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29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29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山打电话去公司交代一声,没有上班,留在家里陪他说话。 
  中饭是李阿姨做的,很丰盛,晚餐归大山负责。他写了一张详细的菜单,由李阿姨出去采买。丁睿想吃他做的饭菜了,这样简单的要求,他自然满口答应。 
  拒绝李阿姨帮忙的提议,大山进厨房,开始洗洗切切。肉和骨头等需要时间的东西得提前上灶小火慢煨。鱼要开膛刮鳞宰杀干净。董洁在一旁给他打下手,剥蒜、去姜皮、摘青菜。 
  “先声明一点啊,我可是好久没做饭了,做地不好不许嫌弃。” 
  大山接过姜,一半拍一下切片,另一半切细丝,和蒜葺葱丝一起装进一个大盘子里。 
  动作有一点生涩。一旁打量的丁睿点头,“我瞧着也是,你以前做这些活手脚可俐落了,现在嘛。水平凑合多了。” 
  天本来就热,又守着灶头做饭,大山用手腕抹一把额头热出来的汗,闻言斜他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你自己来试试手,也让我瞧瞧这几年你有多少长进。” 
  丁睿不为所动,“我可是君子远疱厨的忠实信徒,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从一而终。”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明明就是厨房白痴嘛。盐和白糖都分不清,剁肉剁到自己的指头上,炒个菜能引起厨房火灾……”董洁取笑道:“阿弥陀佛,部队的伙房真幸运可以躲过你的毒手。免去重建地危险。丁睿,你也算间接创造经济效益——省了我们纳锐人的钱。” 
  “哎哎,小洁,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都是多早晚的事了?现在还挂在嘴边。大山。她这么伶牙利齿,你也不管管?亏你受得了。” 
  大山笑道:“有个人记着你的丰功伟绩多好,哪天你提早得了老年健忘症,这些细节到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丁睿举手投降道:“我错了我错了,我这好比是小鸡向黄鼠狼求救,还能有我的好?你们俩个向来一条心,我一个人头拱地也斗不过。” 
  “这么容易就投降?亏你还是个军人呢,缺乏战斗精神。幸好现在是和平时期,否则我们老百姓要指望你这样的人来保卫。简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生死各安天命……” 
  大山拿起沙锅盖,把姜片蒜瓣葱段放进去,跟着洒了一勺盐,想了想,又洒了一点——口味把握上有点犹豫,因为他差不多有一年之久没下厨自己动手做饭。李阿姨清淡爽口的食物烹调的越来越拿手。再就是董洁弄食物吃的时候多了。她常常挖空心思做出许多精细的餐点。色香味俱全,一点不比最好地大厨做的稍差。 
  耳朵听着那两人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的斗嘴。大山忽然很有大显身手的欲望。为最好地朋友和最爱的小妹,送上一桌丰盛的晚餐。 
  “好香啊!” 
  陈雪笑嘻嘻从门外探进头来。“今天是大山下厨?哎呀,这顿饭可赶上了!” 
  “可不是嘛,”董洁做个鬼脸,“姐,全公司那么多人,能吃到我哥亲手做的东西的人,可没有几个。” 
  “就是,我这要跟人家这么一说,非得把别人给眼馋坏了。谁能相信,我们地李总经理竟然有一手比厨师还在上的好手艺呢?” 
  董洁笑眯了眼。哥哥是出的厅堂、入得厨房的人,都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跟她这样有福气的人可不多啊。 
  陈雪和姜红叶下班一起回来的,两人跟丁睿很熟,也不需要说些客气话。她一把拉过丁睿,玩笑道:“来,姐姐瞅瞅,这娃儿咋这俊呢?这身高、这脸蛋、这人材,可着北京城使劲扒拉,也找不出第二个来呀。” 
  夸得丁睿都有些受不住,苦着脸道:“今天是不是该我吃鳖的日子啊?小洁已经揶揄我半天了,现在又换成你。姐姐这张嘴还是一样厉害——” 
  他现在已经可以平静的面对姜红叶,“姐,大山说你明年结婚,恭喜你!陈姐挑的日子是国庆,你呢,打算做春天地新娘呢,还是秋天的?” 
  “该结婚了,再拖下去就成老姑娘了。婚礼的日期嘛,”姜红叶看了看董洁——大山决定过了年再跟长辈宣布结婚的打算,因为想与他们一起办婚礼,倒是先通知了她和陈群。 
  姜红叶不觉得意外,很久以前董洁说过这话。陈群是实打实吃了一惊,不过大山一向是做决定的那个人,公事上已经习惯了听从他的指示,换成私事陈群也不觉得这其中有自己反对地余地。只是,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办婚礼,至少在年前没办法确定了。 
  姜红叶把耳边地碎发掩到耳后,笑道:“现在还在考虑。你在部队干的怎么样?听说你服从学校分配,去了偏远地山区,那边条件艰苦,身体还吃得消吗……” 
  虽是傍晚,气温有所下降,但厨房里的温度到底要高一些,只呆了一会儿,陈雪就觉得有些吃不消。她拉着姜红叶回房冲凉。 
  晚饭设在院里的葡萄架下,空气中有一丝风,微弱了一些,拂过身上却也能带来一点清爽。 
  饭到中途,正在说笑的陈雪突然停了下来,她用手揉着自己的胃部,不舒服的转头干呕了两声。 
  “姐,”董洁反应最快,“你——怀孕了?” 
  姜红叶怔了一下,立刻伸手去扶她,“真的怀孕了?哪里不舒服啊,要不要去医院?” 
