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军歌嘹亮的青春 >

第17部分

军歌嘹亮的青春-第17部分

小说: 军歌嘹亮的青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你们都是好样的!现在,我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表现好,让上级首长看看,看看咱们空降兵的风采,看看咱们空降兵的战斗力!”队长越说越激动:“咱们十七学员队是咱们学院所有学员队中第一支拉上第一线的学员队!这是上级首长对我们侦察十七队的绝对信任,我们不能让上级首长失望,不能让受灾的人民群众失望,不能让党和国家失望!大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保证完成任务!”全队学员大吼着回答。
大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大雨浇的透湿,但是所有人都丝毫感觉不到一丁点的寒意,每个人的热血都在沸腾着,全身上下充满了战意!
“出发!”队长大吼一声,带头向十四队门前篮球场上停着的一溜大卡车跑步前进。
路过十五队的门前,门前挤满了十五队的学员们。所有的学员都对我们这一百多号在大雨中奔跑的爷们敬礼。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小秋,我看到了她眼中的关心。我狠狠的对着她点了一下头,抬起右手对她伸出大拇指权当是告别:对不起了小秋,我再一次跟你说话没有兑现,等我回来吧小秋,到时候我一定把欠你的饭给补上! 
第十二章 必胜!光荣的空降兵
    今天外出培训刚回来,一上QQ就发现有朋友给我留言,他问我参加抗洪究竟有些什么感觉。
恩,老实说吧。现在回忆起来,只有一个字能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累!
大家在沿途各队学员的军礼和注目礼中以最快的速度冲上了车,然后十辆大解放立刻启动,风驰电掣一般冲出了学院。
“你们说这次我们大概是去什么地方的?”龚力手伸到背后摸了摸折叠行军锹开口问道。
“不知道。”我偏着头看着车厢外的大雨:“这才刚出发,谁知道这是去哪里啊!”
“反正是长江沿线,又不可能把我们给送到松嫩平原去抗洪。”孟老三伸了伸懒腰:“抓紧时间休息吧,一会到地方了就得忙了。”
车上陷入了一片沉默中,车厢外的大雨依然没有一点要停的意思,车厢内的的空气是湿漉漉的,我们身上的衣服也是湿漉漉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心里突然空落落的没个根底,我不知道我们将要奔向何方,也不知道我们即将面对些什么…………
车队沿着一条大路行进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然后突然转弯拐进了一条仅有七八米宽的县级公路上。随着车的不断前行,路是越来越难走,不仅仅是路面越来越窄路况越来越差,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越来越多。
一路上数不清的受灾群众扶老携幼的顺着我们来时的路步行前进,每个人都背着不少的行李。有些人打着雨伞,有些人穿着雨衣,而更多的人只能顶着一张席子或者别的什么来遮挡风雨。
“这些都是因灾转移的当地群众。”跟我们同车的伍阎王看了看外面的人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我们都默默的趴在车厢尾部看着这些被迫离开家园的人群,没有一个人说话。
车继续向前开了大约半个小时,再也没办法前行了。
只见前方一百多米远是一个十字路口,无数紧急撤离的群众和一辆辆向第一线开进的救援车辆在这里交汇起来。三名戴着白色钢盔的陆军纠察正在交叉路口声嘶力竭的指挥着交通。
我们的车队在路边停了下来,前导车上的队长跳下车来跑到指挥交通的纠察身边交谈了几句然后又跑了回来。
“全体都有了,带齐所有的装备立刻下车!”队长大声的招呼着我们。
我们立刻把装备带齐跳下车来在路边空地上整队集合。
“刚才了解到,我们前进方向上有一段路被洪水冲毁,车辆无法通过。”队长的脸色很严峻:“现在我们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有六到七公里,我命令!”
我们全体学员立刻振奋起精神来等待队长下命令。
“我命令,全体跑步前进,以急行军速度赶到目的地!”队长看来很满意我们的精神头,点了点头大声的下达了命令。
我们立刻顶着绵绵不绝的大雨开始跑步前进。
路很难走,因为前段时间的洪水把一大段的路基全都冲毁,加上大量人员的来往,整条路显得非常的泥泞。我们一百多人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大雨中艰难的跋涉着。
“我靠!这路也太难走了些吧。”许东风很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忍不住骂了一声。
“自己小心点脚下吧,路面很滑的。”孟老三边跑边跟他说着。
“后面都跟紧点,这一段路过去就好了。”伍阎王在我们区队前面大声的喊着。
我们全都加快了脚步,闷着头往前冲,很快就通过了那段被洪水冲垮的路段。前面的路总算好走了一些,该死的雨也终于小了点。
也不知道究竟跑了多久,前面传下口令来让我们原地休息二十分钟。我们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这里已经靠近长江边了,站在高处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远处浩浩荡荡的江水。在路的右前方有一大块空地,那里横七竖八的睡满了身穿迷彩服的军人。路的左前方则是一个军用帐篷,上面挂着“防汛指挥部”的牌子,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的,队长和伍阎王就是进了那里。
“好象是武警。”许东风眯着眼睛看了看前面睡了一地的军人回头跟我们说道。
“过去问问情况吧。”郦佳湘说。
“走,过去看看去。”孟老三也是个闲不住的人。
孟老三还有我和龚力、郦佳湘、许东风四个走到空地边,我们看到上百名武警战友们就这样顶着天下的细雨躺在湿漉漉的地上呼呼大睡,身边放满了尼龙口袋、铁锹等物品。
