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颖达当即就起身往外走。
他进入马车后,没有立刻前往国师府,而是往城南的方向去。走了一段距离,最后孔颖达才传令调转方向,又往王灿所在的国师府去。
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被监视。
毕竟,孔颖达不确定,到底有没有人监视他。
为防万一,小心一切无大错。
马车掉转方向后,便是快速的赶路,一路疾驰,最终来到国师府外。如今的国师府外,依旧是人来人往,极为热闹喧嚣。
毕竟国师府俨然成了政务中心。
成了处理国事的地方。
所以每日来的官员极多,以至于进进出出的人,多不胜数。
孔颖达也是走上前去,来到门房的面前,递上了自己的名刺,道:“烦请通报一下,孔子三十一世孙孔颖达,特来拜见国师。”
门房一听,顿时瞪大眼睛,很是惊讶。
因为来的竟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孙。
如果孔颖达只说自己的名字,门房根本不会有半点的惊讶,甚至于连禀报的想法都没有。可是眼前的人,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孙。这样的一个人,身份太过于显赫,即便是孔颖达没有出身,也不是官员,也不能等闲视之。
正所谓宰相门前六品官,王灿的门房,即便是没有官职,那也不简单。
他每日接见无数人。
所以知道什么需要立刻禀报,什么需要拖一拖。
门房脸上堆起笑容,道:“孔先生稍等,我立刻就前往通报。”
“多谢!”
孔颖达笑了笑,在门口等着。
门房进入禀报,时间不长,就来到了书房,见到王灿,递上了孔颖达的名刺,道:“国师,外面来了一个叫做孔颖达的人,自称孔子三十一世孙。小人想着重要,所以特地禀报。不知道国师,是否要立刻接见?”
王灿道:“把人带进来!”
“是!”
门房得令,立刻就去通知。
王灿看着手中的名字,脸上到了多了一抹期待。
孔颖达其人,他是知道的。在隋末唐初,孔颖达是一个清流名士,是极有才学的人。王灿没想到,孔颖达竟是亲自来他的府上拜见。
不多时,孔颖达进入。
孔颖达早就知道王灿的威名,更听过王灿的诸多事迹。在他的内心,对于王灿早有自己的判断,只是如今看到了王灿,见到王灿的样子,也不免震惊。
王灿太年轻了。
如此的年轻,就有如此的手段,令人心惊。
孔颖达深吸口气,一下回过神来,双手合拢,躬身道:“草民孔颖达,拜见国师大人。”
“坐!”
王灿吩咐一声。
“谢国师!”
孔颖达立刻就道谢,然后撩起衣袍坐下。
王灿道:“孔颖达你来自孔家,应该知晓,孔醒身的死,和本官有关。莫非,你是代表孔家而来,是为了孔醒身的事情?”
“并非如此!”
孔颖达摇头就回答。
孔颖达快速道:“孔醒身的事情,是他自己犯错在先。更何况,那是孔醒身和国师之间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我虽是孔子后人,也是孔家之人,也不赞同孔家之前的姿态。”
王灿眉头上扬,有些意外。
孔颖达倒是不一样。
王灿道:“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孔颖达说道:“国师执掌国政期间,废除苛捐杂税,免除百姓的徭役,更采取以工代赈的手段,化解了百姓的难题。可以说,大隋没有中道崩坏,都是国师的功劳。若非国师运筹帷幄,在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大隋早就千疮百孔了。”
“皇帝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
“西巡西域,稳定疆土。”
“修筑长城,抵御外敌。”
“开掘运河,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甚至讨伐高句丽,也是为了能巩固大隋根基。”
“只是这些事情,每一件都不容易。而且太多的事情一起推进,是极为危险的。尤其皇帝一力推行科举,更是触动世家根基。”
孔颖达侃侃而谈,道:“诸多的事情,已经使得大隋消耗了文皇帝打下的夯实根基,反倒是让大隋日渐风雨飘摇。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国师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国师的功劳,可谓是功莫大焉。如果没有国师,我可以肯定,大隋已经进入乱局了。”
王灿听完后,顿时笑了起来。
有些意思!
这孔颖达有见识,说话更是有意思。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
若非是王灿横空出世,如今的大隋,早就陷入困境。毕竟杨广坐下的太多事情,都太过于急促,而且杨广性子急切,过于求成,便忽视了地方的情况,以至于百姓的负担极大。
王灿说道:“你的夸赞,本官便接受了。不过,你应该不是为了夸赞本官,便专程前来国师府的吧?”
孔颖达道:“确实如此!”
王灿道:“那么你来国师府,所为何事?”
孔颖达回答道:“回禀国师,我之所以来国师府,是因为先前,五姓七望的各大家族主事人,一起找到了在下,希望在下出谋划策对付国师。因为国师这些年的改革,已经是触动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对于国师来说,这是必须要推进的,对于他们来说,命根子都被撬动了。”
王灿道:“你孔颖达,也出身孔家,难道不是世家之人。你,为什么不阻止本官呢?”
孔颖达笑道:“国师,我虽说出身世家。但是我读圣贤书,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太平盛世,是万千百姓不愁吃穿,能吃饱喝足。至于世家大族的利益,不是我孔颖达考虑的。”
王灿颔首道:“不错,不错!”
