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223部分

锦衣为王-第223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皇权尚未恐固之时!
  “要是天顺十年,也就罢了。”皇帝不觉颇为阴郁的想着。
  这会儿要是天顺十年,皇太子如果这么没有福,也就罢了。反正皇子众多,择其贤者而立就是了,没有什么太值得犹豫的。但现在,其实则就不仅仅是麻烦而已了。
  “回皇爷,”牛玉在皇帝面前向来是恭谨有加,皇帝心绪不好,所以他身子躬的更低,答道:“陪着去的,多是都督武官,对了,锦衣卫都督也跟着去了。”
  “对了,”皇帝道:“朕记得是太子要和他去打猎,这才闹着要去。”
  “是啊。”牛玉心中一喜,答道:“似乎是这么回事。”
  “一码归一码,”皇帝盯着他,道:“是太子自己要去,非该督臣陈请,你不要在这里阴私构陷。”
  “奴婢怎么敢!”牛玉大惊失色,扑腾一声跪在地下,叩头道:“奴婢有天大的胆子也是不敢,请皇爷恕罪。”
  说是请罪,但他心中倒极是欢喜,以皇帝身边人的判断来说,皇帝的性子失之阴柔,其实也很仁德,以皇帝的性格来说,说出刚刚的那番话来,只是代表他对张佳木极为不满,非常的不满,否则的话,皇帝根本就想不到那上去。斥责牛玉,只是皇帝不喜欢被人猜中心思,或是拿自己的心思来搞什么勾当罢了。
  这只是一种无力的警告,牛玉知道,皇帝身边的人也知道。所以,以驭下的手段来说,皇帝算是很失败的一位。
  正在此时,倒是有人接口道:“皇爷,总负其责的是忻城伯赵荣。”
  说话的是提督东厂太监蒋安,他也是正统年间的旧人,也算是王振带出来的徒弟,所以和当今皇帝也是关系密切,在御前自然也不会不敢说话。
  蒋安得到信便匆忙赶来,倒是正巧赶上给张佳木穿小鞋的牛玉,他也在床前跪下,虽然赶的气喘吁吁,话锋之间却是丝毫不让。
  说罢,还狠狠横了牛玉一眼,牛玉却是微微一笑,半句话也没有说。
  果然,皇帝原本有点迷糊的头脑被这么一点,也是清醒了过来。他亦是狠狠横了牛玉一眼,心道:“彼小人辈,真的是一点儿也不能相信。”
  有赵荣在,张佳木这个都督当然没有什么话事权,毕竟一个是伯爵,一个只是武臣一品,相差极远。
  况且,还有李春等大票的一品武官在,资历,关系背景都不比张佳木弱什么,锦衣卫都督当然权重,但有赵荣等人在,这责任总不能以张佳木为主吧?
  “太子生死尚且不知,这群人已经在勾心斗角,推卸责任。”牛玉和刘用诚关系不坏,和石亨也颇有来往,和蒋安一系却是仇敌,所以有此表现,自然也是不足为奇。
  虽然明白这点,但皇帝心中烦恶之感却是有增无减。不管怎么说,皇太子亦是他亲生的长子,当初得子时的情形还是历历在目,皇太子生时,仁宗的皇后太皇太后张氏还在,得此重孙时,老太太亦是喜不自胜,不知道有多欢喜。
  现在一想到儿子可能遭遇不测,皇帝心中自然也是空落落的,甚是难受。
  “不管是谁,总之,”皇帝有点负气的想道:“朕之爱子若是有什么不测,朕一个也是不饶!”
