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笛落雨潇潇 >

第68部分

笛落雨潇潇-第68部分

小说: 笛落雨潇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明朝宫中制度,皇帝玉玺共有二十四方,各有用途,每一方玉玺的名字也各不相同。这“皇帝奉天之宝”正是皇帝祭祀天地时所专用,在这二十四方玉玺中最为重要,是天子威信的象征。

此时仓猝之中虽无从辨别真伪,但这存档玉玺在杨起隆身上定是已经过不知多少高人法眼,至今无人指为赝品,想必并未伪造。

崔安让赵守信将玉玺、存档收好,侧目瞧着杨起隆,对他的话已是相信了七八成,心道:这人平时装出一副天潢贵胄、颐指气使之态,可一到生死关头却又这等毫无骨气,说他是假冒的朱三太子,倒是毫不稀奇。

燕归来回想自己当初见到杨起隆之时,无不是一见存档玉玺,便即对他的身份不再怀疑。要知朱三太子朱慈焕年幼时即在李自成入京时流落宫外,无人见过他的真实相貌。这数十年来虽然不时有人假托朱三太子之名在民间行反清之事,但均是拿不出丝毫验明正身的凭据。

唯有这杨起隆身怀存档玉玺两大秘宝,年纪又与朱慈焕相符,是以见过他的人均是毫不怀疑。

崔安上下打量了杨起隆数眼,微微一笑道:“既然你并非真的前明太子,我也不必杀你,只要问你几句话,你若是据实回答,便可活命。”

杨起隆长吁了一口气,赔笑道:“姑娘但有所问,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却不知姑娘想问何事?”

崔安举起明月令,淡淡地道:“你与拜月教到底有何干系?”

杨起隆道:“六年之前,是拜月教的人找上我,说是要奉我为天下之主,共图复明大业。”

崔安目视杜晓月,杜晓月点了点头,道:“我在教中也曾隐隐约约听说此事,这明月令一共仅有五枚,是拜月教教主和副教主号令属下的令牌,既然在你手里,想必当时是教主亲自出面了?”

杨起隆摇摇头道:“本来我也以为要和他们教主会面,谁知那一日到了天坛,来的只是副教主岳胜仙。”

崔安听他说到“天坛”二字,忽然触动心事,追问道:“你与拜月教在天坛会面,是何时之事?”

杨起隆微觉奇怪,但他此时既已将自己身世秘密说出,与拜月教勾结之事也就无需隐瞒,道:“正是六年之前。”

崔安心下一凛,道:“嗯,当时是八月初十,你们在天坛会面,却被两个人闯来打断了,是不是?”

杨起隆心下惊疑不定,瞧了崔安几眼,道:“是,是,原来姑娘早知此事。当时我与岳胜仙刚刚见面,便有两人闯来,自称是奉了皇帝圣旨办事。事情一出,我当即便离开了天坛,后来听拜月教的人说,岳胜仙怕事情败露,就上前擒住这两人,不料这两人当真与我们会面之事无干,其中一人还是御前侍卫总管图海,另一个是一名女子假扮的太监。”

“岳胜仙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便将图海捆起扔在了天坛,而那女子却又偏偏和他们有些干系,岳胜仙便命人将那女子带到拜月教在西山的秘巢之内。第二日我们本约好在西山见面,但北京城却开始九城大索,西山锐健营也在城外四处搜捕,大伙儿见风声甚紧,只得各自散去。”

崔安心下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当初自己被关在石牢之中,外面毫无动静,想必是拜月教的人早已仓皇逃离,倒给了自己从容脱险之机,这也当真是天意了。

杜晓月却不知崔安查问此事有何用意,心道:莫孤影既投靠吴三桂,又派人联络杨起隆,到底有何图谋?想起自己在拜月教中十余年,且已升任明月左使,却仍是从未见过教主一面,莫孤影心机之深、行事之莫测,委实令人不寒而栗。

崔安冷笑一声,道“拜月教既然说要奉你为天下之主,可同时却又被吴三桂倚若长城,吴三桂虽是打着反清复明旗号起兵,但迟早必会自家称帝,拜月教的话十成里有九成不可信。”

