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104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104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最后长老会达成决议。不得为任柯一方提供武力上的支持,也要求战斗的双方都不得侵犯太昊族地利益,我们还是与双方都保持贸易关系,希望这场仗会以较小的伤亡和较短地时间结束。

    最重要的是不能损伤太昊的利益,这个原则让那些对由族颇有成见的长老们无从反驳,只得按民主原则,少数服从了多数。

    初二天,由族的族人拿到换回的盐和太昊对战争两不相帮的承诺,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很快,局势向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迅速发展。

    姜由的正式代表来到石头城,要求各部族的战士们立即作好战斗准备,带上武器和牛皮,在石头城外参加训练,姜由的大军将取道太昊前往南方,越过大山与由族作战。

    11个黎族小部族的族长见事不妙,连夜串联开会,随后几天里陆陆续续地有黎族人跑到了太昊城里来,要求太昊族收留。

    我让长老们清点了一下,11个部族竟来了800余人,这已经是石头城现有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了,还有没跑过来的老弱没算。

    太昊的长老代表团立即组成,并向石头城派遣,两族长老在黎族宗庙内谈判了一整夜,第二天回来的长老向我答复,黎族在近日内将关闭城门,禁止族人外出。

    我这才定下心来,将已经过来的黎族人安置好。

    同时,太昊的“开发先遣队”也在迅速地组成,已经定于元月占日出发,向公孙氏所提供的土地进军,争取在春播之前在那里建设起一个立足之地。为了这次远征,我们甚至准备了数十辆“长途牛车”!

    其中有一辆牛车上什么货都没拉,全是打制好的成品或半成品铜配件,预备在路上对车辆进行维修。其他车上的就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了,大量的粮食、陶器、麻绳、麻袋等物资都装在上面。

    这支先遣队的规模达到了1300人,其中含200余名骑兵。

    又是一次规模庞大的迁族之举。

    这一次,我们是为了开发太昊族的明天去的。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座新的太昊场面会在北方建起,并创造更高的文明成就!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战争边缘上的骊山族人却给我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礼物。

    骊山族人翻山十多天才来到太昊城,只为了给我带来一块发亮的石头,据说这是为了报答我对骊山族人的大恩,听说太昊族长喜欢搜集各种特殊的石头,才特意给我送来的。

    可是石头竟然在路上碎掉了。

    送石头的战士欲哭无泪,连死的心都有了。

    什么样的石头?这么易碎?

 第一百六十三章 锡锭重融

    将要出发的族人在紧张准备,城内一片繁忙,牛羊的划分,栗米装袋,陶器包扎,铜锭捆绑,牛车检修,一应事务都在长老们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我却在这个时候得到通知说是骊山族战士正在宗庙内等着我,为我送来了骊山族的礼物。

    是什么东西,值得在这大冷的天里翻过十来天山岭送过来?

    我也很好奇。

    等我进了宗庙的会客室,才看见十来名骊山族汉子在那里沮丧地垂着头,为首的汉子揪着一个倒霉鬼正在他耳边嘀咕着什么,而那家伙面如死灰,低眉垂首,一动不动。

    要不是有太昊的长老们在场,这帮家伙说不定会干什么。

    在会客厅的桌子上,我看到了一块摊开的牛皮,上面有数十斤暗灰色的粉末,只有少量的凝块还显示这是一种金属。

    看到我进来,太昊族的长老们都站了起来,垂首迎候,而骊山族的战士中有上一次已经来过的一位,拉了一把带队的战士,全体跪了下去。

    “起来起来!”我连忙一一扶起,只有最后一名战士——就是那个倒霉蛋,据说是是他负责背这个牛皮包袱,其他人是来保护他的——坚决不肯起来。

    “我族人无能,将族长送的礼物摔破,请太昊族长贵罚!”带队的头领很光棍,直接请罪。

    我却没有忙着责罚他,而是将重心转向那些灰色的粉末。

    用手指捏了捏,粉末细腻而均匀,却有明显的金属质感,中间有一两块没有完全碎掉的小块,还能看出一点亮银色。

    是金属,但绝对不是银!

    一是银的强度要高得多,不可能因为摔倒就能碎掉,二是银的熔点比较高。骊山族应该没有掌握达到这么高温度的技术。

    那是什么金属?

    “骊山族是如何找到这种石头的?”我首先关心的是骊山族的冶炼技术,如果已经有远高过铜冶炼技术地其他金属冶炼技术存在,我就得怀疑在我之前已经有人穿越过了。

    “半个月前,我族战士狩猎归来。带了一些兽肉,以前从未见过,族长让人把太昊族送过去的神器用来煮食这种肉。以增美味,谁知从我族所在的山上取下来的石头架在神器下,点火后却从石头中流出了这种亮地东西,当时不觉,等熄火后才注意到,这东西已经凝成一种新的石头。我族族长说,在太昊时知道太昊族长喜欢搜集不同的石头。这种石头是在使用神器时才流出来地,那就应该是属于太昊族长所有,便让我们把石头送过来。谁知这小子——”队长用手拍了一下跪在地上的“倒霉鬼”太不小心,我们一行人全是为了保护他来的。居然让他还是摔了一跤,将石头跌碎!请族长责罚!”

    不会吧!煮汤的火就能炼出来的金属,那还能是什么,只能是锡了!

    众里寻它千百度,居然就在眼前!

    “你们族里的人以前见过这东西么?”

