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194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194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粟米酒的销量应该会大减吧。

    太昊宗庙长老们尝过稻米饭以后,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族长要求多种稻子有了一点感性认识,可惜这样地口福有限得很,我不过让长老们尝了数十斤。便把其他的稻谷都收入了陶瓮,用作明年的稻种。YY中,明年新酿的太昊米酒似乎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12月,梓烨的鸽子已经脬化出了近百只,冬季的寒冷让梓烨对这些毛绒绒的小家伙关心备至,特意把小鸽子搬到了宗庙的室内,专门辟出一间乳鸽室。为小鸽子们饲喂粮食和豆桨,小家伙们见到梓烨便着急地张大了嘴。月初从欧且传回来的鸽书让梓烨高度理解了这些小东西地重要性。也在这方面投入更多,专门让四名侍卫家属进入宗庙照料幼鸽。

    任陵得到的是从大楚带过去地第一批太昊鸽子,此前的鸽是大楚码头脬化出来的,只能飞回大楚码头,但元方从太昊带过去的鸽子则能够直接飞到太昊城,这让任陵得以直接在欧且和太昊之间建立联系。

    鸽书字数有限,却反应了任陵在那边的开局还算顺利,现在已经造访了近十个部族,基本上这些部族都站在欧且一边,对太昊地产出和技术很感兴趣,而第二季稻收割以后,余杭村已经有了第一批存粮,稻子的亩产也已经迈上150斤大关,这样算下来,一年两季,800亩地可以产出240吨稻谷,难怪余抗出现存粮了。

    这也让太昊在欧且那边的诸族中多了一项用于交易的产品,此前主要是陶器、铜器、盐和麻布。甚至已经有三个部族在欧且之后提出,打算明年也学着种稻了。

    这让我对太昊稻业的发展多了一点点信心。

    但福无双至,就在我打算带着一系列的好消息过完太昊11年时,从大楚传回来的一封鸽书让我过年也过得不安稳。

    元方决定南征了!

    自元方暴露出他要当族长的想法后,南返一个月不到,就将想法付诸行动。这时我已经发现,元方除了以前当大楚城主需要我支持以外,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为他指点大楚的发展大计了,原来我要求他不得对庸族使用武力地限制已经完全失效,若不是为了当大楚城主,元方可能早就已经马踏庸族诸部!

    大江以北的庸族,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部族,只要位于大楚200里内,基本上都已经被大楚收编,甚至苗城附近都已经被元方扫荡了一个遍,这让大楚的人口快速增长到了近5000人,据我所知,这也应该是庸族的人口极限了。

    但新的南庸村落居然又引发了元方的征服欲。

    “城主率300骑渡江!”偃鹏在鸽书地最后一句让我明白,元方在南方一定发现了新的村落,已经建立地石岗村已经把周围五六个村落集中在了一起,不需要元方去征服。

    那他新的征服对象应该是在石岗村之外。

    元方倒底要做什么?

    梅梅在关切,梓烨一副“我早知道”的表情,风林在家则摩拳擦掌,巴不得已经随元方南下。

    我却有些矛盾:现在就进入了杀伐统一的阶段么?元方是不是太急了点?

    不过他己经不是太昊城主的儿子那个元方了,现在的他,是大楚的城主!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他不愿意加入太昊!

 第三百一十九章 … 人口问题

    。http:///    太昊12年春,年稔时丰,太昊城中,颇有点“大同世界”的祥和光景。

    仓中满是金黄的粟穗,周边没有虎视眈眈的敌人,连曾经让族人畏惧的猛兽也不见了踪影。

    春播之前,正是大练兵的时候,太昊的青年男子此际都在操练马上战术,每日早上9点,经过简单队列训练的骑兵们如同洪流,卷出太昊城东门,沿着粟地间留下的马道,向东而去,约有十里开外,再一分为二,各一千多骑,反向奔驰,沿太昊庄稼地的外围绕行,中午以前,他们得在太昊城的另一边汇合,并比较猎获物的多寡,以此炫耀武力。

    这已经是农闲时太昊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族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太昊城中的肉食已经基本上*畜牧业,很少依赖狩猎了,只是在猎获物较多时改变一下午餐菜谱而已,战士们的猎物多半是满足军事训练的伙食为主,若实在有多的,再分给战士带回本部族。

    但近来却有些不同寻常:连骑兵们的午餐都没有了足够的肉食!

    太昊城周围自不必说,早就成了野兽的禁区,*近者都成了箭下亡魂、锅中美食,以至于近城边的粟地已经不必再修建篱笆墙,但外围却还是需要保护的。按以往的经验,这个季节虽然不是野兽最多的季节,但逐渐从饥饿中醒过来的野兽还是会跑出丛林来觅食地,特别是在太昊外围10到15里的范围内。应该还会有不少稍大型的野兽出现。

    太昊骑兵们一天训练下来,三千多骑兵在这数十里范围内分为上百个小队分散扫荡,往往能够满载而归。回城时在马鞍上搭载上百只野兽,沿途炫耀,这样地情况近来却很少见到了。

    肉食还不是我担心的主要问题,近日大元城将驯养了十多代的“家猪”送了数十只过来。还派遣了熟练的“饲养员”随行,有太昊充足地粮食作保证,相信家猪饲养会在太昊城得到良好发展。但让我惊喜的是。大元城居然还让族人带来了一些蔬菜种子,据说是近年来大元城栽培野菜后得到的良种。叶片肥厚,味美多汁,看来开春后又有口福可享了。

