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吾辈江湖只此方 >

第42部分

吾辈江湖只此方-第42部分

小说: 吾辈江湖只此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小猫虽是商人出身,到底也跟着散先生学过,尤其是琴艺,也很能拿出几分。
  太子往日便听过金小猫月下抚琴,只觉耳若聆泉,再不能比这更舒心更抚慰的了。是以金小猫一提雅人,太子忽然就想起这端了:“金哥哥琴艺好些,还是那雅人琴艺好些?”
  金小猫想了想,含笑开口:“自然是人家的好。我不过得了皮毛,随意养养性子罢了。”
  待用过朝食,太子金小猫便带了展昭憨汉子,一行人七转八转,转出那屋后桃林子,又往山顶上多爬了几步。到了半山腰,忽地看见一座庄门。
  门头并不大,不过几道篱笆扎的密密地做了外墙,圈着内里的宅院。
  进了庄门,才看见宅院里头也不过稀稀拉拉座着几座大通梁的房子,房子前头划出几丈见方的空地,上头铺着细沙子,边上搁着兵器架子,架子上整整齐齐立着几杆银光锃亮的长枪,还有几把刀,亦是寒光闪闪。
  空地中间一人短打扮,手里握着一样两锋两刃的兵器,舞得四下生风,若不是那人见了金小猫一行停下,便是再细看也只看不出人影来。
  只见那人迎上前来,与太子行了个国礼:“太子怎这会儿来的?”
  太子唇角一翘:“金家哥哥道是寻个雅人。”
  金小猫亦笑:“庄主,我与太子是来听琴的。”
  赵破虏把人让到客堂,几人分了宾主坐了。先头赵破虏还要把太子坐了主位,太子笑拒道:“父皇叫我来学些本事,哪能再这样自大,赵将军请吧!”自家先行坐了客位。
  赵破虏十分感动,这才把君臣之别抛了,拿出东道的风度,叫给客人看茶。
  上来侍候的都是一色的男子,个个都是身形健美,人物精干的。太子奇道:“旁家使唤的都是女娘,怎地将军这里不一般?”
  赵破虏笑道:“赵某向来性子疏松,女娘娇柔,不必男子好随意。”又指了指面前这位细瘦条儿的小厮,“这也是先头旧人之后,家乡皆已无人,,自家也没得甚生计能做,便接了来一并照顾,并不当下人使唤,都看做子侄罢了!”
  太子颌首:“赵将军念旧之人!”赵破虏有心提点太子:“昔年韩侯尚念一饭之恩,何况此乃同袍之子。”
  太子想了半刻,忽然笑了:“父皇此来是教我向将军学个怜字。”
  金小猫一旁亦笑道:“怜字易,知字难。太子不妨跟着庄主去瞧瞧,前次去见了那几个小兄弟,小猫着实吃惊不少。”
  太子听罢,亦是觉得好奇,便拿一双眼睛殷殷看向赵破虏:“赵将军……”
  赵破虏欣然答应。心道自家的这位东主年纪虽小,心眼却是不小,随口一说,倒把官家的打算说个正着。
  官家有意培养太子,生怕他因先前落魄怨愤旁人,又兼葛青毁容不能入宫陪伴,太子心下觉得孤独无依,只把一骨子委屈做了雷霆之怒。是以特地吩咐赵破虏再琢磨琢磨太子的心性。
  过分随意,不悯民生,挟私怨行治国之事,并非为君之道。
