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206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206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己能做到吗?

    “这个方案可行!只是却不能简单地把翟族人扔到那里就算完了,你的想法得改进一下才行得通!”考虑了许久。我终于下了决心。

    “族长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要您同意,我就去准备了!”木驼搓搓手,兴奋起来。

    “大哥打算怎么改进这个方案?”姜由毕竟是族长,不会像木驼那样只顾自己那部分责任,而是更有大局观一些,考虑到的是我如何在吸纳人口地同时保证太昊的安稳。

    “农业和牧业,必须同时结合!”我答道。

    河南之地,是后世的农业发展中心地带。我用近乎圈地的方法把河南地区圈入太昊的势力范围,正是为了把握日后的大河文明核心地区。若让游牧文明在那里茁壮成长,甚至有可能在数百年里仍旧保持一种优势地地位,对于农业文明下一阶段的发展将构成制约。

    人口我所欲也,这一点木驼做得淋漓尽致,但我却得同时兼顾文明发展的轨迹不能轻易脱离我设计的轨道。

    筑城!

    在太昊到函谷关之间的略高一些的地带筑城!以城为依托,让翟族人依城而居,既从事农业生产,又继续他们的牧业,同时便于太昊的统一管理,最后一个措施是限制他们的牧马数量,逐渐把北方地游牧部族改造成为南方农牧并举的太昊部族!

    首先从生存方式上把翟族人诱导到太昊地方式上来,再从文明和文化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同化,说不定多年以后,融合了翟族人的太昊,将会在文明发展中获得多元化的好处呢!

    “我没有问题了,回太昊以后会尽快着手准备为狸族人筑一座新城,让太昊城中迁出部分族人去筑这座城,并让行过来的翟族人也参加工程,你的大夏城中已经能够听懂太昊话的翟族人得调一部分过去,还有,有狐族人也得支援我们一下,他们的语言能力比我们更强一些,和翟族人沟通也比较容易!”

    “还有——”我有些好奇“你你怎么在褒氏和有狐族之前,去对翟族人‘救灾’呢?“

    “嘿嘿!别看他们的城中也有翟族人,可是要说到人口,两座城中的翟族人加起来也不如我大夏城多吧?所以要说到等北方的翟族人过来,我们肯定接触不到了,不过若是主动找上门去呢?我大夏城中的翟族人所涉及的部族可是最多的!”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那么好心去玩什么‘救灾’!原来安了这么个好心!”姜由在一边大笑起来。

    这一点我猜姜由不会很感兴趣,毕竟姜氏中炎族和黎族之争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不会再无故地引入一个巨大的烦恼来加重自己的负担!

    太昊不同,这一次也是对太昊的一个重大考验,太昊能不能成为一个包容能力极强的伟大部族?

    我们能同化这些翟族人吗?

    “你打算——”我迟疑了一下“或者说你能够从北方找到多少翟族人?”

    “唔——我打算到北方呆上两三个月,估计三千人以上没问题!”木驼大致估算了一下。

    “行!三个月后,我等你信鸽!”

 第三百四十一章 … 新建豫城

    回到太昊,已经是元月末。// /

    太昊13年,太昊城内最大的一次人口外迁行动开始紧张筹备。

    太昊城现在经过多次外迁,人口已经只有一万人上下,但这一次建新城非同小可,翟族人将过来3000人以上,若不能有效管理,或者让迁过去的太昊族人居主导地位,带领新迁到的翟族人建设以太昊为模板的文明,则这一次只不过是埋下了另一个部族冲突的隐患而已。

    “这一次我们要建的城叫‘豫城’,人口需要太昊2000四人!”

    “豫城建在太昊到函谷关之间,距离太昊三天的车程,现在的太昊马车三天可到。翟族人将于太昊13年三月开始到来,我们没有时间为他们准备一座完整的新城,所以眼下只能去建筑一道简单的篱笆墙,太昊骑兵负责清剿那里的猛兽!”

    “三月底春播,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了,全体族人都动员起来,二月之内,篱笆墙和新土地的开垦都必须完成,三月中旬以前,我们的族人必须返回太昊城,进行我们自己的春耕!”

    “凡迁过去的族人,新开垦的地每人可分三十亩,五年之内不用纳税!太昊城内原有的住房保持不变,随时可以返回太昊城居住,但每一年之内不得在太昊城居住超过一个月!”

    我在太昊宗庙内以不容商量的语气宣布了这一次的移民政策。

    说实在地,我在讲到翟族人的悲惨情状时,太昊长老们没有流露出一点半点的同情。让我知道,感情攻势已经失效,毕竟太昊城中许多长老也有家人在与翟族人作战中失去了生命,或者受伤而返,要让太昊人对翟族人多一点同情心,也实在太为难了一些。

    但怎么让这座新城的建设得到大家的支持已经不是我所能够考虑的,现在时间太紧,刚分到田地的族人能不能答应迁到新城去,从事艰苦的建设,并面对毫不熟悉的翟族人共同生活。这都是巨大的考验!

    按太昊过去地议事程序,我知道,要把这样的事情讨论确定下来,至少也得一个月以上,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趁我还有这点威信,行使一下“民主之上的集中”权力吧。

    全族动员!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太昊城这一次的突击行动需要出动一半的人口!

    五千人!我们需要五千人去建设一个新家,一个太昊族人和翟族人共同地新家!

