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杜拉拉升职记 >

第47部分

杜拉拉升职记-第47部分

小说: 杜拉拉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会换人,客人也会变,别和他们说“我过去如何如何”,多去了解对方的风格)

    早日实现退休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共勉2007

    李都看罢全文,叹道:“我若早些看到此文,也早数年做老大了。难怪俗话说,找个好老婆,少奋斗十年!果不吾欺!”

正文 第74章: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 (第一部,完结)

    54执子之手,与子成说

    这一年来,拉拉经常梦到王伟,每次都是把人给搞丢了,急得满头大汗慌慌张张地在茫茫人海中四处找人。

    那些梦,都是漫长而细致的,让她充分体会大海捞针的绝望与茫然,拉拉每次醒来心里一片空落。

    有那么一两次她觉得在机场碰到王伟了,他站在某个角落看着她,但是她回转身去却没有找到人。

    一晃一年过去了,拉拉一直没有王伟的音讯。前两天她在从上海飞北京的航班上碰到一个男人,乍一看吓了一跳:这人和王伟真有几分神似,又聪明又骄傲的德行,一开口,同样的男中音,就连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都象是出自同一个人,只是比王伟要年轻两三岁。

    结果人家还主动和拉拉搭话,拉拉不由得在心里笑了:看来有类似长相的男人对女人的喜好也会类似。男人自我介绍说叫李都。

    拉拉这次到北京出差,按计划是三天,明天就要回广州了。傍晚,拉拉走出建国门地铁站,这儿离她住的国际饭店,只不过隔了个“光华长安大戏院”,她在地铁口的小广场上找了一个椅子坐下,看看不远处几个孩子嬉闹,旁边几个老人正在闲聊。夕阳给拉拉全身镀上了一层金黄,她撸了撸北风吹散的栗色长发,忽然意似识到就是这张长椅,两年前自己和王伟曾经一起在这上面坐过,只是那时候是冬天。那也是一个黄昏,他们逛街逛累了,就坐在这张椅子上休息,看到一对年轻男女走过来,两人每走几步,就划一下拳,谁输了就背另外一个,显然是热恋中的幸福人儿。当时拉拉和王伟不敢效仿,怕给熟人碰上影响不好,十分的艳羡。

    往事如烟,但愿不要散在风里,拉拉惆怅地掏出手机,发了一条也许永远收不到回复的短信给王伟:“不管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一起。”她把身子挨得离一起更紧了些,仿佛椅子上还保留着王伟的体温,又仿佛这样就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

    李都读了拉拉发给他的邮件,大为赞赏,正把玩呢,他刚从英国回来的表哥走进书房,一面在书架上找书,一面问他:“琢磨什么呢?”

    李都正特别想找个人说说飞行奇遇,就转身用诱惑的语气说:“我前天回来在飞机上认识一美女。”

    表哥看看他,笑笑不说话。李都说:“哎,说句良心话,姿色吧,只能算中上,不过身材和动态真的不错,不但气质好,声音也性感,人又聪明,还特自然。”

    表哥微笑道:“有这么多优点?你就没和人家套套近乎?”

    李都说:“哪能呢!我再懒,有你这么个做销售的表哥,多少培养了点制胜心这不,人家还发了MAIL给我呢。写的真不错,你来看一眼。”

    表哥瞄了一眼屏幕说:“都写了些啥?这么长。”

    李都热心地说:“她是个HR经理你来看一眼吧,内容真挺好的。”

    表哥大致看了一下说:“这个内容确实挺适合你,对你应该有帮助。”

    李都抗议说:“哎,你这话里有话呀,什么叫适合我,你的意思你的水平比我高,这东西对你太简单,对我正合适?”

    做哥的笑了说:“我真觉得挺好的,内容实用,而且逻辑很好,一看就是大公司HR的出品你没问问是哪家公司的HR?”

    李都说:“婉转地问了,人家不肯告诉我,就说叫什么拉拉我给她起了个绰号叫‘蓝裤子’,因为她穿了一条NIKE的休闲裤,是深蓝色的,她穿那条裤子,挺酷的。”

    王伟愣了一下,马上把MAIL拉到下端,果然落款是“拉拉”,在看看发送人的邮箱地址,心里就明白表弟李都这是碰上谁了。

    李都见状,惊讶地问:“你认识她?”

    王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他压抑着怦怦的心跳问李都说:“她看上去怎么样?”

    李都说:“刚上飞机的时候好像比较累,坐下就睡觉,醒来后精神还不错。”

    王伟站起身,来回踱着步不说话,李都试探道:“王伟,她是你以前在DB的同事吧?”

    王伟没回答,反问道:“是前天回北京的航班上碰到的吗?”

    李都说:“是呀,她看着像来北京出差,一个人。”

    王伟点点头,撇下李都,走出书房。

    李都站在那里,摸摸后脑勺,精细掺拌地自言自语道:“我说呢,有钱有貌的一主,怎么老打光棍?这就对了!我做好事儿了!”

    王伟回到自己的房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仔细收藏的手机。他打开手机,进来一条短信:“不管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一起。”王伟觉得喉咙一阵哽咽。

    王伟知道,拉拉每次来北京都喜欢住国际饭店,他马上打电话到“国际”的前台查询,对方帮他在电脑里搜索的短短的十几秒里,王伟的心七上八下,生怕查不到这个名字,或者是人已经离开了,等得知人没走,他才稍稍放下心来,马上出门。

    夜色不知不觉一点一点笼罩了拉拉,她感到凉意的侵浸,终于慢慢站起身走向“国际”。

    拉拉走进大堂,只走到底右转走向电梯口,忽然迎面不敢相信的看见,王伟正站在那里等她。“拉拉”他叫她,还是原来那个熟悉动听的男中音,并过来抱住她。

    拉拉马上哭了,不说话。

    王伟十分心疼,:“都怪我,我以后再不丢下你跑了!”