杨起隆咬牙道:“拜月教心怀鬼胎我岂能不知?只不过他们既然送上门来,我万无不用之理,这次在北京起事,靠的便是拜月教在宫中布下的内应。”

崔安点点头,心道:拜月教这些年来苦心经营,居然在皇宫之中布下了许多内应,只怕莫孤影的野心不止是称霸武林这么简单。

杜晓月见她凝神思索,微微咳嗽一声,沉声道:“后来你与岳胜仙又在何处见面议事?”

杨起隆道:“那次天坛会面之后,我便再未见过岳胜仙。两下里传递消息都是派人暗地里进行。”

杜晓月冷哼一声道:“与你联络之事,莫孤影想必是瞒着吴三桂,这才定然要暗地进行。”

杨起隆点点头,道:“正是,他们纵然不说,我也心知肚明。燕大侠他们对拜月教甚为鄙视,若是知道我和拜月教来往,定然会大加反对,是以既然拜月教要将此事保密,我也就乐得同意。”

杜晓月心道:这姓杨的洞彻世事,倒是个颇为聪明之人,难怪他假扮朱三太子会令燕归来上当,就连莫孤影也给他骗了。若非他今天因为贪生怕死表露身份,这怕这个假朱三太子还是不会被人识破。

崔安盯着杨起隆,冷冷地道:“这次虾峙岛武林大会,岳胜仙口口声声说是奉了你的号令,要江湖中人响应吴三桂起兵,究竟是真是假?”

杨起隆目光中闪过一丝恨意,随即又极力隐藏,道:“吴三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我怎会号令江湖中人响应他起兵?岳胜仙是假托我的旗号欺骗世人,他还许诺今年之内助我起事复国,全是一派虚言!”

第135章 二十馀年如一梦

(今日第一更送上。今天必须和大家告个假,中午陪父母宴请亲友,结果饭后一位亲戚从楼梯上摔下,子女偏偏又没有陪在身边。结果,叫急救车、送入医院、检查、等结果、联系对方子女,转院,一直到刚刚才忙完,一会儿十点还要加班,今天只能送上一次更新了。万分抱歉!多说一句,春节将至,亲友之间应酬很多,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家中的老人孩子。)

崔安见他言语之间兀自恨恨不已,不觉失笑道:“如今你已不是大明太子殿下,何必还在为此事烦恼?我看你倒不如趁早抽身撤步,别再赶这趟浑水,说不定还能保全性命,得享天年。”

杨起隆被她一句道破心思,面上不由一红,讪讪地道:“是,姑娘说的是,从今以后,我和朱三太子这几个字再也没有半分干系了。”

崔安嫣然一笑道:“但愿你心口如一才好,不过,此事终究与我也没什么相干。”说着对杜晓月一使眼色,杜晓月会意,让赵守信派人取来清水,先给杨起隆喂下。

杜晓月这麻药药性虽是猛烈,但一碗清水下肚,片刻之后杨起隆已是身体渐有知觉,他不顾手足酸麻,挣扎着起身,踽踽独行,循路下山而去。

崔安瞧着他的背影,叹了一口气,道:“素日里只听大家都说这朱三太子杨起隆是上天受命的真龙天子,想不道居然是这么一个西贝货!”

此时燕归来、云海楼等人面上已无方才的愤恨之色,目光中尽是失望萧瑟之意。崔安示意赵守信分别给他们这几人服下清水,过得片刻,这几人的手足俱是可以活动,纷纷站起身来。

崔安对无音无尘二人躬身道:“两位师伯,弟子方才冒犯,实是情非得已,还请两位师伯恕罪。”

无尘长叹一声,道:“不必说了!扬州一役之后,我本该埋首荒山,可又偏偏拗不过这份痴心。哪知道十多年的辛苦经营,终于还是南柯一梦!”

