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137部分

锦衣为王-第137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武志文也是老成人,当下也道:“这会子还去嫖ji,也不是什么好人,叫他们吃点亏也好。再说,一个婊子院,去一个百户就算是抬举他们了,大人你过去,传了出去,不是成为笑柄?”
  “妓院,酒楼,这种地方藏污纳垢,也不能小瞧。”张佳木似笑非笑,向着众人道:“不要时间久了,就忘了出身。你们不知道?上几年有个锦衣卫的指挥,说是辑拿妖人,结果自己家里头的乌纱帽被偷儿偷了去,就挂在正阳门的箭楼上头,写着名字,传了出来,直接就辞了官不能再做,满城都是笑话。我现在这个位子,万事不慎,总是把人看小了,怕是没过多久,我自己就真‘小’了。”
  他的话大家虽然不是尽然心服,但防微杜渐,这个想头原也没错,当下都是含糊答应了,被他点到的人就是各自去换衣服。
  张佳木又吩咐刘勇继续在此主持掌总,薛祥在外头支应,两个指挥佥事在这里,其实也差不离了。
  薛祥也是张佳木从泥途里提拔起来的,自己手头其实也颇有势力,现在自然也是表忠心的时候,当下只道:“大人放心,这里断然出不了乱子。倒是大人早去早回,皇上可能会有旨意,开龙门时,大人是一定要在场的。”
  第192章 连锁
  薛祥的话,张佳木含糊的答应着。科考大典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件要命的事,在他看来也很稀松平常。不可否认,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创举,就算是在三百多年以后,西方人进入中国,对当时的满清几乎没有一样东西能看得上眼,但科举制度还是叫那些洋鬼子们敬服非常,也因为中国的科举制度而有了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这也算是当时的中国给世界难得的贡献了。
  但科举制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唐朝,有明经,进士、秀才等考试尚书的儒士,也有律法,算术,书法等实用的科目,等到了宋朝,就只考试诗词歌赋和儒家经典,懂得律法和算术的人只能当吏员了。到了大明,就只能在四书五经中考八股,把读书人的灵智都束缚了,而明太祖又独轻小吏。明朝吏员都是世袭,社会地位又低,但地方上的事情又非吏员而不可办,就是中央六部,离了小吏也玩不转。地位又低,又不需考试学习,品格低下似乎也势成必然,吏治的败坏和官员实际能力的下降,也就无可避免了。
  这是一个矛盾,始作俑者就是大明太祖,而后来的清朝是一个未开化的野蛮民族侥幸得天下,几乎没有改动过明朝的制度,于是在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全中国的聪明人就只能在这几本书上打转转,如同一潭死水般毫无活力。
  做为一个后来人,张佳木对科举制度没有什么好感也就可以理解了。
  和一群心腹手下全部换过衣服,大家都是嘻嘻哈哈的,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家妓院能有多大的背景?锦衣卫的爷们一去,还不屁滚尿流?
  从卫里出来,外头已经是快戒严了,六部吏员都已经办完公务开始回家,那些堂官司官什么的早就闪的踪影不见,往常熙熙攘攘的天街已经见不着几个人影,就只见亲军上二十六卫的禁军们分列道路两边,暮色低沉,钟鼓楼上钟鼓声声。大内皇宫中一阵阵吆喝关门上锁,天街幽静,长长的石条道路仿佛一直能够延伸到天边去一般。
  张佳木正在感怀思古,不远处传来一阵甲衣的哗哗声响,他抬头一看,“咦”了一声,急忙上前两边,微一躬身,抱拳道:“原来是李大人。”
  “当不起,佳木,我们可是平级啊!”来人是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兼府军前卫指挥李春,这会他带的却不止是府军前卫的人,这是一队三百人左右的禁军,各卫的人都有,看来是李春担负巡视皇城的责任,天还没黑透,就已经开始上街巡逻了。
  李春微微侧身,笑着还了一礼,这才笑着对张佳木道:“怎么样,头一回当这种大差。佳木,你可要小心从事,怎么这会却换了便服?”