  闹腾了这么一会儿已经是快到辰时,皇帝勉强打起精神来梳洗了一下,梳头的时候有几杯头发结了团,宫女不小心弄的痛了些,皇帝便是勃然大怒,不等传杖,自己一个窝心脚便是踢了过去。
  可怜那宫女二八年华的小姑娘,娇娇柔柔的哪里经过如此重责,当下一声低呼,便已经被踢翻在地。
  “拉下去,送浣衣局。”曹吉祥亦是赶到,在御前不经皇帝允准,擅自处置宫女这种事,也就是他够胆能做的出来。
  他一声令下,自有几个小宦官上前拉人,大明内宫的浣衣局专门处置犯罪而不可恕的宫女,一般宫女小过则是罚提铃报时,值一夜苦差,也就罢了。罚到浣衣局就是与死处无异,在浣衣局缺衣少食,活又重的吓人,一个大活人送进去,过不多久便会被活活折磨死,算是宫女处罚中最重的一种。
  还有无家可归年老无用者,亦是发到此地,过不久多久,一口薄皮棺材就打发了。倒霉无用的,连棺材也省了,一张芦席也就了账。
  在乾清宫伺候的,当然是眉目如画机灵懂事的方能为之,这会儿这宫女小脸上尽是楚楚可怜之态,可惜当着皇帝暴怒之时,又是曹吉祥的发落,整个宫中,怕是无人能救她这一条小命回来了。
  第302章 诸王
  “一点小事,怎么发这么大的火?”钱皇后翩然而至,倒是来的恰当其时,她竟是亲自将那小宫女扶起,然后向着皇帝道:“罚她提铃报时,也就罢了。”
  “这一点小事,依你就是。”
  皇帝并不喜欢处置身边的人,外头杀人,只要笔一勾就可,眼前杀人,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只是刚刚适当盛怒,曹吉祥又是忠心卫主的样子,所以他也不便说什么。倒是皇后一来,给他一个下来的台阶,因用感激的眼神瞥一眼皇后,当下便依皇后所议。
  那宫女侥幸逃了命,连连碰头,一声也不敢吭的下去了。
  曹吉祥讨了个没趣,不过,却只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亦是刚到,当下便向皇帝问道:“皇爷,听说是小爷那时出了事?”
  “嗯,”皇帝答道:“正要和皇后说,你一起听吧。”
  “是,”曹吉祥躬一下身,很为恭顺的站在皇后身边一侧,便也不再说话。
  虽有后妃和不过问外事的规矩,不过,太子的事可不是外事。皇帝颇为苦恼的道:“说是叫他出去一回,散散心也好,你看吧。”
  说着,将手中急变文书递与皇后,皇后虽不是大家闺秀,大明选后的家法都是不从世家勋戚中挑皇后,而是选自中下层的小吏和军官。如仁宗皇后张氏,其父是县丞出身,钱皇后家亦是大约差不多。
  这样,就算是后族封侯封伯,根基浅薄,也是掀不起大浪来。象西汉那样,某家世代为后族,时间久了,自然就出了王莽出来。明朝在限制外戚上,倒是做的还不错。
  虽不是世家勋贵,好歹也是小吏之家出身,自然也是识字的,当下一目十行的看了,派来的千户虽然是识文断字,不过也是写的粗疏的很,几眼下来,就是看完了。
  太子虽然不是皇后所出,现在周贵妃又很跋扈,太子夹在中间,虽然敬爱皇后,但周妃毕竟是生母,当真是左右为难,为生麻烦,皇后处是去的少多了。
  后来,在皇帝逝世太子即位时,周妃与皇后又生几次绝大风波,都是勉强平服下去,这是后话,不提。
  但此时皇后心中却很是难过,毕竟少时曾经在她身边教养过,有一段时间,皇帝因为疼爱皇后,曾经暗中提议,是否把此子归入皇后名下。
  这件事,在皇帝看来可以做得。因为史书之上,此类事不乏前例,简直是太多了。
  如果皇后愿意,周妃还是可以得一个贵妃的名义,彼此都不受损失。
  但皇后岂是愿为此事的人?当时就断然推辞掉了。
  此时皇后面白如纸,只觉心中绞痛,因道:“知会她娘亲了没有?”
  这帮人,虽然除了皇帝都是不男不女的阴人,不过,到底是真正的女人心细,第一时间便是想到了太子的生母。
  “唉,叫她来干吗?”皇帝摇头道:“她那个性子,风风火火的,来吵的吾头痛么。”
  说话间,有守门太监来报:“外臣已经知道消息,英国公、成国公、忠国公、阳武侯并几位驸马都来了,请旨,传不传见?”