    我隐隐意识到,这将是我任太昊族长期间,最后的一次大规模建设了。此后我不会再劳动族人去完成如此重大的建设,爱惜民力发展生产我还是懂得的。

    快四十的人了,下这么大地决心很不容易,我还能再作一次类似的决定么?很难。

    太昊城内骚动起来,所有的族人连议论的时间都没有,都在匆匆忙忙地准备工具和粮食。这一次也是对太昊运输能力的大检验,五千人都得通过马车、牛车和骑马的方式运输过去,我们实在经不起太多的耽误。

    当任务并不太繁重时。各“里”、各部族间还能够为了谁出多少人,谁出多少物资而争论一番,但宗庙通知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需要出动时,反而没有人争论了,人人都有份,还需要争论么?

    “爸,你好像不开心?”梓桦比她妈妈细心得多,她妈妈也没有时间管我。这阵还在细心照料蜜蜂过冬,看来这玩意很是对她地味口,而风林则忙得不可开交,正在招呼风氏长老们组织族人作准备,一边还得负责宗庙卫队的管理,两头忙。

    所以只有梓桦在宗庙内察觉到了我的不快。

    “梓桦,你告诉我,这一次我做得对不对?”作为长老,梓桦19岁了。再经过这些年在宗庙内的“工作经验”,应该有明辩是非的能力。我现在需要一个人给我一点支持,让我安心一些。

    “爸!“梓桦轻抚我的背“这些年来,您为太昊族所作的事情,有错过吗?所有的太昊族人都知道,既然太昊族长都认为这件事情非做不可,那就一定是关系到太昊长远地利益的大事,就算现在一时还看不出来好处在哪里,可是将来一定会发现的!太昊族长是不会错的!”

    “可是,万一我错了呢?”我嘀咕道。

    “呵呵呵呵!爸!就算错了,我也支持你!”梓桦第一次看到我的这般犹豫不决,竟然感觉有些好笑。

    罢了,其实我在心里也不会认为我的决定真的就错了,只不过在没有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在破坏了我自己建立起来的民主协商制度地情况下,强行推动了这么一项决策,心里有些不自安而已。

    相关部门长老没有协商,宗庙长老会连讨论的形式都没有经过,我就直接下了命令。

    以后地族长会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事情的结果是不是正确我还不能肯定,但这在近两年多的太昊政治史上肯定开了一个极不好的先例。

    我在这件事情上的确是心急如焚了,“民主注定了没有效率”,这话是后世哪位说的?我不记得了,可是这一次我知道,为了效率我把宗庙内的小范围民主给弄没了,以后还能保持这种制度吗?长老们还能不能独立地处理族中的大事,而不必参考族长的意见?族长会不会经常像我这样行使独裁的权力?

    无论如何,豫城的建设工作很快启动了。

    2月5日,我和第一批建设赶到了返程途中就已经考察过的建城地点,与太昊相似,这里也高出平原约70米左右,背后不远处就有缓缓的山坡,有一条流量不是很大的河从坡地上流下来,河宽不过十多米,深处不超过一米,尽管这是在冬天里,但是按我的经验,这条河即使在夏天也不会太深,毕竟河床就很小,丛林自这里延伸向远处的莽莽山野。

    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里距离西边的山区更近,到函谷关也不过两天的车程,一天半内可以到达最近的大河岸边!

    “就是这里了!我们就在这里建设新城!”

 第三百四十二章 … 农牧并重

    我以为我已经算得上比较心急的了,可是还有一个人比我更急。

    2月11日,抵达豫城址不到一个星期,北方居然出现了大批翟族人!

    这么快?

    我看着帐篷区外还没有搭建好的木篱笆,不禁苦笑。

    不过还好,等走近了一看,呵呵!原来是一支混成旅!这里面有大夏城来的太昊族人、公孙氏的有狐族人,主力却是大夏城里面的“熟翟”!那些已经和太昊族、公孙氏一起生活了数年的翟族人甚至已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太昊的常用语,有他们在前面来打基础,后面再过来的翟族人就好办得多了!

    看来我离开大夏城之后,木驼立即就着手准备了这支队伍。

    “报告族长,大夏城居民3500为名已经带到,请您接收!”木峻从马背上跳下来,很干脆地来了个太昊军礼。

    “好!你小子也来了?!你爸呢?”我笑道。这小子看上去满面红光,可以想像,这么大规模的移民工作,就交给这么个十多岁的毛孩子,木驼是下了一番苦心的。现在北方大雪未化,过去吸收那边的翟族“灾民”还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风险,他舍不得这孩子受这种苦,却仍想给这孩子一个历练的机会,所以选择用这种方式,让木峻和几位太昊族、公孙氏、翟族长老一起,带了三千多居民到豫城来。

    “城主已经北上一个多月了,自族长您离开以后,城主在城中只呆了五天,带上了我翟族诸部的战士,还有大批的物资,到北方去迎接受雪灾的族人!”一名翟族长老恭敬地站在一旁补充,一口的太昊话已经非常流畅。只是口音浓重,听上去怪怪的。

    “是这样啊!行!木峻,既然你爸让你负责这一次的任务。那我就给你交待一下大夏居民地安置,还有以后北方翟族人过来以后的事情,你能办好么?”

    “是!”木峻有了那么一点标准的骑兵味道。难为木驼怎么教地。不过看上去大夏城的太昊学校教师会比较不爽,这小子一多半课肯定没有去上。

    干部子女的教育是个大问题啊!我们家不是也有个坚决这接受义务教育地元方么?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