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穿越之弄潮者 >

第63部分

穿越之弄潮者-第63部分

小说: 穿越之弄潮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瓷器博物馆就开始开工建设了。同时中国海洋运输公司的海洋打捞船队和由国家科学院、故宫博物馆、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历史学、考古学、海洋学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队伍也随船来到了南海。

历史两个星期的打捞,“哥德马尔森”号商船被整体打捞上来,自然其中的二十多万件瓷器和四十五公斤的黄金也落到卫华的手中。然后这些瓷器被运送到了深圳,在深圳由专家、教授们对这些瓷器进行一一鉴定,把其中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送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其余的暂时保存在深圳,由专门的考古人员负责管理,等瓷器博物馆建成之后,在交给瓷器博物馆来管理。

大大们!你们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一百三十五 第二次见面

卫华站在自己的新游艇上看着已经被打捞出水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心里十分的痛快。此时卫华想到:米切尔·麦克·哈彻这个王八蛋估计现在正在东奔西走满世界的收集关于“哥德马尔森”号的资料呢吧。不过过了今天他收集的资料就没有用了。不知道等他知道他费心费力收集的资料已经没用了的时候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被气的吐血呢。没有了“哥德马尔森”号的刺激,他应该不会再想着去打捞“泰星”号?如过这家伙还是不死心,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到澳大利亚把这家伙干掉来个彻底解决。还有“泰星”号自己是不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一起也把它打捞出来,反正“泰星”号沉没的地点离“哥德马尔森”号沉没的地点不远,而且具体在什么位置自己也知道。(联络器的资料里有详细的记载,哈彻打捞“泰星”号的时侯网络已经诞生了!)

考古专家们开始从船舱中搬运那些装在箱子里的瓷器,没多久的时间箱子就在船甲板上顿成了小山。看到了这些卫华决定放弃一起打捞“泰星”号,还是等瓷器博物馆建好再说吧,这次只有二十三万件瓷器,可是“泰星”号有一百多万件瓷器呢,打捞并不难但是现在把它打捞出来,自己把这些瓷器放到到哪里去。一百多万件瓷器需要的地方可不小,还是先让它们在海底沉睡吧。打捞结束,卫华和丁鹏、何晓雅回香港,打捞船队回深圳,博物馆的建设问题不需要卫华来操心,大陆方面有专人负责,卫华只管出钱就是了。

卫华回到香港时已经是12月上旬末,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是西方人的圣诞节,卫华的管家大卫已经开始准备过圣诞节了。圣诞节前夕木下樱子从日本来到香港,玛丽也从纽约赶到香港,杰西是从中国的大连赶回来的。五个人聚到在一起的时候卫华听取了一下四个老婆的汇报。日本方面由于卫华超级作弊器的指挥,这几年卫华在日本的投资收益平均每年都在60%以上,到1983年底卫华在日本的投资已经达到惊人的90000亿日元。在美国方面到83年底投资达800亿美元,每年的平均收益超过40%。在香港和大陆方面卫华的总投资达到60亿美金,其中铱星公司46亿美元,虞教授负责的晶圆生产线和芯片生产线以及香港的科技实验室总投资达10亿美元。卫华在大陆的太阳能公司和外贸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共4亿美元。

现在的卫华身家过千亿美元,可以说的上是世界首富,但是卫华知道他和世界上那些真正的大财团比如说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等还是相差太远,不仅仅是在财力方面相差很多,潜在的影响力方面差的就更多了。影响力这东西需要花时间来慢慢的培养的,卫华崛起的时间还太短,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那些大财团都是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关系网都已经完善了。圣诞节过后四女又各自开始工作,卫华开始研究自己身体的变化。卫华在南海寻找“哥德马尔森”号沉没地点的时候已经试验过了,他完全可以不需要经过鼻子来呼吸,也就是说到他达到了武侠小说里的胎息境界,而且他的身体完全可以承受三四个大气压力。因为答应苏菲亚每天多吸收四个小时的电力,所以每天上午的时候卫华基本上都是在修炼功法并且吸收电力,下午则是没事看看书或者出去溜达溜达。

时间很快就了1984年1月,这一天卫华在家里刚刚结束电力吸收,管家大卫就来卧室告诉卫华说是白建军来了。卫华知道白建军没事的话是不会来他这里的,于是急忙去见白建军。白建军等管家大卫离开后对卫华说道:

“首长要见你!”卫华听了这话后就是一愣问道:

“哪一个首长?”

“最高首长!”卫华听了着话突然想起来了,第二代领导人1984年1月第一次南巡,视察了深圳等特区并提了词,从这之后改革开放才真正的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的行动指南。这个时间第二代领导人应该在深圳,想见他也不奇怪,深圳和香港只不过隔着一条河罢了,正好卫华还想要有事求第二代领导人呢。

“那好吧!我们现在就走吗?”卫华问到。

“现在就走!”卫华带着丁鹏跟着白建军走了。很快卫华就在深圳的五洲宾馆里见到了第二代领导人。第二代领导人看到卫华后高兴的说道:

“小家伙!你是好样的,这几年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出了不少的力,帮了不少的忙,我们都应该感谢你啊!尤其是在印尼的问题上,你考虑的比我们要长远,这一点上我们不如你啊。今天叫你来只不过是想和你见见面,想听一听你对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有什么意见?你也知道我们和英国人的谈判进行的不是很顺利,香港的百姓们似乎对我们不太欢迎啊!”