  官家此为,旨在言传身教。纸上谈兵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赵破虏只引着太子金小猫两个去到大通梁。房间里头都是通铺,人都起了,被子叠在铺脚,一眼看去,十分齐整干净。又转到后一间,却是食堂,稀稀拉拉几个缺胳膊少手的老人正在用朝食,见赵破虏进来,还带着一个衣饰富贵的少年,都立时起身见礼:“贵人安!金官人安!庄主安!”
  太子一摆手:“不必客气。快些用餐吧。”
  诸人见赵破虏点头,才各自坐下继续。
  见太子疑惑,赵破虏耐心解释:“这些却是为国受难的兵士。虽国家有所体恤,分发过银两,到底身带残疾不能劳动,饿死困死的居多。”
  “赵某寻了他们过来,一则与他们安身之地,二,也省了无谓开销。”
  太子若有所思。自家原以为赵破虏拿银子供养他们,不意却是各取所需。……难不成赵破虏此为是为了搏个名声……
  金小猫自然看见太子面色凝重看向赵破虏,微露鄙夷,心知他倒是钻了牛角,不由淡然一笑:“先头那几日太子住小猫庄子里头时,不是听先生讲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么?”
  太子想了想,抬头去看赵破虏,果见他面露赞赏地看向金小猫:“小猫说得甚是!人若不靠已,终难立世。”
  几人边说边走,又转过几处大通梁房,来至一处大场,里头数十人正在练武,呼喝之声不绝于耳。
  太子唬了一跳:“赵将军练兵么?父皇知道吗?”
  赵破虏笑道:“太子勿惊,这并非私兵,乃是先帝御赐赵某的私卫,原是来贴身保护王叔的。如今官家照旧与我看管,过了明面护卫小猫安危的。”
  太子哈哈一笑罢了,心下却道,这些子私卫年岁参差,难不成还私下募人?
  赵破虏看过太子一眼,面容肃穆:“赵某选人只看本事,虽是同袍子弟,少少不过数十人,并不敢论年岁,唯能者居之。”
  金小猫见太子面色讪讪,心知他被人捅穿心思不甚自在,不免劳动自家转圜转圜:“这些不过俗物,先头与太子说过来此是为寻个雅人……”
  赵破虏明晰金小猫心思,知道他不欲自家与太子太过严厉,不由淡淡一笑,也打趣一句:“雅人无有,倒有个附庸之人。”
  春观雨,夏听风,秋赏月,冬踏雪,以诗书为伴,拿酒茶作侣,和着几个至交好友,或闲话,或手谈,焚香抚琴,泼墨书画,不问外物,是何等雅事!
  赵破虏此人,亦算是皇室微枝宗室,是来朝□□堂弟后裔。自家虽不富裕,老父又重文轻武,是以押着赵破虏学了好一阵文士雅学,直到进了先帝身边做侍卫,才不得不压下心头郁郁,看着一个少年官人做了个最看不上的兵头。
  倒是赵破虏感念老父心思,所学不曾丢下,经年下来,不大不小也混得个文武皆修,只他自家客气,说不过附庸风雅,着实客气。
  只一事,赵破虏善琴,便不是虚言。
  金小猫先头不识这位暗地护卫自家的赵将军,曾听过他与散先生两个隔空琴箫相合,只觉心动神摇,恨不得把自家也做了一丝清音,与万物一道徜徉天地。
  所谓琴之有灵,曲之有魂,不外如是。
  如今能再闻赵破虏琴声,金小猫唇角高翘:“小猫曾闻先帝批过庄主一联:宜文宜武好儿郎,大俗大雅赵卿家。庄主,实在是,过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剧情过渡。赵破虏金小猫一人一句地教太子。赵官家用心良苦啊!





