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新九灭重生 >

第419部分

新九灭重生-第419部分

小说: 新九灭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而碑林虽然从建成到现在也不过七八百年地时间,但却比塔林更加有名更加有吸引力。因为这里的所有石碑上都精刻着各门各派的武学,而这些石碑更有一个相当响亮的名字——军武录。
    是啊!这才是完全正本的军武录,精刻在石碑之上的军武录。
    穿越了几十重殿宇,我第一次走了少林寺地碑林之中,第一次打量着这正宗的军武录。
    这要是在十多年之前,军武录必定是在层层高手的把守之中,整个碑林都会在一连串的机关陷阱和高科技精密仪器的围绕监控之下,碑林周围千米之内那是绝对的闲人免进,就如同当年岳华星上中华城中的武祖雕像一般。但是现在,正常人谁还会在乎这些。大都去寻真求道了,在那些犀利的法术绚丽的法宝面前。高深的武功也不过是枝叶末流罢了。所以如今地军武录所在几乎就没有什么人看守了,而且少林封山已久,寺里也难得见到外人,更加没有人看重这些了。
    深深叹了口气,一遍遍的抚摩过那些精刻地石碑之后,我转身离去,走进了旁边相隔不远的少林塔林。
    当年来少林观光都没能进入塔林里好好转转,这倒成了我的一大遗憾,现在正好可以弥补一下。传说中少林塔林都是历代少林高僧的肉身舍利堆积而成,虽然这有些夸大不实的成分,但难保这里还真有什么佛宗的好东西呢。我可深记着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年代的,也决不会在任何时候小看少林,待转完了塔林之后我就要再到那千佛殿中好好的探察探察,看能否发现些有用的什么线索。
    走进塔林之中,天色已经完全暗淡了下来,但在月亮升起之后,月光洒射大地,又将整个塔林笼罩在一片银光之中,塔林中的事物清晰可见。
    正在塔林中闲逛,忽然心中一动,抬头看去,正好见到一束很是暗淡的金光从天际落了下来,停在了不远处的一座七层高的舍利宝塔之前。金光散去,显出一个宝相庄严的和尚来,看不出其年纪大
    不出修为深浅。
    我本是处在隐身的状态之中,而且一直都在收敛自身的气息,所以也不担心那和尚能发现我。看他的遁光的速度,这和尚就算修为不错也并不是多么高深,顶多就是化晶中期的境界罢了。
    修佛者虽也是修真一脉,但却独有自己的修行密法,就比如那金身舍利。修佛者用佛门修行功法修成的体内元丹乃是舍利的一种,名为内舍利,对那邪魔妖物有着独到的克制作用。其实内舍利修成并不艰难,就算是一般的修士只要到了元丹境界,如果专修佛法就可将元丹转化为内舍利,而若专修道法则成金丹,修魔道的却又可成就魔种。
    金丹、舍利、魔种地不同才算是彻底的分化出了仙、佛、魔三大修真流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弱小地流派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就好象专修剑道而成的剑丹,专修炼器而成的器丹。名称虽然不同,境界却没有什么差异,差别就在于功法的性质不同罢了。但是一般来说修真者的主流还是以修道成仙者众多,所以境界地划分也多以修道者的境界层次为标准。
    就说这修佛者,到了金丹境界乃初成内舍利。到得舍利稳固圆转如意之时就是辟谷的境界。而若舍利凝练如实体,那就是凝真的层次了。再到舍利破裂出金身,那就是修真者的元婴层次。再向上,金身若能在体外成法相那就是神游的境界。如能金身法相离体而行,便是出窍的修为。再后来,金身法相凝如实体,就到了化晶的境界层次。如果可以金身法相与肉体融合,便可一举进入御神之境。到得功德圆满之时就要渡天劫了。渡过了天劫之后,修佛者只需炼化天劫时吸纳的一丝无量佛光,就可顺利飞升天界佛境。成就罗汉果、菩提身,或者是那佛陀之尊位。
    眼前出现的这个修佛地和尚应该进入了化晶中期的境界。金身法相可以在体外凝如实体,对付妖魔之流那等若多了一个帮手,不过对于在同一境界地修真者却并不见的可以多占优势。因为金身法相并不克制正道功法,而一般的修真者几乎都是法宝在手远程攻击,双方最多一个平手之局,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要看谁的法宝飞剑更加厉害。或者是谁修的法术威力更大。
    那和尚下来站定之后,一层绵绵地念力波动以其为中心朝四周“蔓延”了出去,渐渐笼罩了数里方圆。我单手拿捏了一个印诀,将自己的气息全数隐藏,之后反而更接近了一些,正要看看这修真的和尚到底要干些什么。按说现在的地球上是少有修真者出现的,九大武林门派更是被修真大派拒之门外,没人接收,那么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修佛者到底是为什么要来少林寺的呢?
