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荣誉-绿窗幽梦 >

第223部分

荣誉-绿窗幽梦-第223部分

小说: 荣誉-绿窗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就地执行的。司令部的很多人都跑出去围观,看着那些可怜虫随着枪声一一栽倒在地,带着垂死的抽搐,用喷溅的鲜血将黄沙染红。
    而那个时候负责维持秩序、也就是命令枪决这些士兵的晴倍一等陆佐却坐在我的面前,面无表情的喝着茶。尽管晴倍一言不发,什么也没有说。但看着他那端着茶具的颤抖着的手,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对这样的情景表现出极大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忽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接着又是第二声更响的爆炸,司令部的灯光都在摇晃不安,炮弹落得很近。早已经习惯了中国军的炮火对滩头的轰击,司令部里的人们并不惊慌混乱,倒是外面传来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和惨叫声。我走出掩体,到处都是血迹和尸体的碎片,很多出去观看枪决的司令部成员被炸的血肉横飞。我的司令部又损失了一部分人。
    远眺过去,滩头上不断翻腾着火光,烟柱高高耸起在空中,惶惶不安的人们四散逃避着,海面上到处都是船只,一些被炮火击中的舰船正燃起大火,翻滚着浓烟,缓缓的下沉。我看了一眼晴倍君,他的脸上变得煞白,没有一丝的血色。是啊,有谁不畏惧死亡呢?”
    ……
    各种各样的船只胡乱的泊靠在海岸边,没有栈桥、没有码头,什么都没有。由于担心邻近滩头的浅水区会使得舰只搁浅,一些稍大些吨位的舰船就只能停在距离稍远些的海面上。‘管岛’级扫雷艇、‘初岛’级扫雷艇、‘宇和岛’级扫雷艇都成了撤离用的船只,甚至还有一些‘隼’级导弹快艇和‘一’型水翼导弹快艇也加入在其中。滩头上只能停泊着一艘艘吃水较浅的‘LCU…2002’级、‘LCU…2001’级小型登陆艇。
    维持秩序的宪兵们拉开警戒线,竭力的弹压着骚动的人群。面对着疯狂涌来的黑压压的人流,力量单薄的宪兵不得不一次次鸣枪示警…哒…哒…哒…的对空鸣枪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但还是有人冲过警戒线,更多的人蜂拥了过去,不顾一切的向着登陆艇攀爬过去。竭力阻止骚乱、维持秩序的宪兵、甚至是水兵们被推搡在一旁。人们践踏着、叫骂着,拥挤成一堆,不顾一切的爬上船去。士兵、平民,甚至有军官,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念头,逃,逃离这里。枪支弹药被胡乱的抛下,皮箱、包裹、行囊,扔得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已经无所谓再要不要了。殴打成一团的人们争先恐后的爬上船去。一些疯狂的士兵甚至用枪将那些已经爬上船的人打死,为的只是能够给自己在船上留个位置。
    宪兵们也开枪射击了,此起彼伏的枪声炸响成片,那些失去秩序控制的人都被无情的射杀在滩头水际,一双双绝望的手至死都死死的攀着船舷。有人不顾冬季中的海水冰冷刺骨,趟着齐腰深的海水,什么都不顾的游向那些停泊在较远处海面上的大型船只。
    炮弹不断的轰然落下,接连在海面上炸起冲天而起的水柱,一股股暗红色渐渐的弥散开在波涛之间。人们惊慌不安的奔散着,或是更加不顾一切的冲破宪兵的阻拦,冒着被射杀的危险爬上停泊着的船上去。雨点样砸落下来的炮弹在告诉所有人,中国军队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第十二章节
    ‘蓝岭’号指挥舰,旗舰指挥中心,乔治…布兰森中将正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先进的TFCC内用光笔在电子地图上不断的标注着一个又一个的符号,尽管这些事情本应该由参谋人员去完成,但布兰森还是更喜欢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在他看来,地图作业是一项很不错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还有什么能够再比一份地图更为清晰的呢?在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者的严重看来,地图并不仅仅是一份地图,只有那些菜鸟或是愚蠢的家伙才会把地图看作一个简单的平面。山川、河流、军事基地、空军机场、海港、岛屿,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投影一样,呈现在面前,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你就能够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任何信息。
    “乔治,这是夏威夷的FCC(舰队指挥中心)刚刚发来的情报”威廉姆斯中将走了过来,递上一份情报“也许你应该看一下,这应该算的上是一份好消息!”
    “哦,是吗?很难听到威廉姆斯你会用好消息来形容!”布兰森中将转身走过来,接过威廉姆斯中将递来的情报,粗略的看了一眼,对旁边正在忙碌着的副官…尼克少校说道“少校,帮忙去把瑞查德将军和澳大利亚军队的唐尼将军请到这里来。”
    “唔,让澳大利亚人来干嘛?”威廉姆斯中将耸耸肩“我可是很不喜欢这些袋鼠”
    布兰森中将笑着说道“但我们需要他们。这只是双方都想要得到的东西。”
    澳大利亚政府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很令人寻味。这并不仅仅是表现在这次澳大利亚国防军派遣了相当规模的陆军部队和海军舰只加入到美军南太平洋司令部的作战序列中,而且还与其在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大陆战争以及东亚战争之中的立场态度有关。
    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国,澳大利亚人在很多时候,对于战争的态度往往是取决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堪培拉的立场。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浴血而战的澳新军团,还是在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澳洲人都是很乐意跟着英国政府征东讨西。从越南战争开始,澳大利亚政府似乎更喜欢来自华盛顿的声音。当袋鼠军团走进越南丛林的那天起,约翰牛渐渐的发现,自己指挥堪培拉还不如华盛顿命令袋鼠有用的多。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似乎澳洲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山姆大叔的屁股后面。