    春播之前,鸽书传来消息,函谷关已经基本具备规模,现在需要地是派遣常驻的战士,并且按木驼地建议,函谷关往姜氏的一侧正在扩大建筑范围,修筑成一座小城的规模。估计能够容纳3000人的样子,准备用于和姜氏那边开展贸易,还建议让太昊城中移居一些族人过去。

    消息在城中发布发后。最为积极的是那些有家人在函谷关搞建设的家庭,还有的家属是在运城或大夏城。最后报名的家庭大约有400户,约2000人的样子。

    过年时,加上返城地族人,城中也不过就13000人口,大量族人在过完年后就赶赴铜码头、大方城等地,再加上搬出去这2000人,城中一下子不到万人,许多里巷为之寂静下来。看来这些年太昊不断的在外建城,尽管人口已经有较大增长,算起来整个太昊城加上迁出去的人口都有2万多了,却只在城中剩下近万人地规模,这样的结果并不很符合我地预期。

    太昊城有特殊的意义,当围绕太昊为中心的一系列城池建设起来以后,太昊应该进一步成为诸城的中心,或者以后建国的首都,以现在的人口规模和发展趋势,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是时候致力于增加大昊的人口了,原来的婚姻法里,所缺少的就是相应的人口政策这一环。

    现在正好一时无事,我开始和长老们讨论如何增加太昊的人口,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生育!

    这一点实际上并不很需要我去强调,原始人的生育年龄特别早,一般在15、16岁就开始生孩子,而且没有任何节育的措施,只要生活条件允许,生的孩子一定不会少。但以前人口增长慢的主要原因,是小孩子的存活率低!

    我到大元之前,根据族人的描述,最多有20%的小孩子能够活到成年,婴儿的死亡率高达一半以上,而当时的长老和妇女们都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证孩子的存活。

    在我的帮助下,多数族人已经知道,生孩子时应该注意安全和卫生,割脐带的刀具也必须用火烧过,再加上太昊医馆的发展,对一般的儿科病开始有了一点认识,近年来已经将婴儿死亡率降到了20%以内,这也是为什么十余年来太昊总人口从1万多发展到2万多的重要原因。

    而造成小孩子不能长大的几个主要威胁,比如野兽的袭击,还有狩猎的损伤等外部因素也已经大为减少,现在太昊城中的少年儿童占人口总比例达到近40%,以至于太昊学校开始大规模占用原来为他们预留的土地建设教室。

    但要进一步增加人口数量,还得在此基础上提高生育率和存活率。

    为此,我提出了几点新政策,让户部的长老们去讨论。

    一是设立专门的产科医院,培训熟练的女医生,负责接生和治疗妇科疾病,还有就是指导育婴,不妙的是,首位对女医生们进行专业培训的还只有族长我本人。

    第二是对生孩子较多的家庭给予补贴,按生孩子的多少发人头费,要能够满足抚养孩子的基本需要,不让孩子多的家庭感受到过重的负担。

    三是对怀孕妇女提供特别保护,怀孕超过三个月的,不允许参加重体力劳动,原则上应该把她的丈夫从外地调回太昊城中,不得再出外勤,本身就在城内的,减少丈夫的工作安排,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妻子。

    四是在城中设立育儿院,凡家中双亲都事务繁忙,无暇照看孩子的,可以送到育儿院中,由专人抚养,育儿院还负责抚养失去双亲的孤儿。

    让我没有意料到的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在长老中受到太多阻碍,却在族人中产生了出乎我想像的效果。

    城中不分白天夜晚,加班加点“嘿咻”的族人大增!

 第三百二十章 … 教学改革

    人口增长只是时间问题,和元方的策略不同,他是*武力在短时间以内集中大量的人口,我却在想办法让本部族人口自然繁衍。//  相比之下,我的方法效率要低得多了。

    有一个事情却是眼下就得开始着手的,就是人口的素质问题。太昊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多,我可不希望将来城中满是壮硕的愚民。

    太昊教育法已经实施数年,城中8岁到15岁的孩子全部都已经进入太昊学校,现在这间学校实施的八年义务教育规模已经达到3000多在校生,太昊学校教师都已经有上百人,分别为学生提供太昊文字、算术、历法、医学、陶艺、建筑、铜艺、律法等知识,按后世的一般教学规律,前四年还是以文字和基本的算术为主,后四年则允许学生选修感兴趣的知识。随着太昊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教学内容已经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

    所以我打算对太昊学校的教材进行一些改编,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么,为了太昊的百年大计,是时候关注一下太昊的教育事业了。

    首先是对太昊算术的改编。

    目前太昊算术只有加减两种算法,通过梓烨的传播,已经有少量的教师和学生掌握了乘法,但在运用上远达不到纯熟,只有精算司里为数不多的几名“会计”学着用这个算法,已经有些经验了。新版的太昊教材里,除了增加乘除法以外,引进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我还要求增加简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以及求未知数和列方程的基本方法。

    说白了,这也就是对后世小学数学的要求。只是对于太昊族人来说,相对以前的教学内容来讲,这样的东西已经显得很难了。我在认真编写教材,一边在想,若是这样的教材颁布出来,梓烨会不会觉得自己并没有学够?不过她的精算司以后应该不会缺人手了吧!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改进,能让梓烨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在陶艺、建筑教材中,我加入了投影法绘图。在后世尽管我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