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1245部分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245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贾诩脸上露出惊讶神情。

    他如今,籍籍无名,没有什么名声。

    贾诩即使有些薄名,也是在凉州。可是放眼中原,天下间,没有人知道他,也没有人在乎他。可是,贾诩没有想到,王灿直接任命他担任太尉。

    太尉一职,掌管全国军事。

    王灿说道:“怎么,你不愿意吗?”

    “愿意,我愿意!”

    贾诩立刻就回答,他心中却是叫苦不迭。这个时候担任太尉,那可是成了出头鸟,会遭到各方的忌惮,甚至遭到攻讦。

    毕竟要推行王灿的计策,不是容易的事情。

    可他不敢拒绝。

    尤其,贾诩没有什么名声,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不过好在有王灿在,王灿就是杀鸡骇猴的人,有王灿在,一切都好说。

    王灿颔首道:“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掌控所有的西凉军。然后,调动西凉军,配合司隶校尉曹操处理整个司隶地区的政务。”

    “卑职明白!”

    贾诩当即就答应下来。

    王灿继续道:“你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收天下之兵。各地如今是州牧,但我已经废除州牧。所以州牧废除后,各地的驻军,需要安排人前往执掌。你到时候,报给我审批,然后一一整饬各地兵马。”

    “卑职遵命!”

    贾诩再度答应了下来。

    王灿这时候,又看向了没有离开的李儒,沉声道:“等你把西凉军的整编完成后,我会安排你担任一州的刺史,可能是冀州,也可能是兖州。”

    “谢大人!”

    李儒心中激动起来。

    他能担任一州的刺史,对他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灿沉声道:“好好干,朝中的一些人,尸位素餐。这些人,都会逐渐的裁汰。最终,换成有识之士。”

    “喏!”

    李儒拱手就应下。

    王灿安排妥当后,回了宫中一趟,让刘协下旨敕封贾诩的官职。

    这一道旨意安排下去,朝中引起了波澜,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名声不显的贾诩,竟然成了朝中的太尉,可问题是,虽说朝中有官员反对,但也不敢站出来说话。

    因为一旦站出来,就等于是找死。

    王灿离开宫中,便竟是往洛阳的英雄楼行去,他这一次去,是要去找英雄楼的王越。因为王越此人,对王灿是有大用的,不仅是王越是官迷,更因为王越曾是上一世王灿的亲信。

    如今,王灿依旧愿意用王越。

    当王灿到了英雄楼中,报上名字后,王越急匆匆就来到王灿身旁,躬身行礼道:“草民王越,拜见王大人。”

    王灿的情况,他已经知道。

    他也是敬畏无比,一想到王灿一刀,斩杀了上千人,就觉得恐怖,只恨自己没有能亲眼见证这一幕。

第1759章 情报头子() 
王灿看着眼前的王越,如今的王越,虽说上了些年纪,实际上也不算大,还不满五十岁。这个时候的王越,精气神内敛,即使气血不如三十岁左右的壮年,但其爆发力,却是丝毫不弱于壮年,且一身的武艺经验,是最厉害的时候。

    王灿摆手道:“坐!”

    “谢大人!”

    王越道谢后,也是在一旁坐下来。

    旋即,王越说道:“不知道大人来我英雄楼,有何要事?”

    王灿面色虽然,道:“我这一遭来,是询问你,你可愿意出仕为官?”

    王越一听到后,瞪大眼睛。

    他脸上露出意外神情,王灿竟询问他,是否要出仕为官?

    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王灿说道:“怎么,你不愿意吗?”

    “愿意,我愿意!”

    王越忙不迭的点头,他内心是愿意出仕的。因为他这一辈子,始终都在追寻着出仕。可恰是因为他的出身,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重用。即使成为汉灵帝的老师,但实际上,汉灵帝也只是用他装点门面,始终都不曾重用他。

    如今,王灿给他机会,王越自是不愿意错过。

    即使为官之路艰难,王越也愿意。

    他希望,能出人头地。

    他希望,能青史留名。

    男儿大丈夫,红尘乱世中走一遭,他不愿意寂寂无闻。

    王灿说道:“既然愿意出仕,走吧,随我入宫。”

    “喏!”

    王越躬身应下。

    他当即喊来了弟子史阿,吩咐史阿处理英雄楼的事情,然后跟着王灿一起,离开了英雄楼,就急匆匆往宫内去。

    王灿如今进出宫廷,完全不需要内侍通报,径直入宫。

    来到宣室殿时,刘协正查看呈递上来的政务。

    刘协有些意外,王灿离开后,竟然又进入了,他连忙起身行礼,道:“老师!”

    王灿颔首,摆手指着王越,道:“此人你认识吧。”

    “认识!”

    刘协点头道:“这是王越,曾经是弟子的剑术老师。”

    王灿说道:“认识就好,自今日其,你下诏,组建一部门,名为锦衣卫。其职责,负责巡查缉捕、侦察、逮捕、审问等事宜。”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由天子亲信担任,不向任何人负责,直接向你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

    王灿的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除此外,锦衣卫的缉拿审讯,不公开,单独在锦衣卫的办公署衙内审讯。”

    “天下间任何人,皆可逮捕。”

    “天下间,除天子外,任何人无权指挥和任命锦衣卫。”

    王灿眼神锐利,说道:“王越,自你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记住一点,你唯一效忠的人,便是天子,为天子效力。”

    “卑职遵命!”

