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196部分

锦衣为王-第196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够了。
  编成帘状的草束会保暖或降温,用来调节大棚的温度,而半透明的玻璃虽然纯度很差,甚至看起来惨不忍睹,不过张佳木原本也不是指望用玻璃制成工艺品或酒杯之类的东西,他要的就是可以完成采光聚热的功能就完全可以了。
  事实上,在中国清朝时期就有用琉璃作蔬菜大棚的记录,在利益面前,不需要科学院或理论基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绝不是什么空言呓语。
  现在大棚正在紧张的施工期,还没有到使用的时候。因为正是收麦的时候,除了几个高炉不能熄火还留下人看火之外,其余的工作都停了下来。
  现在展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一座座大棚的地基,黑洞洞的,犹如一张张的大嘴。
  张家小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超过百座甚至更多的大棚对她来说是完全的未知,“未知”就是鬼故事,把小姑娘吓的躲在大哥身后,不敢多看。
  “大人,”一直跟在张佳木身后,表情也是学习敬佩和若有所思等复杂情绪掺杂在一起的年锡之忍不住问道:“此法比起暖洞子来完全没有共通之处,不知道有效否?”
  任怨抢话道:“那还是你跟他太晚。”他目视左右,对着曹翼和大票的锦衣卫官员问道:“你们对都督大人有什么疑问没有?”
  “没有。”今儿是消闲踏青,顺道儿看看大人的私产,虽然羡慕者大有人在,不过敢来质疑张佳木能力和眼光的人,却是一个也没有。
  还在是坊丁时代,张佳木就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对他的决定,大家要做的就只能是服从和跟随,没有质疑,也不许质疑。
  所谓的暖洞子就是一座密不透风的窝棚,用烧煤和烧炭的办法在棚里保持温度。冬天的时候,一两甚至二两银子一杯的丰台小黄瓜,就是从暖洞子里生产出来的。
  反季节蔬菜和大棚蔬菜利润极为丰厚,蕴藏着极大的商机,而且,可以从这个基地里源源不断的出产新的物种,张佳木二十还不到,以他的身体素质,如果不出意外,比如政争失败被人砍了脑袋之类的意外的话,将来几十年内,这里可能会是大明的农业科研基地。
  鲍家弯基地。
  张佳木有时候自己也会产生一点颇为自得的情绪,不论如何,他确实是参与历史其中,并且在改变历史,甚至是在创造历史。
  某些时候,这种情绪和造物主极为相似。
  今天他情绪很好,见年锡之发问,索性就跳在黑洞洞的棚坑里,对着年锡之笑道:“你瞧,挖的这洞子就能积蓄热气。锡之,恐怕你不知道,极北处整年冰封雪飘的,那里的人居无定所,都是挖个雪洞子住在里头,保暖的效果比房子还好。”
  “大人真的是无所不知道啊。”年锡之赞道。
  “大哥骗人!”众人啧啧赞叹的时候,只有还没有成年的张小妹适时出来趟浑水。
  “好好,”张佳木摆手笑道:“是我骗人好了。不过这里的大棚可不会骗人的。小妹,你不是爱吃芹菜么,明年冬天,叫你吃个够就是了。”
  “好,大哥你可不能说话不算。”
  “当然了!”张佳木笑嘻嘻的从大棚的地基里跳了上来,满脸都是喜色。其实这年头哪怕就是再有钱的达官贵人冬天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在北方,从直隶到辽东再到山西陕西,老百姓过冬的标准配给就是一坛子泡酸菜,就是靠着这种东西来下饭,张佳木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红军过草地之前要买老百姓的酸菜,但给多少钱人家也不卖,原因也很简单,卖了之后,一家人就只能在整个冬天啃窝窝头,连口酸菜也吃不上了。
  就算是大贵族,除了偶尔啃两根黄瓜之外,夏秋之时的那些蔬菜在冬季也是吃不上的。连新鲜的大白菜也少,除了泡菜就是酸菜,最多种类比百姓丰富点,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所以,商机无限。
  当然,技术准入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可想而知,眼前这几百座大棚建造成功,在今冬投入运营并且大赚特赚之后,得有多少人眼红?