    “据族中的长老们说,以前族人在山上烤东西时也见过这种东西,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就没有搜集过!”

    难道骊山族所在地山上有一个巨大的锡矿?

    “不用责罚他了”我让队长把地上的战士拖起来“我能把这块石头变回来!”

    什么?刚才还焉头焉脑的战士们一下子精神起来!

    屋内地长老们也一时愣住:族长什么时候还会这一招,能把碎掉的石头变回来?

    我提起这包锡粉,直奔匠作区的打铜匠坊,为了二次熔化和加热铜锭,那里有现成的坩锅。

    让土鲁小心地将这包锡粉放入库房,取出约5、6斤的样子,生起碳火,将锡粉放入坩锅内,果然,火还没有旺起来。更谈不上用风箱,锅内的锡就已经熔化完了,估计温度还不到500度!

    将锡水倒入铸锭的模子里,下午6点左右,就可以取出来了,这个东西降温来得很快。

    晚上,宗庙餐厅里,碳火炽旺,温暖如春,我设宴款待骊山族所有战士,上菜之前,我取出一个包扎得严严实实地羊皮包裹,一层层打开以后,摊放在桌上,亮银色的锡块出现在席中所有人的面前。

    “哗”

    餐厅内众人一时皆失态,长老们都离座围了过来。

    “对!就是这个颜色!就是这样子的!”骊山族战士们兴奋得吼叫起来!

    “不过”队长沉吟了一下“模样不一样啊?”

    “那是现在好看,还是原来好看?”粗炼了一下,纯度有所提高,当然成色要好得多了,我对此很有信心。

    骊山族的小队长也明白过来,兴奋地答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东西!”

    这就对了!

    “请转告骊山族长,我太昊大量需要这种石头,这一次你们的礼物我收入了,但回送同等数量的盐!以后你们就要多给我这个东西,我会一直用等量的盐来交换!”

    “哇!”

    翰山族人集体失态!。

    我却有了新的麻烦:本来要亲自带队到公孙氏去地,现在只能交给刚从斟戈氏“出差”回来的木驼了,毕竟他是识途老马。

    我则要潜心研究锡铜合金了。

    据我所知,后世的青铜器就是用的铜和锡形成的合金,这两种金属是主要成份,也是早期人类能够得到的主要金属,其他金属,比如铁,融化的温度太高,如非巧合,一般不易满足让它融化的条件,而铜和锡这两种金属的融点较低,产量也较大,才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种族首先采用的金属。

    但青铜是如何炼成的呢?

    要什么比例的锡、铜合金才能得到我想要的青铜器?

    但至少有一点我是知道的——一个巨大的变革就要发生,铜的应用范围将大为扩展!

    农具、兵器、工具,一样样都要改进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 铸剑为犁

    #训里面,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以铜为主,所以骊山族提供的数十斤##应该已经可以为我的青铜时代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了。

    这两块最早的锡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开端,锡锭在低温下会变为粉是后世的知识,在眼下的这个时代,能将粉变成锡锭才是最让原始人感到不可思议的。

    餐桌上的人都震惊于锡锭的华美,只有土鲁和我能保持镇定,相信在不久时间以后,青铜带给他们的震憾会更大。

    大元的族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我的“无所不知”,对族长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都不再惊诧,太昊的长老明显还缺乏土鲁这种淡定,对族长的创造能力还会感受到奇怪。

    第二天,骊山族的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带着等重量的盐赶回去,这会让他们的族人在一个冬天享受到更多的美味,同时还带上了我作为回礼赠送的一些陶器和粟穗。

    临别时我再三吩咐带队的小队长,向骊长和长老们说明白,太昊族希望交换尽可能多的这种发亮的石头,只要用火烧他们当地山上的一种特殊的石头就可以得到了,太昊族长愿意用大量的盐来交换。

    同时有一个骑兵小队也立即向大元城木恩那里出发,告诉他加大海盐的生产量,经过铜码头时,还得向码头的负责人交待,马上开始在码头贮存一批食盐和铜,不再全部运到太昊城,而是即将开辟一条新的运输路线:从码头到炎族再到公孙氏!

    一时间,工业村和大元城的海盐工业和铜冶炼工业都将全面提升规模。

    而此时,太昊的打铜匠人也已经在大元诸城里制作出了牛车,一派车轿轿马萧萧的热闹场面出现在贸易城为首的诸城中,并随即加大了工业村的产品需求量,大元城、有穷城、汉土城和贸易城不约而同地派出了代表到工业村,提出用各种物资换取多分一点铜锭。

    这一点我对木壳早有交待。60的产品交往码头,40分给大元各城,至于其他族,让他们到大元诸城或太昊城来交换吧,工业村一概不对外销售。

    这个原则给木壳不少的空间,毕竟我也没有给他明确规定哪个城分多少,木壳起初还看生产出来多少平均分配后来就看哪个城给地物资多就给谁多分一点,变相地进行了一点铜锭买卖让各城拼了命地抢着往工业村送东西。木壳就因为掌握了这么一点点权力,整得每天偷着乐。工业村的生活条件也一天天改善了起来。加上年后骑兵的换班,三分之一的矿工们得以回家探亲,让剩下的工人也劳动积极性大增,只为了表现好,抢到下一轮探亲的名额。

    有了良好地后勤保障,铜锭和盐的产量迅速增长,铜码头和盐码头的仓库也迅速膨胀起来。

    元月16日,清晨,我在太昊城内。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