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872部分

小寒资料集-第872部分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传统。相对于西方音乐,我们的传统音乐大多忽视和声的运用,追求以简洁的手法来表达意境。古筝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这种艺术思想,这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种认为在演奏古筝时左右手的分工应该明确的意见曾在一段时间里占有相当的地位。这种观点认为,古筝演奏左手居左额按推揉,右手居右勾抹劈托,二者泾渭分明,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就是离经叛道。有的人甚至大声疾呼:“左手要是能弹筝,那脚也就能弹筝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筝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强大的和声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应用。而在音乐中和声的作用极其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和声就没有现代丰富多彩的音乐。于是古筝艺术常常被人误解,有的人因此得出“古筝最简单”和“不值得为其耗费一生”的结论。古筝独奏曲《庆丰年》的出现,使古筝向着和声乐器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现在看起来,它运用到的和声技巧比较简单,弹奏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在当时却是一次重大的改革。从无到有,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乐曲问世后,也曾经遭到过一些否定和批判,但通过实践的检验,这首乐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作品。
古筝独奏曲《庆丰年》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使用左手参与弹奏上。在《弦索十三套》中的《军令》一曲中,即有左手演奏的记载。在古筝独奏曲《庆丰年》之前的一些筝曲创作中,也出现过左手技巧的使用,但这些使用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最重要的是,这些技巧并没有真正以体现古筝的和声功能为主。而古筝独奏曲《庆丰年》一曲开始真正把左手弹奏部分当作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尽可能地充分展现古筝所具有的和声功能。在编配上,可以看出作者花费了一定的功夫,力求创作出古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作品。这首乐曲打破了原来古筝左右手界限分明的戒律,开创了古筝双手系统弹奏的先河,也给后来的古筝曲目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将这首乐曲赋予划时代的意义,并不算溢美之词。古筝独奏曲《庆丰年》一改古筝形象,一展古筝风采,为古筝艺术园地增添了一枝馨香的花朵。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古筝独奏曲《庆丰年》的影响和推动下,一首首优秀古筝曲目相继推出。
古筝独奏曲《庆丰年》属D调曲目,应用D调来弹奏,二十一弦古筝定弦为倍低音1至倍高音l。但是使用G调来弹奏也具有可行性,有些版本的音像资料就是利用G调演奏的。古筝独奏曲《庆丰年》可大致分为十个弹奏乐段。第一乐段,也是整首乐曲的第一部分,为散板。第二乐段由十五小节构成,第三乐段由十三小节构成,第四乐段由二十小节构成,第五乐段由二十三小节构成,第六乐段由二十四小节构成。这五个乐段构成了乐曲的第二部分行板。第七乐段由三十九小节构成,第八乐段由三十一小节构成,第九乐段由二十四小节构成,第十乐段由十七小节构成。这四个乐段组成了乐曲的最后部分——快板。如果划分得更详细一些,还可以将第十乐段作为尾声部分独立出来。不过考虑到整体的速度、节奏着热烈,悠闲企盼着喜庆的感觉,为后面加快速度烘托气氛打下基础。二是套抓弹奏的力度。此乐段的套抓为左右手交替弹奏,要注意弹奏力度。总的要求是左右手的套抓均要奏得扎实饱满、坚定有力,两手的弹奏力度要一致+各个手指的具体弹奏细节也要一致.保证声音效果的统一。三是套抓速度。左右手快速套抓、交替弹奏是此乐段的弹奏难点,要弹奏得迅速敏捷,和弦准确,左右手交替无痕迹,浑然一体。快是由慢而来的,要想弹得快,声音质量高,首先得慢弹,把音位抓准抓熟,把腕部的启动功能和手指的抓奏功能训练出来,提高左右手配合弹奏水平。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加快弹奏速度,达到本曲要求的快弹速度。此处在弹奏过程中.要尽量放松两臂、两腕和手指,要靠腕部带动手指快速抓弦,而不是靠臂部带动手指弹奏。四是演奏动作和演奏情感。演奏动作和情感要与音乐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乐曲内容,展现喜庆丰年的热烈火爆、欢天喜地的场面。形同木偶,呆若木鸡,情曲相离,心手不一,是无论如何也弹不好此乐段的。
第一乐段进入正板后到此乐段结束,节奏为四分之二拍,基本上是连续的上行自然音阶弹奏,应该用连抹技巧来完成。应该注意此处的弹奏与一般刮奏有一定区别,不要混淆。从理论上来说,连抹的节奏限定很严格,其中?拿恳桓鲎槌梢舳加凶约旱奶囟ㄊ敝担匦敫堇制桌囱葑啵欢巫嘞喽宰杂桑渲械淖槌梢舨⒚挥屑右匝细竦氖敝迪薅ǎ梢愿菅葑嗾叨杂诶智睦斫夂褪导是榭鼋惺实贝怼4瞬糠值牡啵枰⒁庖韵录父鼍咛逦侍猓?lt;BR>;一是与快速套抓弹奏的衔接。要在节奏上与前面保持一致,这样会有较好的一体感。另外,还应该注意拨弦时力度的掌握,不能与前面出现太大差异。衔接要严密自然,顺畅连贯,不要出现中断现象,尽量避免出现衔接痕迹。二是连抹的弹奏。此处连抹在时值上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弹奏时要注意稳定性,不要忙乱,突出每一个音的效果。整体的音乐感觉要好,应该连贯流畅。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应该将食指稍立起来一些.这样会使假甲与筝弦的角度适当增大,在发力的时候,就会使筝弦产生较为合理的振动,奏出圆滑优美、连贯流畅的音乐效果。不要挤压筝弦,避免干瘪嘶哑的效果和杂音的出现。三是左右手连抹弹奏的衔接。此衔接属于左手弹奏部分重复右手弹奏,右手弹奏又部分重复左手弹奏的交替衔接。要注意衔接时间的掌握,交替要自然,衔接要紧凑。同时,在认弦时要准确,避免发生错音现象。四是装饰琶音的弹奏。此乐段最后的装饰性琶音属于分解和弦,需要用左手来弹奏。要按快琶弦弹奏要领,将此琶音弹奏得明亮清脆。具有玻璃般的透明感。最后的5音为主音,在力度以及音色上要突出其主导地位。