    “玄如大师,别来无恙否?”那和尚忽然开口问道。
    我心中猛然一惊。这少林寺中竟还有玄字辈的高僧存在吗?少林弟子一般都是以玄、真、空、明、智、元、虚七字排论辈分。只有个别的才会有例外,就如八百年前梁超拜的那个师父。法号就是天初。
    现在地方丈乃是智字辈,被重新排列成第一代弟子,下面也只是排到了虚字辈的第三代,再下去地话就应该再排玄字辈了。在智字辈之上,乃是明字辈的高僧,都是现今方丈智明的师伯师叔们,听说在少林封山之后全数闭关了。而传说中,少林寺中还有空字辈的高僧数人,百多年前就已经在达摩洞中闭关,至今都没出现过,世人已经多次怀疑少林寺是否还真有这么几位高僧了,但少林寺的僧人们却从来没有出面解释过。却不想,这少林寺内不仅有空字辈的高僧竟还有着高出其两辈的玄字辈的人物存在。嘿嘿!少林果真不愧是历史悠久,名不虚传,隐藏的竟然这么深,恐怕这实力也并不比那些小家小派的修真宗派逊色啊!果然有趣的紧。
    只见那和尚说完之后,其面前的那七层高舍利宝塔忽然隐隐发出毫光,渐渐的毫光越来越盛,到最后将整个舍利宝塔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佛光之中。而在舍利宝塔的顶端,却是一个凝练如实体的金身法相,面目清晰可辩,乃是一个面目清奇的老僧。
    这老和尚不简单,竟然也是化晶境界的修为,看那金身法相凝练的程度,修为上应该不比那个现身的和尚差。这少林寺果真是真人不露相啊,而且既然有这个玄如和尚的存在,那么少林寺定还有真字辈的弟子存在才算合理。
    就好象在印证我的猜想一般,在那玄如老和尚显出金身法相之后,整个塔林之中处处涌现佛光,片刻之后竟有一十三座舍利宝塔之上出现了金身法相,只是这些金身法相都是虚影,还没能凝练如实体,修炼者顶多也就是出窍期的修为。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大大地让我吃了一惊,真没想到这少
    竟还有如此多的佛门修真者存在。而且整体实力上地小型修真门派差,甚或优有过之。这少林真的只是一个武林门派而已吗?它将自己隐藏如此之深到底有什么目的?
