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894部分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894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大胜之后,于刃儿将兵横扫草原,杀鲜卑男人,收取鲜卑女人。共计八十多万人。
    全部待会了河套。
    这一批女人,刘冯做主分成了两份,一份封赏给晋云铁骑,一份则是送去了中原,赐给了其余将士。
    至此,鲜卑人元气大伤,一百年怕也恢复不了元气。而对于汉室来说,鲜卑人基本残废了。三韩灭了,东胡人臣服了。
    北方定了。
    这给予刘冯出兵南下,统一汉室,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一下,终于只剩下等待了。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袁绍
    汉室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鲜卑,攻破燕国,灭了三韩,慑服了东胡,乘势灭了乌桓。
    对于汉室来说,这北方之战,犹如一条长龙,几近完美。
    而今呢?
    而今是粮草走数千里,从河套到达辽东,明晃晃的积蓄力量,可以说,已经张牙舞爪,只待对赵国下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只能说,还能勉强维持住人心。
    一方面,袁绍确实还是有些手腕的,另一方面,刘冯这个人,乃是士族大敌。他创立的孝廉制,等于是将士族做官的道路,分了一半给寒门。
    士族并不想要刘冯掌权,他们只能投靠袁绍。
    依靠这这两种原因,袁绍稳住了局面。
    至于胜算,连袁绍自己都认为不大。也导致,袁绍的白发了许多,也导致了逢纪的心酸。
    不过,尽管如此,袁绍也勉强的爬了起来,做着最后的努力。
    枭雄,之所以称作是枭雄,最基本的一点,就要比普通人坚强。袁绍,不缺坚强。
    这一日,阳光高照。
    很远就能看到,邺城的巍然,气势。而在城中,最有威仪的建筑,就是赵国王宫了。
    占地广大,内中宫阙阁楼遍野,花园景致无数。
    而袁绍此刻正在一处偏殿内,与他的谋臣逢纪一起商议,该如何对付刘冯。
    “大王,曹操那边有消息了,他明确,已经不会发兵救赵国了。”下方,逢纪看了一眼袁绍,苦涩道。
    今日袁绍穿的比较随便,精神头也还算不错。
    “意料之中了。”袁绍闻言很是镇定。
    前段时间,他发给了曹操求救的请求。
    不过,袁绍也只是听天命尽人事而已。但他心中却知道,希望不大了。因为河北易攻难守。
    除了高大的城池,没有什么险要之地。
    而今精兵战力不是很强,根本难以抵挡刘冯的攻势。而现在曹操的兵力也不多,他不可能再将兵力浪费在河北的。
    还有一点,袁绍也知道了,刘备的存在。
    刘备这个人有很强的韧性,麾下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陈到也是一员良将。若是给予刘备兵丁,必定能造成一支强军。
    有了这样一个强力的外援,他这个袁绍,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反正一句话,拖后腿的赶紧踹了。这非常的寻常,诸侯之间没有可以信任的,只有利益攸关。
    对此,袁绍即是镇定,又能接受。
    而现在,赵国想要做的,就是自救了。
    想着,袁绍就断了援兵的希望,转而开始琢磨起了如何抵抗的事情了。而今,赵国有一个半州的土地。
    一个冀州,半个幽州。
    兵力有十八万。而今,十三万在冀州,五万在幽州。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坚固,形成了三座大城,幽州的范阳城池,冀州的信都,邺城。这三座大城,已经被加固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另外,还有一处地方,叫做界桥。这一出桥,地处磐河,这一座桥,属于幽州,冀州的双方交接的桥。
    地理位置,算是比较重要。
    当年,袁,公孙两大势力,在界桥大战,从而准定了他袁绍在河北的地位。
    反正,赵国现在能仰仗的就是这四个点。
    范阳一马当先,后是界桥,后是信都,最后就是邺城了。兵力十八万,粮草充足。
    作为最前线的,范阳城很重要。这座城池,乃是幽州的治所,失去了范阳,幽州就全部落入了刘冯的手中。
    其余的,也只有遭受到范阳被破之后,才会遇到威胁。
    而现在镇守范阳的人是什么人呢?袁熙。
    对于这个次子的能力,袁绍并不是很肯定。想着,袁绍的心中有了计较。于是他朝着逢纪说道:“向范阳增兵三万,命熙儿以八万精兵,死守范阳。若是局势不对,寡人会亲自率领十万精兵,前往支援,让他务必宽心。”
    “诺。”
    对于增兵范阳,逢纪没有任何的意见,因而非常爽快的应诺道。
    “而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公孙度都有依靠四万精兵,都有死守襄平,最终**的勇气。寡人,岂能落于公孙度之后?”
    紧接着,袁绍又说道。
    这句话说出,袁绍整个人的气势,顿时不一样了。似枯木逢春一般,散发出了年轻时候的锐气。
    显得光芒万丈,耀目无比。
    “大王。”望着袁绍此刻的模样,逢纪的眼角微微湿润了,几近哽咽的说道。
    当初,他跟随的主公,就是这么一位人杰啊。他与郭图,审配等人一眼就相中了主公。
    终于,占据了河北四州,成了北方霸主啊。
    本是春风得意,但是曹操,刘冯,尤其是那该死的刘冯啊,坏了他们多少好事啊。
    随即,逢纪又振作了起来。
    没错,公孙度都能有玉石俱焚的勇气,而今他们赵国,岂能没有?