  眼前的这一队禁军全部是银盔锁甲,还有上好的护膝,护肩,在火把的亮光下熠熠生辉,皇城禁军也是精心细选的大个头,听说宋朝的禁军也有挑选的标准,身高必须在一米七七以上,明朝似乎没有这种规定,但大汉将军的平均身高肯定有一米八左右,眼前的这队禁军,也都是在一米七五以上。
  身高体壮,再配上一身细密的锁甲,扎着铜制的虎头腰带,盔明甲亮,真的是威风凛凛。张佳木用羡慕的眼神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想出了回答,向着李春笑道:“穿着衣服,怕彼此不便,老实说,我也怕那些头巾气的人,现在去贡院那边看看,心里大致有个谱,这样坐总理事,总不会再教人蒙了去。”
  这个解释很合情合理,李春点了点头,笑道:“说的也是了,有理!”
  虽然两人平级相同。而张佳木在皇帝宠信上,权力上,都比李春不知道大了多少,但李春是太后的外甥,而且和京中郧戚亲臣关系密切,和张佳木也很有香火情,用半个长辈的姿态提醒张佳木一下,也是善意的体现罢了。
  当下两人又聊了几句,李春皱一皱眉,道:“佳木,我总觉得,贡院这一次要出事一样。总之,请你小心吧。”
  做为一个手眼通天,交情人脉广博的都督同知说这种话,想必是有点蛛丝马迹露了出来,张佳木想了一想,笑道:“无非是有些人可能给我找些麻烦,叫他们作吧,哪天非作死了自己不可。”
  “你心底磁实,我只是白嘱咐一句。”李春和张佳木相交非止一日,知道眼前的年轻人真的是响鼓不用重捶,当下笑了一笑,很亲昵的在张佳木肩膀上重重一捶。笑了一笑,就又带着禁军继续巡逻去了。
  皇城之中关防严密,除了各门禁卫外,也会派出高级武官带着各卫禁军在皇城内到处巡逻防备,要领取火牌,到时验看,逾时不领不缴,都是重罪,要受严谴。
  夺门事变那晚,巡逻皇城的禁军溜了个干净,大家都不傻。寒天腊月的,皇家争位不干爷事,还是早点回家钻老婆被窝比较合适。
  和李春说笑了几句,略耽搁一会儿功夫,等他们出皇城时,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是锦衣卫和顺天府的人,到处都是空空荡荡的,再过一会,就连内城的城门也要关了。
  当然,要是张佳木拿出身份来,没有人敢拿他怎么样,但那样就太麻烦了,所以他们还是加急脚步,往着崇文门方向跑过去。
  到了崇文门附近,黄二突然叫了一声,向着众人道:“快点,把规矩拿出来吧。”
  曹翼先答应着,然后李瞎子等人也答应了,接着大家在怀里摸摸索索的掏出钱来,黄灿灿亮晶晶的铜钱每人四文,大家一个个把铜钱插在耳朵上方的头发里,留下一半,然后才又笑嘻嘻的向前走。
  张佳木也是取钱,不过看到大家拿的数目,他还是忍不住问道:“怎么回事,涨价了?”
