天下复活的豪杰,并不是都像莫顿那么好对付的。
天下英雄,都不简单。
这时候,刘邦暂时不会北上了,而北面的康熙和嬴政,正打得不可开交呢,一时半会也不会南下,所以王灿准备返回国都。
这时候,蜀国外部隐患基本平了。
至少,不再是烽烟四起。
王灿如今,要着手准备处理内部的问题。因为在王灿离开天水城时,竟然接到了一封书信,是陈平送来的。
陈平的书信中,说长安有人叛蜀。
至于其他,陈平便没有提及了。
王灿找来了郭嘉,正色道:“奉孝,陈平寄来的这封书信,你认为有几分是真的?”
郭嘉道:“可能是六分真,四分假。”
王灿道:“为什么?”
郭嘉道:“陛下在天水接到了陈平的书信,这意味着陈平当时,是藏在天水的。可以推断,谋划天水的事情,陈平肯定有一份儿。”
“他之所以送来书信,实际上,是要借陛下的手,要搅乱蜀国。卑职认为,此事极可能是真的,所以陈平笃定陛下会调查。”
郭嘉说道:“一旦陛下调查,就可能令蜀国内部动荡,这是陈平的阳谋。”
王灿道:“的确如此!”
郭嘉道:“不如把此事交给程昱去处理。”
第1479章()
王灿摇头说道:“程昱年事已高,而且光是现在蜀军后勤调配的事情就够他忙的了,那有空查什么奸细。”
顿了顿,王灿继续说道:“这事情,还是朕自己走一遭。一来,这个情报现在也不能说完全是真的,二来如果在这过程中被人发现了,我出面来解释总比你们吵起来要好,况且我确实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这个事情。”
清除内奸,乱党是每个朝代都经历的,但蜀国的国情刚刚稳定,王灿也不想将事情闹大,觉得应该自己亲自进行。
郭嘉说道:“陛下亲自处理此事,臣也赞同。只是您这张脸,放眼整个长安谁不认识呀。”
王灿在蜀国深得民心,尤其是中层以上的人士,基本都曾见过王灿,这也为王灿低调行事带来了麻烦。
王灿说道:“这你就放心吧,我自有办法。”
说完王灿便拍了拍手,便取出一张人皮面具,笑道:“这是刚制作的人皮面具,只要戴上了,就能混入长安城。”
郭嘉担忧道:“典韦可辨识度抬高,谁负责陛下的安危呢?”
王灿想了想,回答道:“让赵广吧,赵广自幼跟在赵云的身边,长安城里相信认识他的人也不会多。”
郭嘉道:“臣便先行返回,向朝中的诸位大人禀报收复西凉的各项事务。”
王灿道:“可以!”
大军启程返回,王灿则是转换了身份,以郭嘉亲戚身份行事。。
他易容改装,径直往长安去。
赵广跟在王灿的身边,道:“陛哦,郭兄,如今我们已经抵达长安城,是先找住的地方呢,还是直接去九华书院。”
九华书院,是天下大变之后,青州太守孔融的祖宗复活了。
孔融来到长安,在祖宗的资助下创办了九华书院。
得知儒学大家的孔融开书院了,许多司隶地区的学生也慕名而来,一时间九华书院也成为了长安最大的学府。
王灿想到陈平书信中的线索,便吩咐道:“先找住的地方,未来几天,是九华书院新一期的报名时间,我们不着急。”
九华书院坐落在长安城外十里的一片山岭之间,山清水秀,不远处还是众多高官置办的宅邸,其中也有王灿的一片园林用来秋狩的。
王灿跟赵广很快就找到了一处酒楼,暂时住了下来。
虽然蜀国现在处在战时阶段,但是在长安城中依旧十分的繁华。
这也是王灿乐于看见了的,只有稳定的经济和粮食发展才是蜀军十万大军在这乱世中立命的资本。
在酒楼里,王灿跟赵广找了一个临街的位置。
王灿打开窗户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看来程昱,荀彧他们这一年做的事情还是很有效率的,这长安城如今如此繁华,刚才店小二说洛阳比这里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人可真是功不可没啊。”
顿了顿王灿问道赵广说道:“赵广你说是吗?”
听到王灿在问自己,被窗外的街景吸引住的赵广连忙回过神,道:“不瞒郭兄,我在长安没待两天,此后一直在军营,这长安城,还没真的好好看过呢。”
王灿这次化名郭明,是郭嘉的子侄辈,这一路过来赵广总算是改顺口了。
王灿说道:“趁着这段时间我们去九华书院,你多看些书,觉得合适就待在书院里,不用刻意注意我的安全,我现在伤好了,这天下对付我的人屈指可数。”
赵广连忙说道:“陛郭兄这怎么行啊,临出来的时候,父亲还特意的嘱咐我要追随在左右,如果你要这么说,那我就不考书院了,直接给你当侍读童子得了。”
王灿一听完脸色就不好看了,王灿说道:“胡闹!怎么你父亲一世的才智,你都没有继承呢!让一位蜀国未来的大将当陪读的,我王灿还没那么败家呢。”
王灿说道:“为将者,例如你典韦伯父只需将勇武发挥到极致就可名震天下,因为他不需要考虑为什么去那么做,有我为他提供策划。但为帅者当需智勇全才,缺一不可,赵广,我和你父亲真的老了以后,未来可就是你们的了,成为一名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