“我十分赞同您老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意见。现在的香港百姓不理解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对我们大陆的情况并不了解,对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在以前,停留在七十年代。因为他们缺乏了解大陆的渠道,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大陆真实情况的宣传,对我们的政策的宣传。你们可以邀请香港那些有名的富豪到大陆进行访问,邀请他们到大陆投资,这样的话香港的普同百姓会更容易接受大陆的宣传。”卫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推荐自己的全本《异世之人生》!

  一百三十六 卫华的建议

“你说的对啊!现在香港的普通百姓对我们还是不了解,对我们国内现在的真实情况接触不到,我们是应该多注意宣传啊。我党历来都重视宣传工作,利用强大的宣传攻势来瓦解敌人的斗志和信心一直是我们采取的有效的斗争手段,现在看来我们倒是把这个有效的手段忘记了,实在是不应该啊!”第二代领导人说道。卫华听到这些话心里却想到了其他的问题:一些共产党人忘记的何止是这些啊!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信念很快就会被一些人忘记的一干二净,这些人也成为了贪婪的蛀虫,贪婪的吸食人民的血汗,令广大人民群众无比的痛恨,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可是这些事卫华不可能告诉第二代领导人,因为现在这些事还没有发生。想到这里卫华还是决定提醒一下第二代领导人。

“邓公!我得到消息今后国内将实行‘双轨制’价格体系是吗?这个政策虽然能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我想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是以权谋私,利用两种价格体系的差异来谋求私利,一旦这种情况产生的话,受到损失的还是我们的普通百姓啊。也许您会认为我说的是天方夜谭,但是我认为这些一定会发生。您也读过《资本论》,资本的原罪是不可避免的。”

“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也知道一旦‘双轨制’实行会产生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却不得不实行这种办法。你也知道要想把我们的经济快速的发展起来,就必须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可是现在我们的体制僵化,人民的思想守旧,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但是我们现在大规模宣传的作用效果又不好,原因吗我估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做的太好了,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太多了,人们现在根本就不相信这种政治上的宣传了,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直接的刺激方式,让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得到释放的这种方式了。你所说的以权谋私的现象我们也考虑到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第二代领导人对卫华说道。卫华知道即使他再说些什么也没太多的意义,国人的官场文化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出现贪官污吏是正常的没什么可奇怪的。只是对这种情况的无能为力让卫华心里感到很不舒服,不能因为出现了贪官就否定改革开放的作用,这点卫华还是知道的,没有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就更落后了。

“说到邀请香港的富豪、知名人士到北京访问,不知道小家伙你愿不愿意来啊!你现在的身家过千亿美元了吧?你一个人的身家跟我们的外汇储备差不多,按个人财产来算的话应该是世界首富了,你在香港也算是一个富豪和知名人士,你就没想到自己也会被邀请?再有你也应该回家看看了吧!”

“你们邀请我,我当然会来!不过我最近一段时间要去英国,大概五六月份的时候才有时间,所以你们要我马上去北京的话我无法做到。”卫华说道。

“邀请香港的知名人士去北京访问当然不可能只让你一个来北京,我们还要去邀请其他的人,所以时间不会是在近期,我想最少也的在五月份之后,所以耽误不了你的事情。”第二代领导说道。卫华和第二代领导人的会面持续了很长时间,第二代领导人又仔细的询问了卫华企业发展的情况。卫华特地提出了国内大力发展轻工业,发展与苏联的贸易的建议,这些建议都被第二代领导人接受。卫华和第二代领导人交流了几个小时,直到秘书提醒第二代领导人有个重要的外事活动,两个人才结束谈话。会谈过后卫华带着丁鹏与白建军直接回了香港。

春节假期期间卫华和自己的四个老婆商议卓越私人投资公司在英国登陆的问题,3月份英国煤矿工人就会进行大罢工。而且时间会长达一年,这样的机会卫华是不会错过的,而且卫华对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没什么好印象。五个人商议的结果是这次的投资计划由卫华亲自主持,计划成功后伦敦的投资公司交由公司这两年发现的一个投资管理人才:韩广远来负责管理。这个韩广远是美国哈弗大学毕业,投资能力不错,管理能里也不错,所以玛丽把这个人推荐了给卫华,此人是华人从小在美国长大,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1984年2月20日卫华带着丁鹏、何晓雅、韩广远以及卓越私人投资公司纽约分公司的经纪人和六七十个雪豹保全公司的保镖乘坐一架包机飞到了伦敦,然后这些人住进了卫华在这之前购买的一个庄园。这个庄园在伦敦的市郊,面积不是很大,它原是一个英国贵族的产业,不过这几年英国的经济是每况愈下,这个贵族已经无法负担这个庄园的开销,所以把庄园出售了。卫华正好需要一个隐秘的地方,于是卫华把这个庄园买了下来,这一个小小的庄园花了卫华六千万英镑。

休息了两天之后卫华将从美国转到纽约的10亿美金交给了公司的经纪人,卫华的目标是今后一年的英国的煤炭期货。

  一百三十七 回家

1984年3月6日,英国政府宣布关闭全国174个矿井中的20个矿井和裁减2万名矿工。这一政策刚宣布下来,就遭到英国煤矿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