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学士 >

第23部分

大学士-第23部分

小说: 大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淡心中骇然,孙浩的脚臭还真是振聋发聩啊!
  李先生脸色更加难看:“如入鲍鱼之肆,那孙……什么,考完回家用三两韭菜煎水泡脚。”
  “是。”孙淡很是无奈,只得低头不住写字。
  大概屋中实在太臭,李先生实在是忍无可忍,站起身来把窗户推开。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
  一阵风吹来,将孙浩脚下的一张稿子吹到孙淡脚下。
  更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孙桂一连坏笑地看过来,突然对李先生说:“先生,那里有一张纸条,是不是你掉的?”
  孙淡脑袋嗡的一声就炸了。
  孙桂惹不起孙浩,孙浩作弊他自然不敢说什么。可现在正好有一页稿子吹到自己脚下,正好栽赃到自己头上。
  这小子真是坏透了。
  李梅亭闻言转过头来,疑惑地看向孙淡的方向:“什么?”
  孙淡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立即面不改色地俯下身去拣起那张稿子,然后凑在鼻子下惊天动地地擤了一声鼻涕。然后团成一团,扔到地上。
  李梅亭表情非常难受,不住摇头。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孙淡给李梅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孙淡交卷的时候,他也下意识地朝孙淡的卷子看了一眼。这一眼看下去,却怎么也收不回来:“你等下,先不要走。”
  这个时候,学堂里的学童也三三两两交卷。不得不承认,李梅亭还是很有本事的,接过卷子只扫一眼就能评断出考卷的优劣。
  孙淡正准备回县城枝娘那里。时间紧迫,耽搁不得。
  听到先生这一声喊,他有些不情愿地站定了。心中略微有些疑惑:我这篇文章四平八稳,不显山不露水,写的字也是毫无花巧的馆阁体,为的就是不引起先生注意,能够顺利过关就万事大吉。可李先生又为什么叫住我呢?
  第三十三章 意外
  正当孙淡一头雾水地站住时,孙浩也抄完了。他得意地拿着卷子走过来,朝孙淡眨眼致意。
  孙浩本就胖,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风。
  顿时,臭气逼人,众人都退避三舍,不敢直面他身上那股粘稠浓重的气势。
  李梅亭被臭得不行,接过卷子看了两眼,道:“你也等一下,我等会儿给你说说这篇文章的要点。”
  孙浩以为自己东窗事发,面色大变:“先生,我这卷子是不是做得不对。”
  李梅亭突然微笑道:“孙浩,你这卷子虽然东拼西凑不堪入目,可难得你有如此基本功,把《大学》给背下了,这张卷子可评乙等。”
  孙浩大出了一口气,乙等也算是勉强及格,不用挨先生手板:“先生,我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你等下,我等下有话同你说。”大概是看到这个不争气的学生终于开窍,李梅亭态度很是和蔼。
  “好,那我就等吧。”
  “先生,我也交卷了。”孙桂得意地走了上来,将卷子交到李先生手中。他今天的考试很顺利,状态也是极好。
  李先生接过卷子看了一眼,点点头:“差强人意,可评甲等。”
  孙桂大喜:“都是先生调教有方。”
  一看到他满面才谄媚,又想起他刚才试图栽赃自己,孙淡心中大为不快。
  也许想想替孙淡出一口气,孙浩挨上去,左手在孙桂肩膀上拍了一下:“好小子,不错啊!”右手却悄悄将一张纸条塞在孙桂的领口下。
  孙淡一呆。
  吃孙浩这一拍。孙桂不满地转过身去看着孙浩。
  突然间,李梅亭突然“咦!”一声伸出手指将孙桂领口里夹的那张纸条夹了过去,展开来只看了一眼,一声冷笑:“这就是你做的功课,果然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家子弟啊!”
