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69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69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20是广场和祭祀“建筑”。

    说是“建筑”其实有点名不符实。也就是几块巨石堆积在一起,每一块都在2吨以上。最大地那块不会小于5吨,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运回城里的。

    最大的那块石头上清楚地镂刻着姜氏的图腾,让我看着有些啼笑皆非,主体是一头牛还是一只羊我没有分辨出来,但兽额上却刻了一只鸟,好像还是一只鹰。

    这是什么怪兽?

    不过从整体上看,这里的风格和我的太昊城设计相比,我不得不佩服姜由这个原始设计师,他设计出来地东西要朴实得多了,也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

    要是拿到后世的建筑设计比赛上去,姜由的得分肯定比我的高,评委们对我的设计给出的最大批评意见肯定是:风格跨时代的东西太多,不够统一协调。

    就算是开发考古旅游资源,这里也会比挖掘出来的太昊城游客多。

    看到我的赞佩,姜由的一张粗脸沁红,面有得色,不理木驼的嗤之以鼻和到处挑刺,对自己的设计风格信心满满。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600吨粟米源源不断运往姜氏城中。前面姜氏在太昊消耗的粟米我直接就忽略掉了。

    5月底,迁族的日子到了。

    太昊族的族人多半早已经搬进了太昊城去住,神山上和神山脚下,反而是以姜氏族人为主,趁夏季的大雨还没有到来,姜由祭过了姜氏祖神,带大队人马,放下建设工作全体来到太昊神山。

    我和太昊族的长老团站在图腾壁前的石台上,看着姜氏族人将所有留在神山下的牲畜赶出畜栏,所有的帐篷捆好放在牛背上,扶老携幼,踏上归族之途,不禁都有些喘嘘感慨。风余亲身经历了风氏一族的长途迁移,更是感同身受,泪湿眼眶。

    姜由守着族人们收好所有东西后,走到台前,双膝着地向我跪下。

    不知道这算是跪我还是跪在我身后的祖神,我只得接受。

    姜氏族人见此,都放下手中的东西,除了看护牲畜的人以外,齐刷刷地跪在姜由身后,近4000人黑压压地占满了石台前的这片地。

    我走到姜由面前,他以额叩地,行了叩礼,才让我扶了起来。

    姜由冲我笑笑,扭头大步走远,他的族人也纷纷起立,跟在他的身后去了。

    从此这片大地上站起了一个强大的部族,经年之后,威震八荒!太昊族人的子孙后代,多因此而受益匪浅。

    送别了姜氏,我才有时间住回太昊城。

    在我离开的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木驼按贸易城的经验对太昊城进行建设和管理,一座全新的太昊宗庙也已经建成,占了城中间最显赫的位置,连广场在内总面积达到了8万平米左右,主体建筑几乎就是抄袭了大元神庙的样本。

    但木驼也有心细的一面,在宗庙的神位上,正中间安排的是太昊的祖神,侧面一排才是各部族的图腾,并当仁不让地将墨龙摆在第一位,第二位的才是风氏的“原始龙”。据说风余当时也是微笑不语,没有发什么反对意见。

    不可小看这一安排,至少,大元族在太昊一族里的定位就这样明确了下来,就算将来有所变更,也无法将大元族视为外来族人了。

    有了这个定位,我这个族长的腰杆硬了许多,接下来要对太昊一族动大手术了。

 第一百零九章 … 狂鸟之灾

    按太昊城的规模,目前已经入住的4000多人只占了不到10的面积,除了匠作区与商业区那块,还有木驼大力建设的军营与畜牧区,城中就只有太昊宗庙有点人气了,其他地方都还空着。http:///

    太昊三年的春播已经考虑到了目前的族人居住情况,所有的粟地都在距离太昊城5公里的范围内,共计达到20000亩,再过三个月,丰收已经在望。而上一年的粟米还有近1千吨!

    有了这些粮食和太昊城的容量,我开始下达一个比较具有前瞻性的指令:全面推进太昊族的城市化建设!

    从第一次见到太昊族人那天起,我就对因多年内斗而远离神山,四处飘泊无依,生存处境比较困难的太昊小族充满同情,另一个方面更是因为认识到这样的生存条件对部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危胁。一次大一点的猛兽袭击,或者一场洪水,说不定就将一个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小族从大草原上抹去了。

    在这个时代,对我的文明大计来说,再也没有比人口更重要的资源了。

    我要拯救这些小族。

    当然,姜由的做法也是让我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他对族人的照料无微不至,近半年的时间时一直在大草原上搜寻所有失散的姜氏族人,将他们聚在一起并建起新城以容身。这恐怕也是他在族中享有尊崇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这个族长不能当得比他差劲吧?

    “什么?族长要把所有的小族都拉进太昊城来?”长老团的老头子们在私下里很有些不以为然——建城没有他们,耕种没有他们,凭什么住新城,享用粟米饭就有他们了?

    “不是所有的小族,是那些人数在200人以下,没有大族可以依附,生活困难的小族!”我知道有些长老们的想法。

    都是太昊祖神的子孙,无处可依时。由太昊族收留也是天经地义地事。

    木驼得令,率骑兵们分为10人一组的小队,向神山附近100公里范围内进发,四处搜寻失散的太昊族人。

    幸好太昊祖神庇护,这个夏天没有太大的洪水,为木驼他们的行动提供了方便,到8月份,秋收尚未开始。太昊城中已经挤进了近10000人,总人口达到14000多人。在紧张的住房建设工作中,我没有把所有的小族按原来的部族分别看待,而是统一作为太昊族人。分散安排到居住区中建房,并将他们地牲畜统一关入了太昊的畜栏。

    得感谢私有制还有没全面实行啊,否则就会有人找祖神投诉我了。

    可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老天要为难我一下子。

    9月初,我正在和风余商量秋收的事情,为建设中地粮仓不足而伤脑筋,打算把一部分粮食存入居民区和宗庙里,元方跑进来解决了我们所有不必要的担心。

    “爸!鸟!很多很多!”这小子一天到晚皮得要命,说话都远远比不上他姐姐六岁那年的水平。

    我的家庭教育还是做得不够啊!

