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贾府生存攻略 >

第19部分

贾府生存攻略-第19部分

小说: 贾府生存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了心里却是一动,这事王氏要是知道了,定会有想法。只是方才我也没法拒绝,就是有什么事,也只好凭她去了。
王氏正在指点丫鬟婆子们忙碌着,见我们回去,众人忙迎上来,笑道:“一切都预备下了,就等太夫人们回来了。”
正面榻上已经铺好了锦褥,靠背之类,吴太夫人在上面端坐了,贾法和汪夫人坐在两边的椅子上,其余的人都站在地下。一时间,花团锦簇,一屋子的人。上次中秋来拜节,匆匆忙忙,我也没见到所有人,今天敬了茶,终于可以好好打量打量了。
按规矩只给长辈敬茶,故此只有三碗,吴太夫人满面笑容地双手接了,说道:“涵儿从今就是贾家的媳妇了,我就盼着早日为咱们家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我红着脸微笑,也没言语。又接着给荣国公贾法和汪夫人敬茶,荣国公看去是个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接了茶只是微微颔首微笑而已。
汪夫人接了茶,淡淡地笑道:“涵儿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我们两家不必说了,是世交老亲,如今到我们家做媳妇了,涵儿我们都是知道的,琴棋书画样样都通,又饱读诗书,只是女子究竟还是以德为本,现在你不比从前在家做姑娘的时节了,除了太夫人方才说的,还有多留心家务女工,相夫教子,代善身上挑着家族的重担呢,你能做好内助,就是你的功劳了。”
转眼又换了一副和气的口吻说:“涵儿,也别嫌我第一天就教训你,我知道你是最懂礼的,不过白嘱咐嘱咐你。”回头向丫鬟手里拿过一对玉雕的鸳鸯,笑着递给我:“这是我和老爷给的,取个彩头。”
我忙又拜谢,心里却还在咀嚼汪夫人的这些话,看来她是不愿意让我太出头,怕我抢了她的风头,一边琢磨着,就该给其余众人送初见礼了。
贾府规矩,未出阁的小姐地位较高,所以应该先给几位妹妹。代婕我是见过的,而且她和史家小姐也本该很熟,所以见我走过去就向我亲密地笑着。这些礼物都是在家是云晴帮我准备的,我听说代婕爱下棋,就送了她一副碧玉和白玉所制的棋子,送代静的是一匹蜀锦。
轮到代善的二弟代良了,他和代善,代婕都是嫡出,我打量他一眼,只见他身材不高,略有些胖,宽宽的脸庞,眼中透着狡黠的神色,我送他一方端砚,他接过来说了一声“谢谢大嫂”,便带着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气放到了一边,早听说他是个浪荡公子,一看就很像。
我想着还要去宁府拜见宁国公和姜夫人,便向吴太夫人道:“孙子媳妇先下去了,还要到东府里拜见各位长辈。”
汪夫人笑道:“不必忙着过去,横竖太夫人都已经过来了,越发等一会吃了早饭,再过去不迟。你今天下厨,也请太夫人尝尝我们新媳妇的手艺。”
我只得带笑答应了,连忙到厨房去准备做菜,灵芳和桐筝跟着我。这是贾府的规矩,新媳妇嫁过来第二天,必要亲自下厨做菜,以示贤惠,且必做鲤鱼,取吉利之兆。我早有准备,所以一点也没慌张,来到厨房,只见厨下的人都垂手侍立在那里,看来是早已等候我了,一应东西也都准备齐全放在那里。
我把鲤鱼放在锅里,略煎了煎,取出来,另放在一口锅中,准备用熬好的高汤来煮。这高汤我前天就吩咐过素绢,叫她昨天晚上就到厨房亲自看着熬出来,这菜成不成,全在这汤上了,素绢此时忙把汤端过来,忽见桐筝一回身,不偏不倚,正好碰在素绢身上,一碗汤全泼在了地下!
众人一时之间都大惊失色,我也吓了一跳,旋即就恢复了平静,桐筝来到厨房也没帮我做什么,只是站在那里,刚才听我吩咐素绢去取高汤,她反而勤快起来,张罗着要去给我拿盐,故意转过身去,好象回头无意碰的似的。
