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228部分

锦衣为王-第228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贼娘的。”黄二倒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本按薛恒的说法,最多是提醒百姓太子已经无事,但黄二这么一说,孙锡恩顿时大喜,手中马鞭居然是往黄二身上一抽,怪笑一声,嘴里却是赞道:“黄二,你还真是个角色,一会儿,跟着我喊。娘的,骑快些!”
  他们原本是落在后头的,但这么快马加鞭的跑,没一会功夫不仅赶上了杨明等人,还把他们给远远的抛在了后头。
  “咦,”杨明诧异:“这两贼厮鸟,在后头商量了什么出来,这么急赶急的,投胎去?”
  他们武人就是这般,心直口快,心里想什么便是说什么,倒也没有什么恶意。
  “他们还能干什么?”有个家伙是忻城伯赵荣的心腹,对张佳木和赵荣并石亨等人的争执倒是知道一些,当下便冷笑道:“他家大人抢的功劳可也够大了,他们还能做什么,总也得给别人分些儿才是。”
  杨明一听,原本驳他两句。不过,话到嘴边,却又是收了回去。
  彼此身份尴尬,虽然给很喜欢黄二,对孙锡恩也谈不上讨厌,但他毕竟是赵荣的人,公然为这两个锦衣卫的百户官说话,他还真的没有这个胆子。
  只是想来想去,心里并不服气,脸上一无表情,心里却是冷笑道?:“你他娘的知道什么,这黄二是个狠角色,刚刚的情形吓的你小子腿直转筋,现在这会儿回过劲来了?这孙某人更不是善主,看他那样,也是心里有数的主,你小子吃奶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在街面上讨活了,你那点坏水,搁人家跟前算什么?”
  这么一想,他倒是极为好奇了,这两个锦衣卫的人,突然这么快马加鞭的跑,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308章 沸腾
  杨明的好奇心很快就得到了满足。
  孙锡恩和黄二快马加鞭的到了城门,守城的官兵早就翘首以盼,一见他们过来,自然是立即刻放行,没有半刻留难。
  不过,这两个锦衣卫官却并没有急着进去,相反,两人入城之后,却是立即带慢了马速。
  守城的是三大营的京营兵,带队的是一位把总,各人正在诧异的功夫,孙锡恩点了点头,黄二便昂着头叫道:“锦衣卫都督张大人救出太子,太子殿下安然无事。”
  “不行,声太小了。”孙锡恩摇了摇头,不满意地道:“平时看你嗓子跟叫驴似的,怎么这会声音这么小?”
  “有点儿不好意思。”黄二老脸一红,不过,看了眼孙锡恩的脸色后,倒是立即刻又昂起头来大叫开来,这一回,果然是用了吃奶的劲,声音哄亮之极,隔着几条街,都能听的清楚。
  守备城门的官兵都是大喜,立即就拥了过来,那个把总官涨红了脸,问道:“是不是真的?打半夜来了人,我这心里就一直打小鼓似的,咚咚的闹腾个没完,就是定不下来,可难受了。”
  “当然是真的。”
  孙锡恩打量了一个这个把总官,知道对方是千户的世职,京营世家里头的,所以也格外的客气,点了点头,笑道:“咱家大人亲自背的殿下出来,咱就在一边,亲眼瞧着的。”
  “阿迷陀佛。”那把总款款合掌,一脸的虔诚,只道:“佛天保佑我大明啊,一会回了家,就去给佛爷上香。”
  “真是佛天保佑,一会咱也去上香。”
  “什么佛爷,”有人不愤,接口道:“明明是火德真君显灵。”
  “呸。”更有人道:“是锦衣卫的张大人背的太子殿下出来,要我说,张大人是灵官,在太子殿下跟前护驾的,这一下,可真是老天显灵啊。”
  “对对。”张佳木是太子心腹,这一点就算是个京营小卒倒也知道个七七八八。这会儿听说是张佳木亲自背着太子出来,下半夜起火,差官都来了好几拨,但一直没有好消息,想一想,这火该烧的如何大!
