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399部分

锦衣为王-第399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当然是因为石亨和曹吉祥在京营中经营日久的关系,但张佳木趁机扫平异已,要把京营中的反对势力一扫而空的用心,也是较为显著的。
  就算张佳木并没有把京营全部掌握在手的打算,他亦会这么做的。政治斗争,向来就是这么你死我活,没有脉脉温情可讲。
  雷霆手段,才显菩萨心肠。
  “皇上既然这么说,自然就这么定。”张佳木笑了笑,对皇帝道:“范广还提了吴谨和孙镗两位,皇上意下如何?”
  曹石之变,会昌侯孙继宗大为丢脸,大量勋戚龟缩在家,不敢出门。就算是小英国公向来以勇武闻名,那一夜也是没有敢出来。
  没有表现,当然没有太多的红利,现在还提他们掌一营,倒真的是关系太硬了。就算是皇帝,适才说的时候,底气也是不硬朗。
  提起表现优异的孙镗和吴谨,皇帝自然是精神大振。
  孙镗是伯爵,因为那一夜的表现,又战死一子,皇帝特赐他侯爵,并且决定再给他家一个都指挥使的世职,由孙镗指定一子来承袭。
  家有一侯爵和多一指挥的世职,自然就是家族实力大涨,与将来发展,大为有益。
  吴谨原本就是近侍的大臣,原本就是侯爵,这一次位列功臣二等,原本可以晋位公爵,但因为张佳木都没有授公爵,所以皇帝决定压一压,但吴谨封公爵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虽然可能是不能世袭,只能降等袭封的爵位,对一个投降的蒙古鞑官世家来说,亦是难能可贵,可喜可贺的事了。
  “臣等会议,孙镗资历还差一些,十二团营仍分两官厅,每营由一万人改为万五千人,吴谨领东官厅,定襄侯郭登领西官厅……原本是想叫孙继宗领西官厅,但这一次他实在有点自损威望,所以,臣等亦没法子。”
  “这么说,你们要扩充京营兵的数量?”皇帝沉吟着道:“和兵部、户部都打过招呼没有?”
  “臣等已经和内阁咨议过,文臣那边,说是请我们一起到内阁会议一次再说。”
  “原本是要挑十团营,十万人,恢复于谦在时的旧制。”皇帝皱着眉,道:“京营的弊端,朕大约也是知道一些。人浮于事,不事训练、占役、克扣军饷、克扣军粮,不好生保管神枪器械,这些都是有的。”
  “皇上,最要紧的还是空额太多了。”
  “有多少?”
  “三大营按制满编,当在五十万以上。但臣等最近点检查验,全部相加,只有二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人。”
  “这么少?”皇帝大为震惊,面色一时间都苍白起来。
  “是的,二十七万人,在营的不足十万。其余多被占役,或是老弱不能点卯应操,只是虚应故事罢了。当然,他们的粮饷也领不齐,每到关饷时,多是雇佣京郊农民代背。所以都中有谚语嘲讽。”
  “竟是如此,竟敢如此,当真是混账,混账”
  皇帝向来自信,以为事事都在掌握之中。现在也先早就墓木拱矣,保喇只能在边关外看着关内发呆,大同十余万精锐,延绥数万精骑,宣府、蓟镇、辽东也是有大量的精锐边军,所以皇帝对京城的安危向来不大放在心上。
  三十万京营,就算十万不中用的,还有二十万虎狼之士。除此,还有二十六卫的禁军,还有四卫勇旗军,皇帝向来以为,他的京城稳如泰山,仍然以数十万精锐形成的内重外轻,甚至是内外并重的局势稳定着大局。