  “唉,他们倒是来的快。”
  皇家和勋戚的关系不象与大臣的关系,皇室和大臣,就是老板与伙计,而与勋戚亲臣,则是老板和股东,并且有多年的同事关系,还有亲谊在里头。
  这会儿知道他们来了,皇帝心中亦是一暖,想了想,便道:“公侯伯在外先等消息吧,几位驸马亲臣,先叫进来。”
  朝臣亦是可以朝拜后妃,比如太后家人,在规定的日子里可以进宫来见面,驸马亲臣,进宫的机会颇多,所以叫进来是不碍的。
  “再请旨,几位皇子并其母妃也请入见?”
  “咦!”皇帝道:“他们也来了?”
  说话间,倒是踌躇的紧了,若是平时,自然不叫这些小孩子进来添乱,但此时太子已经有意外,急报进来,显然是事态危急,当时由赵荣做主,派了差官进来报信,如果不是极险的情形,赵荣断然也不敢如此孟浪。
  太子凶多吉少,当然要在最短时间里确定新的太子人选,太子一死,连皇帝的法统都受影响,所以宜早立新太子,宜早定人心。
  至于周妃等太子一脉的人怎么想,倒是没有办法太在意了。
  “叫他们都进来吧!”有念于此,皇帝的脸色也就变的从容些了,儿子众多,倒也是件好事,挑选起来,总可以择贤而立,不必再拘泥年长了。
  说起来,最年长的当然是太子,其次便是万妃生的德王。比起周妃来,万妃老实淳朴,厚道良善,在后宫中盟友众多,也很得皇帝的宠爱,生了德王后,还有三个皇子和一个公主,后妃之中,也算生育最多的一位后妃了。
  德王已经九岁,跟在容颜清丽的母妃身后,然后便是保姆怀中的许王随诸其后,再下来便是一般在今年刚封的吉王和崇王。
  崇王母妃是周氏,亦是太子生母,此时她已经没有了平时的跋扈之态,手牵崇王,目中含泪,亦步亦趋的向前,到得皇帝和皇后身边,已经是泪落雨下,却只是不敢哭出声来,福了一福之后,便将崇王将怀中一抱,泪如珠串一般滚滚而落。
  崇王是今年三月间和德王等诸王一起受封,景泰六年时周妃曾经在南宫伺候,受孕而出,后来生的崇王,现今还不到三岁,虽然母亲哭的厉害,他却是睁大两只眼睛乱看,双眼又大又圆,满是好奇之色,再加上皇子打扮的漂亮,营养充足,自有当时普通孩童没有的圆润好看,这般孩童,叫人一见便是大为欢喜。
  皇帝自然甚喜,当初太子生下来时,他自己尚是不到二十,现在已经过而立,在古人来说已经是向老境迈步,心境不同,看幼子时的心情,自然也是和当年大大不同。
  当下索性俯下身子,将崇王抱在怀中,逗弄一番,因怕人说,又将两岁大的吉王也抱在怀中,左崇王,右吉王,都是两三岁的稚子,年幼无知,揪着父皇的大胡子嘻嘻哈哈的闹将开来,皇帝也是不恼,还止住要上前斥责的周妃和万妃,只道:“不管他们,叫他们揪去,谁劲大揪下朕的胡子来,赏给他金如意玩。”
  明初时候金子难得,发六千人开黑山金矿,费时一年,得金五两。
  云南有金矿,年产亦不多,但朝廷下令年年贡金,直到万历年间金脉断绝,百姓买金入贡也不断绝,此时蒙元之祸不远,皇帝手头都没有什么金子,一柄金如意赏下来,当然是不菲的厚赐了。
  万妃与周妃闻言,都是身形一震,金如意是小事,但皇帝难道属意这两个幼子中的一个?
  两个女人眼中都是波光一闪,彼此对视一眼,却都是看出对方眼中之意,于是连忙又一掉头,迅速避开对方的眼神。
  尽管太子是周妃亲出,但从小生出来就是奶母喂养,当娘的只是照顾罢了,太子自幼报出,连照顾都省了,母子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