    同时我也在暗暗的小心戒备着。幸亏我一开始就是隐身而来,而且刻意的隐藏了自身的气息,不然怕不是早被那些藏身在舍利宝塔下地少林高僧们给发觉了。虽然不怕,但却绝看不到眼前的这一出好戏了。我再次谨慎的四处打量了一下,发现整个塔林不知何时被一层无形的结界包裹了起来,里面的任何光线声音都不可能传的出去。似乎这里整个塔林都是一个天然的阵势所在。
    唉!看来我还是大意了。刚才竟然连这都没看的出来。
    “阿弥陀佛!寂若师兄离开不过三月,怎么又来我少林?难道还不死心吗?”那老和尚玄如的金身法相轻声缓和的看着塔前地那和尚说道。
    寂若?那和尚法名叫寂若?这又是佛门哪一宗派的修真,应该不会和那平空和尚是一个宗派地。记得平空和尚好象是慧心宗的,就是不知眼前的这个叫寂若的和尚是何宗。
    寂若微微一笑,显出一种祥和,开口说道:“玄如大师,大家份属同宗,何必那么固执呢?只要大师等人入我禅缘宗,那么也就不必非要如现在这般参坐枯禅无始无终了,修习我禅缘宗心法定能让各位修为大进境界猛增。到时飞升佛界指日可待。大师还有何不满足呢?再说这也与少林有益,大师总不想看到诺大一个少林古刹就这样继续没落下去吧。”
    原来如此。这禅缘宗的佛门修真却是在逼少林寺的这些项果仅存地修士归入本宗派呢。这些藏身于少林塔林的老和尚们虽然修为境界对于一般修真者来说并不是很突出厉害,但也都在出窍期以上,不算是弱者,平白多出这么十多位修真来对于哪一派来说都不是坏事,而且最好是多多益善。
    只是为什么看起来这藏身在少林寺塔林里的和尚们好象不愿意呢?还非得那寂若和尚说的口若莲花,甚至连威逼利诱都用上了。看来其中必有隐秘啊!
    果然。那玄如老和尚的金身法相微微笑了一下,那金色的眼瞳中露出一丝讥讽的神色,却无损其法相的幽雅祥和。
    “寂若师兄,就不用那么废心机了,大家都心知肚明。老衲我也不多做解释。佛法万千,我只取其中一黍。禅缘宗修习的乃禅缘佛法,而老衲等修习的却是禅武佛法,虽是同宗却不同路。寂若师兄若无别事,就可离去了。老不敢多做挽留。”
    这玄如老和尚竟然出口送客了。嘿嘿!口气还真强硬地很呢,真是不知道他是凭什么可以这么不将修真界的三十六大宗派之一地禅缘宗不放在眼里的。看来必有所持。那禅缘宗想要玄如等人加入禅缘宗怕也是打的别的主意吧。
    寂若沉默了片刻,面上毫无表情。片刻之后忽然再次开口道:“玄如大师可还记得武祖梁超否?”
    玄如的金身法相微微波动了一下。淡淡的道:“当然记得,论辈分,他还是我的师伯祖。不知寂若师兄为何提起他呢?难道你见过我这位师伯祖不成?”
    寂若嘴角带出一丝笑意,说道:“那到没有。武祖的风采冠世绝伦,小僧哪有这个荣幸。不过小僧的师傅至善法师到是曾与武祖并肩战斗过,而且曾经传给过武祖本宗的禅缘佛法,这才使得当年的武祖可以修为大进境界猛增,直至后来平安渡过天劫,引动天界仙、佛、魔同来接引其飞升。可见融合禅缘、禅武两宗佛法那是大有好处,就连武祖都从其中得到了天大好处,玄如大师为什么就不能学学武祖风范呢?”
    玄如的金身法相平静无波,似乎寂若的这翻说辞并不能打动这位老和尚。
    “武祖梁超虽是我师伯祖,但却并非少林嫡传,所以其所为也并不代表少林之意愿。他做他事,我做我事。寂若,你可以离去了。”玄如老和尚的声音已转为冷淡,竟直呼寂若的法名。
    寂若叹息了一声,露出一丝无奈而可惜的神色,忽然从身上的佛衣中拿出了一座不过巴掌大的金色莲台,低声说道:“此乃掌尊祖师亲赐于贫僧的七品莲台。掌尊祖师曾下法旨,说道:如若玄如大师嫌路途遥远不肯前来,那就用七品莲台载他一程好了。玄如,非是贫僧要难为你等,实在是掌尊祖师的法旨不可违啊!你们就随贫僧去吧。”
    说完,那寂若手中的七品莲台忽然脱手飞出佛光大盛,莲座之下更是涌出七彩霞光,猛然看去给人以庄严肃穆和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