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401部分

锦衣为王-第401部分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么亦庄亦谐的一说,张佳木展颜一笑,众人自是俱跟着陪笑,待笑过之后,张佳木方把在太子宫中的事向着众人说了。
  “大人,”陈怀忠性子急,一边在张佳木的身边急着脚赶路,一边就道:“此事出后,就算大人于太子有相救之情,恐怕,将来地位也很难巩固了。”
  “是的。”年锡之凡事要想过再说,但此事很是明显,他也是道:“大人失宠之状已经很明显,而且这一次是和上一次大为不同,上一次是情谊可感就能化解,这一次……”说到这,他摇了摇头,叹息道:“恐怕不是情谊可感的事了。”
  这一说是比陈怀忠更深了一层,但倒不是年锡之的见识比陈怀忠高出太多,是因为纵火太子行宫而设计救人,以情义感化太子的事是当年这几人一手安排,感同身受,所以才有这么样的见识。
  当时太子也是被人离间,张佳木为了拉近与太子的距离,不惜派人在太子行宫纵火,然后救出太子,用这般的忠义和情义来打动太子。
  效果也是很好,皇帝嘉悦,众臣传诵一时,而太子心感身受,对张佳木的疑忌确实是小了很多,而且感情上又恢复了七七八八。
  幼军能顺当发展,太子的首肯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毕竟这是太子的亲军,如果太子就首先不信,处处怀疑掣肘,幼军在这一次事变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也就是难说的很了。而张佳木没有幼军这支强力武装在手,事变之中和之后,能不能真正的压服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还真是难说的很。
  但张佳木和太子的蜜月显然就到此为止了。
  这一次可不是小人离间,太子小心眼发作的小小争端,而是在国事大政和权力上的大争执,鸿已经成型,如太子和周妃,已经在治国理政上成为张佳木的绊脚石
  就这一次和买来说,太子显然认为是小事,而在张佳木来看,却是动摇他信义根本的大事。不争,则信义全失,一争,则是真正与太子决裂的开始。
  有此一事,再往下去就算弥补,恐怕也是无济于事了。
  想到这里,各人自然都是面色大变。皇上还能在位多少年,难说的很,现在得罪太子如此之深,将来太子即位,锦衣卫是否有今日之风光,张佳木能否全其令名,都是一件很难说,也不敢说的事了。
  “如失根本,如失根本啊。”就算是向来冷静的孙锡恩,也是面露惶急之色。
  “失根本,就再造一个好了。”张佳木面色沉静,大步急行,说话的声音也是急促而有力,他挥着手道:“好不容易,才有现在的局面,谁再来阻我,便是我之生死大敌诸君,听懂我的意思没有?”
  “懂了”各人都是大震,但跟随张佳木日久,福祸相连,上船容易,下船却是难了。
  “好,”张佳木微微一笑,将与李春说好的布置向众人说了,到最后,才对孙锡恩道:“你看,这样安排如何?”
  “天与不取,反受其祸。”孙锡恩面色沉静,侃侃道:“这是上天给大人的机会,好在大人没有犹豫,直接就抓住了……”他娓娓而谈,下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有此良机,实乃天大的吉兆啊”
  第550章 生民
  “嗯,吉不吉的,将来再说。”张佳木面如沉水,半响过后,才道:“你这厮,确实心思动的快。不过,派你去德王府可正好。”
  “是,职下敢不从命?”孙锡恩微微一笑,却又话锋一转,道:“不过,大人得先答应我一个请求。”
  “喝”张佳木笑道:“你长进了,现在给我办事,还带提条件的。也罢,你先说说看吧,我听听看怎么样,能答应了,就自然会答应你。”
  “是,职下的意思是,德王府那边的差事,一定会好好当。但日常警备护卫,叫职下在那里,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
  “哦,你这厮还真看的起自己。”张佳木点了点头,笑道:“那你说说,该怎么办?”
  “给职下配个助手就是了,”孙锡恩嘻嘻哈哈的道:“我看庄小六现在闲的发慌,守宫门的差事,随便委一个当把总千户就能干好,他一个堂堂左都督,干这种差事,真是叫人把牙齿都笑掉了。况且,现在王勇兄弟也是都督,还是燕山卫的掌印指挥,宫门安全,太保真的不必太过担心了。”
  庄小六这一次是在二等功臣名单之内,不过他原本的官职太小,只是一个指挥佥事,所以尽管立功不小,封伯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一下子加到了武官一品。
  宫中混乱,庄小六镇定指挥,把守宫门不失,力退曹钦,并且协助抓捕曹吉祥,立功当真是很不小。况且,他在宫中久了,又是谨愿朴厚的性子,所以很得皇帝甚至是太后皇太子一干皇家要人的喜欢,现在官拜都督一品,将来怕是封爵有望。
  外头人说,庄小六走的是吴谨的路子,吴家已经升为公爵,将来世袭最少也是个侯爵,一个蒙古降人的家族到如此地位,就是因为吴家代代相传的心得:恭顺。
  但对皇室的恭顺,就代表对整个团体的离心离德。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感觉,庄小六对整个团体若即若离,并不如其余人那样,除了锦衣卫这个团体的事,别的事一律可以不放在心上。
  看到这个老伙什可能掉队,各人自然是着急,孙锡恩现在的提议,当然也是有所预谋,就算没有德王分府这件事,他也会想别的法子,把庄小六从深宫里摘出来。
  “这个提议,怎么看怎么有李瞎子的影子。”
  张佳木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这些部下,一个个都不是那么简单好掌握的,一个个都是心机智术深沉的人物。
