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289部分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289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刘焉拱手微微弯腰,向赵韪揖了一礼。
    即使赵韪赶忙站起身,伸出双手托住刘焉,却也没有能阻止刘焉。
    赵韪见此,心中感慨刘焉真的是老了,英雄迟暮,令人扼腕。
    这时代,讲究君为臣纲,君主凌驾于臣子之上,可刘焉作为君主,是赵韪的主上,却向刘焉道歉,这是何道理?
    说到底,无非是拉拢赵韪,安抚赵韪,让赵韪死心塌地罢了。
    等刘焉坐直后,赵韪才站回来,拱手道:“主公愧煞赵韪,这几日赵韪呆在府上闭门不出,也是思考了一番,知道赵韪考虑事情不周,才会让主公误会,这是赵韪的错误,不是主公之错,请主公谅解。如今局势堪忧,主公更应该保重身体,等璋公子回到益州,主公才能让璋公子继承益州!”
    刘焉面色发苦,叹口气道:“可惜,我怕是等不到了。”
    旋即,刘璋低声说道:“赵韪,孤任命你为益州军师将军,全权处理益州的军、政大事。孤死之后,你务必要迎回璋儿,让他继承继承益州牧,成为益州之主。这是孤最后一个愿望,也是孤最后的一道命令,希望你能恪尽职守,完成孤给你的任务。”
    说到这里,刘焉望着赵韪,道:“若璋儿是可造之材,你尽力辅佐;若璋儿愚鲁,不堪造就,你可保他一世富贵足以。”
    这句话,已经是说赵韪觉得刘璋不行,可以自立。
    赵韪听后,却冷汗涔涔,砰的一声跪在地上,拜道:“主公,臣虽肝脑涂地,亦不敢忘记主公之恩。臣有生之年,一定辅佐世子稳定益州,击败王灿,为主公报仇。”
    “好,你能这么说,孤就放心了,璋儿也交给你了。”刘焉点点头,这才松了口气,但脸上的红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死气萦绕。这时,卧室外,一名侍从飞快跑进来,在赵韪耳旁低语了一阵。
    刹那间,赵韪脸色大变。
    赵韪摆手将侍从打发,连续深吸几口气,才平复了心中震惊的情绪。
    刘焉见此,问道:“发生什么事情,说出来吧。”
    赵韪想了想,说道:“主公,斥侯传来消息,王灿攻下梓潼后,已经派遣三路大军往成都方向攻来。第一路大军由赵云统帅,攻打雒城,往成都进发;第二路由严颜率领,攻打绵竹关,往成都赶来;第三路大军由裴元绍和周仓率领,攻打涪城,往成都赶路。三路大军攻打成都,来势汹汹,难以抵挡。”
    刘焉听后,觉得心中发堵,脑中更是混沌一片,觉得王灿太可恨了。
    可惜,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王灿交手了。
    刘焉脸色变换,胸中气血不停地翻腾,他灰败的脸色一红,猛地突出一口鲜血。旋即,脑袋一歪,便摔倒在床榻上。
    赵韪赶忙走上前去,将刘焉扶好,让刘焉躺在床榻上。
    好半响,刘焉才清醒过来。
    然而,即使刘焉庆幸后,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这时候的刘焉面如金纸,双目无神,嘴唇干裂,站着点点殷红的血迹。他伸出干瘦的手,拉住赵韪,说道:“赵韪,一定要迎回璋儿,击败王灿,击败王灿!”
    “主公放心,臣定不负主公厚望!”