  敢和锦衣卫都督别苗头的人不会太多,但只要敢出来分一杯羹的人,肯定就有相应的势力和实力。或者,是面子。
  比如会昌侯家出头,或是忻城伯家?这些勋戚之家可是从不嫌钱多咬手的,只要闻到味道,他们可就会如同一群饿狼一般,蜂拥而上。
  有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冒犯都可以断然回击,盟友比敌人重要,不过是在哪个国度,任何时期,都是如此。
  所以于其到时候头疼,倒不如执行严格的技术保密工作。这种大棚在建造的方法,还有温度的控制,还有蔬菜的病虫防治等诸多方面都很有讲究,这些活儿难不住张佳木,但对从来没有过相似经验的人,根本就无能为力。只要把细节保密好,就算有人烧制玻璃或是琉璃来仿制大棚,最少在几年之内,利润只能是属于张佳木一个人的。
  想到这一点的张佳木心情极好。中午时,临时抓来一队庄客做饭,熬的刚起网的新鲜河鱼,切的极肥的肥鸡,裹着细白青嫩葱丝的葱油饼,最后是一壶油茶,虽然简陋,但各人都吃的极为香甜。
  饭后也是粗茶一壶,用的是粗瓷大碗,不过也格外有野趣,并没有人表示不满。
  接下来,就是看高炉,还有特许锦衣卫自己打造的兵器。在高炉上张佳木走了不少弯路,他毕竟不是真的全能,很多东西只是隐约知道,细节上还不如这个时代的工匠,这座最高的钢炉是用来熔化铁水的,炉内的温度却始终达不到需要的标准。
  一直到有一个老匠人提出用回风炉的办法加以改造,这才解决了问题。
  高炉的顶端有进气和出气两个口,以往是炉内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时,进入的冷空气又把温度给降低了,后来加盖了进气和出气口,炉内的温度形成了循环,在此之后,才算真正解决了麻烦。
  “大人请看。”
  在炉内倾倒出钢水凝结成型之后,一个全身筋肉盘结的壮汉开始锻打,很快,钢胚被打成了横刀的模样,接着淬火再打,冷凝,再次锻打,经过无数次的锻打和换了几批人之后,一柄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横刀就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一个校尉抽出了自己腰间的绣春刀,与这柄刚打造出来的横刀砰然对碰。
  绣春刀被腰斩成两截,尽管这柄绣春刀也是千锤百炼,不过在正经的钢刀面前,还是经不住考验。
  “真是神兵利器啊。”
  这一下众人真正吃了一惊,张佳木却并不意外。中国的锻造技术随着战乱被不停的破坏,宋不如唐,明不如宋,清不如明,倭人这个岛夷却是后来居上,在冷兵器,特别是倭刀的技术上已经把中国远远的抛下了。
  到戚继光和辽东军仿造倭刀的时候已经只能模仿其外形,而真正的锻打技术却是已经被人远远抛下,根本就追之不及了。
  “嗯,做的很不错。”张佳木也大为激赏,其实明白了未来发展之路以后,对冷兵器的锻造张佳木不是特别有兴趣,未来是属于火器的,但现在来说,他的直属部队,特别是锦衣卫和缇骑部队如果能大量装备这样的宝刀,对未来的政争来说,将是不折不扣的神兵利器。
  “加快速度吧。”他吩咐道:“每个匠人都要赏银子,工头儿加倍,月例,口粮,不会克扣你们一星半点儿。”
  在不远的未来,张佳木觉得用上这些刀的可能,将会是无限的大。
  第268章 暗夜
  “佳木,”任怨对张佳木的决定很是诧异,他道:“最近卫里不是把经费和人力都用在拓展外地勤务上了,缇骑人数也没增加,急着打造这些武器做什么?”
  张佳木笑一笑,声音很从容的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又道:“我希望最近能把缇骑的人数增加一些,最少,我看要把后备待选的人数增加几倍。九哥,将来缇骑最少要增加几倍,具体的人数,再说吧。”
  “嗯,你说了算就是了。”
  任怨是无可不可,在他身后的周毅倒是点了点头,插话道:“凡事不预则废,大人的做法最好了。”
  张佳木横他一眼,笑道:“你当然说好了,缇骑就是你们哥俩的地盘。”
  其实任怨也是以退为进,现在锦衣卫内部大家也是各有山头,各有各的利益所在,收入就是这么多,好比一块饼,自己吃多一点,别人就得少吃一些。
  就算是兄弟手足,也是想自己吃饱的,人性如此,不必多说。
  但锦衣卫也毕竟不比别的地方,彼此间讲究合作的多,所以缇骑的这几个头头就算满意于张佳木对缇骑的重视,可是也不想把别的部门的好处全部吞下来。
  现在对部门的合作大家都有点心得了,比如缇骑最近的几次抓捕行动,先是驻在直隶几个州府的保密站送来的消息,连行动路线和纪要都准备的停停当当,缇骑只要按着保密站送过来的流程办事就行了。
  至于后勤诸务,从军器到服饰,再到米粮布鞋,一切都由锦衣卫的内保局来着手安排,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太多心。
  军人记功,升迁,日常训练的记录,都已经开始由公文制度化进行,上头有总务局来安排,至于一些琐碎杂务也有庶务局安排,要是以前,各千户百户都是自行其事,大家都是对各小旗总旗和百户官负责,差事交待的也模模糊糊,能不能办好就看各人的能力和运气。虽然这种做法可以让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总体来说,也是责权模糊,很多事都办砸了,而且彼此间牵制和内耗也很多,到现在,制度森严,一切井井有条,开初大家不理解的事也理解过来,并且对张佳木更是敬佩有加了。
  总的来说,对缇骑这一正一副的两个老大张佳木还是很满意的。他想了一想,笑道:“内保局有个提案,我已经批准了。你们放心吧,不会把所有的银子都投在缇骑身上的。”
  看到任怨和周毅有点沮丧,张佳木又道:“他们的提案,按保密级别,千户以上的卫中官员可以传阅,你们看到没有?”
  “呃,这个……”
  “好象是没大注意。”
  任怨和周毅两人相顾讪笑,都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锦衣卫的内部公文现在也按保密级别来传阅,最高级别是紫色级,只有张佳木一个人够资格看。然后套着红色、青色、蓝色等诸多套边,按边关战事、内地灾害、内部异常,还有普通的公文往来等等划定等级。一般来说,象内保局提案这种级别的公文是套元青色的套边,这代表是内部的正常公文往来,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异常情形,而且保密等级也不是太高,更加不是特别急需处理的紧急文书。
  但如果稍加留意的话,就会知道,一份普通的内部提案第一个圈阅人就是张佳木,并且是他提议加强保密级别和让所有的主管传阅,只要注意到这一点,就会知道这其中必定有特别之处,并且会注意到其中的奥妙的。
  不过指望两个武夫能注意到这些,还不如指望年锡之能和周毅单挑好了。所以张佳木很宽容的笑笑,向着这两人道:“你们回去之后好好看看好了。这个训练计划很不错,年锡之花费了不小的心血,不要轻掷了。”
  如果是不了解张佳木的人,自然也不会觉得他的语气有什么异常。不过眼前这两人,一个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