  现在一听说是张佳木背的太子出来,各人的想象力算是长了翅膀,开始起劲的飞翔起来。
  “说的也是啊。”千户把总一脸的凝重,向着众人道:“张大人必定是老天派下来,专让他在太子左右伺候的,这一下,可真算是派了大用场了。”
  这其实是贬损了张佳木的地位,但在这些下层和底层的军官和士卒眼里,太子和皇帝一样是天子,是半神半人,张佳木再怎样也是个人,说他是太子身边保驾的,一般的军官士兵和百姓听了,只会在潜意识里觉得此人忠义可信,就算是在地位上的小小贬损,也会因为这种心理而大大的得超所值。
  这一点,也自然是孙锡恩预先想到的,他带着一脸的笑,看看已经跑过来的杨明等人,用鼓励的口吻向着众人道:“太子殿下是真龙下凡,咱家大人就是伺候真龙的小灵官,哈哈,就是这么着。”
  “嗯嗯。”一群迷信的军官和士兵频频点头,连城门也不管了,只是聚集在一起议论。
  “黄二,”听着众人议论的出神,黄二也忘了自己的差使,只是呆头呆脑的站在一边听着,见孙锡恩叫,黄二不满:“急什么,正听的入神。”
  “那全是哄傻子的。”见人不防备,孙锡恩使劲掐了黄二一把,把这厮疼的龇牙咧嘴,孙锡恩见他那样子,忍着笑道:“快点,没瞧着不少人听到动静跑过来了?你这驴嗓子平时也没啥用,尽吵人了,今天要是不好用,我回明大人,把你嘴缝上得了。”
  “我呸。”黄二很起劲的呸了一口,他知道孙锡恩从来不大信神道,不过,好象张佳木也不大信,东厂信的是岳王,原本大家不想和东厂一样,讨论着也请一位正神回来。张佳木只吩咐道:“和东厂一样就是了,岳王忠义,不供他供谁?”
  于是就这样定了局,连讨论也省了。不过其实在大明军中,拜岳王也是主流,这位大小眼将军在明朝早就成了神,论忠义,论武功,论人品德行,几乎全无瑕疵,所以也是所有人喜欢拜的正神。
  至于关圣帝君爷爷却是百姓喜欢,因为百姓喜欢关圣的忠义,所以正阳门左侧的关圣帝君庙的香火,也很不坏。
  “只要把差使办好,尽由着你呸就是,办不好,只有老子呸你的份。”孙锡恩向来光棍,一句话便又顶了回去。
  “好好好,某家知道了。”黄二大怒,他嗓子确实是大,一火起来,倒也真的是声若雷鸣。正好,杨明几个赶过来,一见他们如此,一群武官都是一呆。
  却见黄二叫嚷着张佳木救出太子,两个锦衣卫官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喊,黄二嗓门又大,孙锡恩在一边打着边鼓,两人就这么一边叫着,一边策马向前,没一会功夫,就又已经走的不见了。
  在这两个锦衣卫官的边上,前头,马屁股后头,两边的楼房上,甚至是瓦顶屋檐或是道路边上的老树上,到处都是闻声而至的人群。开始时这一群报信的武官还能跟的上,只是一柱香的功夫过后,各人只见前头到处是人头攒动,策马而行,就算是大声吆喝,甚至是甩着马鞭,却也是无用,人群堵的连自己都动弹不得,把通向皇城和宫城的道路塞了个严严实实,想过去,只能从人群上飞过去了。
  “真是没有办法了啊。”杨明倒也不恼,虽然孙锡恩这一手玩的太阴了一些,把他们一伙人都耍了。
  “这两家伙,实在是不地道。”
  从人之中,却很有些不愤。他们奉派回来,原本都是上头给他们的好差,回来好好露个脸儿,将来在同僚面前尽可以吹嘘几年了。
  还有,皇帝闻讯的高兴劲肯定就甭提了,到时候的赏赐还能轻了?
