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雁飞残月天 >

第247部分

雁飞残月天-第247部分

小说: 雁飞残月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慧低眉垂目,恍若入定,沉声道:“堡主之才,天下罕见,可惜甘愿为恶,委实可叹!”南宫参森然道:“老和尚此言未免偏颇!这小贼当日在洗兵阁如此辱我,大师亲眼所见,老夫岂能善罢甘休?”
    大慧低叹一声,却不再言语。卓南雁等人均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眼见南宫参杀气愈来愈浓,大慧却仍是垂眸静立,都不禁心底为他担忧。
    山道上一片寂静,只闻夜风“呼呼”之声。夜色苍茫深邃,那钩残月仍在云彩间闪烁,山道旁群山峭壁只能瞧见黑黢黢的影子。大慧的一袭灰袍似是被无边的暗夜吞噬了,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蓦地只闻南宫参暴喝一声,紫烟剑锵然出鞘,刷的一剑直指大慧胸口。卓南雁看他虽只一剑刺出,但满空紫色剑影飘忽,恍若千剑万剑,心底不由一沉:“这厮的剑法果然了得,怪不得那日师尊说他跟我对阵时,未尽全力!”林霜月和南宫馨眼见大慧不挡不避,忍不住齐齐惊呼出声。璀璨的剑芒陡地在大慧的胸前半尺凝住。大慧双掌合十,依旧稳如泰山,竟似对身前剑气喷薄的紫烟剑视而不见。
    卓南雁的心“咚”的一跳:“南宫参这狗贼的空谷流波心法又有进境,如此横扫千军的一剑,竟能在瞬息之间转实为虚!而最奇的却是禅圣居然嫩识破他的虚招,莫非这也是禅门心法的妙用?本书转载1  6K文学网。1  6k。cN”
    南宫参眼见自己虚实互易的一剑竟是无功,心底震惊非小,口中却哂然一笑:“大师果然好定力!”腕子微抖,本已黯淡的紫芒骤然一灿,斜斜削向大慧的脖颈。大慧干瘦的身影似乎微微一抖,林霜月等人却连惊叫都来不及,那紫烟剑已似一道紫蛇般在他颈上绕过。
    猛听得南宫参厉声大吼,霎时间漫天都是紫蒙蒙的剑芒,如千道闪电、万条妖蛇,矫夭劲舞。山道旁草折树抖,如遭狂风摧折。林霜月看得心惊,扶着卓南雁一步步向后退去。
    便在南宫参震天价的怒喝声中,不时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铮铮锐响。林霜月凝神细瞧,才看清那是大慧枯瘦的铁指不时弹在紫烟剑上,每出一指,便是一声脆响,将紫烟剑荡得贴身走空。南宫参剑法展开,剑气鼓荡,脚踏奇门步法,围着大慧呼呼疾转。刘三宝眼见满空都是剑影,却始终不闻大慧的声息,不由心下焦躁,叫道:“大哥,你瞧那……老和尚胜得了吗?”南宫馨也急起来,道:“卓大哥,禅圣怎地一直不出手啊?”卓南雁蹙眉不答,心底却想:“莫非是因禅圣重伤未愈,这才故意示弱?”凝神看了多时,忽地心底一震,缓缓点头道:“不出手,才是最厉害的出手!”刘三宝拧起眉毛,喃喃道:“不出手,才是最厉害的出手?”卓南雁微微一笑:“天下武学,分成刚柔两道,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静以待机,柔能克刚!”
    他向来与刘三宝聚别匆匆,此刻好容易得见两大高手交锋,便借此向这小兄弟传授武学要理。刘三宝微微点头。卓南雁见他似懂非懂,又道:“你瞧那南宫参的长剑一剑重似一剑,却始终徒劳无功,实则先机已失……”跟着细细给他讲解刚柔之道。刘三宝的师父扑散腾虽是天下宗师,但禅圣会斗南宫堡主这等绝顶高手的实战,却是习武之人毕生难见的机缘,刘三宝得卓南雁耐心剖析,登觉受益匪浅。
    那边南宫参拼力强攻,却始终被大慧信手化解,心底又惊又怒,蓦地振声怪笑,左掌自剑影中翻出,直向大慧肋下按去。他这一掌挥出,山道间便腾出一股怪里怪气的香气。南宫馨道:“咦,这大男人怎地还抹了香粉?”话音未落,便觉头脑间一阵昏沉。林霜月惊道:“他掌上有毒,快快闭住呼吸!”扶着卓南雁,并招呼刘三宝、南宫馨二人,又向后退去。
    四人又退了数丈,才稍觉安稳,眼见南宫参剑里夹掌,攻势更盛,都觉心底忧急。卓南雁瞧见南宫参龙行虎步,已施展出了天星剑法中的“独剑成阵”,也不由心紧起来:“南宫参这狗贼何时又炼成了这毒掌功夫?”他忧心良久,便胸闷头昏,渐觉不支。
    忽听大慧低喝一声:“南宫堡主这七仙香雾掌莫不是得自唐门?”