  “哎呀,没有啦,”陈雪急忙摆手,另一手握成拳,一下一下抚着胸口,顺过气来才叫道:“什么怀孕啊,没有的事。”看到其余人狐疑的目光,她肯定的点头,并且强调道:“真的没有。” 
  丁睿立刻取笑道:“小洁,你知道什么是怀孕的表现啊?不懂装懂不要紧,误导别人就不好了。” 
  董洁白他一眼,嘴唇刚动,陈雪抢着道:“不怪她,是我误导大家了。这两天太热,晚上睡不好,今儿白天又晒了太阳,就有点中暑,胸口一直堵得慌,刚刚吃东西顶着了,有点反胃。” 
  陈雪不太舒服,而丁睿第二天一大早就得离开,饭后大家说了会儿话,早早散了各自回房休息。 
  陈雪回家也是一个人,身边没人照顾,就没有走,她吃药后不久就睡着了。 
  大山和董洁关了灯,躺在床上闲聊。不知怎么说到了陈雪该不该要孩子的事。 
  “绝对不能要!”董洁在大山跟前向来有一说一不藏着掩着,“现在生孩子,姐夫不在跟前,里里外外全靠小雪姐姐一个人带,这怎么成?合着男人结婚,娶个女人操持家务还得赚钱养家,末了连生儿育女都一手操办?” 
  “你不喜欢邱鹏飞?” 
  “虽然他和小雪姐姐结婚有几年了,可我们接触不多,不了解,也谈不上喜不喜欢——这个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小雪姐姐她喜欢就好。不过,哥,” 
  董洁支起胳膊,“我只是觉得,小雪姐姐结婚后,也没有表现的多快乐。去年春天,有一天她过来吃饭,很高兴的宣布说姐夫就要回来了,而且回来后会好生呆一阵子。结果盼来盼去,那边来个电话,说是工作需要,回不来了,让人空欢喜一场,这样的事不是一回两回了。前两天又用这个理由,打过了年到现在,他一次没回来,小雪姐姐两个月前去广东看他,去了没两天就回来了,理由还是忙。哼,他好像比你还忙,姐姐她身体不舒服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时候工作忙也没办法,”大山刮刮她秀挺的鼻梁,“姐姐自己都没说什么,你倒先抱不平啦。” 
  “男人看重事业不是坏事,为此忽略家庭说明这人责任心不够。”     
第二百八十七章 助军   
  不论董洁看法如何,事实上陈雪的事情上她并不能真的拿什么主意,偶尔找机会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还行,具体人家心里怎么想会怎么做、还得是陈雪自个儿做主。各人的事,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丁睿第二天起早离开北京,奔赴大西北。那里是另一个世界,青一色的橄榄绿,充满阳刚气,跟大山习惯并将继续生存的尔谀我诈的商场截然不同。 
  大山亲自开车,送他到与战友约定的集合点会合。分别时两人心里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约定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活着。 
  军车整装待发,丁睿要上车时,大山最后叮嘱他道:“有困难给我打电话,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责无旁贷。” 
  丁睿笑着点头,车子刚开出不到五十米,忽然急刹车。 
  丁睿打开车门跳下,匆匆跑过来,用手拍拍自己的脑门,懊恼道:“瞧我这脑子,昨天光顾着跟你乐呵了,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什么事?” 
  “我们当兵的穷啊,大山,你也晓得,许多人管我们叫穷当兵的——哎,你别笑,我跟你说正事呢。” 
  丁睿不轻不重拍他一掌,“是,部队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津贴。可是,对于普通的兵来讲,那点津贴真不算多,而他们除了是军人,还是儿子,要孝敬父母的儿子。这平时还好说,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我们这些当兵的,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总该汇些钱给父母瞧病吧?很多人都是农村兵。闲时我跟他们聊天时,听他们讲小时候和家乡的情况,真的很苦,他们都很不容易。” 
  丁睿认真道:“大山,我记得你给我讲过。你打算成立一个基金会,准备把退伍和伤残军人列入资助对象。有这事吗?” 
  “有!” 
  大山有些惭愧。 
  早和董洁议定,准备放宽帮助范围的,可一直都停留在计划层面。基金会名下,现在只有助学一项,其余的想法尚未及实施。于大伟现在地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基金会的事务上。只是他出于习惯和个人的经历使然,暂时只着重抓助学。 
  大山资助的学生已接近三百人,最早的一批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一部分是小学生,一部分就读于初中。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专注于学业上。大多数学生都是拔尖地资优生。只是其中值得推敲的事也不是没有,比如说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认得读书,他们总担心自己成绩不好,会被取消资助名额,毕竟当初能获得资助最重要地一个原因就是学习好。 
  兄妹俩的本意,并不想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只晓得读书的书呆子型人才。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也就是一个人的品性问题。只是这事急不来。将心比心,兄妹俩也能体会到学生们的心情,这事上只能慢慢引导。于大伟最近打算亲自考察一些孤儿院,从里面挑些孩子认养和资助——孤儿院长大地孩子,大多只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只有极少数人运气好些可以读到大学。 
  “你是不是想让我也把他们、那些遇到困难的在职军人也划进帮助范围?” 
  “大山,我以前跟着你,也在市场摆过摊,那时候挣的钱都拿来胡乱花了,一点没觉得心疼,总以为挣钱也不是多难地事。现在换了环境,接触地人多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是拿津贴的人,可我爸我妈都是公务员,哪里不舒服有单位报销,我没有啥负担,可有些人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有一位老班长,铁骨铮铮的汉子,训练多辛苦都不怕,是连里的标兵,上面准备给他转志愿兵,给他提干。可在这个当口,他却拒绝了,这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他是一位非常热爱军旅生活的人,转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