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73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73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他们明白过来,找到那个新来的部族,却得到的是难听的嗤笑:“什么?你们跟虫和鸟一样,吃那些草结出来的籽过活?”山上下来的姜氏族人对这些平原姜族的愤怒颇不以为然。

    愤怒得浑身发抖的由族长老和族长们难以置辩,只得向族人们如实地转告,这时的由族已经不是那个不到百人的小族,而是足有上千人的大族,山地族人的答复顿时在由族中掀起了愤怒的狂潮。

    但这已经不再仅是由族自己的事情了,周边那些种黍的部族也已经遭了殃,被山上下来的牛羊啃吃光了黍苗!

    数十个部族的长老代表和族长都聚集到由族,所带来的愤怒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量,几乎就要卷向下山来的部族。

    这一任的由族族长始终没有忘掉自己也姓姜,不愿擅起干戈,便率所有小族的代表向那些肇事后却不负责任的姜氏部族讨要补偿,主要是想得到一些牛羊以渡过这没有粟的一年。

    “哈哈哈哈!这么多姜氏部族,竟然都以草籽为食?可笑!你们为什么还能做姜氏族人?你们不要姓姜了,改姓蚩好了!”

    蚩,就是山下食草籽的小虫!

    这样的奇耻大辱,由族还能忍受吗?

    兄弟部族们能忍受吗?

    不!

    强大的姜氏由族人决定反抗!

 第一百一十六章 … 蚩尤本源

    ###油,一句玩笑话很快在山地姜氏部族中传开。

    所有的平原种黍姜氏都被称为“蚩”氏。

    甚至连由族的“由”都被改成了“尤”!

    尤,是肚子里的小虫子!

    这也太欺负人了!

    从口角之争,到肢体冲突,到举矛相见,这一过程持续了只有不到1个月。

    然后是大规模的冲突爆发。

    “族长,山上的人来了!”值岗的战士十万火急冲进大帐。

    “迎战!”最新出炉的”蚩尤”族长宣布。

    双方在族外相遇。

    没有完全聚集起来的平原部族抵挡不住从山上扑下来的姜氏族人,

    被打得落荒而逃,所有的牲畜和帐篷都落入山地部族的手中。

    其他依附的小族没有逃脱相同的命运。

    最后,所有种黍的小族都被打得四处逃窜,不敢返回山脚,带着有限的牛羊,在大草原上艰苦飘泊。

    由族最惨,族人被打散不说,连裹腹的东西都没有。

    最后由一名最为年长的长老扶杖回到大帐,向鸠占鹊巢的姜氏族长

    要求返还部分牲畜,却得到这样的回答:“由族决定改姓蚩了吗?”

    可怜的长老忍辱承认,由族从此改姓蚩,以换得一点点牲畜赶回给由族人。

    从此他们被要求不得再祀牛神,而且看到牛头骷髅大帐之处都要远远避开!

    奇耻大辱啊!

    怪不得姜由遇到少昊时都只承认自己叫“由”!而不敢称“姜由”!

    他现在是这一代的由族族长。

    数代的飘泊,并没有让由族和依附的小族消亡,而且一直不忘向山地姜氏族人报仇。而山地姜氏族人也没有忘了这些敌人,一直追杀不休!

    终于,姜由遇到了我,而我给了由族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

    两年的休养生息。由族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就展开了复仇行动。

    这就是太昊族获得的这些俘虏地由来。

    还好。姜由并没有让仇恨遮住了眼,还是认同自己的姜氏族人身份。所以对敌人都是以“全军为上”,主要是掳人和牲畜,一旦带回姜

    氏城,还是以族人地身份对待他们,很少出现像这次一样送给我做

    “役”使用的,询问之下。果然事出有因。姜由在跟这个部族战斗时,受到了一点损伤。

    这就难怪了。

    不过从此姜由在我心目中地地位就很不同。

    开玩笑——蚩尤!那是大神啊!

    我有一种想请他签名的冲动。

    不过细想一下,也不算太稀奇,每一代族长都叫蚩尤的话,数十代乃至上百代传下去,那得有多少蚩尤啊!

    能让我认识一个蚩尤还是不错了。这是我到原始后的第一个对得上号的“名人”啊!太昊和少昊都已经熟得不能太熟了。却不是那些个载入神话”的主角在当族长,但蚩尤可是货真价实啊!一百代也是这个蚩尤——因为他们的族长不能换名字!

    传说中地蚩尤应该是战无不胜的,姜由的形象似乎也配得上这个说

    法。但战果就不一定了。

    按姜巨的说法,真正的敌人还没有出现。现在抓来地这些小族不过是由族退却后扩散开来的姜氏族人,都只能算是敌人的外部小族。

    那他们的敌人宗族有多强?

    这个问题没有困扰我多久,在夏末的时候,传来了姜由战败地消息。

    两个月没有得到姜由战胜的消息,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让木驼过去一打听,姜由居然遭受一次惨败!

    不仅同去的400多战士没回来一半,竟然还被敌人尾追了数天才逃得一命!

    这就是敌人的真正实力?

    我让木驼给姜氏城带去一些太昊医馆的伤药,不过这已经是亡羊补牢了,实际的作用已经不大。

    但让我吃惊的是,根据木驼带回来的消息,姜由这一次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说得上是“望风而逃”!