    在大陆战争和东亚战争中,作为亚太地区传统势力的代言人,英国政府都保持了沉默。当美日联军和中国军队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身为老欧洲的伦敦、柏林和巴黎都如同哑了口似的。除了发表两句无关痛痒的‘要求交战国,尤其是中美两国要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争端’这样的声明之外,英法德三国都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并不是伦敦、柏林和巴黎政府要保持沉默,相比于莫斯科的蓄势带动,至少老欧洲们更明白是非。交战的三国之间,其实也就是中美两国打的最热闹,而中国人对日本则是打的最狠,谁都明白这场战争最根本的原因。什么‘福摩萨独立’、什么‘东海争端’,狗屎,也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懂的评论家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中去吹着大牛,骗着愚昧无知的观众而已。
    归根结底,大陆战争只是中美两国之间一个必然的对抗而已,但这种对抗是理智的,至少北京和华盛顿不会疯狂的去用他们手中的核子武器将地球炸成荒原。而东京在其中只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当日本政府将自己捆绑上扬基的战车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东亚战争爆发的必然。时事评论家们当然不会明白这些,因为政治这种游戏,也只有政客们才会玩弄。
    于是当新闻媒体嘲笑着伦敦、柏林和巴黎政府只知道发表些无关痛痒的声明,而两个世界大国早已经站立在毁灭地球的悬崖边上的时候,老欧洲们只是笑笑了之。怎么去站立自己的立场,站在美国人这边?谁都知道,中美两个大国不会走向全面战争,虽然美国军队已经踏上了中国的国土,但为了两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对抗,老欧洲们知道自己不值得去和中国人翻脸。毕竟像日本人那样赤裸裸的去和北京叫板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是盟友又怎么了,当初如果不是二战,美国人搞‘马歇尔计划’,借着经济重建扶持,而控制欧洲,加上红色苏联的威胁,哪里会有什么盟友关系。当然了站到北京的立场上也是不可能的,至少还不会为了北京去和美国闹翻脸。大国之间就是这样,或许这边战火纷飞,那边白宫每天都还在和中南海通着元首热线呢!
    俄国人的贪婪则暴露的无疑,一边做着调解人,一边在中俄边境集结重兵。反正北极熊最喜欢做的就是落井下石。要是中国在战争中不堪一击,垮了,他们的坦克很快就会开到紫禁城下,从中国的大蛋糕中获利。而中国赢得了战争,克里姆林宫又会声称那是为了随时准备支援中国朋友的。反正政治就是这样,谁都知道。
    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抗渐渐差不多的时候,当华盛顿因为这场战争精疲力竭的时候,英、法、德率先跳出来,调停战争。打着‘防止两个大国因为失去理智而发起核战争’的旗号,老欧洲的政客们揣着一份份文件,往返飞于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大国之间的游戏玩完了,那些倒霉的就是上蹦下跳的猴子了,于是日本很自然的便成了牺牲品,只是东京不明白而已。
    老欧洲的中立态度,为他们赢得了他们最想获得的。美国人因为战争而失去了一部分,战争赔款只是一方面,在东亚地区的利益主导权将不可避免的失去。从古代中国,到英法这些欧洲老牌,再到美国人,饶了一圈的轮回,中国又一次主导了东亚。而要想成为王者,北京还必须再进行一场战争,就如同中国人的谚语‘杀鸡儆猴’一样,只是北京需要的是‘杀猴儆鸡’,还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更适合做那只倒霉的猴子呢。
    于是老欧洲们再一次的保持了沉默,再说了,自己在东亚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威风。总不会为了日本,去把自己的舰队开到中国人的家门口。中国已经不再是1840的满清了,而老欧洲也不是19世纪的帝国了。大家都变了。既然无法做到干涉,那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而且华盛顿在东亚战争中的态度表明了这一切。
    ‘制裁中国’美国政府在喊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的底气都不足。中国可不是伊拉克,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消化市场的国家,一个有着完善的工业、农业、能源体系的大国。制裁,到最后倒霉的只是自己。美国经济已经因为大陆战争而受重创,战争赔款的雪上加霜、加上本来中国又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华盛顿的‘制裁中国’的口号只是给自己充充面子。要不然一边喊着‘制裁中国’,一边美国商务部以及政府高层反复的飞返与两国之间。
    无论是巴黎还是伦敦,还有柏林、罗马包括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家都知道,中国那个巨大的市场摆在那里。战争也使得中国经济遭受重创,但通过战争一个新兴强大起来的中国,是肯对会发展的更好的。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也都会照做,美国人能做的,欧洲也可以。一边喊着‘制裁中国’,一边是欧洲各国元首对北京的密集访问,回头带回家的是有着巨大经济利益的合作合同。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最大利益者,政客背后的财团当然喜欢这样的结果了。普通的民众也可以从中获利,毕竟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欧洲的失业率,让经济低迷的欧洲国家再次注射进一针强心剂。
    但是澳大利亚人并不这样来看这些问题,在大陆战争的时候,堪培拉同样知道,北京不可以得罪。至少自从陆克文政府执政以来,再到现在的当局,澳大利亚政府还是知道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更利于澳洲的经济发展。于是在大陆战争期间,澳洲同样的保持了沉默,比起那些上窜下跳东南亚国家,堪培拉还是知道自己怎样定位好自己的立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