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新九灭重生 >

第469部分

新九灭重生-第469部分

小说: 新九灭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异。
    不过仙人也要修炼,成为仙人之后元婴肉体完全融合,并形成所谓地紫府元神,体内的经脉也都凝成一股。这就需要特殊的修仙法门了。天界之中仙派林立,修仙法门也是多不胜数,威力上也差别甚大,而且一般的仙人只要修习了其中一种修仙法门之后基本上就不能再改换其他的修仙法门了,这也是对仙人的一种制衡吧。
    泰山神府之中虽然也有几门修仙法门,但都是最低级的,而且一般人也根本就不能修炼。我现在虽然完全可以修习这所谓的修仙之法,但却也懒得修炼这么低级的修仙法门,只是将它们不时拿出来作为参考罢了。
    有了这些系统而全面的修真、修仙法门作为参照,再结合我自身体内形成地特殊的经脉形态以及经脉中那种神秘而特殊地真元法力的运行方式。我这才逐渐摸索出了《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的雏形,并不断的完善起来。
    《大梵五首经》是以我体内的五大正经为基创立出来的。分做五部,为《金刚不坏体经》、《巨木胜华经》、《水禹经》、《梵火经》、《大德后土经》,各部之间相互关联又各自成独立体系,既能分开来修炼又能合起来修习。
    《大梵五首经》单独修炼一部就可得一种修仙体制,成就一门仙术神通,而且理论上每一部修炼法门都能不断地重复修炼。每成功修炼完一个循环体内功力成倍增长,还可再多出一种本命神通,比之神府中留下的那几种低级的修仙法门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倍。不过这种理论上的推断也只是我自身的感应加上用“玄”不断分析了数百上千万遍之后才得出的,出错的几率不会超过一成。但是即使如此却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幸好我每时每刻都在将之不断的完善之中,出错的几率也是越来越小了。
    修炼《大梵五首经》是没有什么忌讳地,单独修炼一部最为快速,同时修炼两部可以多得一种修仙体制,修成之后也可多出一门仙术神通,但同时修炼的进度也会放慢一倍。同时修炼三部地话。修炼进度会再次降低一倍,但所得的好处同样也很是诱人。同样。四部同修,进度再降低一倍,五部同修,那要想修炼有成所花费的时间将会是修炼单独一部之人的十六倍。
    可惜,《大梵五首经》的最低修行门槛也要是跨过御神期境界的修行者,尽管已经比一般的修仙法门的修行基础降低了很多。修仙法门的最低门槛乃是渡过天劫的大乘期高手,比之《大梵五首经》的修行门槛可是整整高了两个层次。目前为止,整个梵教之中也只有长老堂和护法堂的一些长老和护法在修炼,且还没有任何一人能将其中任何一部给完全修成。《十脉神通秘法》同样如是。
    《十脉神通秘法》乃是我以体内的十大奇脉为基创立的,也做《五部》,分别是《空、器脉经》、《龙、魂脉经》、《蛇、丹脉经》、《刀、甲脉经》和《妖、剑脉经》,与我体内的空脉、器脉、龙脉、魂脉、蛇脉、丹脉、刀脉、甲脉、妖脉、剑脉十大奇脉相互对应,每一部都可同修两种神通秘法。
    与《大梵五首经》不同。《大梵五首经》乃是改变体制获得天授神通,而《十脉神通秘法》却是先修神通秘法,最后成就特殊体制。两者相比说不上谁高谁低,同《大梵五首经》相似的是,《十脉神通秘法》的每一部修行法门理论上也都可不断的重复修习,每修炼一轮功力翻倍,更能几部法门共同修炼。
    最重要的是,在渡劫之后,修炼者跨过了仙凡之间的那道大门就可以同时修炼《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就如同目前的我一样。
    梵教因为我建立地接引峰的缘故所以没有天劫一说。但渡劫期地境界还是要经历的,不然那里能够明白天心感应。目前梵教之中稳步踏入渡劫期的只有一人。那便是护法堂的首席大护法天易道尊。不过天意道尊才刚刚踏进渡劫期的境界不到一年,所以也不愿这么早就引动天劫进入接引峰跨过那道门槛,以他的经验和见识当然明白在渡劫期待地时间越长将来修炼的时候遇到的阻碍也会越少,也因如此这才让黄道真人成了梵教之中第一个从接引峰上出来的梵教仙人。
    梵教的
    次的修行法门,低层次的是给普通人修炼的,中层次者修炼的。而高层次地却是预备给仙人以及准仙人修炼的。长老堂和护法堂中地那些修为踏进了御神期的长老护法们,已经算得上是准仙人的行列了。要知道,梵教弟子是不用渡天劫的,那种修真界中大半修真者被天劫灰灰的情况是不会出现在梵教弟子身上的。
    七天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将心神完全与“玄”融为一体,不断地对自身的修行功法进行分析完善,并让体内的能量自发的按照《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的各种运行路径运转下去,保持着一种天人合一混沌如空的状态。
    混混沌沌之中,体内的五大正经十大奇脉都被一种汹涌饱满的气机所充盈着,各自遵循着一种奇异的律动缓慢而自发的运转。不时地相互碰撞融合,然后又相互缠绕分离。很快一个大圆满的周天就要完成了。忽然,体内地其中一道气机猛烈颤动起来,然后便是剧烈的膨胀和收缩,三百六十五次之后,这道气机瞬间停顿下来,接下来便急速的运转起来。那速度,比之平常快了百倍还多。
    我心中一惊,急忙将心神从“玄”中分离了出来,不敢有丝毫大意的关注着体内的那道气机的变化。
