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68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68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洁眨眨眼,“为什么呢?” 
  “我们常说。做事要当断则断。做什么事都不可太贪心,但道理人人都明白,很多人都做不到。就比如掰玉米,只有一次机会,他们会犹豫,会一直认为前有更好的,结果快到了地的尽头,才发现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只好草草了事。” 
  董洁拍手笑道:“哥你猜的和节目的结果完全一样……” 
  这个实验引申开。其实很像许多女人对婚姻的态度。 
  就比如张燕的例子,董洁觉得费尽心思去讨一个众人眼里优秀地男人的注意。其实是一件很愚蠢的事。她现在选定的结婚对象,比起从前追求她的一些人不算最好的,以前那些人里,或许有人更适合她,只是缘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可能重头来过。 
  董洁问他:“哥,张燕地婚礼——你要去参加吗?” 
  大山想了一下,“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时间。” 
  人太出名了也并不是好事,到哪里都受人关注,最后都会演变成一场应酬宴。他会托康康以老同学地名义包一个红包,也仅此而已了。 
  “那、五阿哥的婚礼呢?如果你不去,他可不会答应。” 
  大山笑道:“那当然要去,我可不想因为这个被他念叨一辈子,律师的嘴皮子功夫,太可怕了……” 
  兄妹俩开始着手搬家事宜。 
  要打包的东西实在不老少。这些年单是董洁零零碎碎买回来的小物件就很多,他们两个的衣服鞋帽也非常多。 
  在这个家里,一晃也住了整八年。不整理还真不知道,他们两个历年来攒下的东西多到让他们自己也吃惊的地步。想当初,从沈阳搬到北京地行李与其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了。 
  兄妹俩商量后决定,除了贵重地红木古董家具,其余家具一概不动,杯盘碗盏包括厨房里一应用具也不动,被褥等家居用口也照原样放着。 
  董洁工作室里那些设备仍旧留下来,农场那边的工作室更宽敞,需要用到地各种设备另外构进。 
  以后虽然以农场那边为主,但这处四合院也不是就不住了,偶尔还是会回来住一阵子。这样算下来,除了衣服鞋袜要带过去外,就是那些个古董了。 
  最开始是出于投资的目的买,买的多也买的杂。到后来,兄妹俩都喜欢上了古董,每一件有年头的老东西,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那种韵味,是新东西没办法比拟的。 
  到北京这些年,经济环境进一步好转,而北京这地界不比沈阳,全国各地的好东西都往这块走,便是挑着精品买,加加减减这些年下来,数量也积累到了一个很惊人的地步。 
  四合院这边当然要安排人留守,但古董这东西,还是带在身边让人放心。 
  古董外,再一个就是玉料。 
  放在地下室的玉料,都是精中选精的好东西。董洁尤其重视,这要放在十几年后,那就是一座金山。 
  每一块都被仔细裹好后装箱。好在农场那边地下室足够大,条件也比这里好的多,连着古董的箱子,轻抬轻放用车运过去放置。需要拿出来摆入的古董日后再慢慢往外拿吧,眼下董洁不想伤这个脑筋了。 
  对于很多女生来说,逛街购物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寻常走一段不长的路就大喊吃不消的女生,踩一双高跟鞋,一个个商场数个小时逛过来,仍然兴头十足到令陪在一旁的累的腿酸脚疼的男同学觉得不可思议很不巧,董洁却是不好逛街的少数分子之一。 
  农场那边,马廊及其附属设施、池塘边临水而居的国外乡村小别墅风格的房屋,这些地方包括室内摆设,都委托专人全权负责。 
  散落在林间的数幢小木屋也一样处理。小木屋一半统一风格装饰,一半装饰的各具特色,充分发挥了同样屋型、个性化布置的特点。这样,不论是自己还是来作客的朋友,都可以充分体验一下不同的居住感觉。 
  不算地下室,农场主屋是三层结构。 
  室内部分包括家具,是董洁与国外的设计专家一起沟通设计然后装修。 
  没有装成西式风格,而是浓郁的东方风味,取了西式的大采光、大格局、清爽的空间感,布置却追求东方的厚重和大气。 
  大的家具家电具已到位,但其余东西,比如床单床套被褥等家居用品却要董洁自己采买——她在细节上有一点讲究完美主义。 
  为了买到合宜的,很是逛了一阵子商场,又要打包行李,这几天董洁着实累坏了。 
  其间林小芳来过两次。 
  她会用青草竹篾,编出活灵活红的蝈蝈,蛐蛐等昆虫。 
  唐峰很新鲜的打量她灵巧的双手,孩子的心最单纯,喜好毫不掩饰表现在脸上。他喜欢这个新来的大姐姐。 
  唐老爷子从孙子嘴里听说了,从大山嘴里问明情况,指示道:“不管怎么样,既然是你要人家来的,她一个小姑娘,又是一个人在北京,你和小洁平时能照顾的地方多照顾着点儿……” 
  这么说时,老人家想到了自家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是这样无依无靠在沈阳,那时候多专亏了陈、丁两位老朋友的热心照顾。于是沉吟一会儿,“找个时间带她来家里玩,一起吃顿便饭。”     
第三百三十二章 私房钱   
  春天时移植的树木,还有新栽的花花草草,经夏至秋,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环境,长的挺精神。 
