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0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步声,忽然自书房外传来。
却是蒯彻走了进来。
蒯彻脸上,多了一抹凝重神情,禀报道:“主公,我们派去阻截混入象山的人,全部被拿下了。目下只有一个人逃了回来,对方指定要见您。来的人,是蜀国的皇帝王灿。”
“王灿,他竟然到了汉中?”
韩信脸上,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神情。
在韩信看来,王灿是一国之君。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王灿身系蜀国的安危,竟然以身犯险竟如汉中,这本就是违背常理的。
韩信眼眸眯起,眼中有审视神色,道:“先生,你说王灿来象山,是什么意思?”
蒯彻道:“极有可能是招揽主公。”
“那就见一见吧。”
韩信站起身,他船上一袭黑色长袍,腰悬佩剑,便迈步走出了房屋。韩信并没有调集士兵,只是带着蒯通就往王灿的地方去。
在韩信看来,他也找不到和王灿为敌的可能。
不多时,韩信抵达了。
韩信的目光,落在了王灿身上,眼见王灿目光内蕴,眼睛炯炯有神,尤其太阳穴鼓起,便知道王灿武艺极为高强。
韩信在打量王灿,同样的,王灿也在打量韩信。
王灿看到韩信的相貌,也是不由得赞叹一声,好一个奇男子。
王灿拱手道:“蜀国王灿,见过淮阴侯!”
韩信道:“鄙人韩信,不是汉朝的淮阴侯,请陛下谨记。”
王灿嘴角勾起,露出一抹笑容。
他专门以淮阴侯称呼,便是试探韩信对刘邦的态度。淮阴侯,是韩信曾经效忠刘邦时,被刘邦一降再降,最终沦为一个侯爷的爵位。
韩信不认可刘邦敕封的爵位,那就意味着,王灿有机会招揽韩信。
王灿道:“既如此,我姑且称呼韩将军吧,对于韩将军,朕早有有所耳闻目。这一遭。能在象山遇到阁下,真是机缘。”
顿了顿,王灿一挥手,道:“来人,放了所有白马羌部落的人。”
“是!”
罗成得令,立刻安排下去。
众人释放了所有的白马羌,一个个飞速跑到韩信身后站立。他们看向王灿、罗成和穆桂英时,眼中都有着畏惧的神色。
刚才和王灿的人厮杀,他们完全不是对手。
韩信见王灿放心,心中对王灿倒是多了一抹好感,语气也柔和下来,询问道:“不知道陛下到象山来,有何要事?”
王灿道:“第一,招揽韩将军;第二,招揽白马羌部落。”
“韩将军满腹韬略,有大才华。以你的能耐,不应该屈居于象山之中。”
“你天生的将才,应该在战场上驰骋。”
“韩将军,可愿意为朕效力?”
王灿没有绕圈子,直接抛出了橄榄枝。在韩信这样的人面前,绕圈子是没用的。
所以,王灿直接道出来意。
韩信笑了笑,淡淡道:“曾经,我效忠刘邦,即便有机会称王做祖,也放弃了。可我效忠换来的,是狡兔死走狗烹。我追随你,恐怕到最后,也是一样的结局。”
王灿道:“韩将军多虑了。”
韩信道:“为何?”
王灿神情自信,笃定回答道:“刘邦为人阴险狡诈,为了活命,他可以做出抛妻弃子的举动。为了活命,他可以任由妻儿受辱。这样的人,本就是不仁不义之悲。刘邦脸厚心黑,他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是在情理之中。”
“刘邦会,朕不会。”
王灿无比的笃定。
韩信冷笑道:“昔年,刘邦也说不会。嘴巴上说说的事情,何其简单。”
王灿道:“口说无凭,事实胜于雄辩。最简单的讲道理,便是摆事实。韩将军重生后,虽然屈居于象山中,但对于天下大势,应当有所了解,对蜀国的情况,也应当有所了解吧。”
韩信道:“略有耳闻!”
王灿面带笑容,便道:“蜀国内的官员,有曾经忠于东吴孙权的;也有曾经追随曹操的,以及一早就追随朕的人。”
“从一开始到现在,还从未有人死于朕之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曾经立国称帝的曹操。他建立魏国,统帅北方,曾是一国的皇帝,是朕最强的对手,可谓是劲敌。”
“朕和曹操交锋,战场上,无数蜀国的儿郎,死在魏国军队手中。”
“然而,朕欣赏曹操。”
“双方厮杀征战,这是立场所致。”
王灿继续道:“这样的人,换做是其他皇帝,一旦击败了曹操,为了解决曹操的影响,为了让魏国官员彻底忠于蜀国,必定一刀砍了曹操。”
“就算不杀曹操,也得囚禁。”
“这是要削弱曹操影响力。”
“朕没有!”
“朕不仅没有杀曹操,还重用曹操,他依旧是朕最倚重的人。曾经,曹操麾下的一众臣子,也尽皆归顺了朕,成为蜀国的股肱之臣。”
王灿道:“降臣降将,朕能容忍。”
“何况,是韩将军呢?”
“韩将军担心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刘邦的麾下,韩将军会面临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但是在蜀国,这是不可能的。我蜀国的官员,绝不会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之下。”
王灿的话语中,透着笃定。
这也是王灿的自信。
时至今日,王灿还没有处理过一个有权有势的文臣武将。他不屑于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他也自信能镇住麾下的人,令所有人死心塌地追随。
韩信听完,神情有些松动。
这时候,蒯彻开口道:“陛下,我家主公所求,不为扬名于天下。昔年,主公率军所过之处,望风披靡。大军一到,便令敌人闻风丧胆。”
“主公,早已见惯浮华沧桑。”
“主公,已经不为名利所动。”
“主公如今所求,不过是向刘邦讨一个公道,不过是要当着刘邦的面,为什么要纵容萧何和吕雉害死主公。”
蒯通说道:“主公如今,就这一个请求。”
王灿笑了起来,问道:“阁下是?”
