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592部分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592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良好的天气下,刘冯也没有处理什么政务。而是躺在榻上,闭起双目,在东宫内享受这难得的阳光。
    四周有董喜等数十内侍,宫女服侍,一派悠然。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大将军,诸葛太仆求见。”不久后,一位内侍径直来到了刘冯身旁,禀报道。
    “哈哈哈。成矣。”刘冯豁然睁开了眼睛,发出了一声大笑,可谓喜形于色,等了数月了,这总算是成了。
    “宣。”紧接着,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下令道。
    “诺。”内侍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下去。
    不久后,内侍又重新领了一人走了进来,这人正是奉命督造印刷术,改良纸张的当朝太仆卧龙诸葛亮。
    此刻,诸葛亮不仅人进来了,手上还拿着一册书籍。
    “大将军。”来到了刘冯身前后,诸葛亮下拜道。
    “呈上来。”刘冯一双眼睛早就看见了诸葛亮手上的书册,不假思索的说道。
    “诺。”诸葛亮应诺了一声,把书册递给了刘冯。此刻,诸葛亮的手都有些颤抖了,因为诸葛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啊。
    从此,汉室的士人将告别昂贵的竹简,使用这低廉又美观的书册了。
    刘冯伸手接过书册,入手轻盈,与竹简大大不同。老实说,此刻的刘冯也略显激动,别小看这小东西啊,这可是书啊。
    深呼吸了一口气,刘冯才压下了心中的激动,翻开了书册。
    书册翻开,入目的是一行行的字。这字仿佛是雕刻出来的一般,很是匀称,行行间非常的整齐。
    与现流行的手抄本大大不同。
    “哈哈哈。”望着这一本最原始的书册,刘冯仰天发出了一声大笑。
    终于是可以抛弃沉重的竹简了,书册,真是久违的感觉啊。
第一千零十八章 朝会(1)
    第一千零十八章朝会
    望着刘冯连声大笑,诸葛亮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自认为理解刘冯的这种激动,别的先不说如此清晰的字迹,即使挑灯夜读,也不会伤了眼睛。与竹简相比,这简直就是一种天赐。当他看到这书册的时候,也是这般欣喜若狂。
    “卿先退下,这书册先放在孤的手中,待明日早朝,孤当着众文武大臣们献给父皇,大规模推广开来,是得天下竹简不再贵如金。”
    大笑之后,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激动,对着诸葛亮说道。
    “诺。”
    诸葛亮应诺了一声,而后拜别离开了。
    “书册。”诸葛亮离开之后,刘冯手握着书册,笑意又起。驻足了片刻后,刘冯对着身旁一位内侍太监下令道:“派人去通知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老,明日上朝。”
    “诺。”
    内侍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等了数月了,那三个老先生也是不耐烦了吧。”刘冯笑了笑,想着。刘冯对于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很是礼遇,但三人毕竟官职不高,是没有上朝的资格的。
    这一次,刘冯是特许了他们上朝,见证一下书册的诞生。
    时间飞快,很快又是一天了。
    这一日,晨光破晓,挥洒着金灿灿的光芒,显示今日又是一个大大的晴天。
    除了晴天,今日还是朝会的日子,与往日一般,无数朝臣在司空伏完,司徒荀彧,尚书令蒋琬三人的率领下,列在宫门之外,等待入宫。
    不过,今日却是略显得不同。
    因为众多朝臣之中站着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三个人的朝服是众人之中最低的,上了德阳殿定是列作在末座。
    不过三个人的气度,实在是太过不凡,在众朝臣之中仿佛是鹤立鸡群一般,不仅如此,尚书令蒋琬,太仆诸葛亮立在三人的身旁,那神态,姿势仿佛是弟子一般。
    这实在是让许多的朝臣们心中滔天骇浪,这两个人是什么人?一位是当朝太仆,九卿重臣。
    一位是尚书令,统御尚书台,直接权势甚至与三公比肩。这二位重臣居然都对着这三人执弟子礼。
    这三人到底是什么人。
    有疑问,自然有人会问。君子群而不党,蒋琬在朝多年,诸葛亮新晋权贵,自然有些私交上不错的朋友。
    于是不少人以私交上前相问,得出的结果让人肃然起敬。
    荆州三老,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这三个人当真是让人如雷贯耳啊,以前就已经名震海内,而今更是不同凡响。
    在朝的蒋琬,诸葛亮先不说,在长安的镇西将军庞统,镇军将军徐庶,荆州刺史孟建,别驾石韬都要对这三位行弟子礼。
    除此以外,无数荆楚士人都是这三老的晚辈。而今汉室之所以昌盛,大将军天纵之资纵然是不凡,但荆楚人才所带来的助力也是非同小可。
    这三位老者虽然官小位卑,但所据有的影响力却是让人肃然起敬。
第一千零十八章 朝会(2)
    不过,紧接着更大的疑问,出现在了朝臣们的心中。按照消息,这三位老者虽然才学出众,德望很高,但却闲云野鹤。
    只接受了五经博士之职位,没有出仕做高官,也自然不上朝的,而今为什么会忽然上朝呢?
    先是不少人厚着面皮上前相问,不久后越来越多的人相问,把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围在了中间。
    司马徽与庞德公,黄承彦对视了一眼。而后司马徽发出了一声苦笑,举拳对四下说道:“今日乃大将军亲自传召入朝,至于何事,恕在下不能透露。”
    听着司马徽的话语,朝臣们顿时失望,但也莫名亢奋。大将军亲自传召入朝,而且闲云野鹤的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老居然也顺势上朝,到底是什么大事发生了呢?
