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贾府生存攻略 >

第39部分

贾府生存攻略-第39部分

小说: 贾府生存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我一直惦记着北静王妃说的去看慧娘的事,这个心灵手巧的女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北静王妃却果然言而有信,过了不几天,便打发人来向我道:“我家王妃明日要邀少奶奶过去,不知少奶奶可有空儿?”
我正等着呢,便笑道:“回复你家王妃,明日上午一定到府。”
第二天到了北静王府,北静王妃的大丫鬟对我已经很熟悉了,便笑道:“我们王妃早起就等着您呢。可来了。”
我笑道:“我怕来早了打扰姐姐。就不曾太早。”
说着丫鬟打起帘子,北静王妃正坐在窗下书桌前的一张椅子上,看我进去,忙把书丢下,笑着站起来道:“我这几天都想着你呢,可惜家里事情多,也就没叫人去请你,你怎么也不来个信儿?”
我微微一笑道:“姐姐不知道我家里偏偏这几天事情也多?脱不开身呢。”
北静王妃笑道:“什么事,忙的你这个样儿?”
“左不过是这些家务罢了,现在我们家的新姨娘有喜了,我自然得多照应些。”
北静王妃会心地一笑,道:“这也就怪不得了,这可是大事呢。这责任可都在你的身上,一个不留心,就了不得呢。”
丫鬟端上茶来,北静王妃笑道;:“这是昨天王爷拿回来的,是皇上御赐的,你尝尝。”
我喝了一口,便笑道:“我都有些迫不及待的了,这好茶还是等着我下次来再喝吧。”
“你这丫头,还来这急性子了。罢了,时候倒也不早了。我们这就动身吧。”北静王妃笑嗔我道,一边也站起身来,丫鬟们拿过一件藏青色貂皮大毛披风来,服侍北静王妃穿上,北静王妃挽着我,道:“这慧娘姑娘住在她家在京城买的一处小宅子里,大概没什么人,只有她的乳母这次陪她来。”
“我听说他家在京城里是有亲眷的,单独住大概是为了方便,怎么她父母亲也没来么?”我有些奇怪地问。
“说来话长,到了车上我在和你说。”北静王妃微微叹息一声,蹙了蹙眉头。看来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故事了。
 
   