走近一个坐在边上低着头不知道干什么的战士身边,龚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同志……”
那名武警战士立刻抬起头来,一眼看到我们五个人肩膀上的蓝色空军学员肩章,马上挣扎着爬了起来行了一个军礼:“报告!”(学员享受的是干部待遇,所以这名战士要起来给我们敬礼。)
我们回了礼开口问道:“同志,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报告,我们是安徽省蚌埠市消防支队的。”武警战士回答道。
“不用报告了,来坐下说。”我发现这名战士的右脚似乎有些不太对劲,站在那里只是用脚尖虚点在地上:“你的脚怎么回事?”
“恩,被水泡的,加上一直不停的摩擦,脚底板有些烂了。”小战士一边说一边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还把脚往左腿下面藏了起来。
龚力伸手把他的脚从左腿下拉了出来,我们几个一眼看过去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这个小战士整个脚从脚底板到脚背上几乎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无数豁口里面露出已经被水泡到惨白的肌肉,还沾满了污泥。
“怎么不包扎?”郦佳湘忍不住问他。
“呵呵,没时间照顾脚了。”小战士憨憨的笑了一下,把自己的脚又塞回了左腿下面。可能是因为碰到了伤口,他脸上的肌肉忍不住抽动了一下,表情很是痛苦。
“这样怎么可以,你脚上的伤太重了!”许东风忍不住低声呵斥道。
“我们上来的太匆忙,医疗用品都没能跟上……”小战士低着脑袋嘀咕了一句。
我问他:“你们上来多久了?”
小战士偏着脑袋想了想:“记不清楚了,在这里几乎没有个时间概念,大约得有半个月了吧。”
眼前的小战士最多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满脸的稚气。我们几个左右看了看,周围睡了一地的武警兄弟们也几乎跟他一般大小。
“我们顶住了几次洪峰了,大堤没有在我们手里垮掉!”小战士抬起头跟我们说着,语气中充满了骄傲:“听我们支队长说,要有一批空军的战友来接替我们,是你们么?”
“没错,是我们。”我的心里突然很沉重。
“好好休息吧,我们回去了。”孟老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刚走了两步,我们一起回过身来,对着小战士认认真真的行了一个军礼。
“小兄弟,你们都是好样的!”孟老三开口说道:“现在,你们下去休息吧,剩下的工作,我们来做!”
回到路边没多久,队长和伍阎王也回来了。
全队集合之后,队长给我们讲了一下我们的任务。
原来,前面一段江面正是长江的一个弯道,上游奔腾而下的洪水不断的冲击着前方江水拐弯处大约一百多米长的一段江堤。因为长江水位长期高于警戒水位,这一段江堤的情况很不乐观,前期在这里奋战的武警兄弟们已经在江堤上战斗了十五天,先后顶住了四次大的洪峰,江堤数次出现险情都被他们给顶住了。现在他们已经非常疲劳,今天下午刚撤下来,目前江堤上只有当地民兵和公安同志们在值班。我们的任务就是接替他们固守这段江堤,确保大堤的安全。
“同志们,这段大堤如果垮了,江水会直泄而下。来时的路上大家已经看到了,大堤后面两个县区的十多个乡镇地势都很低洼,如果出了问题,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这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大堤在武警同志们的手中没有出一点问题,现在,这个任务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也决不能让大堤在我们的手中出现任何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我们憋着一口气大声的回答道。
“好!现在出发。”队长用力的挥了一下手:“大家都记住了,我们是光荣的空降兵!”
“必胜!必胜!我们是光荣的空降兵!”我们大声的呐喊着向江堤发起了冲锋………… 
第十三章 堵决口
    好大的水呀!一望无际,波涛汹涌,这哪里还是长江,简直都能让人以为是海了。水位离堤顶不到一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朝岸边打来,江水泛着泡沫在我们脚下不停的反复回旋着。我们的鞋子反正都已经湿掉了,所以大家也不顾了,站在被江水不断冲击的堤顶上,任凭江水在脚下反复涨落,一遍遍地打湿我们的鞋子。头顶上阴霾满天,乌云压顶,水天相接,空气都是潮湿粘稠的,让人不由得生出了一种郁闷、悲哀甚至是恐惧感觉。风在嘶鸣,水在咆哮,我们所有的学员却集体无言。我相信,在那种时候,不管是什么人,都会被这大自然的无穷力量所折服,在这种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极端渺小的。我平生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无力和无助的感觉……
经过武警兄弟们前几天的奋战,他们已经把决堤的洪水堵在了刚才我们站的第三道子堤之下,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决堤修复,先打桩子后堵沙袋。队干部和当地的地方领导决定,我们全队挑灯夜战,争取明天天亮之前把大堤合龙,牢牢的把洪水给锁在江堤的外面。
我们全学员队一共三个区队九个学员班,分组就按照现有各班建制分成九个组。我们跑步朝南上了第三道江堤,继而向西行军,江水依旧是那么的汹涌。过了这道堤,我们就完全进了一个水的世界,除了江堤朝东延续,两边都是浑浊的水面。到了一个地方,带路的地方武装部的同志介绍说这里是第二道子堤的地方,我们仔细四下打量了好久也只能看见水面,那道子堤已经在前几天被完全淹没在水底了,至于第一道子堤当然更是如此。
继续向前行军了不到两公里,决口的江堤到了,根据目测决口差不多有六七十米宽,也许因为决口长度比较大,或者也可能是水位落差不太大的原因,水流倒是没有我们开始想像的那么湍急。队长还有伍阎王跟地方武装部的同志商量了一下,决定放弃常规惯用的边打桩边堵的方法,趁着决口处水流还不算太急的机会先全力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