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418部分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18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一十七章 诸葛亮,徐庶(2)
    “列队。”
    董盖下令道。
    “诺。”
    汉武卒轰然应诺,在各自的伍长,什长,都伯等上司的带领下,迅速的摆成了原先的方阵。
    这虽然是训练,但其实也算是一场厮杀了。而且甲胄,陌刀,箭矢都是非常沉重的,但是一个个汉武卒却是微微喘息而已,可见其强悍。
    “好了,今日就如此吧。用膳。”董盖满意一笑,下令道。
    “诺。”
    齐齐应诺了一声,武卒们排队离开了。
    董盖则驾驭战马,来到了刘冯的旁边。其实在训练时候,董盖就看到刘冯了,直到这时才有时间来拜见。
    “大将军。”
    董盖翻身下马,行礼道。
    “免礼。”
    刘冯含笑道,眼中还含着浓浓的回味,实在是强悍。有了这连弩,陌刀,还怕什么曹操的铁骑啊。
    袁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即使是曹操强行攻打许都,他即使是进攻不足,但仍然能够抵抗。
    根本不需要借助袁绍的力量。
    “武卒练的不错。”随即,刘冯回过神来,对着董盖说道。
    虽然这赞誉已经不止一次了,但是刘冯每一次的赞誉,都会让董盖心中为之雀跃。顿时,董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羞涩的笑容。
    “哈哈哈。”
    刘冯大笑,说起董盖也才十几岁而已呢。
    “殿下,目前武卒虽然一切都上了正轨了。但是两营兵马,却是只有末将一个将军,这恐怕会造成一些困扰。另外,这稻草人也只是稻草人而已,要对付骑兵,恐怕要实战才能真正的增长经验。”
    片刻后,董盖说道。
    “这第二个问题,实在是没办法解决。曹操那厮没来进攻,孤又上哪里去找骑兵给这些武卒练手呢?这第一个问题你放心吧,孝廉制在即了,那人也应该差不多到达许都了。”
    刘冯含笑说道。
    目前许都境内的考试气氛已经非常浓郁了,按照刘冯的推断,诸葛亮,徐庶恐怕也就快要来了吧。
    “这就好啊。”
    董盖闻言松了一口气,说道。
    “尽量的严格对待吧。在战前每增加一点体力,躯体更加强壮一分,就能在对阵曹操骑兵的时候,更加增加一分胜算。”
    刘冯叮嘱道。
    “诺。”
    董盖应诺道。
    事到如今,这汉武卒已经成了刘冯对付曹操骑兵的制胜法宝了。每一次看了汉武卒之后,刘冯对对阵曹操骑兵就多一分信心。
    这一次也是一样。
    太子妃的变故,以及袁绍想要利用他的种种所带来的不爽感,也一扫而空了。
    叮嘱了董盖几句后,刘冯带着空前的爽□□,返回了许都了。
    与此同时,两辆马车在各自的家奴护卫之下,来到了许都的附近。
    “孔明啊,还是汉室掌权好啊,你看我们一路行来,这许都附近人烟众多,与荆楚比起来虽然仍然稀松了一些,但毕竟比中原其他地方好很多啊。”
    一辆马车内,响起了一个雄厚的声音。
    “元直说的是,大将军欲练汉武卒,天下从者云集。三万八千余人奔行到了许都,连带着他们的家小,足有十余万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充实许都,就算是不繁华也不行啊。若是曹操一声令下,恐怕就没那么大的威望了。”
    另一辆马车上,也传出了一个声音,字正腔圆,很是厚重。
    天下孝廉制开启,诸葛亮,徐庶也已经北上,到达了许都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绍铁青着一张脸(1)
    第七百一十八章袁绍铁青着一张脸
    河北,一辆马车在十余护卫的簇拥下,进入了邺城。
    终于回到邺城了,但是审配的心情并不好,这一次没能完成任务,恐怕要失了主公之心了,而且还会被郭图,逢纪那些人嘲笑,实在是有些难堪啊。
    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审配来打了大将军府。
    经过通报后,审配被引入了书房。
    “哈哈哈,正南回来了。孤与元图,公则都翘首以盼了。”当审配踏入书房后,首先听到的袁绍爽朗的笑声。
    审配抬头看去,袁绍正在大笑,而逢纪,郭图二人则列坐左右,一脸的微笑。