  而事实上,京营的崩坏,甚至是解体,就是开始于正统和天顺年间,到了再往后,不管是多厉害的政治人物,多么想恢复京营实力,甚至到了嘉靖年间,蒙古大汗兵临北京城下,皇帝下令出战时,京营已经无兵可调,兵部尚书只能请求议和的地步。
  而此事过后,嘉靖帝想把河套一带的蒙古人赶走,却也是苦于无兵可用,只能放弃。
  到了崇祯年间,京营已经是无用的废物,甚至是祸害,地方一闻京营兵出,百姓四散而逃,就算是士绅地主也是相顾骇然,只能结寨自保,防贼的同时,也防京营官兵。
  至于战力,那就真真是笑话了,一个王朝当敌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无兵可用,诺大城墙,无人可守,还要张榜调及兵壮和义勇,甚至连流氓混混也召上城头。当敌军入城,皇帝无人护卫,就带着几十个宦官近侍,想出城逃难亦是办不到。到那时,锦衣卫和亲军诸卫星散,京营无兵,四卫营不复存在,而当时的崇祯皇帝真正拥有的,只是景山上的那一根绳索罢了。
  现在的皇帝不知道,张佳木却是知道。他所知再少,明亡清兴的故事却仍然知道一些,无论如何,绝不可以让这种事再次发生。
  重新充实京营,并且完全杜绝之前的那些事再次发生,这就是张佳木要做的。
  皇帝连拍御椅,喝道:“占役的,全给我弄回来。”
  “占役的不要也罢了。”张佳木很冷静的答道:“他们久为劳役,老实说,也不象个军人了。皇上,那些给勋戚站门的,已经油的不能再训,训死了,也是个无用的人。至于修城墙,宫室,都是久未训练,叫他们回来再为军人,也太为难人了。况且,营建也需人,他们做熟手了,何必再费事?”
  “这怎么可以?占役这么多,成何体统。”
  “皇上,您的万年吉地,就占役了近两万京营官兵和山东、直隶来的班操军……”
  “这个……”
  皇帝一时语塞,他再牛气,却也不能把自己的万年吉地弃之不顾。不管怎么说,皇帝的陵寝是第一等一的大工,向来就是皇帝一即位就派人勘探,然后确定地方,最后再开始调动物资和人手,一修几年十几年的,都是很常有的事。
  毕竟,帝王享乐无度,当时又没有什么正经的医疗,大明列帝,三十余岁就崩逝的,实在是太多了。万年吉地如果不早做准备,皇帝无地方可以入葬,传出去,那可真的是天大的笑话了。
  尽管如此,皇帝还是怒道:“那么,公侯伯勋戚之家占役军士的,一律发还,再敢有占者,一律严惩。至于吃空额的,贪污军饷军粮的,你给我办,杀人再多,朕亦不怜惜。”
  皇帝的思路仍然是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有了乱子,便以严刑重典震慑一番,然后又慢慢风平浪静,该贪仍然在贪,该占役仍然占役,毫无用处。
  “皇上,这样做是无用的。”张佳木道:“当务之急,是挑兵充实京营,十二团营和上卫亲军,加四卫旗军,京师内有三十万以上的胜兵,缓急之时,就可当大用了。”
  “为何说无用?”
  “若这般严刑酷法用的话,太祖高皇帝也就没有苦恼了。”
  “你是说,太祖年间,就有占役,贪污?”
  “是啊,太祖曾经说过,小军一月关那么点粮米,哪经得起军官盘剥贪污,硬拿硬要?其实,太祖年间,军士就逃亡,就被占役,被强扣军饷,到现在,内地卫所的情形,皇上又不是不知道,天下武官有十几万人,人人都是如此,皇上你要把他们全杀光么?”
