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112部分

贤妻生存守则-第112部分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倩意犹未尽,但安静茹的态度也十分明确,她倒不好强硬着说出来,只得叫牡丹进来。妯娌两人一同出来,到了分路的地方,安静茹叫跟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婆子打着灯笼送欧阳倩。
  这才慢慢儿朝荣恩轩回去。欧阳倩后面没说的话,安静茹大抵也猜到了一二,可这却万万使不得,一旦暴露,那便是欺君大罪。
  心头还跳个不停,抬头望着黑沉沉的苍穹,耳边静悄悄只能听见悉悉索索轻浅的脚步声,宁静的仿佛一场大暴雨正在慢慢酝酿。
  安静茹觉得黑沉沉的似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冷不防忽地被人拦腰抱起,安静茹忍不住惊呼一声,男人健壮的胸膛隔着衣裳,传达出叫人心平静下来的温暖。
  这才发现,赵嬷嬷她们早就远远而避开,视力逐渐适应了忽然而来的黑暗,韩睿华喃喃低语:“仿佛重了一些……”
  安静茹不满地捶了他一下,挣扎着要下来,韩睿华警告道:“别乱动,多吃了几杯酒,小心跌下去。”
  的确嗅到淡淡的酒味儿,安静茹识相地不乱动的,到了荣恩轩外面,看着门上的灯笼,她苦求:“放我下来吧。”
  韩睿华理也不理,大步流星走他的,安静茹只能将脑袋埋在他胸膛里头去。回到正屋,才觉得脸颊火辣辣的,“现在可不是新婚,你这样,我还怎么出去见人?”
  “那我天天儿这样,你岂不是不用出去见人了?”韩睿华看着她红醇的双颊,眼底泛起绿光来,嗓音透着沙哑。
  安静茹缩了缩肩膀,小日子结束几天了,很失望她还没有怀孕,也就是说韩睿华茹素的时间已经差不多半个月。之前因为有点儿小感冒,夜间总是要咳嗽几声,韩睿华很体贴地没有……
  眼前人影子一晃,安静茹忙闪到一旁,道:“容我换身衣裳,洗把脸吧,满身的汗水,我闻着都难受。”
  韩睿华早就一身清爽,安静茹严重怀疑他是在屋里等的不耐烦了,才去接她的。然后很悲哀地告诉自己,他来接自己的目的一点儿也不单纯。
  韩睿华见她坚持也无可奈何,去外头叫丫头备了热水进来,却不要丫头伺候,抬进净房就叫她们都下去歇着。亲自抱起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的安静茹,偏偏没有地洞只能往他胸膛里钻。
  “已经没人了。”韩睿华好心提醒她。
  成功落地的安静茹,立马指挥他出去,虽然知道不可能,可是她真不想再上演一次鸳鸯戏水的戏码,那可真是累人的活计。但显然,这些反抗韩睿华照样不理,还做的很理所当然,安静茹比他矮不说,力气也没他大,反抗无果,只好改变策略叫他搓背。
  可是,是搓背诶,胸前她可以自己洗……
  昏黄的烛光被一层迷雾笼罩,鲛菱纱屏风后,细细传来一阵一阵与水声混合的女子嘤咛、男子粗重的喘息。
  隔天起来,毫无意外地腰酸背疼,还有那满地的狼藉,安静茹只觉脸颊火辣辣地,激情的红潮尚未完全退去,屋里还弥漫着暧昧的味道。伸手去捡衣裳,才发现自己的手臂不听使唤地乱颤,韩睿华还说,这是锻炼少的缘故。
  感情他还想继续这么超负荷地耕耘下去,安静茹没好气地瞪他,“就不怕我没长好的身子骨长歪了?!”
  韩睿华长臂一伸,从地上将她捞起来,“是你勾引我!”
  安静茹气得吐血,韩睿华控诉般地解释,“你自己瞧,大早上的不穿衣裳在我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不是故意魅惑与我,是什么?”
  “我没穿衣裳,我没穿衣裳还不是因为你不起来给我拿衣裳?”昨儿晚上她是怎么回到床上的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小衣、外衣都还在净房,这里就丢了一件还没来得及往身上套的睡衣。
  韩睿华眼眸亮晶晶的,一抬手,安静茹就本能地警惕地盯着他的举动,“该起来了,你不是要出门么?”