    审配苦笑了一声,举拳说道:“这一次,却是要让主公失望了,那刘冯并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臣没能完成任务。”
    “正南不必灰心,那刘冯反复无常,乃小人也。没有成事,那也是在意料之中的。”郭图立刻安慰道。
    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安慰,多少是幸灾乐祸,那就两说了。
    “正是如此。”逢纪在旁点头说道。
    二人的安慰,却是让袁绍的神色冷了下来,对待审配也没了刚才的热情。
    “哎。”
    审配心中叹息了一声。
    “那刘冯具体怎么说?”袁绍稍微呼吸了一口气,散去了一些郁闷,沉声问道。
    “他说除非主公率兵攻打陈留,否则双方合作就没有基础。”审配举拳说道。
    “你没跟他说,曹操蠢蠢欲动,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一股巨大的威胁。若是联合,则两利吗?”
    袁绍皱起了眉头,问道。
    “说过了,但是那刘冯似乎是胜券在握,似乎有一些资本在。”审配闻言也是有些郁闷,说道。
    “哼,他哪里还有什么资本,那能够战胜虎豹骑的骑兵,估计就已经是最后的杀招了。这绝对是虚张声势。”一如审配的反应,袁绍听到了之后,冷哼了一声,非常不屑道。
    “肯定是心存侥幸,以为曹操会先进攻青州。而不是许都。若是等曹操先攻击许都,我看那刘冯就要派遣使臣来了。”
    郭图立刻冷笑着说道。
    “正是,有道是不见棺材不流泪。我们即使是失去了青州,那也是能占据河北,只要固守黄河,足以抵抗曹操了。但是那刘冯若是失去了许都,就等于是丧失了豫州,得退回南方去了。哼。”
    逢纪也冷笑着说道。
    君臣几个没有一个认为刘冯是真的有底牌,能够抵挡住刘冯,才提出那般苛刻的条件,而是认为刘冯是在虚张声势。
    对刘冯很是不屑。
    但是他们却是忘记了自己也是狡猾死鬼,是想祸水东引,想把战火燃烧到刘冯那边去,自己乘势坐观山虎斗。
    其实双方都不是好人,只是袁绍要自以为是一些。刘冯是真心发展,弄了汉武卒,陌刀,连弩,有真正叫板曹操的资本。
    而袁绍若是与曹操冲突,则只能兵败如山倒最后退出青州,固守黄河以北。
    不过,袁绍不知道就是了。他认为是看穿了刘冯的虚张声势,认为只要时候到了,曹操进攻许都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绍铁青着一张脸(2)
    刘冯就会反过来要巴结他一起抵抗曹操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坐地起价。且打刘冯的脸。
    带着这样的一种满足感,袁绍挥退了审配,郭图,逢纪三人。
    不过,人生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
    袁绍挥退了三人后,打算在书房中坐一坐,然后吃点点心,小睡上一阵,享受享受生活。
    但是一个人却是冲了进来,“父亲,大事不妙了。”
    “嗯?”袁绍抬头看去,来者是袁熙,对于这个次子,袁绍给的待遇是与长子袁谭一样,不过,疼爱却胜过长子。
    一如那名满河北的甄氏,袁绍就强行配给了袁熙,而没有照顾袁谭。
    “什么事情,如此慌张。”随即,袁绍又呵斥道。对次子的慌张,感到不满。
    “父亲,实在不是儿子慌张。而是那甄氏不见了,有可能是南下去了许都,应什么太子妃去了。”
    袁熙一脸的苍白道。
    一方面,甄氏实在是美艳,这眼看就要到手了,却南下去了许都,要做别人的什么太子妃,实在是让人郁闷。
    另一方面,甄氏还有特殊的意义在啊。
    “你说什么?甄氏离开了?”袁绍闻言大吃了一惊,失声惊呼道。
    袁绍当初要强行为次子袁熙配上甄氏,不仅仅是因为甄氏貌美,貌美的女子河北多的是,虽然未必有能比得上甄氏的,但是相差不多的却不少。
    袁绍为什么偏偏选了甄氏,而且还强行压迫呢?那是因为甄氏有贵相,相师云,凤属,有皇后之贵。
    虽然这玩意太虚无缥缈了,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袁绍出于这个目的,才为次子袁熙强行纳了甄氏。
    但没想到,还没过门,这凤凰居然南飞了。
    这刘冯已经贵为皇太子了,并且建立其了不小的势力,声势更是无双。若是凤凰南下,岂不是更添了威势?
