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773部分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773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见刘冯下令了,董盖下意识的应诺了一声。但紧接着又神色一愣,而后为难道:“大将军,这目前大军的数量也不过是六军三万人而已。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将调动出足够数量的斥候,在整个并州布局,封锁消息呢?”
    “调动河东郡的守军,进行帮忙吧。”刘冯想想也是,于是沉吟了片刻,说道。
    却是现在局势已经定下了,河东郡那数千守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还不如调动出来,以封锁消息。
    帮助获取整个并州。
    “诺。”
    董盖见到事情解决了,这才再次应诺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而随着董盖一动,刘冯的命令迅速的被传递了下去,整个大军的探子迅速的调动了起来,将晋阳城外,团团围住、
    即使是一个敌军探子,怕是也难以进入晋阳。与此同时,另有快马往河东去调动军队去了。
    若是有河东郡的数千守军加入布置,可以想象,晋阳城就成了聋子,瞎子,再也没了外边的消息。自然也就接受不到匈奴的巨变,以及匈奴与鲜卑人开战,鲜卑人因此难以他顾的消息了。
    在等待消息中陌陌死去,怕是晋阳城中的十余万守军,最后的下场了。
    “即获取并州,又能消灭北方三国的十余万兵马。孤,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哈哈哈。”传达了命令之后,刘冯的心情也是不错,张口大笑道。
    神色说不出的轻松啊。
    并州获得了,不仅是大汉朝再添了一州,还能消灭东方四国之众,北方三国的有生力量。为继而整个歼灭三国,打下了基础。
    这是从进攻的角度上的,而从另外的角度上来看,北方三国在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怕是几十年也难以再整合出力量,对汉室进行有效的进攻了。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以如今汉室的力量,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高枕无忧啊。对于刘冯来说,那是如此的难得。
    至今,刘冯都还记得,在许都的时候,受到曹操的那种无时无刻不在的威压,威胁,那是一种早不保夕的感觉啊。
    在新野的时候,刘冯也在孙策,刘表,张鲁,曹仁的环视之下,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般。
    即使后来,刘冯向北称霸后,也有马腾,韩遂,刘璋等人的后患。就算是到了不久前,刘冯成功的将马腾,韩遂,刘璋等人消灭了,翦除了后患,终于能进行天下一统之战的时候。
    刘冯仍然不能说是高枕无忧。
    因为东方的孙策,袁绍,曹操,公孙度等人仍然据有天下一半的州郡,他们的有生力量,大军,更是多达数十万。
    皆是骁勇善战之辈。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冯又岂能说出什么高枕无忧的话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获得了并州,消灭了这晋阳城中的十余万大军,北方三国的力量,已经减低到了最低点了。
    而今乱世,壮丁难得啊。除非几十年后,三国才能再次聚集出这十余万大军的力量。而几十年后,刘冯能容许几十年后,还有其他势力的存在吗?
    所以说,这一次之后,真的是高枕无忧了。
    除了这最后几步路,可以说是天下我有啊。刘冯有感因而发出了大笑。
    活在乱世,走到现在的这一步,当真是不容易,不容易啊。
    “恭喜大将军,九州在望。”
    “高祖,光武皇帝之功业,在手。”
    贾诩,刘晔二人见到刘冯心情不错,不由自主的一拜道。语气充满了真诚啊。不管是贾诩,还是刘晔,都是在刘冯一步步的战争之中,汇聚在刘冯麾下的谋臣。
    他们此前都是效忠别人的,也不曾想汉室能够在被人打趴下之后,还能重新爬起来。而就在刘冯的手中,汉室重新焕发了生机。
    因为,此刻的他们心中也是感慨良千,也因而这一番话说的极为真诚。九州在望,天下在望。
    高祖皇帝,光武皇帝的千秋功业也是在望。
    名垂史书,天下霸业,到手了。
    这是因为刘冯的努力,才能到达的这一步啊。
    “哈哈哈。”
    就算是**裸的马屁,这会儿刘冯心情高兴,也一样会照单全收。更不要说,这一番话,贾诩,刘晔说的极为真诚,不含半点虚情假意,也同样是符合事实。刘冯听了心中更加的高兴,自然的笑声也越发的响亮了起来。
    人生在世,霸业在手,该笑就笑,该怒就怒啊。笑则惊动九天,山呼海啸。怒则伏尸百万,血流成河。这样,才是真正的帝王啊。
    哈哈哈。
    汉军之中,刘冯得到了匈奴人的消息,一步步的下达了命令,一步步的朝着天下一统的目标前进了。
    只觉胜券在握,因为有感而笑。
    笑声爽朗豪气,不仅充斥了整个中军大帐,而且散发而出,传出很远。许多士卒都能听到刘冯的这爽朗笑声。
    刘冯贵为皇太子,但却行武事。当了那王上大将军,执掌天下杀伐多年。一步步的征战,一步步的厮杀。
    使得刘冯不仅得民心,也得军心。
    这得军心更是不简单,乃是整个军队的士卒,几乎都愿意为刘冯抛头颅洒热血,面对那刀山火海,连眉头也不会眨一下。
    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刘冯的心情变化,刘冯怒,他们也怒,并朝着刘冯发怒的对象,狠下杀手。
    刘冯喜,他们也喜,欢天喜地。
    而今刘冯爽朗大笑,豪气盖天,顿时士卒们也是莫名的欢喜,莫名的爽朗豪气了起来。这一份心情,使得整个大军的气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士气在上升,在攀高。