    不时有客人往来,微笑着看他们马上走开,拉拉很不好意思,有控制不住自己,就哭着走进电梯,按了楼层,一边还是哭个不停,王伟拥着她,半天想不到别的,只得说:“要不,以后你老关机,我跑全世界找你,行吗?”

    秋天来了,梧桐树的落叶三三两两的飘落到长安大街上,这正是北京最美的季节。

    …完

正文 第0章:作者李可 自序

    一个人从25岁到40岁,有不同的责任和焦虑,而体能、经验和心态也大不相同。

    刚毕业,一心想找份好工作,但到底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心里没底,也闹不清自己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

    工作两年有点感觉了,发现具备某些优势的人才够格挑好工作,于是想搞明白并缩小自己的差距。等到自己也能挑好工作甚至被委以重任,28岁、30岁到了,挣的钱多起来,买房提到议事日程上,却发现房价涨得太快,通货膨胀让手中的储蓄贬值,挣得多可能还不如买得对,会理财。

    有人见别人赚了,也跟着炒股,却把本儿都搭进去了,他一咬牙,谁再提理财就和他急!人到这个阶段会发现,不是什么人都能靠投资挣钱的。

    28岁、30岁,正当主流城市人口的结婚高峰,女性很焦虑,是否马上要孩子?要,走势正漂亮的职业进程就会落后;不要,得拖到啥时候?超过35岁就不好了。

    男人的35岁是焦虑的,经验和体力结合完美地运行到了黄金分割点,对总监以下的职位,如果能成这时候就该成了,到35岁还没升,有点急人了。

    40岁以后,维和、求稳成了主旋律,升职就算了,但求不要压力太大,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有条件的人开始考虑退休。

    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处在怎样一个阶段?然后才谈得上将会怎么去做。WHY比WHAT更重要。

    理想的工作有四个特性:

    一、是你喜欢的;

    二、是你擅长的;

    三、能使你赖以谋得想要的生活质量;

    四、合法合情。

    另一个角度的归纳显得复杂一些——优秀的人才有一些共性:

    敏锐的判断力;卓越的影响力;高效驱动业绩的能力。

    判断力是对方向、机会的识别和把握。

    中国人喜欢说,某某站对了队,跟对了人;又喜欢说某某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下损失重了——这都是对判断力的一种评价。人的一生总在做出选择,审时度势,人无可免。

    判断力好是什么意思?当别人都还没看出来是个机会,你就先看出来了;光看出来还不够,还得抓紧采取行动把握住机会;甭管情况多复杂,你都能很快就抓住问题的关键,说话到点,做事靠谱。

    房价和股票从来没有像过去几年里那样深入而广泛地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小说中孔令仪劝沙当当把钱拿去买房,而杨瑞建议她买股票,这都是时代背景下普通人根据自己的见识做出的判断。

    叶陶认为择偶是改变命运的第二次机会,他的择偶标准是,“漂亮的老婆不是他自己这样的穷人该想的,至于温顺,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顶钱使,如今啥都贵,男人要是自己没本事,就更该找个有本事的老婆,否则,就是对家庭、对社会都不够负责了。”叶陶在明确自己有几两本事、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后做出的判断,抛开俗气高雅不谈,逻辑上他的判断过程是合理的,强于无根据的自信。

    当人有了清醒的自我认知,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就能更加达观和明智,知道哪些事情要有毅力去坚持,哪些事情要有心胸去放弃。

    什么是影响力?

    我们会听到类似申明:其实,我还是没搞明白,但老王是内行,他说行,我听他的;我愿意跟着老王,他了解我,我想干啥不想干啥他心里有数,合作起来有默契;我是粗人,老张那酸不拉唧的德性,我没法跟他一块儿,人家老王也是文化人,就不像老张那样动不动就咬文嚼字。

    老王明显善于施加自己的影响,说服他人和自己合作。此结果的原因何在?他明白人家心里担心啥、想要啥,而且,能根据对方的人际风格,调整自己的方式——这就是影响力好。

    要说服观点不一致的人与自己合作,除了解决方案确实有效,还需要好的沟通技巧。

    职场中的主流精神需求有:被尊重,被信任,安全感。小说中,当拉拉意识到李坤的影响力有问题时,向李坤详细介绍了沟通的技巧,诸如陈述客观事实而不给对方贴标签以免引起争议;聆听并且回应;表示理解,但理解不代表同意等——这些技巧乍一看有些复杂,使用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人剑合一了。

    关于驱动业绩的能力。

    小说中,杜拉拉在评价大区经理陈丰的时候,曾提到他“永不满足现状”,这是驱动力好的一个典型表现。

    当销售经理抱怨工资没有竞争力,杜拉拉明知道薪酬经理王宏不好讲话,还是主动找王宏商量,为了说服王宏,在很忙的情况下,她愿意承担薪酬分析的任务,她清楚周酒意对此有意见,但仍不同意应付了事。这个过程中,拉拉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积极主动地推进目标的实现,即使这样的行为意味着给自己找事儿甚至可能有风险——这是驱动力强的另一个标准特征。

    作为小说,《杜拉拉2华年似水》展示了2005—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