    “大王,那臣去传令去了。”逢纪深呼吸了一口气,行礼道。
    “好。”袁绍点头说道。
    “哒哒哒。”得到了袁绍的首肯之后,逢纪迈着脚步,走出了偏殿,下去传令去了。
    逢纪走后,袁绍沉默了一会儿,而后他抬头看了一眼四周,这一处偏殿,其实是他日常处理公文的地方。
    类似于书房,多是竹简。不过,袁绍乃是枭雄。
    扫视了一眼后,袁绍将目光放在了旁边的一处剑座上。上边,放着一柄剑,这是长六尺的大剑。
    当年,袁绍就是提着它,起兵讨伐董卓的。
    想着,袁绍站起了身躯,来到了剑座旁,将上边的长剑取下。
    “铿锵。”一声,长剑出窍,顿时一抹无匹的森寒,展露了出来。而后,长剑露出了端倪。
    剑身通体黑色,两边锋利,当中有一处凹槽,有了这个凹槽,一旦剑身刺入身躯,就会血流不止。
    剑柄为圆形,上边包裹着黑布,这是防汗所用。
    这不是佩剑,而是杀人利器。
    “刘冯,莫要小看了寡人。”
    袁绍举着长剑,对着剑身说道。
    剑身上映照出了袁绍的脸,眉目倒竖,戾气惊人。
    与此同时,有三万大军,披甲持矛,在将军的率领下,往范阳而去。
    可以说,袁绍也做好了与汉室开战的准备。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霹雳车
    “哦,袁绍增兵了?”
    襄平城中,一处大宅的大厅内,刘冯正高高的坐在上首座,说道。虽然口气有点惊异,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平淡如水。
    “正是,往范阳增加了三万的兵力,现在范阳该有八万精兵了。”
    刘冯的下方,则是刘晔,贾诩,刘晔张口肯定道。
    此刻,却是贾诩,刘晔获得了消息,前来禀报刘冯。
    “真是有点麻烦了呢?”刘冯张口说道。
    刘冯并不惊讶于袁绍增兵,但也确实觉得麻烦。范阳城池可是很高的,足有八丈,远比襄平城要高大。
    精兵八万。
    也比公孙度的四万精兵要多。
    虽然刘冯没有产于进攻襄平的战争,但是东胡人付出了怎么样惨烈的代价,才攻克了襄平,这一切刘冯还是看在眼里的。
    而今,要想获得幽州,要比获得辽东,难上数倍。
    这还只是算计了范阳城池的防御力,还不算袁绍还有邺城的十万精兵。
    “这些家伙,果然一个个都是硬骨头。”刘冯说道。
    若正攻打范阳,而袁绍援兵杀到,那就太糟糕了。
    “臣有一计,可助大将军破城。”就在刘冯头疼的时候,刘晔忽然行礼道。
    “喔?卿有何计策?”刘冯眼睛一亮,问道。
    刘晔笑了笑,探手入袖,取出了一张白布,上前递给了刘冯。
    “霹雳车?”
    刘冯伸手接过,打开一看,立刻眼前大亮。
    这霹雳车,就是改良版的投石车。在这个时代,这个玩意还是一个稀罕货。它能对城池,造成很大的破坏。
    对于城池上的守卒,也有一种很强烈的威慑力。
    想想满满的石头,从天空飞下,砸向自己的情况吧,绝对是让人心惊胆颤的。所以说,这个玩意作用应该很大。
    “怎么忘记这一茬了。在历史上,这霹雳车,本就是该刘晔献给曹操的。”看着这张图,刘冯有些懊恼。
    不过,随即刘冯又开心了起来。
    虽然有些晚,但还是不错的。毕竟,汉室以前的厮杀,攻城战非常的少见,对于这霹雳车,没有太大的需求。
    这是其一。
    其二,若是霹雳车太早出现了,那么东胡人攻打襄平,就变得轻松了许多,损伤也会变少。
    这与他消耗东胡人的兵力是相冲的。
    于是,刘冯又笑了起来。他抬头对着刘晔说道:“将这个发给刘子初,让他下令幽州工匠,全力建造。”
    “诺。”刘晔应诺了一声,将图纸重新取回了。
    不久后,刘晔,贾诩就走了。
    坐的有些久了,刘冯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舒缓了身躯。
    “你有坚固城池,孤也有攻城利器。矛盾。到底是这强矛破盾呢,而是矛断于盾呢?”
    活动了一下筋骨之后,刘冯走出了大厅。此刻,天蓝日高,刘冯抬头望着蓝天,露出了些许的微笑。
    虽然是一个问题,但是从刘冯的那一抹笑容中可以看出来。刘冯对于这矛与盾的胜负,非常的自信。
    随着刘晔将霹雳车的图纸送上,又随着刘冯的一声令下。
    整个幽州刺史部立刻全力运转了起来,无数无数的工匠,从幽州的六个郡内,调动到了治所夫租。
    没日没夜的开始了锻造霹雳车。
    春去秋来,转瞬之间,数月时间过去了。
    襄平城东门,人来人往,无数百姓进出城池,或贩卖货物,或入城购买,一时间将整座城池,点缀的非常繁荣。
    不管是干什么的,每一个百姓都洋溢着幸福,雀跃的笑容。
    公孙燕国,已经灰飞烟灭许久了。
    当初,百姓们就知道,一旦公孙燕国灰飞烟灭了,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不仅是安定的边境环境。
    还有当今大汉天子,以及皇太子那宽仁治国的风气,都会改变整个辽东五郡的情况。
    而今,实现了。
    这一年的秋天,对于百姓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丰年。
    这不仅仅是粮食上的丰收,还有幽州刺史刘巴,打击豪强,兴建学校,又是鼓励农耕,扶持百姓。这种种,对于百姓来说,乃是一颗强心丸。
    这不仅使得一户人家非常的殷实,还有盼头。
    简单的说,整个幽州的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了。也才能看到这样繁荣,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城池。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脚步声混合的声音响起。声音非常的浩大,显得来者的人数非常众多。
    这让许多的百姓们,不由自主的分开了道路,而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