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五代当军阀 >

第175部分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175部分

小说: 混在五代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来了!”
    卫兵高声叫嚷了起来,从远处隐隐的显现出几艘船的影子,他顿时有种如付重释的感觉,终于等到海船的来临,这可是他从出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从来海上来的船只,从前只是听祖父说过海上霸王之事,没想到真有能够航行在海上的大船;
    远处的海船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一艘、两艘、五艘,年轻的卫兵嘴上还冒着一丝不可见的绒毛,但他也是老兵了,自从节帅大人入主幽州之日就入伍,如今已有两年多的军龄了;
    “嗨!”
    高达数丈的海船的船头上传来一阵苍劲的呼喊声,洪亮的声音传到了卫兵的耳中,顿时将他从惊愕中惊醒,随即大声回应道:“来者何人,可有将军信物?”
    声音随着海风传了过去,片刻之后对面传来回应,道:“此乃节帅大人座驾,快让你们都守出来接驾。**
    卫兵一阵欣喜,这与都守大人交代的完全相符,大声道:“你们请稍后,我去叫下面放开闸门,再拉你们的船入港。”
    船上李疲惫的身躯掩不住的满面欣喜之色,这些天从南到北不停的奔波,安定百姓,清剿流窜溃兵,年关将至。内忧外患暂时都消弭不见,总算可以安下心来过个好年了。。。
    大船入港的消息瞬间传到了幽州各官吏的耳中,纷纷闻之大喜,孙鹤、韩延徽等一众官吏亲自前来迎接,还有王郜、景延广等东都过来地一干旧人从远处疾步走来,到李面前躬身行礼,“主公!”这个礼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尊敬,长期以来李的雄才大略、亲近为民。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佩;
    “允直、广为!”李紧紧的握住了王处存、药元福两人的手,“藏明。”
    韩延徽一听忙上前与众人见礼,躬身道:“某在,节帅安好!”
    “哈哈,走,我等齐入内府中去,我已经设宴。日大伙畅饮。”
    “敢不想从!”
    又是年关了,李记不清这是在梁朝过的第几个新年了,也许是第四个,也许是第五个,不管怎么样,李以卢龙节度使身份举行的新年聚餐还是照例在除夕地午间举行了。
    新年吃饭讲究的就是喜庆,因此也没有人去触霉头提到政务、军务,即便从义武召回来的史弘肇、高行周两兄弟亦是如此,无论是燕幽派系,还是河北派系。这个时候也都通通的放下了芥蒂,大家欢聚一堂,吃吃喝喝。武人拼酒,文人谈***,完全一派欢乐和祥的气氛。
    借着这股喜庆,韩延徽的父亲韩梦殷在席间像李提出联姻的要求,由于李一直以来没有给瑕儿及紫儿正式地名分,也没有立储,这让众人以为李还有意正式娶妻,这也实在是李从来就不懂这些玩意。但对于其他人而言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韩梦殷的话一出口顿时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这个时代虽然说伦理道德为之一丧,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为所欲为,但在这些半文人心中还是有着那么一点传统的东西存在,大堂中顿时变得无比寂静,众人都紧紧的盯着李的脸,期待着从李的回答中听出一点他们想要的东西,只有李身旁地卓娜不解所以然。端起酒壶为李添着酒水;
    李一扫众人满是灼热的眼神。仿佛都在期待着什么,微微一笑。暗道这一趟是躲不过去了,一振身形,朗声道:“相信我李的为人大家都清楚,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大家都有。”
    众人稍微愣了一下,仿佛都明白了些什么,也纷纷附和,特别是燕幽一些老牌家族更是起劲,一下当即有八封庚帖递了上来。李一下哭笑不得,又不好拒绝,只得一边敷衍说会考虑,一边在心里咒骂这些家族地邪恶心理及狡诈行为。