第六十一章 慧娘

  
车马已经在门口等候这,北静王妃携着我的手一同上车。待坐下了,马车辚辚声响起,北静王妃才缓缓地和我说道:“我一开始也有些奇怪,怎么一个女孩子,千里迢迢就这样孤身来了么?后来才听说她父亲前年已经亡故了,母亲现在也有病在身,她本来是要在家侍奉父亲的,因为她自幼和京里的表兄定了亲,她母亲想他现在年纪也不小,怕她耽误了终身大事,就把她打发到京里,想先给她完婚。她这才过来的。”
慧娘不是十八岁就夭折了吗,怎么又要完婚?我一边想着,又问道:“那这也是件好事,现在可定了婚期了没有?”
北静王妃沉思着接着方才的话说道:“正是像你方才说的,那慧娘姑娘本来想这次来京,快些完婚,再想法子把母亲接过来,都在京城里,方便照顾,可惜事情有变。”
“有什么变故?”我急着问。
北静王妃叹了一口气,道:“说起来,都是人想不到的,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慧娘姑娘本来是诗书仕宦之族,她家里也是颇为殷实的,只是因为父亲故去,这两年孤儿寡母的,家道也渐渐中落了,现在光景已经大不如前,前几日我听齐国公家的少奶奶说,她表兄家因为她家穷了,想要悔婚呢。”
我听了心里也吃了一惊,原来慧娘居然有这样的事,这就怪不得有青春年华早夭的事了。“那现在这慧娘姑娘怎么样了?”
北静王妃脸上也是忧郁的表情,道:“还不知道呢,我知道你早已想看看她,所以等着和你一起去。”
我和北静王妃都惦记着这个女孩,路上都没有怎么说话,北静王妃过了一会,向我开口笑道:“可是了,上次你家代婕妹妹来了一次,太妃也不住口地夸赞呢,哪天还要让她来呢。”
“可不是,大妹妹回去也直说太妃和蔼可亲。要是再听见这句话,准保更高兴了。”我笑着说道。
心里却只想着代婕倒真是讨北静太妃喜欢,倒也没多想其它。
不一会儿,马车停下了,丫鬟们掀起车帘,回禀道:”慧娘姑娘府上到了。”
我下车一看,这座宅子不大,外表看上去也不显眼,只有附近一片竹林,衬托出了主人的清雅不俗。只见宅门口的仆人已经都垂手侍立,想来北静王妃已经派人通知过了。
宅门开处,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穿着一件白色烟水纹褂子,素缎裙子,发上只是一支木簪,别无妆饰。眉目清秀,颇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从里面带人迎了出来,微笑行礼道:“王妃和荣府少夫人下降,不曾远接,还望原谅。”
我忙把她拉起来,北静王妃笑道:“这就是慧娘姑娘吧,早就闻听姑娘芳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总算一遂心愿了。”
“王妃过奖了,快请进正堂吧。”慧娘脸上满是柔和的笑容,轻声说。
正堂不大,屋里摆着一套桌椅,就没有别的什么了,墙上挂了一幅芙蓉图,角落里琴棋皆备,书架上满是书籍,虽然不奢华,倒是十分雅致,我笑道:“慧姑娘屋子收拾的好生整洁。”
“哪里,少夫人过奖了,不过是干净些罢了。”
北静王妃笑道:“久以听说姑娘擅长刺绣,所绣为天下难寻,不知最近又有什么好东西,让我们也见识见识。”
慧娘温婉地笑道:“乍到京中,诸事纷乱,加之身子也不好,所以没绣什么太好的,只是这几天才绣了几针十里荷花,王妃不嫌粗陋,就请一观。”
说着便在前引导,进入内室,只见绣架上放着一幅绣品,才绣了一点,但是也能看出十分精致,每一针都是一丝不苟,不同俗品,我不禁称赞道:“果然不是和外头的一样,慧姑娘真是兰心惠质啊。”
“雕虫小技,让王妃和少夫人见笑了。”慧娘依旧是亲切地笑着,我这时细看她,却是眼角眉尖笼罩着一丝哀愁,想到北静王妃刚才和我说的事,不由得心生悲哀。
北静王妃看着绣品,一边夸赞着,一边看着慧娘,笑道:“慧姑娘,你这次就一个人来的?听说你已经定亲了,可什么时候完婚,我和荣府少夫人都等着吃喜酒呢。”
慧娘脸色一变,低声道:“还没有定,因为我身子也不好,所以这门亲事还不一定成。”
“这是为什么,我看慧姑娘脸色还好。“我小声说道。
“虽然看着还好,只是病已养成,也没有办法的了,这事总是我福薄命舛。”慧娘还是低声说。只是眼圈已经有些红了。
我和北静王妃对视一眼,我便道:“慧姑娘,我们久已仰慕你的才思,我和王妃也不是外人,咱们一见如故,以后也就是姐妹一般,不瞒姑娘说,你的事,我和王妃也略知一二,看姑娘这么忧愁,不妨和我们说说,也比总是闷在心里好。”
慧娘听了,抬起头来,明亮的眼睛里已经是闪闪泪光,说道:“若是少夫人不提,我也不想说,这事也不足为外人道,只是我母亲现在身染重疾,我抛下母亲,千里来奔,不想在姑母家遇见这样的遭遇,世态炎凉,能不伤怀。”说着不自主地落下几滴清泪。
我心里更加难过,拉着她的手道:“妹妹不要伤心,哭也无益,只是徒然伤了自己的身子,不知道妹妹以后有何打算,我看妹妹是孤身一人,这里也没几个服侍的人,想来也不是久留之处。”
慧娘谐去泪水,道:“今日王妃和少夫人初次相见,却是想不到这么和气,所以我也就将心事说出,看来姑母家是要执意退婚,我也是没有办法,这京里宅子,还能卖上几两银子,我仍淹留在此,就是为了将此宅变卖,得了些银子,回乡去给母亲尽力治病,京里是再也不会来了。”
“我知道这是妹妹的伤心之地,触景生情,自然不愿再来。只是说句不外的话,夫人也终究有仙逝的一日,到时妹妹孤身,又怎么办呢?”我不无担心地说。不由得为这个纤弱的姑娘心生怜悯。
 
