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游侠传 >

第47部分

三国游侠传-第47部分

小说: 三国游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羡道:“何人?”
  桓阶看他一眼,笑道:“去年岁末,我曾和明公去拜会此人,您可还记得?”
  张羡愣了一下,道:“你说的莫非是那杀人在逃的白衣狂客徐庶?”
  桓阶见他面上现出不快之色,想是还记恨当日徐庶的态度,便只道:“正是徐元直。”
  张羡摆摆手,道:“休要提他,就算他愿意出手,我也不想求他。何况,我看他只是一迂狂之士,并无什么真实本领,恐怕也帮不了我们什么。”
  桓阶熟悉太守脾气,只是微笑,并不说话。
  过了半晌,张羡哼了一声,道:“非要请他吗?”
  桓阶道:“此人剑法超群,而且义气过人,要闯文聘之营,非此人不行。其实不用太守亲自去请他,我去就行了。”
  张羡道:“唔,那么好吧,明日就请伯绪辛苦一趟吧。”
  桓阶爬起来,道:“现在我就去,夜长恐怕生变。”
  戍时(晚上九点)。南街。
  今夜的月亮虽亮,但现在不知道照到什么地方去了,南街上几乎一片漆黑。路上没有人,只听到长街两旁的几棵歪脖老树的枝叶被凉风吹得哗啦啦直响,透着一股森然之意。
  徐庶就住在南街的一条小巷里。
  桓阶站在街口,瞧瞧天上繁密的星斗,便往里走。
  身后两名属吏忙拉住他,道:“大人小心,战乱时刻,谨防贼盗惊吓。”
  桓阶一甩袖:“胡言乱语,此处哪里有什么贼盗?”大步前行,属吏急急跟在后面。
  走到一半,桓阶停下脚,想道:“一隔年余,天又这么黑,别走错了路。还是先找个人问问道。”四处张望几眼,前方隐隐绰绰一个跳着担子的人正迎面走过来,老远就闻到一股大粪的臭味。
  桓阶急忙伸出左袖,捂住口鼻,右手向身后的属吏招了招。
  “去问问他徐先生的住处。”
  属吏知道桓大人素来最是爱洁,一人忙抢上去,挡在大人身前,拦住臭气的进逼。一人跑步冲过去,叫道:“那担粪的慢走!”
  那人吃了一惊,担子一晃,站了下来:“喂,大哥,我这是浇园的,没什么值钱的。”听声音非常苍老,是个老头。
  那属吏气道:“我就是强盗,也不会来抢你这粪水。”
  老头松了口气:“不是就好,麻烦大哥让让。”粪桶直荡过来。属吏急忙让路,却忘了问话。
  桓阶心想:“真是蠢才,只知道拿国家俸禄,什么事都办不了。”一眼瞥去,身边这手下也是双手紧紧捂住脸眉,不肯稍张。摇摇头,只得松开一点袖子,道:“这位老人家,你知道徐庶先生住什么地方吗?”就这么一会儿,臭气熏天,急忙向道边退后几步,又捂上鼻子。
  他声音嗡声嗡气,那老头也没听清楚,啊了几声,道:“我儿子在后面,你问他吧。”从二人身边闪了过去。
  这时月光渐起,一缕月光折射下来,映出他满头的白发。确实是个老头。
  桓阶心急,想到:“老头子更熟悉情况,徐庶不喜欢跟年轻人交往,他儿子只怕不一定知道这人。”正要再问,那老头行走甚快,这一会儿已走出老远。只听远处有人在喊:“爹,爹,您慢点,您慢点。”一个人向这边跑过来。
  前面那属吏没截住担粪老头,心里很烦,见这人空着双手,顿时来劲儿,大喊一声:“慢着。”
  那人脚步不停,道:“想抢我的?没听过我快手阿叙的名字吗?”
  那属吏啊的一声,立刻跳到一边:“听过听过,请过请过。”
  桓阶这气:“怎么,难道你真是强盗不成?”顺手推开挡住自己的那个属吏,迎上去,道:“阿叙大哥,有礼有礼!”