    南宫参登时心底一震。他这人素来心怀远志,平生所愿,便是将南宫世家建成天下第一名门。但在他千辛万苦地学成南宫世家的“空谷流波”和天星剑法的第八重“独剑成阵”之后,仍觉难以在武林中一领风骚,偏偏本门最艰难深奥的天星剑法第九重“地火剑气”又万难炼至大成,正自万分苦恼之际,却结识了唐门的风骚**唐倩。南宫参自幼也好玩使毒物,对唐门毒功可说是垂涎已久了,便花言巧语地自唐倩手中骗得了唐门的毒谱。先前他是早自许广手中巧取了专能搜捕毒虫的甘露瓯,得自唐倩的毒谱虽有些残缺不全,他却仍是如获至宝地勤加钻研,终于练得秘典上的一门毒掌绝学。
    这七仙香雾掌乃是已七种毒物为药方,内服外浸,配以独门心法修炼,功成后掌带怪香,伤人于无形。这门功法修炼起来艰难至极,便在唐门也极少有人炼成,南宫参小有所成,本来对此寄予厚望,颇望来日赖以一鸣惊人,不想此时对阵大慧不胜,才一施展,又被大慧喝破。
    “这是本门绝学天香掌,”南宫参只得强撑着不认,嘶声怪笑,“跟唐门有什么相干?”长剑上紫芒暴吐,猛向大慧卷来。此时他浑身真气已提到了十成,每一步踏出,劲气萦绕,都带出咝咝尖啸,越转越快,白袍竟似化作一团白光。忽听大慧一声低叹,竟自盘膝坐下,低眉垂目,恍似入定,但每到长剑临身,便以铁指弹开。
    卓南雁只觉双眸一亮,他已隐隐看出,那南宫参“独剑成阵”的功夫已施展到极致,更硬用剑招、步法,将大慧挤入死门击杀。但大慧静坐枯守,却不会受其步法所困,以静待动,让南宫参无力下手。
    此刻的拼杀到了紧要关头,他已无暇详加解说。林霜月等人遥见大慧那一袭灰衣几乎与沉黯的天地混沌成一色,只一团白影紫电绕着那灰袍盘旋疾转,三人不免心惊肉跳,看得冷汗浸浸。
    “嗡!”天地间忽地响起一声悠扬的禅唱。这声音柔和低沉,但观战的卓南雁四人却觉经脉间齐齐一跳,心底一片宁静。
    “旋岚偃岳而常静,”漫天剑雨中,大慧的禅唱依旧淡定自若地响着,“江河竞注而不流——”他的声音悠长舒缓,却越来越响亮。长剑疾舞的南宫参也觉浑身经脉随着他的禅唱声震荡不已,一时间满腔的仇怒戾气却也消散不少,竟想抛开长剑,跟大慧一道体悟天地至理。
    他心底大惊,深知自己的心神已被大慧的无上禅功牵引,猛一咬牙,振声长啸,啸声如同怒龙冲霄,盘旋而上,只盼将他的禅唱压下。大慧眸间精芒陡灿,吟唱声骤然一振:“……野马飘鼓——而不动!”吟声绵长低缓,却在崇山峻岭层林峭壁间响荡不休,恍若天地万物都与他的吟声相和。南宫参只觉筋脉一酸,手中长剑几乎把持不住。便在此时,大慧的铁指已凌空按来。一指横出,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但南宫参瞧在眼内,却觉天地间只剩这似能撑破苍穹的一指。他心神剧震,猛地抛了剑,嘶声道:“大师饶命!”