  房前,露天野地里的菊花正当时令,开的灿烂,其实只见叶不见花,好在有暖房,暖房里布置了各种花草包括北方现在很少见的观草植物,弥补了不足。 
  董洁最喜欢的是占地足有两公顷的大型连栋智能玻璃温室。 
  她在二十一世纪时参观过以经营现代农业为主的农艺园,对以无土栽培方式种植疏菜非常有兴趣。 
  现在财力不成问题,地方也有,当然就想要这么一个,至少解决自己人的吃菜问题嘛。 
  时间关系,温室只利用了很少的一部分,真正要把她的设想付诸实施,并不是像她想的那么简单。谈不上无土栽培,工人们挑了一个角落,搭起竹架子,上面缠满各种植物。 
  桔黄的南瓜、红色的西红柿、紫色的葡萄,还有生菜、黄瓜等等。 
  大山对这里也极有好感。 
  镇日触目所及皆是各种高楼大厦,跟人跟事打不完的交道,脑力工作做久了,其实很怀念单纯的体力劳动,满眼的绿色,让他油然而生亲手参与劳动、与泥土地亲近的想法。 
  董洁用果盘摘草莓。 
  这是她特意嘱咐人一定要栽种的水果,赶在他们喜迁新居的时候成熟了,真是意外之喜。 
  “唔,真好吃。” 
  董洁自己吃了一个。又挑了一个大的喂给大山吃。味道酸酸甜甜地,就是个子有点小。 
  不过董洁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再过几年,草莓的个子会越来越大,却不知串了什么种儿,吃起来跟黄瓜的堂兄弟似的。 
  “你尝尝这个。” 
  大山挑了个红透的西红柿和一根黄瓜,简单用带来的小水盆洗了洗,各掰开一半两人一起吃。 
  “哥,还是住在这边好吧?以后我也不用愁闲着没事做,就到这边来种菜。你下班了也可以来干会儿活,这呀,就叫做劳体结合……” 
  董洁吃的眉开眼笑,“这些瓜果以后咱们年年种,嗯,最好自己留种,一定一定不搞杂交。” 
  黄瓜和丝瓜杂交后,产量是高了,吃起来一点没个鲜味儿。西瓜偏要跟南瓜联姻,人为杂交往往追求高产高丰收。反正追求利益的结果是用不了多久就会一统天下,牺牲味道也没什么,一统天下后,基本上大家就只有这一种可供选择了。 
  大山笑着点头赞同。他看看眼前瓜果飘香,忍不住道:“五阿哥和浩然他们对咱们这里非常好奇,要不是我推说刚搬过来,一切还没弄好,他们早就按捺不住跑来了。我看,这两天挑个日子,请他们来看看好了。这里——自己亲手采摘的东西。吃起来会觉得味道格外好,如果他们来了兴趣,说不定咱们以后种植瓜果地时候,可以逮几个免费工人呢。” 
  董洁想到那几个养尊处优的家伙,怀疑道:“免费工人?哥,你确定他们不会帮倒忙?” 
  大山怔了一下。哈哈大笑道:“说的也是。不过。你只管准备好工作服,到时候我领着他们干……” 
  和大山往来比较密切的朋友,大多知道他有这么一处农场,几百亩土地,用来做居住空间,免不了让人好奇。 
  大山善尽主人之宜,领着他们里里外外看了一遍。 
  马廊那边还是空置的,马匹还没入住。未免少了一个好玩的去处。但池塘里鱼虾正肥,垂钓之乐已可尽享。 
  时值秋天。着意布置的人工林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枫叶红似火,常青的树种仍然绿意融融,一些树开始落叶,周围浅浅铺了一层黄色…… 
  间杂在其中的小木屋,透着清幽雅致,有地还布置了一个迷你版的壁炉,前面铺着地毯,实在想让人留宿不走。 
  主屋的装修特色尤其让他们啧啧称奇,一再流连。 
  伍阿哥摇头道:“大山,今天我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人比人气死人了。” 
  “同志,努力吧,希望在你老的爬不动前,也能有这么一处家园。” 
  特地飞过来的刘晨嘴里说着祝福的话,但一颗头却一摇再摇,一脸“我看你是没戏了”的揶谕,笑着躲过他报复性的捶过来的一拳。 
  伍阿哥接着道:“地方大咱比不了,就说这室内布置吧,大山,跟你这里一比,我那家简直就、就是堆积。喂,你们知道什么是堆积吧?就是把各种生活用品包括家电都买齐了,按着自己觉得合适和方便的位置堆放……以前也没觉得怎么着哇,跟你这儿一比,再想想自个儿地窝,怎么就觉得这么不平衡呢?” 
  大山笑着摆手道:“我也不懂这些的。都是请人帮着设计,小洁出了不少主意,这里面可没我的功劳。” 
  曹浩然推了伍阿哥一把,“你酸什么呢,一天到晚在外边工作,不着家,你也懂什么叫家居品味啦?” 
  “哎,这话儿说的,”伍阿哥不乐意了,“我那是新房,不,不对,是婚房,婚房你明白吧?那布置正儿八经费了我和我老婆一番心思。那会儿心里还着实得意了一把,谁去参观评价就一个字:好!可跟人家这儿一比,咋就觉得像土鸡跟凤凰,没法比呢?你们说这搁谁头上,谁能平衡呀?” 
  “得得,越说你越来劲了。” 
  康康坐下来,走了这半天路,腿都酸了。李阿姨来回几次。端上来几个透明的玻璃器皿,里面盛满了各种水果,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在是奋斗期,不是享受期。你算算人家工作多少年了,你才工作几年?不管经济实力和眼力见识根本就没得比——说到享受,快来尝尝咱们自个儿地劳动成果吧。呵呵,我这还是第一次亲手在菜园里摘果摘菜……” 
  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大家七手八脚抢着吃起来。 
  伍阿哥吃着一根黄瓜。眼睛仍然在屋里四处端详,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对了,浩然,你不是一直在找项目吗?你看这个怎么样?”他朝四周努嘴示意。 
  曹浩然毕业后弃官从商,琢磨地就是想自己创业,但却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什么?” 
  “哎,你这脑袋瓜怎么就不开窍,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