    这些家族出于各种目的,大家都喜欢能在燕幽这个地方继续生存,发扬和扩大,都是因为看重了李这个人,用那个时代的话说就是认为李有投资价值。
    同时又拉动了这么多高官,这让李不可能拉下面子来直接拒绝。
    李打了个哈哈,给众人劝酒,顿时气氛又热烈了起来,宴会用的是大圆桌,圆桌是中华民族的搞关系一套的典型道具,这当然是李特地提倡的。
    虽然圆桌上没有上下之别,但各官吏们的心中还是等级森严,纷纷有默契地按官阶大小分作在李的两旁,离李越近官阶就越大。
    李心中也默然认可,这是统御之道。
    酒是好酒,现在宴会上喝的酒叫剑南春,发明者郑浑,李并没有在燕幽下禁酒令,郑浑在科学创作的同时还在李的指导下发明了蒸馏酒,这立即受到各大权贵、商贾的热捧,在冬天里喝一口这样的酒,从喉咙到胸口,整个都是火辣辣的,然后再到四肢,比烤火还舒服,燕幽多豪杰,对这种高浓度地酒真是爱煞了。。。
    李突然间感觉有些累了,这几个月东征西讨、忙里忙外确实让他感觉疲惫不少,但如今却不是放松地时候,不然等待他的结果将是和大多数割据势力一样,被淹没在历史地长河当中;
    “来,饮杯!”
    “干!”
    群情高涨,宴会达到了高潮。^^
    在一众官吏纷纷歪歪斜斜的告辞之后,李又和史弘肇、景延广还有陷阵营唯一剩下的几个老兄弟喝了一会,几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刀头舔血的年代,每个人都动了真情,想起那些死去的弟兄,马六和关志英两人更是喝的眼泪汪汪,一会唱一会叫。
    最后李如今的酒量大了许多,看起来还算正常的,最后把几人送回去以后李回到内院看了一会。
    借着酒劲抱起小乙的二岁大儿子周汉,问他:“今后你来继承这燕幽如何?”
    小周汉有点漠然不知所措,然而一旁的瑕儿和紫儿却吓得脸儿惨白,砰的一声跪倒在地,还把儿子小李景通拉到身边也跪下,不断磕头,“大人三思啊!”
    “好了好了。”李酒劲未散,心中颇为烦躁,挥了挥手:“说说而已,让他当我还怕害了他呢!”
    一甩衣袍,跨上乌蹄踏雪大步朝外驰去。
    前两天刚下过雪,幽州城的城角四处还残存着不少的雪迹,但也掩盖了不少的硝烟肃杀之气,李一拽缰绳,马匹放慢了速度缓缓而行。
    环视着周围的屋宇,比之先前大战之时已经多了许多的生气在廊里之间,许多的孩童小儿正在大街上嬉戏,见马队行来,行人纷纷让路,甚至有百姓直接跪倒在冰冷的土地上,只有节帅大人才能有如此多的护卫,对于节帅大人他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李没有故作清高的去扶起这些跪倒的百姓,然后告诉他们人人都是平等的,民主平等这东西搞得好会是个好东西,搞的不好就是流毒。
    这座城是他李的,这些百姓的一切,包括生命也是他的,只有他李才能够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才可以保证他们能够不挨饿,不受冻,况且在这个人性泯灭的时代只有强权才是治理之道,李自认为可以当的起这一拜。
    不过,事实上,被人膜拜的感觉。。。很好。
    他从这些百姓那纯挚的目光中发现,他们的感情是真切的,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尊敬,这。。。就足够了。
    “通告民政司,明日每户按口发放粮食五两。”李回头对身后的侍卫淡淡的说道。
    跟在身旁的年轻侍卫颇为机灵,立即大声的宣告了这一消息,当场的百姓立即欢呼了起来,其中更是响起了“万岁”的呐喊声。
    李环视了下四周,身边的侍卫一个个把胸脯都挺的直直的,李点了点头感到十分满意,军人首先注重的是气势,打过这么多生死战的李对气势的运用最有心得了。
    这些侍卫其实都是从上次妫州攻防战中表现突出的百姓中选出来的,能够让李存勖灰溜溜的逃回太原,百姓就将地道战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至。
    不过说到底上次能够成功的抵御李存勖的大举来袭,和李实行的兵员制度及那套仿照大秦时的典章制定了一系列功勋制度不无关系,在王郜、韩延徽、孙鹤等人的操持下,已经让幽州的百姓把百姓的自身利益同整个幽州紧紧的联系了起来。
    “报!”