独孤云沉声道:“这姓杨的委实是狡猾之极,若非今日上天目山来,咱们这几个老头子还不知要被他骗到什么时候!若是将来被他得了天下……”言及此处,不觉不寒而栗。

燕归来摇摇头,缓缓地道:“即便他当真是朱三太子,如此贪生怕死,想必也成不了大事,是真是假又有何分别?中原神器又岂是这等无耻小人所能窃据,大明……当真是气数已尽了。”神情黯然,显是心灰意冷之极。

要知燕归来这几人当年均是在江湖中响当当的人物,这十数年隐姓埋名为反清复明奔走,原指望辅助朱三太子夺回天下,复兴汉人天下,岂知到头来还是被人所愚,十几年的心血都付之东流,这份伤心失望自不待言。

云海楼亦是长叹一声,道:“从今以后,云某当遁身世外,再也不奢谈国事!”缓缓转身,对独孤云道:“还不下山,留在此地何益?”

说着自顾自地拔剑出鞘,手腕一振,龙吟之声又自剑身传出,只听他和着这龙吟之声长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吟声渐远,身影也消失在了竹林之中。

无音无尘二人各自扶了燕归来、独孤云二人下山,杨起隆的两名侍卫也跟在后面,赵守信瞧着这几人的背影,低声对崔安道:“这班反贼,难道就这样让他们走了?要不要派人跟着,找到他们的巢穴,再一网打尽?”

崔安一怔,随即想起赵守信等人终究是大内侍卫,见了反贼定要捉拿,在他们看来那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觉一笑,道:“这些人如今都是心灰意冷,从今以后,江湖上只怕再也见不到他们,既然不做反清复明之事,那自然就不是‘反贼’了,又何必再去捉拿?”

赵守信心道:今后他们纵然不做反清复明之事,可之前的事难道就此一笔勾销?但他知道崔安握有皇帝“便宜行事”的圣旨,虽然颇有些腹诽,但还是不敢多言。

崔安缓步走回竹舍之中,直到此时,她才觉得周身酸软,似乎已是有些脱力。崔安在虾峙岛受伤甚重,若非仗着内力深厚,又有大内治伤良药辅助,就算是性命无碍,只怕也要缠mian病榻许久。

如今伤势初愈便遇如此剧斗,体力自是有些不知。崔安在竹几旁坐下,脑中却犹自想着燕归来几人临下山之前所说的话。

杜晓月亦是默然在一旁坐下,崔安见他胁下伤口似乎又有鲜血渗出,忙问道:“你伤势如何?”杜晓月苦笑道:“不妨事,只是皮肉之伤,赵守信已给我敷了药。”

崔安点点头,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竹林,虽然方才双方激斗之处并不在竹舍左近,但从此仍可以看出竹林中被独孤云“九翼风雷剑”所斫断的大丛翠竹。

崔安默然半晌,黯然道:“人生百年,转瞬即逝,实在不能走错一步。否则,就如同燕前辈他们一般,一时错信了杨起隆,十多年的心血最后还是落得一场空。可人生又有几个十年?”

她说到此处,心下忽然微微一凛:燕归来他们固是错信了杨起隆,此刻追悔莫及,可自己决意相助康熙,刺杀吴三桂,究竟是对是错?多年之后,会不会也和燕归来一般悔不当初?

杜晓月微微叹息一声,道:“可当年他们遇到杨起隆之时,想必也是认为自己走的路是对的?倘若反清复明成功,又倘或杨起隆是真的朱三太子,他们走的路岂非正是对的?世事变幻,结局本就非人所能预料。”

崔安心头一震,缓缓地道:“照此看来,无论走的路是对还是错,这一步既然已然走出,就只有继续走下去。行事但求无愧于心,将来就不必后悔。至于成败利钝,只好付之天意。”

杜晓月点点头,道:“其实燕前辈他们只是心灰意冷,却又何尝后悔?既然心怀反清复明之志,又曾为之奔走,纵然最终不能成功,那也是天数使然罢啦!”。

说到此处,他略微顿了一顿,又叹道:“其实很多事情都非人力所能及,无论你害怕也好,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