    朝臣么难道心中顿时痒痒不已。
    “不过,在下有言在先,若是如在下所猜测,今日必定是大事。诸位,能亲眼目睹一场盛况。”
    顿了顿,司马徽又笑着说道。
    “轰隆。”
    顿时,如同一道霹雳,击在了朝臣们的心田。大事,果然是大事。司马徽的话让朝臣们的心中更加激荡,但与此同时,却更加的心痒难耐了。
    到底是什么大事呢?被这三位闲云野鹤一般的高士,说是大事,那肯定是不小了。
    朝臣们的心中兴奋莫名。
    “吱呀。”
    就在这时,宫门被打开。从中出来了一队的宿卫,以及一名内侍太监。
    “诸位大人入朝。”
    内侍太监尖锐的叫声响起。
    朝臣们于是安奈下了心中的,莫名兴奋,在伏完,荀彧,蒋琬三人的率领下,开始列队,进入宫中。
    虽然荆州三老影响力巨大,但毕竟官小位卑,只能排在最末。不过三人都是悠然自得,别人也不曾小视。
    入宫后,一众朝臣一直走过道,最终来到了德阳殿外,并顺利的走了进去。
    德阳殿,仍然是那般庄重气派,高高在上的御座,以及御座旁边,一个小座,还有分在两侧的臣座。
    朝臣入朝之后,按照职位高低,分在了两侧,而后等待天子,王上大将军刘冯入朝。
    “天子,大将军到。”
    不久后,在太监的尖锐叫声中,刘协,刘冯父子从御座后,屏风后方的一个正门中走了出来。
    二人都是穿戴都很正式,冕冠,冕服,舄履,而且二人头上的冕冠,赫然都是十二旒的。
    进入德阳殿后,二人一并列座在上。
    只是刘协坐御座,刘冯坐在小座上。而且,也是刘协在主持朝会。
    “拜见陛下,大将军。”
    二人坐好后,朝臣朝拜。
    “免礼。”刘协气定神闲的抬了抬手,说道。
    “谢陛下。”
    朝臣们于是放下了拳头,端坐了起来,不过,刘协天天面对朝臣,只扫视了一眼,就察觉出,朝臣们今天似乎特别的兴奋。
    而且,朝中多了三个人。
    荆州三老,刘协当然是认识。
    “今日何事,使得众卿气不定,神不闲?”刘协微微一笑,问道。
    “唰唰唰。”顿时,朝臣们的目光集中在了刘冯的身上,**裸的。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继往开来(1)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继往开来
    “唰唰唰。”顿时,朝臣们的目光集中在了刘冯的身上,**裸的。
    对于朝臣们的目光,刘协一阵诧异,而后转过头看向刘冯,笑着问道:“朕的大将军又有何惊人之举,竟引得众卿都躁动了起来?”
    迎着朝臣们的目光,迎着刘协的目光,刘冯微微一笑,举拳说道:“确实有一件喜事,父皇若知怕也是要如众卿一般不镇定了。”
    “何事?”刘协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不知父皇对前段日子,书库失火,导致大量的竹简被烧,书库令东方台自刎谢罪,有何看法?”
    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问道。
    “国家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位大好前途的人才,黯然而逝。”那书库失火,影响很大,刘协到现在也还记得,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
    刘协也是爱书之人,说话的同时脸上也顿时浮现出了颇为心疼的神色。
    “正如父皇所言,国家损失很大。而儿臣基于此,想了解决之道。并命了太仆诸葛亮锻造,而今终于有了成果,特来献给父皇。”
    说着,刘冯从袖中取出了一物,表面为白色封面,封面上书着两字,“孝经”,方方正正,厚如拇指。
    正是那一日,诸葛亮献上的书册。
    此刻,刘冯正处在万众瞩目之中,就算是微小的一个动作,也能引人注目。更何况是取出了什么东西。
    顿时,这方方正正的书册,吸引了朝臣们的目光。
    不过,紧接着朝臣们疑惑不已,这小小的玩意,当真是荆州三老口中的盛况吗?若是盛况才如是,那算什么盛况。
    同时,也有些人很失望。书册虽然没见过,但是蔡侯纸却是早就有了的,很多心思灵敏的人,都察觉出了这是纸做的。
    根本就不是什么盛况。与这些朝臣们不同,荆州三老的脸上,露出了激动之色,终于,终于是见到实物了。
    若是真如大将军所构想的那般,那当真是能划破千古的利器。
    想着,三老投向书册的目光也越发的火热了。
    看着刘冯取出书册,刘协的目光也是疑惑,不过却并没有失望,因为他知道,刘冯是不会无故方矢的,这其中定有奥妙。
    于是,刘协一手指着书册,发问道:“这是何物?”
    “书也。父皇一观便明。”刘冯微微一笑,起身来到了刘协的身旁,而后弯身把书册递给了刘协。
    刘协更加疑惑,伸手接过。
    入目是“孝经”,笔法并不出奇,甚至劣质。但异常工整。刘协看了一眼之后,立刻翻开了书卷。
    顿时,刘协震惊住了。而后,连连翻阅,脸上的震惊越发的剧烈了,甚至于胸口起伏,喘息连连。
    蔡侯纸,刘协当然见过。不过蔡侯纸纸质实在是太差,不是什么主流。
    权贵所用,大多数还是布之类的东西。
    而眼前这纸,白皙柔滑,仿佛绸缎。这实在是推翻了刘协对于蔡侯纸的印象,别的不说,若是这种纸能够批量生产,那么对于天下来说,实在是一个大喜事。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继往开来(2)
    更不要说这巧妙的构思了,居然装纸成册,做成了这种小册子。若是能大力推广,则能损失许多人家藏书的空间。
    也节省了许多管理上的费用,而且,还能大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