    是什么样的强大敌人?我对此充满了好奇。

    没过多久,秋收的日子到了,姜氏城中也没有什么新消息,估计姜由暂时没有再出征的计划。

    太昊四年的秋收是喜人的,亩产平均都在250斤左右。

    宗庙没有人参加播种和收割,仅是按“太昊新政”所得到的“粮税”就达到400吨左右。长老们对此喜形于色,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

    “不劳而获”阶层的诞生。

    但秋收并不是圆满的,在秋收的最后一天,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

    地里还有近2000亩的粟穗没有收尽,按平均亩产计,这些粟稳足有近250吨。

    9月21日上午,最后一批收割的农民早早起来,赶往离城最远的这块

    粟地。

    天明后近三个小时,所有的收割者正在紧张地劳动,突然间感觉到地面在颤动,随后听到雷鸣般的巨响,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片烟尘扬

    起,有什么东西正在快速地靠近!

    “牛!是牛群!”

    眼尖的族人看出了奔来的是什么。

    但所有人只感到恐慌,没有人感到欣喜。

    因为牛群正以惊人的速度狂奔而来。

    收割的人群立刻放下手中的石镰或铜镰,四散逃命。

    漫天的尘土扬起,足有上千只的牛群如狂飓卷过粟地,所到之处,一片平地。

    即将收割的粟穗被踩入了泥中,轧得稀烂!

    十多名没有来得及逃掉的族人瞬间变为红色的肉泥。靠边而没有逃掉的族人则被卷倒在地,重伤难起。

    可是也有躲过的族人快速回报太昊宗——那是有人驱动的牛群!

    眼尖的族人看到在牛群的前后,装了藤筐的数十头牛背上有人!

    这不是事故,是屠杀。

    很快,同样的消息不断传来:姜氏城外、太昊各部族、少昊族都受到了类似的袭击,而且敌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我们三族的庄稼地!

    刚举办的族人集体葬礼激起了我的怒火,在族人面前,我向太昊祖神发誓,一定要为族人讨回公道!

    两天后,处理了姜氏族人动乱的姜由赶到了太昊宗庙,在我面前长跪不起。

    “姜由,到了这一步,还不告诉我你的敌人是谁吗?”

    现在,我和姜由有了共同的敌人。

 第一百一十七章 … 抗敌四策

    “是我姜氏的同族!”

    姜由咬牙切齿地吼叫出来。/ 

    “所以你不要我加入你们的部族相争!所以你不告诉我需要我帮助!那么,你告诉我——在我太昊和你的那些同为姜氏的族人面前,谁——才是你真正兄弟之族?”

    一张宽大沁红的丑脸上,汗水淋漓而下。

    我一边为太昊族人的无辜惨死而心气难平,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名传千古的“蚩尤”就跪伏在我的脚下,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虽然传说中的“战神”未必就是他,从目前的情况看,他的敌人更接近传说中的蚩尤,但如果后世的神话都有据可依的话,那真实的蚩尤也跑不掉应该是姜由或者他的后人。

    有了我的存在,后世的神话还会是我所熟悉的那样子吗?

    “太昊是姜氏的恩族,姜由永远无法偿还太昊族的恩赐,但姜氏是牛神的子孙,我们在同一个祖神的庇护下生长,姜由实在不愿让姜氏的骨矛染上太昊族人的血!”

    “那我还有选择吗?你的敌人用他们的牛蹄践踏了太昊族人的血肉!姜由!你愿不愿让我太昊族和你并肩作战,用我们共同的血洗去‘蚩尤’的耻辱!”

    姜由霍地站起来,双目血红,却有虎泪夺眶而出!

    我们的手紧握在一起!

    几天后,骑兵将同样损失惨重的少昊盈伯族长带到了太昊宗庙。

    途中盈伯坚持要去祭祀太昊神山。

    我知道,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少昊是出自太昊的部族,在未来的一战中,将唯太昊马首是瞻。

    10月5日,太昊宗庙内,在太昊祖神前。牛、羊、鹿三牲的血滴入粟米酒,我和姜由、盈伯跪在香案前,起誓将太昊、少昊、由族结为兄弟之族,永不相负,并共同为死难的族人而战!

    当晚,姜由赶回姜氏城中,与长老们连夜商讨,次日。飞骑赶回太昊,告诉我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由’族将改为‘黎’族!”

    原来头一天晚上,由族的长老们认为,既然有了太昊与少昊为盟友。加上牢不可破地石城,由族已经有了安身立命之本。“由”这一族就没有必要再称“由”了,当年的地上芽,如今已经长成一颗沉甸甸的黍穗,到了收成的时候,可以向敌人计回公道了。

    所以将“由”改为“黍”,后又因黍为草本,不能久长,天明之前终定为“黎”。

    既反映了由族的成长,又不忘黍的养活之恩。

    真是难为了这些长老们!

    我却同时为之震惊!

    “黎”之一字。对于后世影响至深,这些长老们虽不识字,只以音表意,但到了后世,所谓的“黎民百姓”,却正是从兹而来!

    但真正让我难以承受的压力来源于姜由对敌人地介绍。

    “他们是姜氏的宗族,也是姜氏最大的一支,在姜氏内,都称之为‘炎’族!意为举本族之火。并奉祖神之火!”

    “啪!”的一声——盈伯和姜由奇怪地看着倒下地我——一个潜意识里的“炎黄子孙”,!

    靠!意识穿越千万年。竟然与“华夏祖先”对耗上了!

    而且这一次是以我为首的战斗力量将全面硬撼“炎”族!

    我该胜还是该败?

    “炎族原来都在姜水上游两岸,后见下游水草丰美,才大举下迁,与我由族结下不解之仇。如今由族有了复仇之力,连续掳回炎族小部。才让炎族不得不远赴太昊与我作战,不想却以为有粟的都是由族,误杀了二昊族人,姜由在此向两位兄长谢罪。”

    谈这些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