    赵韪看着刘焉的情况,心中有些发酸,有些伤感。
    刘焉听后,点点头,旋即闭上了眼睛。他喃喃自语道:“赵韪,一定要迎回璋儿,击败王灿,击败王灿……”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小,到最后,渐渐只剩下蠕动的嘴唇,不多时,连嘴唇都一动不动了。
    轰然间,刘焉拉着赵韪的手松开,一下落在床榻上,失去了气息。
    一代军阀,自此陨落。
    然而,此时的益州可谓是风雨飘摇,前途渺茫。更重要的是刘焉身死,刘璋却还没有返回成都。如今益州无主,即使赵韪站出来主持大局,也免不了被人攻讦,而且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益州内部很容易发生内乱。
    PS:三更完成,收工。求收藏、鲜花咯。
第405章 势如破竹
    雒城,位于成都东北方向。
    雒城外,赵云身穿银白色铠甲,手中一杆龙胆亮银枪,胯下一匹白龙驹,端的是俊朗不凡,英气逼人。
    赵云身旁,一名士兵挺直身体,双手拿着一杆大旗。这杆大旗上绣着一匹战马和一杆长枪,是破军营独有的旗帜。赵云身后,八百破军营迎风而立,如泰山般屹立不动。破军营后面,又有三千士兵手持汉刀,身着铠甲,可谓是军容鼎盛。
    “杀!”
    赵云骑在马上,手中龙胆亮银枪撩起,大吼一声。
    “杀!”
    “杀!”
    刹那间,赵云身后三千多士兵轰然回应,同时响起的声音如平地里一声炸雷,声震天地,冲霄而起。
    洪亮的声音不断地响起,一浪高过一浪,不停地朝城中传去。
    城楼上,负责防守雒城的县令见此,脸色大变,吓得连连后退三步,失声道:“怎么办?怎么办啊?赵云率领大军轻易拿下梓潼县,厉害无比。现在赵云攻打雒城,我雒城的城池没有梓潼坚固,士兵没有梓潼县精良,粮草没有梓潼丰足,和赵云对抗岂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县令身后,文武官员听后,各有所思,露出各不相同的神情。
    赵云微微偏头,朝身旁的小校问道:“城上守将是何人?”
    小校拱手道:“回禀将军,斥侯回报说雒城守将名叫赵渊,此人是赵韪的旁支亲戚,凭借赵韪的关系,担任雒城县令。不过,这厮倒也不是酒囊饭袋,颇有能力,将雒城治理的井然有序,但却有一个缺点,这人非常怕死,不管是出入县府,还是在城中巡逻,都要带着一群士兵保护安全,害怕被人刺杀。”
    赵云听后,笑说道:“哦,此人倒也有趣。”
    校尉也是点点头,露出一抹笑意。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赵云领兵往雒城赶来的时候,在半路上就已经不断地派出打量斥侯,打探关于雒城的消息,将雒城的地理位置、大小官员和士兵情况打探得清清楚楚。只有了解雒城的所有信息,赵云才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对敌方案。
    攻打雒城,不容有失。
    赵云抬头看向赵渊,大声喊道:“赵县令,本将率领大军赶来,所过之处望风披靡,无人能挡。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赵县令立刻开门投降,本将保你不死,并建议主公让你继续留在雒城,担任县令一职;若是负隅顽抗,梓潼县令就是赵县令的前例。”
    说到这里,赵云吼道:“本将给你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一刻钟之后,若是负隅顽抗,本将发兵攻打雒城。”
    城楼上,赵渊面色苍白,神色焦急,问道:“诸位,赵云来势汹汹,如之奈何?”
    文武官员闻言,大多是面如土色,进退失据。
    赵云的名声非常响亮,尤其是攻克梓潼县,让距离梓潼不远的雒城县令赵渊也知道赵云的名字。有心探查下,赵云的事迹不断传入赵渊耳中,得到赵云的消息后,赵渊对赵云更加的忌惮。如今身临其境,亲眼看见赵云领兵在外,更令赵渊为之恐惧。
    一刻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是,对于城楼上的将士来说,绝对太短,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
    赵渊轻咳两声,环视周围的人一眼,说道:“诸位,赵云屯兵在外,难以抵挡,诸位可有抵御赵云的办法。如今雒城县局势危急,诸位都说说,到底该怎么办。”
    “将军,不如开城投降,迎王灿入城。”说话的人担任县府主簿,是赵渊的心腹。
    此人中等身材,略显瘦削,颌下三缕短须,唇上两撇八字胡,给人一种狗头军师的感觉。他漆黑的眼珠子滴溜溜转动,看向赵云的时候,眼中露出惊惧的神情。现在听赵渊说话,赶忙建议赵渊打开城门,迎接赵云入城。
    “哼,无胆鼠辈,就知道投降。”
    赵渊身后,一名武将哼了声,瓮声瓮气的说道。
    那雒城主簿哂笑一声,说道:“杨芝,您若是有胆量,尽可以领兵出城和赵云交战,若是能击败赵云,雒城的威胁立刻就没有了。你这样光放屁,不行动,呆在城楼上扭扭捏捏的,多让人瞧不起啊!”