对于孔颖达,王灿颇为赞许。
王灿又道:“那么,他们让你出谋划策,你提出了什么建议?”
“我拒绝了。”
孔颖达说道:“他们希望我出谋划策,但是,我都以才智不足,委婉拒绝。如此一来,太原王氏的王敖以及荥阳郑家的郑严,及其余的人,就无法再逼迫我,全都离开了。”
王灿闻言,却是叹息一声。
孔颖达有些疑惑,道:“国师何故叹息?”
王灿说道:“你如果是顺水推舟,给他们一个对付本国师的计策,然后,再来国师府拜见,岂不是将计就计了?以至于如今,他们没能得到计策,接下来密谋,肯定还会找寻其余的手段。当然,以本官的手段,倒也不惧他们。”
孔颖达听到后,讪讪一笑。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当时,就想着不卷入其中,所以自己装傻充愣,找了理由委婉拒绝。可是如今,听到了王灿一说,孔颖达也觉得,自己当时还是没有考虑清楚,应该将计就计的。
王灿话锋一转,又继续道:“你能主动来见本官,向本官禀报事情,很不错。你的情谊,本官记下了。”
孔颖达说道:“国师言重了,草民来拜见,不为什么情谊,只为苍生少受一些苦楚。国师在,大隋国泰民安,苍生衣食无忧。如果没了国师,大隋必定动荡。”
对于孔颖达来说,他很是钦佩王灿。
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局面。
化解了大隋危机。
若非是王灿,如今的大隋,早已经是硝烟四起。
王灿沉声道:“你的消息,本官知道了。这段时间,本官会注意一下五姓七望的动作,也会关注其余世家大族的动作。”
孔颖达说道:“国师多加留意便是。”
顿了顿,孔颖达话锋一转,便起身道:“国师政务繁忙,草民便不打扰了,告辞!”
“等一等!”
王灿开口说话。
孔颖达道:“国师还有什么事情?”
第1902章 懵了()
王灿沉声道:“孔颖达,你可愿意入朝为官?”
孔颖达一愣。
他有些惊讶,更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是出身世家。
王灿竟然还要用他。
孔颖达转身道:“国师,我可是孔家的人。国师用我,难道就不怕我反噬吗?要知道,我毕竟出身世家大族。”
王灿道:“你如果有这个想法,那么,只能毁了你自己。当然,我相信你是聪明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正如今天,你主动告诉我,王敖、郑严等人密谋的事情。”
顿了顿,王灿又道:“要考虑的不是本国师,而是你孔颖达。天下世家豪门,恨不得杀我而后快。你如果真是替本官效力,那么,你也会被敌视的。届时,你在世家当中必定寸步难行。这样的情况,你还愿意接受吗?”
孔颖达道:“只要是为了百姓好,虽万死,我亦无悔!”
王灿道:“我明白了。”
旋即,王灿就道:“接下来,你就直接听命于我,在国师府替我处理政务。”
“是!”
孔颖达当即就应下。
对于孔颖达来说,这是接触王灿的大好机会。甚至于,也是他接触王灿执政理念的机会。孔颖达读圣贤书,希望自己能切切实实的造福于民。
即便是孔颖达会遭到抵制,他也不惧。
他可不怕世家的人。
都是一群纸老虎罢了。
王灿道:“下去吧,收拾一下,明日一早,就来国师府,随我处理政务。”
“是!”
孔颖达应下后,当即就离开。
王灿坐在书房中,内心则是思考着王敖等人的事情。因为王敖、郑严等五姓七望的人搞事情,对于王灿来说,这就是隐患。
“来人!”
王灿吩咐一声。
顿时,便有人进入,这是王灿身边的佐吏,只听从王灿的调遣。
王灿吩咐道:“调动洛阳的暗哨,立刻彻查五姓七望的人,在洛阳内的行踪。一个时辰内,我要明确的消息。”
“是!”
佐吏得令,立刻去通知。
王灿治理国事,除了依靠朝政的官员外,一些消息的打探,则是依靠王灿自己的哨探。毕竟王灿要打探消息,需要明确的消息。
没有充足的消息来源,王灿就无法了解清楚情况。
在王灿安排人打探时,洛阳的城西。
一处偏僻的住宅内。
王敖、郑严,以及其余五姓七望,及各大世家的人,尽数云集在此。
这一处宅子,是王敖的住宅。
是王家在洛阳的产业。
毕竟王家也是五姓七望之一,有足够的力量。
王敖、郑严及其余的所有人,一个个脸上神情,尽皆布满了怒火。这个时候,所有人异口同声的讨伐孔颖达,否指责孔颖达数典忘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如果孔颖达有胆量,就该出谋划策,就应该替想出对付王灿的办法。
可是孔颖达,事事推诿,都推脱自己无能。
这令所有人愤怒。
王敖深吸口气,道:“诸位,孔颖达不顾自己的出身,自甘堕落。再议论孔颖达,也无济于事。他今日,不搭理咱们。待来日,他这个出身世家的孔颖达,想要求我们办事,或者是想要介入我们中来,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我们如今,没必要再说孔颖达。”
“我们如今,有正事要处理。”
“那就是对付王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