  那人道:“咳,你拦我干吗?”不过对方这么有礼貌,又不好意思发作,只好停下来。
  借着月光,桓阶看清楚了,对面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眉短目细,鼻小口微,五官十分奇怪。心想:“这小伙怎么这么难看啊?别的都小没什么,这嘴怎么跟女人的樱桃小口似的?”再一想,他别处都小,要嘴再大点,这么黑天出来,自己非吓晕过去不可。
  小伙子道:“什么事啊,快说,我能帮忙的话明天一定帮你。”
  桓阶一听,是个热心肠的少年,顿生好感,道:“为什么非要明天才能帮忙呢?”
  小伙子道:“你没看我正追老爹吗?”
  桓阶心想:“对,帮忙的话,什么也比不上帮老爹的忙重要。倒是不能耽误人家。”忙道:“愚下只想打听徐庶先生的住处,不知小哥可知道?”
  那小伙子本来心急如焚,站着两脚不停动着,好像随时都会蹿出去。听到徐庶两个字,忽然静下来,道:“找我徐大哥?你早说啊!走,我带你去。”转身便走。
  桓阶喜出望外,向那俩手下挥挥手,急忙跟着,道:“那令尊……”
  小伙子道:“哈哈,没事,他见我没追上去,自然知道我有事情,他自己会回去的。”看看三人:“你们是徐大哥的朋友吗?”
  桓阶道:“嗯……不错,也算是吧。请问小哥高姓大名?”
  小伙子道:“我叫黄叙,这一块儿大家都叫我快手阿叙。”
  刚才被黄叙吓倒的那属吏低声对桓阶道:“大人,这小伙子是这地方的一霸,附近的闲汉们都对他俯首贴耳,十分畏惧。”
  桓阶哦了一声,这才想起这属吏正是管这一片治安的。
  那小伙子忽然咦了一声,道:“你……你不是尚城尉吗?”原来他认出这属吏的声音。
  尚城尉哼了一声,道:“这是我们太守府的桓功曹桓大人,你来见见吧。”
  桓阶忙道:“此处不是讲话之所,我有急事,等见到徐先生再见礼吧。”心想:“什么时候了,还摆个臭架子。”
  那快手阿叙哈哈一笑:“就算张太守亲至,我阿叙也不过一揖而已。如不是徐大哥知道你们会来,我才懒得带你们去呢!”
  二属吏怒道:“黄叙,你好大胆!”
  桓阶实在忍不住了,沉声道:“杨城尉,尚城尉,你们暂时留在这里,不用随我去了。”
  杨、尚二吏一怔,收住脚步。桓阶紧赶几步,道:“阿叙小哥,我们快走。”
  阿叙笑道:“徐大哥说得不错,整个长沙郡,就桓大人还可以算个人物。哈哈!”一抱拳:“请。”
  徐庶住在南街最南端的鼓楼巷里,宅后不远就是城南最大的一个鼓楼,叫作百首楼,据说可以装下一百个人。
  徐庶当黄叙敲门之前,便已打开门,掌着一盏小灯走出来,低声道:“阿叙,你的声音也太大了,小心惊动老太太。”
  黄叙立即住口,悄悄道:“我忘了!徐大哥,伯母睡了吗?”