  皇帝闻言默然,良久之后,才恨恨的道:“虽然如此,朕心中着实不乐。”
  “皇上若是信臣,”张佳木肃然道:“臣可以教武官不敢再行占役之事,而且,可以肃清贪腐之事。不过,如果要重得百万虎狼之师,恐怕非一朝一夕可得。这一次充实京营,臣打算调集直隶、山东、河南、陕西诸省的班操军,从中挑选精锐留在京师,这预先要和各省说明,小军们也要有离乡的准备,京营要有住处,要安顿家属,京师可有十万余军,剩下的,就得从诸省中挑选精锐充实了。”
  “你尽管放手去做就是。”皇帝缓缓道:“朕总信你就是。”
  ……
  待得张佳木出来,已经是夕阳西下,再过小半个时辰,就得关闭宫门了。
  隔的老远,就有一个穿着大红蟒袍的武官迎过来,笑道:“太保真是好圣眷,这么一召见,独对居然有一个多时辰,真是叫我等羡杀啊”
  第548章 分府
  “是李大人。”
  张佳木眼前一亮,快步迎上前去,笑道:“大人和我说笑了,才几日不见,怎么就这么和我客气,以咱们的交情,何至如此?”
  第一个迎上来的是府军前卫的掌印指挥,也是左府都督,正一品的武官。
  太后的亲戚,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和张佳木的交情倒也还过去,彼此见面都是嘻嘻哈哈的熟不拘礼的样子,象今天这样正儿八经的行礼,倒还是头一回。
  “礼不可废不是?”李春笑道:“现在你是侯爵,又加太保,咱还象以前那样,那也就是太不知道好歹了不是?”
  “这样说,我可也没有办法了。”张佳木无奈一笑,摊手道:“好歹大家应个景就算了,不必太过拘束就是了。”
  虽是这么说,但李春这个都督带头,底下旗手卫的一群指挥也随着王勇过来,再有就是燕山卫等卫指挥,熙熙攘攘,穿着大红蟒袍的武官站了满满当当的,足有过百人。大家均是俯首躬身,就在乾清门外一侧,吵吵闹闹的给张佳木见礼。
  毕竟张佳木是锦衣卫的掌印,大家在宫中常见,所以虽是加官太保,又是侯爵,但面情上还是随意的多,不似外系武官,见了张佳木就跟鼠儿见猫一样,怕的不行。
  “好好好,大家散了吧。”张佳木团团而揖,笑道:“知道大伙儿对我好,赶明儿,我在家里摆酒,宴请大家,这儿毕竟是内宫,还是尽早散了的好。”
  这么一说,众人自是知道深浅轻重,当下便一个个含笑散了。
  张佳木晋位侯爵时,就没有请外人,只是锦衣卫内里的人叫了几班小戏,乐了大半天就算完事。
  眼看就要迎娶公主,那不比寻常小事,必定是要大讲宾朋,所以这一次加官太保,估摸着连锦衣卫自己都不会请了,所谓宴请,也不过就是客气客气就完了。
  不过张佳木向来对众人都很客气,在禁军中人缘甚好,所以大家也不挑这个理,况且,和一个太保挑礼,也是真挑不着。
  当下便一笑而散,只有李春留了下来,向着张佳木道:“有件事,要和太保回一回,不知道有空没有?”
  “哦,不如我们边走边谈,如何?”
  李春身份特别,是太后的外家亲戚,很得宫中的信任,有什么内外交通或是不便直接给外臣来办的差事,多半就是落在李春头上来办。
  当初公主出府去几个姑姑家游玩,就是李春带着一些心腹部下,微服伺候保护。要是没他,当然也就没有张佳木和公主相识的一段过往了。
  说起来,此人还算得半个媒人,所以张佳木同他向来也很客气,并不因为自己职位一再增长就在李春面前拿大。
  他这么一说,李春当然答应下来,当下两人在前,锦衣卫其余的人跟在后头,一路向着东华门的方向走过去。
  “今儿早上,太后把我叫了过去。”李春先开口,看看身后,见是锦衣卫的人都很有默契的落后几个身位,说话的声响明显都听不着,李春才又继续接着道:“太后说,德王殿下也不小了,虽说还不能之国,但这么大了还在宫里头住着,是不好,不大合适。”
  “嗯,德王……我记得是王恭妃所出?”
  “是了”
  “何必这么急撵他出来?”当着李春,张佳木也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只道:“才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