  “回大爷的话,”在这里,黄二就是用张府下人的口吻,笑着答道:“没错,就是涨了,去年还是两文,正月里是三文,现在是四文,少一点,就甭想出去。”
  “这太不成话!”张佳木摇头道:“哪有这么涨价的,太不成话,我要和内里的大官们说。”
  李瞎子听的一笑。只道:“大爷,现在这样子,说起来还是和大爷有点关系的啊。”
  崇文门由明至清,一直是京师税关所在,外省行商,客人,甚至是官员入京,经由崇文门入内城的,一律收税,明朝的关税是内臣在收,外臣不得染指,清朝就归了内务府,一样也是皇室家奴的专利。和绅就是在崇文门税关上出了名,税银大增而又不扰民,乾隆皇帝大为激赏,对和绅从此有了善于理财的深刻印象。
  明朝这会儿,税关收入不高,很多制度都是胡来,收税也是有限,商贩收的多些,细民百姓收的少些,但贼不空手,所有人都得交点钱出来才能过关就是了。
  以前象张佳木这些空手的人过关,每人在额角夹上两文钱,过关时那些兵丁顺手就收去了,然后大手一挥,放人进出,自从于谦被抓和流放以后,兴安也被赶到孝陵卫给太祖守陵去了,内廷之中换了一批新贵当家,大家苦了这么多年,当然要大捞而特捞,崇文门这里,只是表现的太过明显,吃相难看了一些罢了。
  相信从此往后,吃相更难看的事也会有,张佳木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李瞎子说的不错,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说是张佳木也不为过,要不是他和曹吉祥夺门,于谦被重用,内廷的太监一个个老实的不得了,根本不敢做恶,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眼前的这档子事了。
  看着他脸色阴沉下来,李瞎子颇觉后悔,黄二和曹翼等人也是狠狠瞪他一眼,恨他胡乱说话,令得大人心情不快。
  “算了,也不怪他。”张佳木闷声安抚了众人一句,接着黑漆漆的税关在望,大家鱼贯而出,在出门的时候,果然额角上的铜钱一个个的不翼而飞,而守门禁军和负责清点的小宦官们已经把大筐大筐的铜钱和散碎银子堆放在一起,清点完数目后存入库房,再接下来,就是上头的那些内廷大官们分润享用了。
  从崇文门出来,路上的行人略多了一些,外城关防不算严密,毕竟贡院是前朝的礼部衙门旧址,在西长安大街上,那里的关防才是真正的严密,除了应试举子之外,连只鸟也飞不进去的。
  到了妓院所在的东二条胡同,远远便听到歌声与丝竹之声,京城之中妓院多半集中于此,毕竟是天子脚下,行事有不少顾忌,不象南京,十里秦淮演不尽的风流气象,到了这种时候,河边的河房正是上人的时候,到处都是王孙公子,千金买笑,而那些应局的名妓如同千金小姐一般,坐在小轿里四处飞奔,河上也到处是画舫航船,京城这里,也就是此处尚且勉强一观罢了。
  到了孙锡恩所去的妓院之外,远远的,就看到黑压压的人头,怕不是有几百人,把个院子团团围住,黄二远远一看,便是吃惊打怪的叫道:“坏了,定是出了事。”
  第193章 贩苦贼
  围观的闲汉很多。京师之中,多的就是莠民闲汉,妓院里头闹的人声鼎沸,外头的闲汉看着热闹,一个个脖子伸的老长,如同一只只灰鹅。
  张佳木看的好笑,带着往里头挤,惹的众闲汉大怒,但他们一伙人全是身强力壮,虽然是便服,但也看出神色非比寻常,况且,腰间鼓鼓囊囊的,一看就知道带着家伙。京城的人虽然见多识广,不象外省的乡巴佬,一看到穿锦衣骑白马操京腔的就退避三舍,但一看到眼前这几人,就知道不是锦衣卫的人,也是东厂的番子来密访,大家彼此会意,互相挤挤让让。没一会功夫,就给张佳木等人腾出一条道来。
  往院子里进的同时,一边就听人议论,果然,是孙锡恩等人和人起了争执,彼此较了真,虽然还没有打起来,但都拔了刀剑,稍有不慎,就会真打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孙锡恩的从表兄弟年锡之为了乃父年富的案子在京城奔走,年富是大同巡抚,官声甚好,廉洁而有操守,能力也强,就是得罪了新任大同巡抚石彪而被弹劾,年富不仅被免职,还被下了锦衣卫北所诏狱,现在好在得到张佳木的照应,没有受苦,但案子一时半会的还没有结果,于是年锡之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