  现在就算再过去到宫里,有这两锦衣卫报过信了,皇上听了,那种初闻讯的高兴和第二次再听,自然是远远不同,赏赐什么的,也就不要想怎么丰厚了。
  “他们倒不是做事不漂亮的人。”杨明反而安抚众人,拍着胸口道:“孙某人只是想给他们大人露脸。你们想,太子确实是他家大人背出来的,咱们想争也没地方争去,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自然是正理,各人都是用眼红羡慕的眼神瞧着渐渐远去的孙锡恩和黄二两人,只是自己家大人没有人家的那种本事,堂堂武职一品,锦衣卫都督的身份,就这么不管死活的冲进火场里头去。
  这么大的彩头都得了,人家的部下就是强抢了自己的风光彩头,你又能怎么着?
  这件事,吵了出来也是大家没脸,人一听说,还是说锦衣卫做的对。人家大人用命搏出来的风光,难道还非得让给别人不可?
  就是有这种心理,孙锡恩才敢这么嚣张行事。不然的话,在场的武官哪一个都是有背景的,一下子得罪这么多人,张佳木当然没事,他这个百户却也是有点吃不住劲的。
  “太子殿下平安无事,平安无事喽。”
  随着孙锡恩两人行进的路线,整个京师都沸腾开来。不知道是几万,还是几十万人,整个京城里头不管是士绅还是百姓,官员还是宦官,或是儒道黄冠,又或是无赖混混,着绸衫的,着葛袍的,着粗布长袍或是短衫的,人同一心,听到太子无事的消息,不少人都是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但听到黄二所说,不少人又是精神一振,或是一惊,又或是有说不出道不明的情绪出来。总之,人群因着这两人的到来而真真正正的沸腾起来了。
  “听着没,太子平安无事了。”
  “这位小爷,真是福大命大。”
  “怎么说?”
  “你们想,景泰年间是一回,听说当初那位主不仅要废这位小爷,还想害他。你们想,当时是景泰在位,小爷是不是福大命大,躲过了一劫?”
  “说的是,对对!”
  “这一回,看这意思也是险啊,还好有张大人,真的是太子的福星。你们想,夺门是他首功,要不然太子也不能复位,现在又救太子脱险,算算,这可是第二回了。”
  “张大人真是的忠义无又啊。”
  “没错,挚天保驾的大忠臣,太子要不是他,还不知道怎么样。”
  “确实,这是保了咱大明还有几十年的太平日子过,咱们回家得给张大人上几柱香。”
  随着孙锡恩和黄二的经过,众多百姓和士绅们也知道是张佳木亲身背着太子从火场里出来,整个京城都被点燃了一般的兴奋起来,普通人虽然做不得英雄,却也是有英雄情结,张佳木原本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小家子出身,首先就让大家有认同感,屡立奇功,让百姓有如神般的敬畏感,武艺过人,为人忠义,再加上今日的表现,顿时就叫张佳木的形象无比的高大起来。
  说来是好笑,一个锦衣卫官却是在百姓中形象极好,那些被张佳木抄家剥职或是充军甚至杖毙的官员,却不知道做什么想法了。
  ……
  今天太累了,年会三天,来回坐车,飞机,人跨了。下午睡到…才起来,先只发这一章吧,明天就一定恢复两章了。
  看吧,我努力看看能不能再发几回三章,把更新弥补回来。
  第309章 露脸
  人声鼎沸。
  从外城一路到皇城,聚集了怕不是有好几十万人,沿街大道,巷子胡同,到处都是一脸喜色的人群。
  倒不是说一个童子少年能得多少人心,而是人心经历了土木之变,景泰八年的夺门之变以后,对帝国的未来再走向强盛已经不抱信心。相反,大家对开疆拓土什么的已经没有兴趣,郑和大使的宝船也早就不复存在,连造宝船的图纸都不知道弄哪儿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