  “是该起来了!”韩睿华叹一声,喃喃自语道,“总有一天,咱们可以天天儿窝在屋里不出门。”
  安静茹没听清楚,韩睿华已经长身玉立站起来,健壮的体魄让安静茹喷鼻。忙将目光移开,她不想让韩睿华瞧见自己的糗样,没得以后他更是在理了。
  韩睿华一边穿衣裳,一边道:“外头的事儿你别操心。”
  安静茹嘀咕道:“我操心也没用。”
  穿了衣裳才叫外头赵嬷嬷他们进来服侍,韩睿华去净房略略收拾一下狼藉的屋子,赵嬷嬷一边给安静茹梳头,一边低声说话。
  “春香今儿早饭还问奴婢,可知道祥叔什么时候能回来。”
  安静茹想起这两日府里发生的事儿,祥叔还没回来,必定是这事儿不太好处理,韩家现在只怕是丁点儿错也不能有的。
  “应该快了吧,这一去一回的路上就要耽搁好些功夫的。”祥叔走的时候,除了路费,安静茹还给了他一千两银子。一千两拿去帮助春香,或者说是春香的妹妹,安静茹不会觉得不值。可就怕……
  这事儿得找个时间与韩睿华说说。
  安静茹打定主意,吃早饭的时候就提了提,韩睿华给了安静茹一个叫他放心的笑容,沉着地道:“祥叔是咱们家伺候了两辈子的人,他原来就跟着父亲在外走动的,见多识广,做事自有分寸,不必担心。”
  安静茹放下心来,送走韩睿华便赶去姜氏屋里请安。姜氏正好送走了晨哥儿,大老爷一早就去太夫人屋里了,等安静茹和姜氏婆媳两人到的时候,王氏、韩明德都来了。
  一屋子的人聚在一起,气氛多少有些凝重,而王氏的眼睛,分明是哭过的,很是红肿。韩睿龙和韩睿华一样,一早就要去府衙报到。
  两次商议,结果已经出来,太夫人朝安静茹吩咐道:“我这里有两匹缎子,量着给蕙丫头、琳丫头做两身衣裳,不用找外头的,外头的那些绣娘未必会做,我这里有样子,你拿去找咱们府里针线活计好的,给她们姊妹做两身吧。”
  安静茹心一沉,太夫人连着两次找几位老爷,应该不是商议,而是安抚吧。容惠、容琳,韩家的女孩儿除了王妃无人能及,她们两个都是拔尖的,可拔尖却没有为她们带来好处……
  容惠和容琳都不在,安静茹应承下来,却没有心思去琢磨找谁来做这个衣裳,只是忍不住地惋惜。几位老爷倒好说,而最伤心的莫过于王氏和刘氏了。
  刘氏虽不太讨喜,可对同样身为女人的,除了沈氏都很好,就是儿媳妇卢氏,她也不忍心说一句重话,庶出的十姑娘虽然不怎么用心,却也是吃穿用度不曾短过,该管的管,该教的教,作为嫡母,她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至少不是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如意转身去将作衣裳的样子找来,安静茹翻开瞧,才发觉与平常穿的衣裳不太一样,想来是做出来她们进宫觐见穿得。
  “上面的花样子,颜色,旁边都有注解,万万不能出错。”太夫人又补充了一句。
  安静茹忙欠了欠身道:“孙媳记下了。”
  吩咐完这些,太夫人看着刘氏和王氏道:“去把蕙丫头、琳丫头叫来陪陪我老婆子吧。”
  两人皆红着眼应下,其他人便陆陆续续从屋里退出来,安静茹也忙着去料理日常琐事,幸亏昨儿没有偷懒,今儿要紧的事儿也没几件,然后便是作衣裳的事儿。
  姜氏屋里的品菊针线不错,安静茹这里春香和紫苏都不错,紫苏马上就要出去了,还有十来天的功夫,她自己的针线有春香帮着做了这些日子,也基本都做完了,也可以出来帮忙。太夫人屋里拨了吉祥出来,欧阳倩把牡丹借给安静茹用。
  安静茹婉言谢绝了,欧阳倩倒也没在意,她也是离不开牡丹的。就叫许嬷嬷过来帮着裁剪什么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宫,这几个人要绣花样子,显然是不够的。
  头一天见了容惠和容琳,量了尺寸,把大体的样子裁出来。第二天因为容珠回门,这是新姑爷第一次进门,族里人都要来看看,凑人数好热闹热闹。作衣裳的事儿只有搁下。
  安静茹放下花样子,见赵嬷嬷和品翠他们仍旧忙着捻线,心头无端端地升起一股子凉意。太夫人不忍心交给王氏和刘氏,只怕她们难过之余误了正事儿。其实安静茹也难过,韩家的女孩儿,她最喜欢就是她们两个了。容惠娴静美好,容琳活波可爱……
  而她们两个,总有一个要远走他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了。
  天色暗下来,赵嬷嬷叫木槿点了灯,客气地朝许嬷嬷道:“就在这边吃了晚饭再回去吧?”