  当初挑人进坊丁队,就是在几个坊里的混混无赖中挑人,全挑的人**,那些坏的根本不能用,或是蠢笨无用,或是身子太单薄瘦弱的,一律不要。
  然后在坊丁里再严训,人里挑人,这才出挑了这么些人。
  哪一个都不是简音的,稍微不小心,就会教他们算计了去。
  此事他想了想,似乎孙锡恩说的有理,当下便点了点头,道:“如此,就依你就是了。我要警告你,德王分府的事,你要放在心上,这是最近的一件要紧大事。”
  孙锡恩点了点头,道:“算来应该是公主出宫以后分府,现在在挑地方,预备家俱,摆设,装裱,职下会盯着,太保放心好了。”
  ……
  从宫中一路出来,各人也是四散而去。
  张佳木却并没有回府,叫人绕道把张福等人叫上,然后一群过百人先出崇文门,接着再向广渠门飞奔而去。
  此时天色已经昏黑,各处都预备关城门,到了广渠门附近时,大队的守门官兵正在关闭城门,远远见了张佳木过来,不知道是谁先叫了一声:“见过太保。”
  接下来便是黑压压的数百人一起跪下,尽管枪戟如林,盔甲明亮,所有人却都是在张佳木面前匍匐跪地,诚惶诚恐。
  四周有数千名等着最后时间出城的百姓,一见如此,自然也是全部跪下,黑压压的人群如同被风吹弯了腰的麦秆,眨眼之间,就弯了半截。
  “诸位父老请起,请起。”
  张佳木今日是乌纱帽,大红色的蟒袍在内,外穿紫色的山文罩甲,系卡簧腰带,着高脚皮靴。这是明军高级将领的打扮,所与一般武官不同的,就是他锦衣卫堂上官特有的金色腰牌。
  虽是太保,在打扮上,却并没有特别之处,但虽是如此,众人叩拜之时,却是山呼舞蹈,格外诚敬。
  “请起,请起”虽然张佳木一迭声的请起,但下拜的人群却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了。人声嘈杂,均是感激涕零之语。
  一个身形瘦小的汉子跪在地上,连连碰头:“太保大人,小人在广渠门外打鱼,这些天蒙太保大恩,每天能多赚五六十文钱,小人是一无是处的无用之人,只能每天在心里谢着大人,今日巧遇,给大人叩首了。”
  又有人道:“太保大人连续施粥三十五天,小人家里揭不开锅,还好是吃着施的粥熬了过来,现在天暖花开,小人做些活,再挖些野菜,就能过得,要不是大人,那冰天雪地的时候,小人全家是必死无疑啊。”
  张佳木闻言侧然,此人现在全家也不过就是吃点粗粮,挖些野菜,勉强能得温饱,至于冬天施粥,向来也是成例,这一次只是张佳木稽查的严格,所以施粥的天数久,而且份量足,一家几口人想吃饱是不大可能,但只要天天排队,则就一定不会饿死。
  以往寒天大雪时,京师的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天天往城外推死尸,全家冻饿而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今年这种事情就少有的多,也算是张佳木的一大德政了。
  至于底下商民谢免关税,商人谢禁和买,还有谢锦衣卫秉公执法的,谢张佳木驭下严格对小民百姓执法公正的……不一而足,但数千人叩头而谢,却都是语出至诚,那感激之情也是出自真心,这一点,在场的人绝无怀疑。
  便是守城门的官兵,亦是一副深为感激的模样。
  张佳木要重新编制团营,但在编练之前,先决意增加京营粮饷,他和文官打了几次官司,因为市面需要安定,所以争来几万石粮,在前一阵补发下去。
  武官多则数十石,十余石,小兵们也有几斗粮可领,这是正俸之外额外的补发,自是把以前积欠的欠饷补发了一部分。
  京营不比外省驻军,十万粮饷还能发得六七成,就算这样,欠饷也是很多了。这一次补饷,虽然无助于大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张佳木的声望,算是经过这一次事变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最少,在京营官兵心中,他任这太保一职,算得上是货真价实,资格威望能力,都是顶尖的,当然是足够够格了。
  好不容易,从百姓堆中脱身,直卫们都是满头大汗,但又不能发脾气出来,就连李成桂也是挤在人群里,不停的把挡住去路的百姓劝开。
  好不容易到了城门附近,又得把激动着的京营守城门的官兵们抚慰一通,好不容易到了城门外,天色都黑的通透了。
  “真不容易”李成桂脸上挂着无可奈何的笑容,向着张佳木道:“职下办事不力,还请大人责罚。”
  “罚你什么劲,眼前这些,我瞧着高兴的很”张佳木面色沉静中还带着一点激动,他看向身后,刚刚沸腾着的百姓正在排队,准备在夜色中出城,这么闹上一通,他们回家的时间必定晚了。但看着所有人都是一副心甘情愿的模样,似乎并没有人会抱怨什么。
  就算是与此事无关,并没有口出感激之语的围观的人,此时也是一副值得的模样。怎么着也是瞧了场大热闹,看着侯爵太保在身前经过,回家之后,就有的牛皮可吹了。
  这些小商小贩,还有菜农渔民都是京城四周的农民,这座伟大的城池与他们有关,因为他们的收入和吃食就是从这座城池中而来,有时候,它又与他们无关,因为城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欺凌他们,压迫他们,奴役他们,所以从心底里,他们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是这座城池四周的子民。
  今日却是与往常不同,他们见识了主宰城市的人,也自发的把自己视为城中的一份子,尽管所获菲薄而付出甚多,而统治者只把绑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放松了那么一点点,这些人就格外的感激起来……
  “吾土吾民啊……”张佳木眼眶湿润,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