    远处传来的一声长喝急爆裂的马蹄声将李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他知道一定又是有麻烦来了。。。





    第六卷 第二百二十五章 贩卖军火
     更新时间:2009…5…2 21:48:19 本章字数:3283


    “***张彦!”李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上,茶碗在桌子上跳了两跳最终落到地上,喀嚓一声摔成了几片,堂下侍卫纷纷静若寒蝉。
    敬翔小心的凑上前来问道:“主公,何事如此恼怒?”
    “这***张彦竟然要投靠李存勖!”李脸色有点激动得泛红。
    敬翔暗自心惊,杨师厚暴亡之后魏博大乱,如今的魏博已经早已不是以前那只跺一跺脚地面就震三震的天雄军了,不过也正因为有天雄军的存在,他和李存勖之间才能维持一阵微妙的平衡,而如今张彦竟然要投靠李存勖,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意味着马上就有一方要化为飞灰了,也难怪李如此激动过了。
    “主公,如今魏博不是贺德伦为节度使么,难道他不能节制张彦?”敬翔疑惑的问道。
    “哼,贺德伦,傀儡尔!”李冷笑一声,继续道:“如今此事可真麻烦了,战场上赢了李存勖,难道要在庙堂之上输给他不成?”
    敬翔凝眉沉思半晌,突然道:“主公,此事还有挽回的余地。
    “哦,如何挽回?”
    “此事。。。该。。。如此如此。”敬翔凑近前来,对着李耳语了一番。
    “嗯!”李连连点头,脸色顿时舒展了开来,转身朝外喊道:“来人,去让礼部准备一些珠宝,再让军器监准备二百副上好的龙鳞甲,过两天我要用上。”
    “遵令!”
    困扰心头的事情解决完礼部已是心情大好,拉着敬翔讨论一些卢龙的发展的事宜。有一点他和敬翔达成了一致,就是发展贸易经济,以贸易来带动各方面经济地发展,这点让李很是佩服敬翔,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能有这个认识很不容易。
    从李到幽州的第一天起,不,应该是在沧州的时候起,李就坚持了以军事建设为中心,集中的半计划经济为体制的精兵路线。
    依照李的想法,卢龙地广人稀。但矿产资源丰富,这两年在李的刻意安排下,手工业,尤其是军械制作水平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上次大战中能够以少胜多,和幽州地刀兵锋利、甲胄坚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尤其是诸葛连弩车以及粗制火药是李杀伤力最强的秘密武器,如果不是靠这两样东西。可能现在幽州早已换了主人了。
    实行这个路线就势必要牺牲百姓的一些幸福,但也是李迫不得已的,如果按照一些理想派的想法,首先就应该把经济搞上去,慢慢的实现现代化,发展高科技,再武装部队,在实现民主化,恐怕你种地粮食还没收割就已经落入别人的肚子里面去了。
    这是乱世生存的根本,而且李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的贯彻下去。李打心底的非常佩服这些百姓们,中国的百姓是世界上最坚韧,最有忍耐力的百姓。只要稍微的给他一丝活命的机会,他都会毫无怨言地默默耕耘,然而在这个人吃人的乱世,这些军阀连活下去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李曾经许多次暗自发誓,不奢望在生之时能够让人民实现奔小康地伟大目标,起码也要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