  徐庶皱皱眉:“这几日蔡瑁军连续夜攻,搅得她老人家心神不宁,经常睡不安稳。哦,这位是……桓先生?”发现站在黄叙身后的桓阶。
  桓阶上前道:“徐先生,冒昧打扰,心实不安。”借着灯光月光打量一眼徐庶,暗想:“怎么上次没发现,这位徐庶竟然是如此英俊的一个美男子。”去年正月,徐庶带着老母从颖川逃至长沙,虽然风度堂堂,英气勃勃,但却非常之瘦,脸上没几片肉。想不到隐居一年多,养得白白胖胖。
  徐庶淡淡一笑:“桓先生,你之来意,我已料到七分。我母子受张太守和先生收留之恩,早图报答,即使你不来,过几天我也会去找你。”向黄叙道:“阿叙,接着灯。”把灯交给黄叙,道:“我们到那鼓楼里去聊吧。鼓楼打更的沈伯是我的朋友。”
  桓阶知道他不愿在家谈这种事,点点头:“客随主便,就依徐先生。”心想:“此人竟然料到我会来找他,看来他对长沙眼下形势也是清清楚楚,已知长沙情势危急。嗯,果然不凡,待会儿倒要好好试他一试。”去年他之所以肯力主劝服张羡收留这个中原多处郡县通缉悬赏捉拿的杀人犯,只是见他武艺出众,为人仗义,又怜惜他一片孝心,感到很合脾意,觉得以后自己或自己的家族也许会有用他之处。却不想今日再会,首先感受到的却是他不俗的智力。
  黄叙当下在前引路,不多时来到百首楼,守更的沈老头坐在阶前看星星,见几人过来,也不言语,只看看徐庶。徐庶指指二楼,老头便不再理会。
  这座鼓楼不但高,而且很大,二层楼上共有七八间房舍,黄叙推开其中一间,几人进去,桓阶不禁道:“这么宽敞?看来这鼓楼不止能装百人。”
  徐庶找地方坐下,把几上蜡烛燃起,道:“是啊,足够五百人藏身其中了。来,桓先生请坐。”
  桓阶在他对面坐下,看对方一眼,开门见山道:“徐先生何以知道桓阶必来?”
  徐庶看看黄叙,道:“阿叙,你先回去吧?”
  黄叙在旁边坐下,道:“徐大哥,我听听不行吗?”
  桓阶道:“我看无妨。”心想:“虽然事关机密,但这人似乎身怀不弱武功,也许可以出力。”他素以知人著称,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有所谓天下八绝之号。他和荆州的蒯越、襄阳的司马徽以及吴郡的顾雍四人齐名,人称南四绝。北方则是颖川荀彧、关西贾诩、汝南许劭、冀州沮授四人并称。有见识的士人们都公认这八位看人的眼光大有独到之处。
  徐庶微一皱眉:“这样,阿叙,我和桓大人谈的事关长沙大局,你到门外守住,别让闲人靠近。”
  黄叙得到如此重任,心里高兴,立刻又站起来,道:“徐大哥放心,我这就去。”转身急步出去,又把门带上。
  徐庶见桓阶面带不解,道:“阿叙年纪尚小,武功未熟,即使上阵,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桓阶大为震惊:“徐先生,除了许都的曹丞相,我桓阶生平从不服人,可我真是服了徐先生。”徐庶既然连他想借用黄叙的武功之心都看了出来,其它就更没有什么能瞒过他的了。
  徐庶摇摇头,道:“桓大人过誉了!我本来预计你过几天才会来找我,想不到你今夜就来了。”
  桓阶道:“元直兄……嗯,你不在意我这样称呼你吧?”
  徐庶道:“我比桓大人小,大人应该称我为弟才是。”他在意的是这个。
  桓阶一怔,心想:“此人洒脱,更胜去年。”笑道:“那你叫我大人,岂非更不对了?”
  徐庶想了想,也笑了:“也罢,你我不妨以字互称。”
  桓阶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不跟元直你客气。我此次前来,的确想请你出手相助。”
  徐庶慨然道:“徐庶母子之命,皆为伯绪所救。伯绪但有所命,我决不推辞。”
  桓阶道:“好,我想先请教元直,现在长沙形势如何?”
  徐庶看他一眼:“长沙富裕,储备充足,半年之内当可无忧。刘表为人犹豫,胸无大志,擅长以羁绊之策控制属下,不喜多动刀兵。但长沙乃刘表后背之中心,过于重要。长沙不宁,江陵、武陵、桂阳、零陵等郡皆不得安稳,甚若张太守更联江东孙权以张己势,则刘表纵想拥荆襄八郡以自保,也已不能。所以他不能放过长沙,必欲陷之而安心。而张君背叛刘景升,名实不正,城中又别无良将,难敌文聘,无有根本退敌之计。我看等江夏黄祖援军一到,长沙终将土崩瓦解。”
  桓阶连连点头:“是啊,元直解析十分透彻,我也知道,单凭长沙一郡之力,实难与刘表大军长期抗衡。依元直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