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97部分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97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没有人是全才。 
  只要她认真努力。潜心向学。未必不会在别地方面赶上好友。林小芳是这么认为的。这种想法,使得她可以忽视内心深处的自卑,仍然能鼓起勇气,去与董洁做朋友。 
  可是,当她买了一份报纸,躲到无人的角落,一遍遍看着印在报纸上、变成铅字的、来自于那个与她自己同龄地女孩子的讲话,她——自惭形秽! 
  是谁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再怎么懂事,再怎么会过日子,知道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知道怎么样用最少地钱做最多的事,知道做人要懂得知足不可以自满…… 
  又怎么样呢? 
  董洁不需要知道这些,却能轻易赢得众口一声的赞颂。 
  林小芳重复着读着、咀嚼着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 
  忽然觉得嘴里发苦。 
  她的眼光、见识,她的思想,是现在的自己远远没有办法匹敌的! 
  或许自己穷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追上那个人的脚步,哪怕是在设计之外地其他方面…… 
  两天后,赶上周末,于大伟来农场时,顺路把林小芳带了过来。 
  林小芳并不常来农场,大约一个月一次吧,有时候两次,最多不超过三次。 
  但,只要过来,都会在董洁这边住上一晚。董洁会让李阿姨做些好吃地给她补充营养。 
  李阿姨很喜欢这个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求学的小姑娘。手脚勤快地林小芳,不但主动给她打下手,并且虚心向她讨教烹饪方法。好学而且聪明,到现在也慢慢能做出一些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来了。 
  过了一夜,就是周日。 
  这天大山休息,不需要去公司上班。 
  早上董洁缠着大山,两人好生赖了会儿床。 
  事实证明,男人早上的自制力实在是非常薄弱。 
  本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早安吻,就因为地点是在床上,又不急着离开,时间充裕,很轻易变成一场缠绵开始的导火索…… 
  等到两个人终于肯爬起来,梳洗过后,时针已经指向了十点整。 
  在楼下客厅喝茶聊天的几位老人家,不约而同的转头打量两个人。 
  陈老爷子趁着丁老爷子转头的工夫,动作飞快的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然后苦无其事的开口问:“大山,小洁,你们俩现在才起来,肚子不饿吗?” 
  董洁脸上微有烧酌感。 
  呃,长辈们不会想歪了吧?不、不是,他们不会在猜测什么吧?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有点累,早上起不来,就是想睡觉。” 
  大山神情自若的解释,“真是糟糕。要不是刚刚小洁把我吵醒,恐怕还得睡一会儿呢。” 
  丁老爷子仿佛后脑勺长眼睛,在陈老爷子懊恼的瞪视下,轻轻松松把棋子恢复原状。 
  用手指轻叩两下棋盘,冲他摇摇头,一边回头跟大山笑道:“那是上班累着了。管理那么大一个公司,哪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操心劳神的地方多着呢。赶上休息日子,多睡会儿解乏。我一天介啥事不做,偶尔还不是想睡个懒觉。” 
  唐老爷子一边把报纸翻页,一边道:“刚刚看见于家的孩子了,他和于娜那个小姑娘一块来的,想见见你和小洁。” 
  于家的孩子指的是于乐江。 
  大山点头,“他们在水榭?我和小洁吃点东西就过去。” 
  林小芳在厨房跟李阿姨学做点心。看到他俩进来,赶紧洗了手,把两个人的早饭端过来,“粥是温的,小菜有点凉了,我重新炒一份吧。” 
  董洁摇手道:“不用,要不了多久就吃午饭。我俩随便喝点粥垫一下就行。” 
  李阿姨端来一碟还冒着热呼气的点心,“光吃粥怎么行?这是刚做出来的点心,配着粥吃两块。” 
  大山接过林小芳递过来汤匙,轻声道谢,然后问:“高中的功课很紧张吧?大伟说你期中考试考了第三名,你自己不太满意,想在期末考试考出更好的成绩。小芳,你有时间就去看书,不用等我们。” 
  “没事,我昨天晚上就把作业写完了。” 
  林小芳帮着李阿姨做好善后工作,腾出地方,准备午餐,“我想跟李阿姨学做一些点心。上次来的时候,吃过小洁做的点心,非常好吃。今天终于有机会学一学了……”     
第三百六十章 马场   
  于乐江和于娜约了朋友骑马。 
  去年,农场再一次扩张后,大山做主,进一步扩大了马场的规模和附属设施。 
  并且把马场独立出来,算是一个半营业的状态。 
  这年头,喜欢骑马和马术的人,多半是一些有钱有闲阶层,其中包括了许多外国人。 
  马场的娱乐设施既齐全又到位,饭店也考虑到各人口味,聘请的大师傅不但能烹调国内许多菜系,而且也能做一手地道的国外美食。 
  便是冲着这个,每到周末假日,慕名前来用餐和游玩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近来,大山有意在马场一角,再建一个玻璃温室。 
  虽说现有的玻璃温室,其产出供应饭店和自己人日常所需,差不多也够用。 
  不过大山考虑到自己要做的农产品公司,觉得最好有一个示范点。 
  怎么说呢,就是统一招聘农业技术员,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培训的基地。 
  基地落成,严格采用现代科技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来马场玩的客人,也算是多了一个参观和采收的景。既可以现场一饱眼福,又可以饱了口福,临行前还可以买一些回家慢慢吃用。 
