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789部分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789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祖茂的身体倒在地上,落在地上后抽搐了两下,就没了气息。黄盖见祖茂被杀,惨笑两声,吼道:“天不佑我,奈何,奈何!”
    “噗!!”
    黄盖拔出胸膛上的虎头金枪,手一松,虎头金枪就掉落在了地上。他骑在马上,身体摇摇晃晃,直接从战马上坠落在地上,倒地而亡。黄盖用自己的性命为祖茂制造了机会,本有机会杀死张绣,可吕蒙突然杀出来,导致黄盖的谋划失败。
    祖茂被杀,黄盖被杀,吴军士兵中一片哀声。
    王灿见黄盖死去,叹息道:“黄盖、祖茂,这两人都是江东虎臣,刚烈,忠义!”连续叹息两声,王灿吩咐道:“阿蒙,保护好黄盖和祖茂的尸体,将他们厚葬。”对于这两个忠肝义胆的人,王灿心下佩服万分。
    “诺!”
    吕蒙抱拳应下,立刻吩咐士兵把黄盖和祖茂的尸体收敛起来。
    ps:补欠7,过年欠下的终于还了一半多,松了口气啊!@!!
第1149章 潘璋的价值
    蜀军营地,热闹喧嚣。
    中军大帐内,每一个将领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此役,张绣斩杀孙坚和黄盖,吕蒙斩杀祖茂,魏延擒拿潘璋,孙氏的老臣已经全部诛杀殆尽,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咳!咳!!”
    王灿轻咳两声,营帐内笑声停止,安静下来。
    文臣武将凝神静气,正襟危坐。
    王灿沉声说道:“此役击败孙坚,诛杀吴军近十万人,俘虏吴军六万人,这是赖诸位竭诚辅佐,才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可惜鲁肃、朱治、吕范、张纮等吴国重臣没能抓住,而且鲁肃带着十多万吴军逃窜,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我意趁胜出击,追杀鲁肃。”
    魏延站出来,抱拳说道:“主公,末将愿意率军追杀鲁肃。”
    庞德挺身而出,抱拳说道:“主公,末将也愿前往。”
    紧跟着,张绣、张任和周泰都站了出来,想要率领士兵追杀鲁肃。虽说逃逸的十多万残兵败将已经不是重头戏,但军队里面还有鲁肃,还有孙氏的诸多将领和文臣,这些都是赤…裸…裸…的战功,没有人不喜欢的。
    王灿看了眼下方的众人,一时难以抉择。
    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去截杀鲁肃。
    郭嘉不急不缓的站起身,说道:“主公,逃逸的十多万吴军已经是惊弓之鸟,而且还缺衣少粮,只要率军追杀,很容易就能把吴军击散。然而,若是步兵截杀,耗时太久,而且追杀的力度不够,难以短时间内重创吴军。这样一来,吴军可以从沿途各县征募粮草,恢复实力。嘉认为,追击吴军最好是利用骑兵,追上吴军,来回冲杀,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王灿眉头皱起,说道:“荆襄骑兵不足,我军虽有三十多万,想要立刻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恐怕有很大的困难啊!”
    徐庶拱手说道:“主公,追杀的骑兵不需要懂得战阵配合,也不需要相互协作,只需要士兵会骑马,会冲杀。#zzzcn。#吴军是一群残兵败将,伤的伤,残的残,都饿着肚子逃跑,只要追杀的骑兵肆意追杀,足以达到效果。”
    王灿点头说道:“既如此,组建六千骑兵,张绣和庞德率军追杀。”
    六千骑兵是军中的极限,不能再多。
    若是从荆襄各郡调集战马,能有更多的骑兵,但那时候鲁肃早已逃回吴郡,黄hu菜都凉了,只能调集九江的战马,抓紧时间追击。
    “诺!”