    《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创立出来之后,我体内的那奇特的真元法力便分化做了十道本质相同却性质迥异的气机,每道气机或是以一道正经为主或是以两条奇脉为主,各自遵循着一种神秘的律动在缓慢的运转着。就好像我的身体自动替我做出了决定,那就是要同时修炼《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所包含的所有修行法门,而且每每我对于《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有了新的认知感悟并完善之后,体内的那十道气机也自发的朝着最完美的运行方式转变。仿佛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那道异变的气机以百倍于平常的速度运转了三百六十五个大圆满周天之后,忽然再起变化。竟然一分为二,凭空衍生出一道细小的气机出来。这道衍生出来的气机与原本的那道气机性质完全相同,只是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在缠绕着原来的那道气机再次运转了三百六十五个大周天之后,猛然窜出了这道气机所运行的两道奇脉。
    一阵钻心的刺痛从体内传来,这种刺痛仿佛作用在灵魂之中一样,让我瞬间浑身发麻动弹不得。同时我的身体也再保持不住普通人的模样,五头十臂的肉身法像顷刻间显现了出来。
    那道衍生出来的气机乃是从刀、甲两大奇脉中窜出来的,这道细小的气机随即环绕着刀、甲两大奇脉在外穿行,在我原本就强横之极的肉体之中硬生生的再次打出了两个细小的类似于刀、甲奇脉的脉络出来。这个过程缓慢之极,每时每刻都让我承受着钻心刺骨一般的痛苦,让我有种度秒如年的感觉。好在第一个大周天过去之后这道衍生气机的运行速度立刻加快了一倍,我的痛苦也减轻了许多,再一个周天过去速度再次提升了一倍,痛苦也再次减轻……直到三百六十五个周天完成,这道衍生气机的运行速度才完全和刀、甲两大奇脉中的那道庞大的气机运行速度保持了平衡,然后双双瞬间放慢了下来,再次保持着和体内其他九道气机相同的运行状态。
    这个时候,我再感受不到丝毫的痛苦,浑身反倒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忽然充斥在我的心神之中。
    就在此时,我先是感觉到体内紫府中的元神起了变化,五头十臂的元神竟然再次多出了两臂出来,变成了五头十二臂,而那多出的两只手臂分别还握着如同虚影一般的战刀和盾甲。
    直到那战刀和盾甲由虚变实,我的肉身也再起变化,腋下竟然也再次缓慢的长出了两只手臂,手中同样虚握着由真元法力凝结而成的战刀和盾甲。
    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修炼的《十脉神通秘法》中的《刀、甲脉经》已经大乘,自发的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修炼循环之中,并再次强行改变了我的肉身体制,增加了两道奇脉,多长出了一双手臂出来。想来这多出来的一双手臂也应该有着类似于其他手臂的神通吧。
    这个时候,我再次对《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有了新的感悟,心神不由自主的沉浸在“玄”中再次对其分析完善起来。
    出关之后,我这才发现竟然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六天,那最后的体制改造竟然花费我九天的时间。幸好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发现儒门八大派的修真者有进一步的行动,也未发现有大批的儒门修士出现在地球、岳华星、金黄星或者无羽星附近,否则少了我之后的梵教正面对上儒门八大派的大批修真高手的话,后果真是难料。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这些天来李灵真、李灵珊两女还一直待在凤霞山陪着圣女宗和百花盟的那些女子,一直没有出来,想来要劝说这些人放下面子加入梵教还真是一件不好办的差事。
    招来统议院的一位官员询问了一下关于大战筹备的事情,这才发现在这方面完全不用我来操心,统议院已经做好了所有的筹备工作,长老堂、护法堂、十六宗和护教八部战车也全都做好了随时参加大战的准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就等儒门八大派来袭了。
    统议院的官员走了之后,我立刻让护殿甲士敲响泰山钟。
    九响之后,不过半刻,长老堂和护法堂的的长老、护法们就来了八成,其余没能赶到的也基本上都是职责在身无法赶来了。泰山钟九响,乃是召集长老堂、护法堂所有闲置长老、护法到泰山梵宝殿集会,并听讲梵教中高层修炼法门的谕令。
    此次宣讲梵教最高修行法门,我也通过接引神府的联系将黄道宗的宗主黄道真人唤了过来,让他一同听讲。希望我所创立的《大梵五首经》和《十脉神通秘法》也同样适合他修炼。
    第六卷 第十六章 儒门袭来
     更新时间:2008…8…23 21:59:15 本章字数:3630
    山梵宝大殿之中,五百多位梵教长老和护法分做两边两侧,各自凝聚出一股庄严肃穆而宏大的气势来。黄道宗宗主黄道真人则盘坐在大殿正前方,就在我的教主至尊銮座下方不远处,虽只单身一人,但其身上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某种类似仙人一般的恬然气势却丝毫不输两侧的那些来自长老堂和护法堂的长老护法们。
    大殿左侧,是二百长老,由长老堂的五位大长老玄天、玄黄、玄玉、玄化和玄业带领,分做五列,各领一支。大殿中升起了紫竹金丝编织的蒲团来,让众位长老盘坐其上。
    这种紫竹金丝编织而成的蒲团可以清心明智,消除人内心的欲望和杂念,乃是梵宝殿中自带的常物,有九千八百个之多。由此不难想象当年泰山大帝时期整个泰山神府是如何的兴盛景况了。
    大殿右侧,则是三百护法,虽然由护法堂的五位大护法天易、虚坛、虚忏、虚能和虚尘为首,但却分做了九列,按照梵教中禅、真、善、正、心、气、静、剑、雪九大武宗所属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