  许嬷嬷笑道:“您客气了,那头怕是已经给我留了晚饭,这样吧,今儿回去我与她们说一声,明儿怕是没多少时间,后儿就不叫她们留饭了。”
  “这感情好。”
  许嬷嬷是有心要与荣恩轩的人处好关系,赵嬷嬷也觉得她与以前沈氏身边的陈嬷嬷不一样,对她倒有几分好感。
  送走陈嬷嬷,韩睿华差不多就要回来了,安静茹叫她们把东西都收起来,才想起一事来,“上次叫嬷嬷出去打的那套头面可送来了?”
  赵嬷嬷恍然醒悟,一拍额头自责道:“奴婢倒把这事儿给忘了。”
  头面是打给容珠的,明儿她回门,作为新妇回娘家韩家的长辈要送礼,安静茹作为她娘家的堂嫂,也要给一份礼。安静茹这里收到的首饰也不少,看起来也是簇新的,“算了,就从我那些东西里面重新选一件吧。”
  赵嬷嬷见她神情恍惚,知道是为容惠和容琳的事儿烦心,忍不住低声劝道:“所谓皇命难为,倘或换做姑奶奶,姑奶奶会怎么办?”
  如果真落在安家的头上,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是万般不愿意也要应下,安静茹叹道,“没落到自己身上,哪里会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站在旁人的角度,哪怕这样去揣度也不过是揣度而已,哪里就能领会?”
  赵嬷嬷微笑道:“姑奶奶是明白的,您站在旁人的角度便这般难过,可见那府的夫人,咱们这边的三夫人到底多难过了。七姑娘和那府的五姑娘,瞧着心疼自个儿的母亲这般难过,她们又是如何难过呢?”
  安静茹深吸一口气,“罢了,凡事若只往坏的方面想,好事也变成坏事儿了。”明儿府里还有亲戚来,半点儿不乐意流露出来,落入外人的眼,还要生出事端来。
  这天晚上,太夫人又找了王氏和刘氏说话。隔天一早,容珠和新姑爷还没回来,王氏就领着两位儿媳妇、容琳和另外三个姑娘来。脸上是半点儿不乐意也没见着,只是刘氏,心不在焉的,一直让容惠待在她身边寸步也不许她离得远了,仿佛只要一离开就再也见不着,那场景叫人瞧着多少有些心酸。
  王妃一早打发洪嬷嬷来,除了给容珠送来了礼,顺道也提了提封公主的事儿。说是懿旨就要下来了,另外还有顺郡王府、合郡王府的两位县主。太夫人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冷笑,京城人都知道顺郡王府的那位县主年纪已经很大了,因为天生痴痴呆呆的,顺郡王妃又不肯轻易许人,留到今日,已经二十多岁。一般人家的她看不上,门楣高的又嫌弃不成气候。
  再者,顺郡王府不过是挂着郡王府的空壳子,都是没什么能耐的人,不过也正是因为没什么能耐,才保住这个空壳子倒如今。而没有因为夺嫡等事儿受牵连,也没有功劳可获得赏赐,是一代不如一代,只等如今的顺郡王薨了,那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