    张绣和庞德抱拳应下,转身离开大帐,去准备追杀鲁肃的事情。
    贾诩拱手说道:“主公,潘璋被魏将军擒拿,一直关在军中,请主公定夺。”魏延归顺王灿后,自己请命只当一个小校尉,跟随王灿后屡立战功,虽说没有张绣击杀孙坚这样的大功,却也是可圈可点,已被王灿任命为破虏将军,成为军中的主要将领。
    王灿点头说道:“传令,把潘璋带上来。”
    不多时,潘璋被士兵带到大帐中,跪在地上。
    王灿沉声说道:“潘璋,你主孙坚已经兵败被杀,黄盖和祖茂也跟着孙坚同赴黄泉,吴军三十万大军惨败。本王问你,愿意归顺本王吗?”
    潘璋听了后,心下吃惊。
    这才多长的时间,孙坚就兵败被杀,令人吃惊。
    然而,潘璋却不想归顺王灿,其一是家眷妻小都在吴郡,其二是提拔他的孙权即将继位成为吴国之主。孙权对他有知遇之恩,不能随意背叛,而且王灿麾下文臣无数、猛将如雨,即使归顺了王灿,也得不到重视,跟着孙权肯定更好。
    潘璋眼珠子转了转,心中有了主意。
    假意投降,再趁机谋划。
    潘璋以头磕地,大声说道:“璋愿意归顺蜀王,替蜀王开疆拓土。”
    王灿双眼盯着潘璋,凌厉如刀的眼神令潘璋心头发虚,但他还是尽力的稳住,让脸上的表情尽可能的放松,不露出破绽。
    良久后,王灿笑道:“好,我得潘将军,又得一猛将。”
    贾诩冷眼旁观的打量着潘璋,眼中露出一抹冷意。
    其余的将领见潘璋投降,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看不起潘璋,都一致的认为潘璋没有骨气。若说吴国灭亡,潘璋无奈投降,这是潘璋没有选择的事情。吴氏尚存,潘璋却背主投降,显然不符合众将的想法,认为潘璋不忠。
    潘璋把众人的目光收入眼中,心中冷笑连连。
    他的想法,岂是这些俗人能理解的?
    王灿招了招手,吩咐道:“来人,给潘将军解开身上的绳索。”两个士兵走上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士兵就解开了潘璋身上的绳索。
    潘璋俯伏在地上,大声道:“末将初次归顺,寸功未立,愿为主公拿下豫章郡。”
    王灿眉头一挑,笑问道:“潘将军,如何拿下豫章郡?”
    潘璋抱拳道:“趁着孙坚大败的机会,末将率领一部分俘虏的吴兵佯作败兵,迅速退回豫章郡的治所南昌县,充作内应。等主公率领大军杀来,末将再命人打开城门,迎接主公的大军入城。如此,就可以轻易的拿下豫章郡,请主公明鉴。”
    王灿嘴角含笑,没有立刻答应。
    这时,贾诩拱手说道:“主公,潘将军所言甚是,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昌县,是上上之策,请主公给潘将军一个机会。”
    王灿眉头一挑,心下有些疑惑。
    潘璋毫无反抗的选择了投降,又提出充作内应的办法,可能是假意投降。贾诩却提议答应,令王灿心中有些不解。
    莫非……
    王灿有了主意,点头道:“潘璋,贾诩为你说情,本王就答应你。”
    “吕蒙何在?”
    “末将在!”