蒯彻正色道:“在下蒯彻!”
王灿颔首道:“你便是韩将军的谋士,倒是一个忠义之人。”
蒯彻道:“陛下谬赞了。”
王灿话锋一转,便道:“韩将军,你的所求,朕能够满足。你要当着刘邦的面,讨一个公道,讨一个说法,前提是击败刘邦。”
“否则,你的想法不可能实现。”
“甚至,要击败刘邦,才能达到你的目的。”
“朕,可以帮助你。”
王灿说道:“朕要一统天下,结束乱世,而刘邦是朕的绊脚石。你需要剿灭刘邦的势力,朕也需要剿灭刘邦的势力,在有着相同目标的情况下,韩将军何不归顺朕呢?”
“在灭掉刘邦之前,韩将军替朕效力。”
“灭掉刘邦后,韩将军是去是留,朕都遵从你的意见。你如果愿意再留在蜀国,朕倒履相迎。你如果要归隐山林,朕也同意。”
王灿说道:“韩将军,你意下如何?”
韩信听完王灿的话,能感受到王灿的诚意,也不再犹豫,道:“好,我答应你。”
“好!”
王灿闻言,忍不住出声叫好。
有了韩信的相助,王灿麾下将才的力量,又再度增强。
事实上,王灿留下韩信的说辞,是为了彻底留下韩信。虽说王灿口中说,等灭掉刘邦后,韩信是去是留,都听从韩信的意见。可是,这里面却是有着深意的。
第一,灭掉刘邦,到底要多长时间呢?
只要不灭掉刘邦,韩信就得一直在王灿的麾下,替王灿效力。
第二,王灿有了更多和韩信接触的机会。
只要韩信在王灿麾下,那么,王灿就能潜移默化的,让韩信认可蜀国,能对蜀国产生感情,最终不用王灿挽留,韩信也愿意留在蜀国。
这就是王灿谋划的。
所以在王灿看来,只要韩信同意了他的条件,接下来,韩信再想要离开蜀国,几乎就不可能了。韩信这个人,已然是蜀国的了。
王灿说道:“韩将军,朕初入象山,由你带路,去部落中吧。”
“陛下随我来!”
韩信表情依旧不变,并没有因为归顺了王灿,就显得束手束脚。他在王灿的面前,没有半点的拘束和害怕。
因为,韩信本身就见过大世面。
一行人往山林中走。
不久后,韩信领着王灿一行人,到了他居住的地方。这不是乞伏罗所在白马羌的驻地,但韩信带着王灿先来了这里,介绍道:“陛下,这是我军中士兵驻扎的地点。如今,我麾下的士兵,还有数百精锐。正因为有这样的一支兵力,才能剿灭数次进入象山的官兵。”
王灿扫过这一片居住的地点。
这些房屋,布置是有一定讲究的,就像是依照军队营帐布局一般。
所有房屋,拱卫韩信安全。
同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把所有人召集起来。
第1532章()
王灿正色道:“在这绵延十数里的象山中,只要你不露面,足以把进入象山的官兵绕得团团转。尤其,刘邦也不清楚你在山中,这一点你便占了极大的先手。”
韩信道:“的确如此!”
他当着王灿的面,先介绍了驻地的情况,然后才领着王灿和乞伏罗去了部落所在地。
象山中的白马羌部落,人数并不多。
老弱妇孺,再加上壮年,合计也不超过三千人。
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壮年,不超过八百人。
这样的部落,实力不怎么强。不过白马羌部落的士兵,对于韩信很是敬畏,而且听从韩信的话,这是最好的。
韩信引荐了一番后,便带着王灿又回到住处。
房间中,宾主落座。
王灿坐在主位上,韩信坐在下方。
罗成、穆桂英也坐在下方。
韩信主动问道:“陛下悄然潜入益州,必定是考虑到益州易守难攻,不易于攻打,所以专程潜入,然后准备益州内部掀起战事吗?”
王灿笑道:“韩将军知我!这一遭潜入益州,就是要在益州开辟根据地,准备和刘邦抗衡。唯有里应外合,才有机会拿下刘邦。”
韩信道:“陛下准备在南郑县起事吗?”
“不!”
王灿摇头回答,解释道:“南郑县是汉中的郡守府所在地,也是防守最强的地方。尤其,南郑县距离司隶地区,也不是太远,这附近有刘邦的大规模兵力驻扎。”
“在这里起事,难度太大。”
“一旦稍微露出苗头,恐怕就被扑灭了。”
“所以,这里不合适。”
王灿并没有提及哪里最合适,他看向韩信,道:“韩将军在益州多年,你认为,哪里是最适合我们扎根的地方?”
韩信闻言,便吩咐道:“来人,拿益州地图来!”
当即,蒯彻递上了地图。
韩信走到王灿的面前,把地图摊开,手落在了益州广汉郡的位置,道:“陛下,臣认为要起事,最好是在广汉郡,可以在广汉郡北面的三水县附近。”
广汉郡,位于蜀郡北面,和凉州威武接壤。
王灿看着广汉,眼眸转动,问道:“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