    杨芝,是雒城县县丞,掌管兵事。
    “去就去!难带某家还怕了赵云不成。”杨芝鼻息咻咻,冷哼了声,拔出腰间战刀,转身就准备离开。
    “校尉,不可冲动啊!”
    杨芝身旁,他的侍卫见杨芝离开,脸色大变,幽怨的望了眼雒城县主簿。
    杨芝性子比较暴躁,被雒城主簿的激将法一激,立刻就准备和赵云交战,定然是生死未卜。侍卫赶忙伸手拉住杨芝,却被杨芝一把甩开,说道:“汝等在城楼上等我的好消息,等我斩了赵云,再摆酒设宴,庆贺一番。”
    说完后,杨芝就往城楼下行去。
    片刻时间,城门大开,杨芝策马奔出,挥舞着战刀冲向赵云。
    等战马冲到距离赵云一丈远的时候,杨芝手中的战刀举起,挂着一股风声劈向赵云。见战刀劈来,赵云神情古井不波,没有任何变化,手中龙胆亮银枪骤然探出,如毒蛇吐信,又如飞鹰扑食。枪尖闪烁间,在杨芝战刀刚刚劈下的时候,赵云身体一侧,躲过这一刀,同时手中的长枪刺入杨芝的铠甲,往上一撩,一下便将杨芝撩起,飞上天空。
    “不自量力!”
    赵云策马站在原地,手中龙胆亮银枪竖立在地上,枪尖朝上。
    杨芝从空中快速落下,他看见竖立在地上闪烁着冷光的枪尖,吓得魂不附体。
    杨芝双手晃动,想要改变方向,可落下的速度极快,眨眼工夫,他的身体落在枪尖上,被枪尖戳穿身体。这一幕,落在赵渊眼中,更是胆战心惊,不敢和赵云对战,他摆摆手,连忙说道:“赵云太过厉害,挡不住,挡不住啊!”
    赵云长枪一甩,将杨芝摔在地上,喝道:“赵渊,一刻钟马上就到,是战是降,你准备怎么办?”
    “开城门,开城门!”
    赵渊心中畏惧,立刻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投降。
    赵云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屯兵在雒城外,不会吹灰之力占据雒城,这样能更快的抓紧时间,做出佯攻成都的姿态。
    ……
    绵竹关,严颜屯兵在外。
    严颜没有投降之前,是巴郡太守,有威望,有能力,是军中脊梁,益州的将领士兵都知道严颜的能力。
    此时,严颜屯兵在外,绵竹关的守将更是左右为难。一方面是想要为刘焉恪尽职守,守好绵竹关,可是另一方面却害怕严颜的能力,觉得抵挡不住严颜率领的大军。
    城楼上的守将左思右想,进退两难。
    守将身旁,一名心腹之人说道:“将军,刘焉早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是回天乏术,再加上三公子刘瑁身死,益州无主,难以支撑啊!反观王灿,气势鼎盛,来势汹汹,将军投降王灿,肯定能捞取一官半职。然而,将军和严颜交战,被击败后很可能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请将军三思!”
    那将领闻言,叹口气道:“如此说来,只能开城门投降!”
    将领的心腹神色坚定,道:“对,只能投降。”
    守将叹息一声,吩咐道:“开城门,迎严颜大军入城。”
    严颜领兵进入绵竹关,完成王灿的第二波攻势。
    由于严颜本就是益州将领出身,再加上严颜能力出众,很快就和绵竹关的将士打成一片,迅速建立起威信。并且,严颜已经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