    风余想去抱他,却被他轻易躲开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小子倒真是继承了我和梅梅的好基因,比他姐姐当年要高了半个头,看起来比风余矮不了多少,还有几天才满六岁,至少也有1米,的样子了吧。

    “行,一边玩去,让木驼叔叔他们带你去猎鸟!”

    “不!是天上!很多很多鸟!听!”元方急了起来。

    我一听,屋顶上除了比平时密集得多的鸟叫声。还有“呼呼”的风声?

    这有什么?

    元方看我还没有明白。急得跳脚,小手拉着我往外拖。

    “小子别皮,爸和风爷爷有事呢!”我板起了脸。

    可是这时木驼满头大汗地跑进来。

    “族长!不好了!鸟要吃光我们的粟米!”

    鸟?

    骑兵巡逻不就是为了防御野兽,还有驱赶鸟群的么?

    哪里会有这么多鸟,赶都赶不完?

    风余也紧张了起来。我们跑出门,向天上一看一老天,数不尽地鸟将天色都遮暗了下来!

    我的脸色一定变得很快,马上冲出宗庙,拉上云龙,直奔城外去了。

    木驼也赶紧上马追来。

    刚出城门,我就呆住了。

    有多少只鸟?5万?还是10万只?

    无数的鸟往我们的粟地里扑下来。

    “木驼!叫上城里所有人!赶鸟!”我提起马背上的鱼网,急如星火冲向田地。

    我一人一骑冲到正在赶鸟的那些骑兵旁,却在遮天蔽日的鸟群下面显得孱弱和无比的渺小。

    很快,从城门处冲出许多人,一千人,两千人……各种弓箭和鱼网都用上了,还有的人举起了火把。

    最后近7000人涌入了粟地,一边驱逐一边大声地号叫。

    半晌后,群鸟散去,我一身地鸟屎,骑马穿过粟地,欲哭无泪。

    倒处是鸟尸,入目皆是纷飞的鸟羽和残败的粟穗。我下马拾起一截被鸟扔下的粟穗,靠!这都已经半黄了啊!再过十来天,我就该让人满城的晒粟穗了啊!这群该死的鸟!

    我现在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后世骂人地话里有一句“鸟人”了。

    不过幸好这时少昊族没有人在身边。

    木驼骑马到我身边,欲劝无言,只得默然。

    这个世界上,估计还没有发生过人和鸟这么大的冲突,以前的鸟不过是好看的动物和偶尔的食物补充,对狩猎和放牧的原始人没有任何危胁。

    农业时代就不一样了,这种规模的鸟群是对成熟庄稼的极大危胁!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再KAO!

    “收拾这些鸟!今晚吃烤鸟肉!”我站起来,有气无力地说。

    木驼默默领命去了。

    作为最早进入“农业时代”的骑兵,他最清楚这样的损失对我的打击有多大!

    晚上,城中处处烟火,那些新来的小族族人兴高采烈地大嚼鸟肉,我却在宗庙门口独坐发愁——明年拿什么给这些族人吃啊?

    只风余陪着我,木驼看到我发愁,选择了躲开,元方和梓桦带着白天梅梅捉到的鸟玩去了。

    “大不了回到狩猎,老天你挡不住我!”我握着墨龙旗杆,向天狂吼!

    风余放心去睡了。

 第一百一十章 … 太昊政改

    ——    飞鸟尽,良弓藏,鸟肉烹。 //

    可是俺的粟米啊!

    这可是咱们村明年的希望啊!

    满打满算,剩下的粮食也不过够供应4到5个月,难道明年真的要青黄不接?

    飞鸟过后的粟米还能剩下几何?

    第二天开始,守护粟田的达到了上千人,骑兵队甚至扩大了巡逻范围,以求能够发出“鸟灾预警”!

    还好,在“惨收”开镰之前,再没有鸟类来袭击过。

    秋收过磅的时候,我都躲在宗庙内,不敢去面对这惨不忍睹的结果。

    “族长!有一半的收成呐!”木驼大叫着冲进来。

    “什么?”

    我大喜过望,连忙跑到过磅的地方,再看看晒场上的粟穗——没错,差不多是我们先前估计总收成的一半,还是有接近1200吨!

    看来跟鸟的这一仗没有白打啊!

    这就差不多够支撑到明年的秋收了,加上牲畜和狩猎,应该还能有富余!

    我又能构思如何构建太昊的未来了!

    可幸福和幸福说不定也有碰车的时候,正在我为如何渡过节俭的一年而筹划时,姜氏族人送来了消息,请太昊族派遣骑兵去运粟米!

    我们是受灾了,可姜氏获得了大丰收!

    尽管姜氏族人的收获跟我们差不多。但由于现在他们的人口只及我们的三分之一,所以粮食比我们要富余,念及以前得太昊族的恩赐,现在略有余力,姜由就打算先报答一部分了。

    我在宗庙内听骑兵报完消息,扭头看了看木驼,这小子心中有鬼,老脸通红——姜由是如何得知我正在为粮食发愁的?

    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