我虽然看的清清楚楚,事情已经这样,也没办法了,那桐筝又忙口口声声自责,说什么“都怪我不好,可可儿的一回头,偏偏碰着了素绢妹妹,如今我任凭奶奶责罚。”
我想了想,一来我是新妇,行事不好太露锋芒,等慢慢再惩治她也不迟,二来虽然人人都明白,表面上又说不出她是故意,何况她一味自责,我若处置她,看去也不宽厚。
况且,我现在连这些也顾不得想下去了,做菜已经迫在眉睫,还是先把眼前这一关应付过去,再和她算账。
想到这里,我恨恨地忘了她一眼,她被我犀利的目光惊的哆嗦了一下,我道:“桐筝,平时人人都说你伶俐,怎么这么不稳重,今天是特殊日子,我也不计较,下次若是再犯,我定是要好好处置!”
桐筝只是连声点头,我脑子飞快地转着,现在熬汤肯定是来不及了,还有什么法子呢,突然想到索性做糖醋鲤鱼算了,可是这菜我没做过,但已经来不及容我细想了,事不宜迟,我忙叫素绢快拿糖醋来,一边做着,忽然看见厨房柜子上放着一瓶糖桂花,这不也是糖吗?
我灵机一动,倒了一些糖桂花进去。这糖醋鲤鱼我没做过几次,现在也没什么把握,也许这样味道更好呢。反正现在也只能是误打误撞了。
鱼终于做好了,素绢替我端着,到了正堂,我便接过来,亲自放到桌上。
众人都已经等在那里了,看着这一桌子美味佳肴,再看看我的菜,我还真有点担心。吴太夫人和蔼地说:“代善媳妇辛苦了,在家里时也没怎么下过厨吧,恐怕还不习惯呢。”
“我的手艺自然不好,还请太夫人、老爷、太太尝尝,体谅媳妇粗鄙就是了。”我一边微笑着说,一边揣揣不安地望着。
“涵儿也坐下吃罢。今天还是新媳妇,大家团团圆圆的。”贾府和史府一样,都是讲究规矩的,媳妇都不能够和长辈同桌,汪夫人既然发话了,我也不好推辞,便在底下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吴太夫人先尝了一口鱼,我紧盯着她的神态,只见太夫人细细品尝着,脸上绽出了笑容:“没想到代善媳妇手艺这么好。原来还以为你这侯门小姐,不会做什么呢。这鱼比平时厨房做的还好。看来我这孙媳妇真是找对了。”说着笑盈盈地望着我。
汪夫人看来本就没想到我做的菜能吃,听吴太夫人说了,有些诧异地尝了一口,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说:“还真的不错呢,这鱼的味道仿佛和平时的糖醋鱼不一样,还有一股淡淡的别的香味。涵儿是怎么做的?”
听了这些话,我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这一下算是赌成功了。于是我笑道:“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做法,就是放了一勺糖桂花进去,这样吃着能有桂花的香气,又不夺了鱼本身的鲜味。这是我从前在家的时候琢磨的。太夫人、老爷、太太吃着好,就是我的孝心到了。”
吴太夫人和汪夫人对望了一眼,同时笑了。吴太夫人笑道:“涵儿不光是会读书,还会学这些,这我们就放心了。代善这孩子吃东西就是挑剔,有你这个能工巧匠的媳妇,他还愁什么?”说着众人一笑,只有代静脸色好像不大好看。
我装作没有留意,只是静静吃饭,几位长辈吃得都很少,看他们一放下筷子,我也不能再吃了,赶紧也说吃完了,丫鬟们便往下撤桌子。我想着还要到宁府去敬茶,去晚了不好,便忙起身说道:“媳妇这就过东府里去,给大老爷和大太太请安。”
吴太夫人道:“也好。她们大概也都等着呢。我有些乏了,就不一起回去了,在这里歇歇再过去。”
我便和代善行礼退出,王氏也陪我们一同回来。车轿是早已经在二门上备好的,等候在这里。上了车,代善向我笑道:“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呢,我还以为你什么都不会做呢。“
“你小看我了吧?你不知道得还多着呢。”我心里暗笑,我可是从现代过来的,好戏在后头呢。
 
