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1391部分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391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拳拳之心,绝无二心。”

    “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师。”

    “如果国师要杀我,我心甘情愿赴死。国师,我一片赤诚,众人也是一片赤诚,都希望国师能够早日登基称帝。”

    杨师承说道:“恳请国师,能够顺天应人。”

    王灿听到后,顿时笑了。

    这个杨师承有意思。

    想要当扶龙之人,想要有拥立之功,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毕竟杨师承其人,夸夸其谈,又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就只能从这方面入手。

    王灿大袖一拂,沉声道:“且不谈本官绝不会背叛陛下,不会背叛大隋。单单是你的拥立,便是利益驱使,可不是什么顺天应人。你在国师府内,不务正业,整日不思进取。若非是年纪你出自皇室宗亲,早就将你逐出国师府。你如今,却是妖言惑众,蛊惑众人,你该死!”

    “不!”

    杨师承高呼道:“卑职的确是一片赤诚之心,都是为了国师啊!”

    他不愿意死。

    他更是不想死。

    王灿眼眸眯了起来,淡淡道:“你刚才不是说了,本官让你去死,你甘愿去死。怎么如今,又说不呢。”

    杨师承面色大变。

    他如今,心中无比的惊慌,因为他原本认为,拥立王灿,肯定是万无一失的事情,但没有想到,如今竟然发生这样的变故。

    甚至于,他竟是被抓了。

    王灿冷冷下令道:“来人,把杨师承带下去,斩了!”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房玄龄,其余被杨师承蛊惑的人,虽说死罪可免,但全部罢免官职,逐出国师府。”

    “喏!”

    房玄龄应下后,便要带着杨师承离开。

    杨师承高呼道:“国师,你不能这样对我,你不能杀我。你杀了我,一定会丧尽人心的。你如此冥顽不灵,简直是榆木疙瘩啊!”

    王灿听得冷笑。

    他如果要一直留在大隋,早就篡位,直接夺取大隋。可问题是,王灿不会留在大隋。如今这个大隋,留在杨广的手中,这就是合适的。

    王灿也不是没有当过皇帝,正因为经历过,所以王灿对帝位,并没有什么念想,即便是杨师承高呼,也撼动不了王灿的意图。

    不多时,杨师承被拖下去,很快就传出一声惨叫。

    房玄龄离开了两刻钟后,才返回书房。

    房玄龄见到了王灿,便道:“国师,国师府内的诸多佐吏,已经全部被罢免遣走。不过国师府空缺了这么多人,也需要有人补充,所以要抽调官员进来。”

    王灿道:“空缺的官员,你们看着补充就是。”

    “喏!”

    房玄龄躬身应下。

    王灿看着房玄龄和孔颖达两个人,沉声道:“鉴于杨师承的事情,你们应当引以为戒。类似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度发生。如今的大隋,只能是陛下的大隋,明白吗?”

    “明白!”

    房玄龄和孔颖达齐齐回答。

    两人心中都是感慨。

    杨广信任王灿,甚至于,不惜把最疼爱的孙子杨侑贬为庶民,一直幽闭在府上。而王灿忠于皇帝,竟是直接斩杀杨师承,遣散了国师府意图拥立的佐吏。

    两人可谓都是相互信任。

    王灿沉声道:“本官去年的时候返回国内,到如今开年后,等开春耕种的事情结束,本官就准备再度调兵,西进西域,扫荡西域各国。”

    房玄龄道:“国师,卑职建议要征伐西域,可以再等一两年的时间。”

    王灿道:“为什么?”

    房玄龄回答道:“之所以要推迟一两年的时间,原因很简单,如今国内,正在不断的发展,重心是在发展地方上,所以朝廷调拨大量的钱财,以振兴地方。一旦现在大规模发动战争,就会影响到地方的发展。所以,这就是下官建议,再等一两年出兵的缘由。如今再等一两年出兵,对于大隋来说,影响就很小了。”

    王灿听到后,仔细的想了想,最后道:“可以!”

    对王灿来说,他如今逗留一些时间,他也是乐意的,因为有更多的时间陪一陪家人。等孩子大一些后,以后他就要离开的。

    房玄龄道:“国师英明!”

    孔颖达正色道:“国师,如今开年后,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情,恰巧也是和西域有关的。”

    王灿道:“什么事?”

    孔颖达回答道:“西域各国,相约在今年开春后,预计四五月份,就会着手联袂入朝,一起来朝贡,向朝廷进献礼物。按照朝廷日常的惯例,是要赠送礼物给各国。除此外,还要返还赠送粮食、武器等的。”

    王灿沉声道:“所有西域各国使臣来觐见的事情,到时候,通知本官。本官会觐见陛下,请陛下参与的。”

    顿了顿,王灿眼中掠过一道精光,道:“昔日,西域各国的官员来觐见,本官曾亲自出手,击败了各国的勇士,令各国不敢放肆。如今,他们又来了,这是好事。”

    房玄龄道:“国师英明,如今大隋国力蒸蒸日上。料想他们进入大隋,一方面是试探大隋的国力,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得到一些好处,同时再稳住大隋。”

    孔颖达道:“的确如此,不过国师,这西域太多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语言。甚至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这些国家地理位置偏僻,我们当真要攻伐吗?”

    顿了顿,孔颖达继续道:“对大隋而言,其实这些国家,没有太大的一处。对于大隋的发展,也就是增加一点疆土的数字而已,其余不值一提。”

    “错!”