   

第六十二章 伤心之处

   
慧娘抹去泪水,道:“今日王妃和少夫人初次相见,却是想不到这么和气,所以我也就将心事说出,看来姑母家是要执意退婚,我也是没有办法,这京里宅子,还能卖上几两银子,我仍淹留在此,就是为了将此宅变卖,得了些银子,回乡去给母亲尽力治病,京里是再也不会来了。”
“我知道这是妹妹的伤心之地,触景生情,自然不愿再来。只是说句不外的话,夫人也终究有仙逝的一日,到时妹妹孤身,又怎么办呢?”我不无担心地说。
慧娘看着眼前的绣品,幽幽地说:“人生须臾;变化无定,知道明日又将如何,母亲在一日,我尽力侍奉,待有母亲仙去的那一日,我便遁入空门,常伴清灯古佛,就是我的归宿了。”她的声音虽然平静,却透着掩盖不住的悲伤。听去令人心碎。
我一时难过,竟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道:“妹妹这样才貌,年纪又轻,千万别作此想,人生虽难,路还长,以后还是要找个好人家,夫妻谐老,子孙满堂,才是正理,凭妹妹的人才;也是应当的。”
“虽然是少夫人的好意,但是我已经心如死灰,主意已经定了,若是真的能出家为尼,我此生也是于愿足矣。”
北静王妃一直在旁边听着,脸上也十分悲悯,这时忽然说道:“妹妹,若是我劝劝王爷,让王爷和你姑母家说说,也许事情还有转机。”
慧娘眼中一亮,旋即光线又黯淡下去,道:“多谢王妃美意,但我也伤了心,不愿再踏进姑母家门一步,所以不再做此想。”
北静王妃听她声音这么坚决,知道她已决定,便不再坚持,只是叹息。
我见她心意已定,知道劝也无益,慧娘一定是已经伤透了心,不如做些实际的,道:“好容易见了妹妹一次,没想的妹妹却有了这样的事,真真叫姐姐难过,不知这宅子现在可有买主?”
“已经有人来问,多亏了我的老奶公,都是他在打点一切,我只等着宅子卖了,就要择日启程。”
“今日方才一见,本以为妹妹若是嫁到京城,以后可以常来常往,没想到我们缘分如此之浅,再见不知在何年何日。”我有些伤感,也觉得要落泪。
倒是慧娘,始终是那么平静,一副安于命运之态,道:“姐姐不必伤心,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若是有心,千里也能心心相通,犹如咫尺。”
“我还不知道,妹妹的姑母家是谁家?”北静王妃问道。
“都尉仇家。”慧娘低声说。
“哦,北静王妃似有所思地说,“原来是他家,我倒风闻着这仇家的公子到是极为出众的。”
慧娘的眼睛只是望着远处,听着提起这个曾经与她青梅竹马,心心相许的人也不再有波澜,只是说:“与我都已无关了。”
“慧妹妹,我和王妃早已想来看看你,今天好容易得了这次机遇,又正值你多事之时,我也没什么帮的上忙的,卖宅子的事,回去我也自会留意打听,尽量多卖几两银子,岂不更好?”我只有用这些话来安慰她,我虽非身处其中,但是她的悲哀,我也能深深体会,这时候说什么都是无用,怎么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仅如此,我看妹妹一介弱女,千里迢迢而来,又要孤身回去,也就难得很了,待妹妹何时定下启程之期,我不能做别的,还有些体己相送,聊为路上之需。”北静王妃诚恳地说。
慧娘被我们的话所感动,道:“多谢王妃和夫人,我们不过是萍水相逢,二位就有这样的古道热肠,慧娘万分感动,草木之身,又将凋零,实在无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