    王越躬身行礼,他心中更是欢喜。

    作为王越,他一听王灿的话,就明白锦衣卫的权势,取决于天子的信任程度。只要是天子赐予权势,便能够横行无忌,如果没有天子的信任,这就是相当危险的。

    可实际上,这也是得罪人的。

    因为王灿刚才说了,锦衣卫可以抓捕任何人。

    这是得罪朝臣的事情。

    可饶是如此,王越也是心甘情愿,总比留在英雄楼更好。

    刘协虽说只有十一二岁的年纪,但也是颇为聪慧,不等王灿说话,刘协就主动说道:“请老师放心,弟子一定会信任王越,给予他足够的信任。”

    王灿颔首,沉声道:“你不仅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更要握紧王越这一柄刀。他就是你手中的刀,能铲除天下不平之事。同时,也是你了解天下情况的渠道。如果你一直位于深宫内,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就会被人蒙蔽。有了锦衣卫的情报体系,你才能了解到足够的消息。”

    “弟子明白了。”

    刘协听到后,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刘协的内心,已经是激动起来。

    这一刻,他才有作为一国天子的感觉,因为王灿实实在在,替他培植权利。

    刘协话锋一转,道:“老师,这一道政令下去,恐怕朝廷中,会有无数的朝臣议论。到时候,恐怕明日朝议,会有无数的人为此事上书。”

    王灿想了想,便道:“既如此,关于王越的任命,就放在明天的朝议上。等宣布命令后,我来应对朝廷的诸公。”

    刘协道:“那就有劳老师了。”

    王灿又嘱托了一番,便带着王越离开。

    王越离开后,回了英雄楼,而王灿则是径直回了他所在的军营,见到了郭嘉、典韦、太史慈等人,他看向众人,心思转动,说道:“如今我的武艺再做突破,六年后,我会离开这个世界。我如今要做的,是扶持大汉天子,重整天下。关于你们,我的打算是,奉孝进入朝廷中枢,典韦和兄长入军中为将,你们意下如何?”

    太史慈震惊道:“主公六年后,就要离开吗?”

    郭嘉也一副期盼的望着王灿,他没有想到,事情竟是来得如此的突然。

    王灿说道:“是,六年后就离开。”

    郭嘉兴奋道:“是要飞升仙界吗?”

    “算是!”

    王灿笑了笑,直接回答。

    他这样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是飞升仙界。不过具体的,只有他自己清楚,而且他也不愿意具体的阐述,毕竟越解释越麻烦。

    郭嘉搓了搓手,说道:“主公,您看,可以带着我吗?”

    王灿道:“不成,你武艺不够。”

    “唉”

    郭嘉叹息一声,道:“既如此,我听从主公的安排。既然不能随主公一起飞升仙界,那么,我就争取留名青史吧。”

    太史慈道:“我听从主公的安排,我在军中为将。”

    王灿道:“既如此,接下来,我会把你们的官职都安排好。争取到最后,兄长执掌天下兵马;奉孝,作为文官之首。这大汉的盛世,由你们来执掌。”

    太史慈和郭嘉闻言,两人脸上都露出笑容,很是欢喜。

    他们也期待将来的成就。

    王灿安排了两人的事情,暂时没有安排典韦。因为典韦只适合作为猛将,不适合作为统军的大将,在离开的时候,他会安排好典韦的事情。

    翌日,清晨。

    王灿离开军营,便往宫殿中去。

    来到宫中,王灿径直在自己的位置坐定,不多时,其余的朝臣纷纷抵达。

    等刘协进入后,众人向刘协行礼。

    唯独王灿,端坐不动。

    这一幕,落在了朝臣的眼中,一个个看向王灿的眼神,都有了不满。王灿虽说是帝师,可帝师也是皇帝的臣子,也是要行礼的,偏偏,王灿端坐不动,简直目无君王。

    刘协却是满不在乎。

    如今的刘协,满心考虑的,是如何趁着王灿在他身边的时间,争取早日能成长起来,早日能够独当一面,以便于能够中兴汉室。

    刘协的目光,落在了王灿身上,朝王灿点了点头。

    王灿也不耽搁时间,直接说了对王越的安排,任命王越为锦衣卫指挥使,也说了锦衣卫的一应职责等事情。

    当说了锦衣卫的职权后,朝廷中轰然议论开来。

    设立了锦衣卫,便等于在天下官员的头顶,悬挂了一顶利剑。

    甚至于,天子就有了耳目。

    尤其这个耳目还可以逮捕任何人,还可以直接提审。

    这样的事情,简直堪称恐怖。

    王允站出来,道:“陛下,臣认为不妥。自古至今,还从未有设立锦衣卫的。尤其,这打破了先例,臣认为不妥。”

    王灿接过话,沉声道:“王司徒不必询问陛下,这是我的安排。我倒是要问一问王司徒,打破了先例,亘古未有的,就不能设定了吗?”

    顿了顿,王灿继续到:“这天下间的,许多官职,如郡守在春秋战国没有。为何如今就有了呢?先秦没有的,而大汉却有了。既如此,为什么锦衣卫,就不能有了。”

    王允一时语塞。

    王灿又道:“更何况,只要你王允持身正,只要天下官员持身正,何惧锦衣卫。锦衣卫存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审谁,而在于替天子打探消息。莫非,王司徒希望天子,是一个消息闭塞,被内侍宦官蒙蔽的人,而不是知晓天下消息的人。”

    “老臣不敢!”

    王允听到王灿的话,连忙就跪下,朝刘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