    王灿摇头回答。

    孔颖达道:“请国师示下。”

    王灿道:“西域各国,的确是地理位置很偏僻,甚至于太远了。但是,这确实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通过了这些西域各国,可以径直往西,一路进入更远的地方。一方面,可以自西域进入天竺。另一方面,可以再往西进入东罗马帝国的区域。因为再往西走,还有无数辽阔的疆土。拿下了这西域各国,便掌握了这一要道,明白吗?”

    “明白了!”

    孔颖达点头回答。

    在孔颖达的观念中,西域之外便没有印象,只知道高句丽、倭国等,可没有想到继续往西,还有其余的大国。

    既如此,自是要掌握西域。

    一个统一的西域,一个隶属于大隋的西域,便等于是大隋西面的门户。

    自是要拿下的。

    孔颖达沉声道:“既然如此,下官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灿道:“你明白就好。”

    房玄龄和孔颖达又说了其余的一些政务,把各项事情都说了一遍,全部事情得了王灿的批复后,便告辞离开,又去处理政务。

    如今年关刚刚开始,因为休息而积压了诸多的政务。

    这都是需要两人核准的。

    所以两人的任务,很是繁重。

    王灿却是没有管这些,反正他把权利下方了下去,交给房玄龄和孔颖达处理,就看两人怎么处置,就看两人怎么合理安排。

    总之,王灿只需要等结果便是。

    王灿在开春后,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留在府上陪着孩子和李秀宁。不过如今天气渐暖,万物复苏,王灿也开始带着妻儿出去踏青游玩,也是让王承见识外面的世界,了解民间疾苦。

    除此外,王灿时不时入宫一趟。

    毕竟杨广在修炼。

    杨广修炼上的事情,都会找王灿询问,以便于希望能够早日突破。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进入五月。

    这一月,便有西域国的官员,陆续抵达了洛阳。不过如今的大隋,已经不是昔日杨广主政士气的大隋。杨广昔日主政时,要求地方的百姓、商人,必须要对西域各国的人以礼相待。

    甚至商铺不能收钱,必须要让西域各国的人,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更让西域各国见识大隋的繁华,这是属于打肿脸冲胖子的行为。

    王灿却是不愿意的。

    王灿废除了这样的条例,对于外来的各国人员,一视同仁,都遵循相同的律法。

第1934章 针对() 
王灿突然废止了条例,使得许多西域各国的官员,进入大隋后,突然间很不适应。毕竟他们曾经进入大隋,一路吃过来住过来,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负责,有好酒好菜伺候着。但如今,却是什么都没有,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负担。

    这样的变化,让他们不适应。可大隋如今极为强势,西域各国面对大隋,却敢怒不敢言,只能老老实实的自己付钱。

    越来越多的各国官员,汇聚而来,全部汇聚在洛阳。

    各国官员,都为了觐见皇帝。

    随着这些人来,整个洛阳都变得热闹了起来。尤其人多嘴杂,无数人汇聚,使得洛阳的治安,变得严峻了起来。

    不过在房玄龄、孔颖达的联手安排下,一起倒是轻松。

    整个洛阳,一切稳定。

    而洛阳城南。

    一处客栈中。

    焉耆国、疏勒国、乌孙、龟兹等国的使臣,已经全部云集在一起。

    各国使臣脸上,神情肃然。

    尤其这些人脸上,尽数流露出凝重和忐忑的神情。因为他们这一次进入大隋后,发现大隋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关键的是,大隋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此前那么善待,反倒是处处压制他们。

    使得他们没有任何的优势。

    疏勒国这一次来的,是一个大将军。他环顾众人,沉声道:“诸位,咱们联袂来觐见大隋,其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大隋,能够开通商路,任由我们的商人,把货物卖入大隋。”

    “最为关键的是,减免我们所承担的赋税。甚至,是废除我们所承担的赋税。可如今的情况下,大隋对待我们,似乎有些针对。”

    “从这一政策看,大隋对待我们,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和善。”

    “所以此行,恐怕是不顺利。”

    疏勒国的大将军道:“所以如今,我们得做好准备。这一次和大隋的商谈,肯定是不容易的。在此之前,我们商量妥善,该怎么面对各种可能。”

    焉耆国的使臣道:“恐怕,得先威胁大隋。”

    疏勒国大将军道:“怎么威胁?”

    焉耆国使臣道:“最直接的办法,便是一旦大隋不同意废除我们商人专卖货物的赋税,那么,我们西域各国,便联合起来,一起发兵攻伐大隋边境。若说单独一国,咱们西域各国中,任何一国,都不是大隋的对手。可是,我们联合起来,却不一样。”

    龟兹国使臣道:“对,我们所有各国联合起来威胁,足以震慑大隋。依我看,干脆直接向大隋示威,胁迫大隋同意。”

    “不妥!”

    疏勒国大将军说道:“我们意图胁迫大隋,可实际上,一旦大隋真的打算和我们开战,我们难不成,真要攻伐大隋。一旦要攻伐大隋,哪个国家作为主力,哪个国家愿意付出更多的士兵呢?这是一个极为难办的事情。所以,不到完全能不得已,肯定是不能发兵的。”

    乌孙国使臣道:“依我看,最关键还是得软硬兼施。”

    疏勒国大将军道:“怎么软硬兼施。”

    乌孙国使臣道:“我们自西域来,各国都带上了相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