    大慧见他弃剑求饶,铁指便陡地一凝。哪知南宫参的嘶叫声未落,猛地双掌齐出,直向大慧拍来。禅圣的苍眉忽抖,那声禅唱便似春雷乍动,訇然而发:“日月历天而不周!”铁掌疾翻,犹如大金刚杵一般当头击下。南宫参惨哼声中,一口鲜血喷出,白影闪处,疾跃数丈。刘三宝怒道:“这狗贼,好不奸诈!”挥刀扑上。南宫参这时经脉剧痛,情知适才大慧这一掌仍是手下留情,瞥见刘三宝大刀霍霍劈来,哪敢恋战,斜刺里腾出,一溜白烟般消逝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大师!”南宫馨看见大慧枯瘦的身子簌簌发颤,急忙抢上去扶住了,惊道:“禅圣爷爷,您仍给那狗贼伤到了?”
    “伤便伤了,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慧的双肩抖了抖,依旧盘膝坐好,“呵呵”笑道,“南宫堡主一直深藏不露,倒是一奇!”林霜月忙扶着卓南雁上前称谢。卓南雁适才瞧得清清楚楚,最后南宫参抛剑偷袭之际,大慧那一掌仍是心存慈悲,未尽全力,虽击得南宫参吐血远遁,却因一念之仁,给南宫参的毒掌击中了肋下。
    卓南雁眼见大慧的口角仍挂着一丝血痕,心底悲愤,怒道:“早知那晚在洗兵阁内,便该一剑宰了这狗贼!”大慧的脸上仍挂着那抹淡定的笑意,道:“不过是砍我两剑,打我两掌,又何必如此斤斤计较?”低声咳嗽两声,悠远的目光已凝在卓南雁的脸上,“几日不见,你的精神倒好了些。临别之际,老衲倒想跟你说几句话!”
    “请大师指点!”卓南雁听他将“临别之际”四字说得甚重,心底疑惑,却仍是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礼。大慧默然望了他半晌,忽道:“南雁,若是你找到了大医王,那大医王倾尽全力,仍是医不好你的伤,却又如何?”卓南雁心底一沉,怔怔地道:“这个……晚辈倒从未想过!难道大师是说,晚辈这伤……”大慧摇了摇头,截断他的话道:“老衲只是随口一说。嘿嘿,你自幼师从棋仙,练就绝伦武功,但若你就此功力尽废,变得手无缚鸡之力,那又如何?”卓南雁的心一阵收缩,额头上立时渗出汗水,喃喃道:“功力尽废……手无缚鸡之力?”
    “你很怕吗?”大慧的目光在夜色里幽幽闪烁,“那又有什么可怕的!设若你从小便未习武,如今还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卓南雁心神一震,迎上大慧深邃的眼芒,竟不知说什么是好。忽听大慧咳了一声,猛地喷出一口血来。卓南雁惊道:“大师,您怎地了?”林霜月和南宫馨忙上前将他扶起,要让他进马车内安歇。大慧却摆了摆手,苦笑道:“不必了,这具臭皮囊……只怕跟不了老衲许久啦!”
    卓南雁等人均觉心底一痛。南宫馨不禁垂下泪来,哭道:“禅圣爷爷,都是南宫参那天杀的害得您吗?”大慧笑道:“不怪他……老衲多年前便已中毒,苟延残喘到今日,已算万幸了。”这片刻之间,声音便虚弱了许多。卓南雁想到那晚禅圣激战林逸烟后,曾跟自己说过他中毒已久的言语,心中更是针扎般难受:“想必大慧上人一直要运功对抗渗入他体内的毒性,但洗兵阁之战他重伤未愈,适才又遭了南宫参的暗算,再难运功裹毒,终致毒性发作!”不禁伸手握住大慧那枯瘦的双掌,道:“大师,当年给您下毒之人,到底是谁?”
    大慧摇了摇头,笑道:“那等陈年旧事,还提他作甚!”他的目光有些黯淡,笑声却依旧洒脱,“生老病死,原是世间常情。呵呵,这三清圣地,乃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也好也好,一切都是缘法!”
    卓南雁忽然想到,大慧此次以重伤未愈之躯力拼南宫参,还是为了救护自己,一时间肝肠寸断,哽咽道:“大师,可还有什么法子救您吗?不如咱们一起去寻那大医王!”
    大慧道:“自家的事自家晓得!自家若无法可医,旁人如何医得?”卓南雁看他目光悠远,想着他的话,不由心中一震。大慧悠悠笑道:“浮世虚幻,本无来去!这一具臭皮囊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