    也难怪袁绍会失态,会面色铁青了。
    “正是。儿子我从幽州返回,经过中山无极,想要见一见那甄氏,但是甄宽推脱了,说是生病。儿子起疑,就强行要见,结果却是没见到人,打听一番,才知道甄氏南下了。”袁熙一脸的铁青,说道。
    “那甄宽好大的胆子,难道他不知道,孤一怒则是伏尸百里吗?”袁绍闻言震怒,大吼道。
    “父亲,现在该怎么办?”袁熙问道。
    “立刻派人捉拿了。先关押着。”
    袁绍说的凌冽,但是做事的时候却还是稍稍的犹豫了一下,说道。
    “诺。”
    袁熙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了,在得知甄宓南下后,袁熙就已经派兵把甄家团团围住了。
    只等袁绍一声令下,就可以拿人了。
    “甄氏再怎么说也是河北大族,若是冒然诛族,恐怕河北世家大族都会有些惶恐,不可轻易杀之。但若是眼睁睁的看着甄氏女南下,孤又咽不下这口气,且关押起来,等待局势变换再说。现在曹孟德越发的强势了,没准还能用着一家子威胁刘冯。”
    袁熙离开后,袁绍彻底的冷静了下来,自语道。
    却是另有思量。
    但是袁绍却忘记了,刘冯这人从不吃威胁。
第七百一十九章 开千古先河(1)
    第七百一十九章开千古先河
    随着时间的过去,许都街道上的士人越发的多了起来。
    不少大街小巷的公共场所,也成了士人盘踞的场所。士人盘踞,互相交流,畅所欲言。有一些人的名气,自然是渐渐增大了。
    有两个人的名字,如同冉冉升起的明星一般,受到了许多人的瞩目。
    其中一个就是客居荆州的琅邪人诸葛亮,另一个也是客居荆州的颍川人徐庶。
    这二人的成名纯属意外,因为诸葛亮号称卧龙,让不少人颇为不爽快,与诸葛亮辩论,以证才学。
    这才导致了诸葛亮的名声大起,而徐庶要稍微不起眼一些,但是也学究天人,藏都藏不住。
    也是名声不凡。
    这一日,一间酒家内,有十余士人盘踞。
    没有主次之分,大家都是列作在两旁,各有案,案上有酒菜。诸葛亮,徐庶二人赫然在列。
    “人言道,当今王上大将军,开考试之显赫,以取士任官,大大的得罪了世家大族,而加以嘲笑。我却认为天下人皆醉,而唯大将军独醒。老话说的好,英雄莫问出处。先汉时候,萧何,张良,陈平等人,也不过是微寒出身,却是帮助高祖皇帝打败了项羽,成就了强大的先汉。可见这天下的人才,不多是出身世家大族,反而藏身乡野,出身微寒的人才,却是多如星辰。大将军开考试而取士任官,实在是开了先河,必定会天下大兴。”
    有士人喝了一点酒,心情激荡,为刘冯的开考试而取士为天下人嘲笑鸣不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