   

第二十七章 回门

   
宁国府基本和荣府的外表差不多,里面建筑摆设略有不同,我们下了轿,贾代化的几个弟弟妹妹已经迎接了出来,虽然按理说史家小姐和他们是熟悉的,但是我却不认识,不过一会送初见礼的时候,照规矩丫鬟是给新妇介绍的,所以我现在只装作坦然的样子。
来到上房,宁国公贾演已经和姜夫人端坐在那里,宁国公和荣国公相貌很像,只是神态有些不同,宁国公神色凝重,有些武将风范,荣国公虽也端方,却很和气。
贾代化和王氏侍立一侧,我进了门,向国公和夫人先下拜请安,接着仍是一一献茶,因为代化是哥哥,所以还要给他们献茶,王氏看来是个很开朗的人,接了茶就笑道:“弟妹嫁进来,我也有个伴了,以后没事可就要到东府来玩啊。”
我笑着说:“那是自然,只要嫂子不烦我就是了。”
我这时才留意王氏身边还有一个两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刚开始没有在意,一定是贾代化的儿子贾敷,书上说八九岁的时候夭折了的那个,不过这孩子现在看来还是很健康的样子。
我忙弯下身,笑着抚摸小男孩:“敷儿,看婶娘给你拿什么东西了?喜欢么?”说着从云晴手里拿过来一个小金锁,给他挂在胸前,王氏笑着逗小男孩说:“说谢谢婶娘。”
我笑道:“这是吉祥锁,能镇邪的,就是我这个做婶娘的一点心意吧。”
接着又给贾代化的弟妹一一分送礼物,贾代化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给代嘉的是一对珍珠耳坠。二弟代敦,看着满面病容,他身边的二奶奶杨氏倒是很精神,眼睛炯炯有神,只是不太像大家出来的。据说因为代敦自幼多病,前年又重病了一场,所以宁国公和夫人急着给他娶了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孩,想冲一冲喜,结婚之后却没好,一直还是病歪歪的。这个二奶奶我给她一匹苏绣,她接过来说了一声:“谢谢代善嫂子。”语音干脆,倒是很要强的样子。
代化的三弟代和,也已经婚娶,和三奶奶在苏州为官,故此没有见到,下一个就轮到代化的四弟代安了,他看去也就十六七岁,还透着一脸稚气,不过却很老实的神态,我也送他一方端砚,和代善弟弟一样,他恭恭敬敬地接过来,道:“多谢嫂子。”
这时姜夫人笑道:“好了,代善媳妇也忙了一早上了,可巧我这里有刚做好的点心,你们尝尝。”
我坐下去,刚伸手去拿了一块点心,忽然杨氏大惊小怪地说道:“代善嫂子,你手上戴的可是红玛瑙镯子?这是你从家带来的不成?”
一屋子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我,我只好轻描淡写地地答道:“是方才到老太太房里敬茶老太太赏的。”
“哟,我们代善嫂子真是了不得,怪不得都说老太太最疼呢。这镯子可是我们贾家的传家之物,是老太太的嫁妆,连代化嫂子这长孙媳妇也没给呢。只怕从此啊,别说老太太,就连太夫人心里都放不下我们了。代化嫂子,你说是不是?”杨氏阴阳怪气的,想借此刺激王氏,王氏却甚是沉稳,一丝表情也没有,只是十分平静地说:“虽说这镯子是传家之物,到底是老太太的,给弟妹也是应当的,弟妹是荣府长媳。”
我忙笑道:“我也并不知道这镯子的来历,嫂子别见怪才好”
“弟妹说这话就严重了,这有什么见怪的?弟妹不知道我的性格,日后处久了就知道了,我是最不会多心的人。弟妹只管收着就是了。”王氏的声音仍是那么平静,叫人听不出一丝感情的变化,我不由得暗暗佩服,不愧是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出来的,到底是大家闺秀的深沉。
“嫂子真是大度,不像我们这些穷的没见过世面,到底是嫂子会做人。”杨氏有些不甘,还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