  董洁称它为“绿色环保生态示范园”。 
  在大山的运作下,附近又一次性并入了二百余亩土地。 
  这次的名义是商业用途,而不是做为扩展自家生活空间之用。 
  做为商业名目申请立项,办起来就容易的多。 
  消息灵通人士如于乐江,自然是听说了这个消息。 
  于乐江除了做服装生意,亦在地产界插了一脚,目前来说,他对电子业表示出浓厚兴趣。 
  老实说,于乐江有些不理解,他不明白大山为什么打算往农产品方向上发展。 
  并不是说这个行业不赚钱。 
  但是。相较于房地产业和电子业等领域来说,农产品公司显然要逊色的多了。 
  这显然有违商人利润最大化的经商追求。而大山,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商人。 
  于乐江和于娜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在马场的饭店吃饭,饭后小憩。便来上一场跑马赛。 
  自打去年秋季开始,在董洁的建议下,马场推出了用于骑马地专门装备:头盔、骑马服、马裤和马靴。 
  专业的行头不仅是安全地重要保障。更可以装点门面,穿上这么一身去骑马,无形中感觉都不一样了。 
  大山就有这么一身。 
  他基本上每星期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骑马,和同样一身专业行头的董洁并马而行,实在是最佳的招牌广告,其他人自然是不甘落后、纷纷仿效。 
  据说英国地上流绅士们。一定要拥有一些特殊场合的夹克和外套。比如说,一定要备齐一套射击服、一套骑马服和一套猎装。 
  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上的中国人,开始谨慎地、有选择性的模仿他人。 
  比如说骑马服。甭管有没有机会穿出来露面,至少一定得订做这么一身。 
  一个原因是,不能被别人比下去,“人有我无”。 
  而更重要的原因呢,因为这些都是“绝大多数人从来不会有的”,它们可以把你和普通阶级迅速区分开。当然还要有与之相配的帽子和靴子。 
  一段时间后,大山发现,穿上骑马服后,许多人都能做到。按着某些东西严格要求自己。 
  比如:马甲最下方的扣子不能扣上。夹克口袋上地遮盖要放进口袋内;手绢要叠放在袖口里,而不像晚宴时候那样。叠放在上衣口袋里…… 
  “真是不知道,有没有必要一板一眼的这样子讲究……”好像与纵马信缰的驰骋之乐不是那么搭配吧? 
  但,这样子一讲究,许多人骑马地兴致大涨,三不五时,一定要约人过来跑上几圈。 
  于乐江便是其中之一。 
  他今天与于娜特意提早过来,一方面想邀大山和董洁下午一起玩会儿,一方面也想与他们说说话。 
  大山和董洁简单吃过些东西,已经快十点半了。 
  林小芳下午就要回去,这时候董洁若是扔下她一个人自顾自行动,总是不太好。 
  考虑到于乐江既然带着于娜过来,应该不是有啥生意上的事要说,倘若是要紧的事,也会提前来个电话。 
  这样,兄妹俩加上林小芳,三个人就一起去了水榭。 
  “李总,你可真是大忙人,我们有日子没见了吧?” 
  于娜首先迎上来,言笑宴宴的开口道:“这次设计师大赛,我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到最后,风光可全被你跟小洁抢走了。翻开报纸一瞧,全是关于你俩的报道……” 
  再用不了多久,今年夏天,于娜就要结束大学生活了。 
  她自模特大赛中脱颖而出,这几年风头极劲,被外界评为“真正有才有貌”的佳人。 
  美貌和学历外,于娜很懂得把握机会,本人又是非常能干的,现在已经着手自己创业,“钱”途可期。 
  林小芳在北京生活了两年,可她身上多少还是带了一些,怎么说呢,小地方人的感觉吧。 
  气质这东西最是骗不了人,当然在董洁看来,林小芳仍然有着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假以时日她必然会发生很大地变化。 
  但现在地林小芳,仍然是一个学生,不施脂粉,也不讲究打扮,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比起于娜这样的,即便是在一大群美丽地女孩子中,仍然轻易能被人注意到的女孩子来说,她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于娜倒不是存心轻视林小芳,但忽略总是免不了的。 
  董洁给两人做过介绍,于娜只是冲她点头笑笑,便自顾自跟董洁和大山讲话。 
  林小芳咬咬嘴唇,眼睛垂了下去。再抬起头时,面上表情却是一丝未变。 
  她只是略略后退,认真的聆听他们几个人的谈话。 
  趁着于娜邀请大山参与下午骑马活动的当口,于乐江找上董洁说话。 
  直到现在,“高龄”的他仍旧单身,生活一如既往的多姿多彩。 
  到了他这个年龄和地位,喜欢一个人,也不习惯表现的多么明显,更何况,那个人还是名花有主。 
  于乐江低调的处理自己的感情。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抱着这样的态度,隔着一段距离看着她。 
  于娜这两年越发漂亮了,会打扮,正处于女人一生中最美好年华的她,身上也有了女人特有的风情。 
  几次出入社交场合,任谁都得多看几眼。但,和董洁站在一起,前者就像一个色泽鲜艳的名贵花瓶,光彩夺目咄咄逼人;后者则像一个古朴的青瓷瓶,随着岁月的沉积,自有一种安静而不张扬的魅力。 
  偏偏,于乐江痛苦的发现,他的眼光足够挑剔,偏偏能有少数人的眼光,认识到后者的那种内敛的魅力。 
  “前些日子,和几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吃饭,席间有人提起你关于设计师大赛的精彩发言……小洁,他们再三拜托我,是不是找机会跟你提一下,看能不能给他们个机会,给你做一档专题报道?” 
  现在那些名声大噪的什么陈某某等海派艺人,被媒体炒来炒去,看着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