☆、第五十八回:亦真亦假靖小哥

    接连几日,太子在金小猫山庄里头神仙也似地过日,因无人管束太多,面上倒常常带出笑来,越发显得亲切和气,便是连下人失误也能平和待之。赵破虏看在眼里,也得赞这太子一个宽字。
  只这宽字却用不到金小猫身上了。因着靖哥儿,他与那位靖哥儿的宫侍胡昆仑胡班班前次不欢而散,如今再于山庄见到此人,着实是高兴不起来。
  金小猫原是在自家屋头看书,雁八愗也不爱闲,在院子里头跟赵破虏两个在太子跟前切磋功夫。
  屋内只得金小猫一个,懒懒靠窗,在长榻上斜斜倚着,就着矮几上的点心看最新的话本。正看到要紧处,眼前被个黑影一挡,心下立烦:“作甚!让开!”
  那黑影并不动分毫,只越发站得近了,更有一只大掌劈手把话本夺了。
  金小猫抬头一看,眼前这人面色惨败,形容颓废,倒是比前头又憔悴了许多。那张无须的白脸儿,如今瘦得皮包骨,竟如个骷髅一般。
  金小猫自不会同情面前这位,先头那一匕之伤,他可未忘:“胡班班,你不去守着你家主子,来鄙处有何指教?”
  胡昆仑黑眸愈沉,只在深处一阵阵发着幽光,盯着金小猫不放,金小猫被看得不自在,偏过脸,把点心碟子往胡昆仑手边一递:“罢了,七爷我好心,与你填个肚子,你吃过便走,七爷不用你道歉。”
  胡昆仑果然把点心捏过,几口吃净。
  金小猫不意胡昆仑一星都不客气,当在自家一般,心下讶异,竟不知该如何开口损他,只好静静一旁看着。
  倒是胡昆仑先开了口:“七官人,求救胡某一救!”
  金小猫暗惊,心道虽自家与他不深交,却也看得出此人孤高得紧,除了官家与靖哥儿,那是旁人都入不得眼的!如今开了这口,怕是真真遇到难事。
  胡昆仑见金小猫只打量他也不说话,面上不禁急了几分,往后退了一步,单膝跪下:“七官人若救了胡某这次,日后若有差遣,胡某定然不惜性命以报此恩!”
  金小猫越发惊讶,心下兀自盘算了一番,只道自家犯不着与这人为难,须知狼心不羁,何必因此结了死怨。况且,此人又与靖哥儿亲近,如今靖哥儿尚在安宁侯手中。若把这人所求不许,日后见了靖哥儿,少不得生分……
  如此,倒是不得不踏入这等浑水。
  金小猫思量已定,嘴上却是丝毫不透:“你且起来。七爷与你无干系,要你性命作甚!”
  胡昆仑腰身挺直,执意不起。只双目灼灼,沉默相对。一时间,屋内静寂至极。
  良久,金小猫叹气道:“非七爷我不救,实在是不知因果。七爷我向来重诺,不愿轻易应许。”
  胡昆仑面上变了几变,终是长吁一口气,起身幽声道:“原是胡某冒失了。”
  原来,自靖哥儿被安宁侯爷崔峥当街掳去,胡昆仑急怒交加,只恨不得立时闯入侯府把靖哥儿抢回。
  想想官家不管,旁人不知,靖哥儿小小一个,不知要生受多少苦楚,胡昆仑也不顾伤势,趁夜偷入侯府。
  安宁侯府原是襄阳侯为爱女在东京置的产业,崔峥尚了郡主,便与郡主夫妻两个长居东京,一是安着官家的心——郡主本人虽为女流,却比世子更得襄阳王心爱,且安宁侯崔峥为人谨慎狠辣,又能谋断,更是极被襄阳王爷看重的。
  二,却是为着大事隐蔽。这侯府机关重重,又有密室,比先头雁八愗虞五宝闯的那处更多繁复,叫人如坠云雾,几欲迷途。
  胡昆仑虽仗着自家功夫进了侯府,却被后园梅林转了方向,好不容易走出,却被林子里头一人拦住打斗。
  这人功夫甚好,脸上包着巾子,也看不出来头,以掌为刃,横斩竖劈,几不见动作,便招呼到胡昆仑身上,端的是个厉害人物。
  待这人几下把胡昆仑擒住,打火折子一照,见了胡昆仑形貌,咦了一声,压下声音道:“既是来寻宝,何不早言,我带你去看看。”
  胡昆仑技不如人,由着这人领着入了后室,揭开屋顶瓦片,偷偷看去,只见房屋之内灯火通明,一人手执如雪利刃,正在一小儿脸上动作,看那小儿身形,倒如靖哥儿一般。
  胡昆仑心头大震,双目俱裂,就要冲下去抢回小儿,却被蒙巾之人拦住:“不可!若惊了下头,小儿必死!”又道,“你且等等,今夜崔侯来后,必与此人说话。到那时觑个空儿再瞧。”
  胡昆仑听得这人口气,似对己无有多大恶意,便点头道:“如此,便等上一等。”
  两个垂头屏息地看了半晌,那人收了刀刃,拿细布把小儿头脸都包了个严实,叫两个小厮抬了担架,把小儿转出去。
  蒙巾之人道:“必是去了疗疾所。”两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