    王灿沉声吩咐道:“你带潘璋去关押吴军士兵的地方,从刚刚俘虏的吴军中挑选一千名吴军士兵,让潘璋率领一千士兵赶往豫章郡,退入南昌。等本王率领大军逼近南昌县,到时候再联系潘璋,决定攻城的时间。”
    “诺!“吕蒙抱拳应下,带着潘璋离开了大帐。
    潘璋走后,王灿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你让我答应潘璋,莫非是想利用潘璋诈开南昌县的城门,从而攻取豫章郡。”
    贾诩点头说道:“主公英明,潘璋圆滑狡诈,眼看情况不对,立刻投降。但是,他又提出立功的事情,肯定想借机逃回去,再利用南昌县设埋,引诱主公入城,伏击主公。潘璋这样打算,主公就将计就计,有了潘璋这个不是内应的内应,武昌县唾手可得。主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豫章郡,岂不妙哉。”
    郭嘉笑说道:“文和,潘璋若是知道你的想法,肠子都悔青了。”
    贾诩说道:“潘璋圆滑,却没有足够的心智。”
    王灿摆手说道:“既然定下了接下来的策略,大军就休整三日,然后赶往豫章郡。我们一郡一郡的攻占,逐渐的蚕食吴国疆土,最后兵临吴国的国都,灭掉孙氏。”
    众将闻言,举杯庆贺。
    一时间,大帐中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第1150章 诸葛亮入江东
    第1150章诸葛亮入江东
    吴县,是吴郡的治所所在,也是吴国国都所在。
    这一日,城门外出现了大队人马。
    两辆马车缓缓行驶,在马车的周围还有一百多护卫,声势浩大,令百姓纷纷侧目。
    护卫中,有两人特别显眼。其中一人豹头环眼,身材魁梧,一看就是北方壮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飞的儿子张苞。在张苞旁边,还有一人身材颀长,面颊微红,一双丹凤眼,明亮的眸子中闪烁着骄傲之色,此人是关羽的长子关平。
    这一队人马,赫然是诸葛亮从襄阳带出来的。
    行驶的两辆马车,第一辆是伊籍和诸葛亮乘坐的,第二辆是刘备怀孕的妾室乘坐。时至今日,刘备妾室的肚子已经隆起,能明显的看出怀孕。
    诸葛亮和伊籍坐在同一辆马车中,伊籍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说道:“孔明,我们来吴国投奔孙氏,但是进入吴县后,你不急着拜见孙权,反而放慢了赶路的速度,慢腾腾的,这是为什么,难道不归顺孙氏吗?”
    诸葛亮笑说道:“机伯先生,亮自有打算。”
    伊籍忙说道:“孔明,不要卖关子了,说说你怎么想的。我们刚到吴国,没有根基,无立足之地,你却一点都慌张,这是为何?”
    诸葛亮整了整褶皱的衣袖,智珠在握的说道:“机伯先生,您是荆襄大儒,有名望,有能力,是一等一的贤才。到了吴国,应该是孙权屈尊降贵亲自请您,这才符合您的身份。您若是上门自荐,说不定还会被孙权看轻,多等一等,会更好的。”
    顿了顿,诸葛亮又继续说道:“我们大摇大摆的出现吴县,半路上我就已经让人把我们抵达的消息透露出去。孙权得到了消息,肯定会亲自接见我们。”
    伊籍听后,连连点头。
    这一下,他对诸葛亮的手段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对于人心的揣测和认知,诸葛亮显然更高一筹,手段相当高明。他虽然是诸葛亮的长辈,论才能,论心思,论手腕,远不及诸葛亮。
    平稳行驶的马车摇晃两下,突然停了下来。
    诸葛亮剑眉一挑,笑道:“机伯先生,我们两人说孙权,孙权就来了。外面拦路的人,必定是孙权。”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关平策马来到诸葛亮的马车旁,低声说道:“军师,吴王世子孙权带人赶到城门口,要亲自迎军师入城。”
    伊籍听后,钦佩的看了眼诸葛亮,果真是不差丝毫。
    诸葛亮撩起马车门帘,和伊籍一前一后下了马车。
    孙权见诸葛亮从马车上走下来,脸上露出喜色,赶忙即走几步,迅速的走向诸葛亮。远远的,孙权就大声道:“孔明先生,您抵达吴县的消息传出后,权日夜期盼先生早日抵达。今日终于得见先生,幸甚,幸甚!”
    孙权来到诸葛亮身前,又礼贤下士的朝诸葛亮揖首见礼。
    诸葛亮拱手回礼,说道:“诸葛亮,见过世子。”
    孙权急忙伸手扶住诸葛亮,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神情。目光一转,看向伊籍,孙权笑说道:“这位就是伊先生吧,权早已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甚为欢喜。”
    对伊籍,孙权显然没有太大的兴趣。
    一个有名的儒士,吴国随处可见。
    伊籍是荆襄大儒,吴国有虞翻、步骘、薛综、程德枢、张温、骆统等名士,有了这些名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