第二乐段出现了真正具有实际内容的旋律。此曲后面的内容,基本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所以这一乐段具有一定的主导性,在演奏时要注意领会。
第二乐段第一小节至第六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一是弹奏速度。此几小节的弹奏速度纳人正常行板.要保证节奏的规范化,不可忽快忽慢。一般来说,一首乐曲的节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没有要求,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前面的速度要延续到后面,所以在开始弹奏确定速度时就要比较细心,防止过快或者过慢。如果过快,后面也许就会有些比较复杂的部分难以处理,影响乐曲的完成程度;如果过慢,就会使乐曲的内容表现得不够充分,让人感觉拖沓冗长。此部分的弹奏速度,控制在每分钟95拍至110拍比较合适。如果基本功过硬,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但不要超过每分钟120拍,否则会显得气氛太紧张,有悖于乐曲欢快的基调。二是下滑弦的弹奏。此几小节中有三个上滑音,要注意按照下滑弦的弹奏要领,把上滑音效果弹奏出来。特别要注意同小节中的同音连续上滑音的弹奏,这需要连续运用下滑弦技巧,滑音要到位而不要过。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出现回滑音性质的杂音。整体上手法要娴熟,韵味要突出,效果要明显。三是颤弦的弹奏。此几小节中有三个颤音,使用一般的颤弦技巧来处理即可。弹奏时要注意掌握颤弦力度和颤动频率,既要弹奏出明显的颤音效果,又不要因为颤弦力度过大而弹奏成重颤音。四是反复时的低八度弹奏。此处存在一个反复标记,在反复此段时要低八度弹奏。在低音区域的演奏应该注意保证音的质感,不要过于靠近中弹位置。
一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托抹托托勾;第二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勾托;第三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第四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托托托托托勾;第五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抹抹抹托勾;第六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勾。
第二乐段第七小节至第十五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一是连托的弹奏。第八小节中,第一拍音符需要使用连托技巧奏出,要注意力度的控制。此连托音应该圆滑连贯,考虑到后面存在重音,弹奏时要有一定的渐强趋势,以便与后面的衔接稳定自然。不过需要注意渐强趋势的把握,过渡要圆滑,不能突然。此种渐强在曲谱上并没有标注,与一般渐强还有距离,需要注意。二是重音的弹奏。第八小节连托之后有一个重音,此重音属于和弦音,需要使用套抓技巧奏出。参与抓弦的三指力度要一致,形成完美的和声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力度,奏出重音。三是左手连抹和右手八度抓的配台弹奏。左手第一个连抹要稍靠近前岳山一些弹奏,以后的连抹要随着音的降低逐渐远离前岳山。连抹要弹奏得清脆明亮,连贯流畅,具有颗粒感,不要有粘滞的感觉。右手要弹奏得坚定有力,节奏感鲜明。左右手的弹奏要相互配合,衔接自然严密。四是强弱关系的掌握。此处一般的规律是左手的弹奏为强拍,右手的弹奏为弱拍。但是如果考虑到演奏者自身对乐曲的理解和处理,在强弱上可以适当地加以调整,可以渐强渐弱交替出现,这样可以避免整体音乐过于直白。
第三乐段基本上是左右手交替抓奏,它和第四乐段一起起到一种烘托气氛的作用,要注意在技巧相对较单一的弹奏中营造氛围。
第三乐段第一小节至第四小节,是相当典型的简单左右手交替抓奏。此处的弹奏方法和弹奏要求基本同第一乐段。对于水平较高的演奏者来说,还需要考虑整体音乐效果以及与后面部分的衔接问题。此几小节的弹奏要特别注意弹奏速度,一开始要慢起,然后逐渐加快。在反复之后,弹奏速度要更快,最后在第四小节将速度渐慢下来,恢复到正常的弹奏速度。要奏得坚定有力,保证音的质感,抓弦要准确,尤其是左手的套抓更需要注意.不能错弦。
第三乐段第五小节至第}‘二小节,各小节的音型和弹奏方法基本一致,只是在音高上有所变化。这几小节需要突出比较鲜明的节奏感,基本上完全由左手来掌握控制,所以左手的弹奏任务比较重,左手部分的曲谱在每一小节都为连续的同音反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力度上的逐渐变化来增强节奏感。第一个音要稍弱一些,然后渐强,这样的力度变化比较自然和谐。也可以把这种处理方法看作是一个规律,一般的同音反复弹奏都可以照此处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时候也会出现相反的处理方式,即第一个音相当强,然后渐弱下来。音乐没有普遍适用的规律,任何所谓规律均具有相对性,不具备绝对的意义。此部分右手的弹奏要具备一定力度,奏出适当的强音效果。这几小节的弹奏要有气势,节奏感要鲜明,和弦效果要明显。左右手配合要协调,动作要优美自然,不要机械模仿。
第三乐段第十三小节的弹奏,要特别注意与上一小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