    可以说,整个大军都因为刘冯的大笑声而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极好的。相对来说,晋阳城中的气势,却是要多衰弱,就有多衰弱了。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程昱的计策(第四更)
    晋阳城,乃是并州第一雄城。这座城池的城池高大,城郭厚重,就算是在天下范围内,也是有数的城池,其防御力简直惊人。
    赵国的并州刺史,赵王袁绍的亲外甥,高干。这个人文武秀出,才能极为不凡。在整个并州,也很得人心。
    既然在并州得人心,那么晋阳城中,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不少将士,士人都原以为高干效死力,抛头颅洒热血。
    城池高大,防御力出众,这是对战的基础。而得人心,这又是持久战的基础。从表面上看,获得了这两样东西的晋阳城池,简直是固若金汤啊。
    更不要说,目前晋阳城中还有十六万大军,骁勇善战,天下闻名的燕国大军,魏国大军。
    再加上程昱,于禁,曹纯,徐晃,乐进,张颌等赫赫有名的乱世精英人物了。可以说是固若金汤的不能再固若金汤了。
    但就是这样,也不能凝聚整个晋阳城中,十余万大军的军心,以及数万百姓的信心。
    没错,程昱,于禁,曹纯,徐晃,乐进,张颌等人如此的赫赫威名,高干如此的文武秀出,如此的得并州的人心。
    可以说是群英荟萃,让人振奋。但也因为这一点,更加的让人绝望啊。因为这些人先后被汉军击败了。
    高干失去了壶关,就算是连救援都没有机会。程昱,于禁,曹纯,徐晃,乐进,张颌等人在河东,面对一个文臣郡守刘巴,却是不能取胜。反而损失惨重,在最后听到了汉军援兵杀到之后,更是连辎重都不要了,匆忙向北投奔了晋阳。
    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充满了仓皇。让人可悲,可怜,可叹。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也是威名越甚,倒塌起来也越让人仓皇如丧家之犬。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势下,又如何能凝聚军心,如何能凝聚民众之信心?
    所以说,在汉军进而围攻晋阳之后,整个晋阳城中,除了上边的程昱等人以外,从军队到百姓,每一天都过的兢兢业业。
    充满了灰暗。
    与外边的士气高昂,因为刘冯的一声爽朗大笑,而士气更见上升的汉室大军相比,岂非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下边的人这样,使得上边的人,心中也不好过。
    这一日可以说是阳光明媚,但是高干的心中却是布满了乌云,不仅如此,还下着凄厉的大雨,还刮着狂风,闪着雷暴。
    此刻,晋阳街头,高干正率领着许多的甲士,在巡视城池,谨防有人于城中作乱。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就算是在气势极为强盛的时候,也不能不防备内部的叛乱。更何况现在的这种几乎绝望的时候啊。
    若是不能防备内部的叛乱,那么注定是要崩溃的。
    而这巡视城池,也就成了高干这个并州刺史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仅每天都要做,而且还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一次。
    巡视城池,就能见到外边巡逻的士卒,见到巡逻的士卒,就能看到一张张心气不高,士气低落,灰暗的面孔。
    这让高干的心情又如何的好的起来?
    “粮食啊,粮食。现在极需要粮食,极需要鲜卑人的好消息啊。但是,但是草原远在无数里之外,一个来回,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严忠虽然去了,但却绝不能短期内回来。若是在那之前,军心崩溃了,那就完了。不行,得想个办法,振奋一下军心。”
    又一队巡逻的士卒在高干的身旁经过,望着那一张张沮丧的脸,高干心中更加的风雨交加了。也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气氛,从而下了决心。
    “来人,回府。并召见公荀方,沈雄,程昱,于禁,公孙敖等人入大厅商议大事。”高干深呼吸了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诺。”有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策马离开了。
    随即,高干一勒马缰,率领余下的亲兵,甲士一起返回了刺史府。此刻的刺史府,戒备森严。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即使是皇宫之内,怕也只是如此而已了。
    但就算是拥有这样的戒备,也才让高干稍稍安心而已。刺史府外,高干下了战马,进入到了刺史府。
    当他踏入了刺史府的时候,才是松了一口气。在门口放松了一下,高干才朝着大厅走了进去。
    到达大厅后,高干立刻坐在了刺史的座位上,并开始了闭目养神,以等待程昱等人到达。
    “哒哒哒。”
    不久后,一阵脚步声响起。高干睁开了眼睛,也见到了程昱,于禁,荀方,沈雄,公孙敖等目前三国在晋阳城中,最重要的极为人物走了进来。
    “见过高刺史。”
    “见过刺史大人。”
    众人进入后,包括程昱在内的所有人,齐齐朝着高干行礼道。
    “诸位免礼,坐。”高干露出了几分笑容,抬手说道。
    “多谢刺史大人(高刺史)。”众人拜谢了一声,这才依次跪坐了下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而城中士卒,百姓的士气却是越来越低,可以说已经到达了不可不正视的时候了。而这一次,我召集诸位前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不知诸位的心中,可有计策挽回颓势?”而今在座的可以说都是自己人,因为高干也没有矫情,直接问出了这个问题道。
    “这。”
    众人闻言,大部分人都露出了难色,在座的可以说都是精英,这个问题高干既然能明白,并且为之担心,众人又何尝不是呢?
    但是颓废并不是说挽回就能挽回的,除非来一次畅快淋漓的大胜,否则难。但问题是他们正好怕与汉军大战啊。
    若是出城一战,而全线崩溃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