  孙桂闻言转头一看,一张脸白得吓人:“先、先生……不、不是我……”
  李梅亭也不废话,一把抓起戒尺,一把抓住孙桂的领口就将他拖了出去。
  须臾,门口响起戒尺抽击皮肉的声音和李梅亭愤怒的咆哮:“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刚开始时,孙桂还大声告饶,抽到最后,饶命声变成了凄厉的哭号:“先生,打不得了,打不得了,再打我就要被你打死了。”
  “我现在打死你也算是帮你,若将来参加科举被人捉住,可知道是什么后果。”真想不到李先生肺活量这么大,声音如打雷一样:“《大明律》,科场舞弊者,驱除考场,永不录用,以下三代不得科考。到时候前程丧尽,名誉扫地,看你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
  李先生打起人来实在厉害,很快,孙桂的声音微弱下去了。
  孙淡心中不忍,对孙浩说:“浩哥儿,这事你做得过了。”
  孙浩一脸坏笑:“这小子就是欠抽,竟敢惹你,看我收拾不了他?淡哥儿,怎么样,我孙浩也是个讲义气的好汉子。等下回去,你把孙猴子的故事给我多讲一些。”
  孙淡正色道:“浩哥,今日帮你作弊我也是后悔了。正如先生所说,将来若在科场上被人捉住,那后果可不是你能承受的。这事是我们做错了,可一不可再。既然做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我去向先生解释。”
  “可……可不能这样啊!”孙浩大急,一把抓住孙淡的手。
  孙淡拍了拍他的手背:“浩哥,放心,这事我有计较。是好汉,就应该有担当。否则传了出去,要被人耻笑的。”
  孙淡这一句话说得孙浩一呆,想再说些什么,可一看孙淡坦然的目光,就悄悄地低下头去。
  孙淡长吐一口气走出书屋大门,站在李先生面前:“先生,这事不怪孙桂,是我故意作弄孙桂的,要罚就罚我吧。”
  孙桂的屁股已经被抽得稀烂,趴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先生,你都听到了,是孙淡害我的。”
  李梅亭冷冷地看了孙淡一眼:“当真?”
  “当真。”孙淡点点头,却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
  “哈哈。”李梅亭长笑一声,突然一板脸:“不可能,你那篇文章可不是靠抄书就能抄出来的。你不要给孙桂打掩护。君子行事当一是一,二是二,问心无愧。我且问你,你真要替孙桂顶罪?”
  孙淡心中暗笑,但还是故意用一种很过火的表情回答:“事实上,这事就是我做的,请先生责罚。”
  李梅亭再次大笑起来,手中戒尺一扔:“好一个手足情深。人说孙家以道德文章传世,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这事我也不想问个究竟,孙桂,你且回去抄十遍〈大学〉交给我。其他人把卷交了,各自回去吧。”
  孙桂死里逃生,又是血又是泪地站起来,恨恨地看了孙淡一眼,一拱手就离开了。
  李先生不乐意了:“不成器的东西。”
  孙浩对孙淡的表演大感佩服,又竖了下拇指,对李先生说:“先生,我还留下吗?”
  “不用,不用,回去吧,本来要留你说说你那篇文章,此刻却没有心情。走吧。”
  孙浩如蒙大赦,欢呼一声,带着几个小伙伴跑远了。
  李梅亭深深地看了孙淡一眼:“随我来,你不是有话要对我说吗?”
  “谨遵师命。”孙淡一作揖,跟了上去。
  进了李梅亭的书房,扑面就一股浓郁的檀香味道。
  屋子很宽敞,但摆设却很简单。除一床一桌外,就是一个大书架。书架前还供奉着一尊不大的黄杨木佛像,一个孔子门徒居然信佛,让孙淡有些意外。
  老实说,孙淡觉得先生在此之前根本就不认识自己,学堂三十四号学童,加上李梅亭居了心在孙府族学混饭吃,来学堂授课也没多长时间,估计连学童们的名字也叫不全。
  “那个孙……什么?”
  孙淡忙做出一副恭敬的模样:“学生孙淡,聆听恩师教诲。”
  “哦,那个孙淡啊。”李先生挥了挥手中的卷子,突然问:“文章抄得不错,是谁作的?”
  孙淡“啊”一声,慌忙道:“先生,这篇文章是我写的,学生没有作弊。”
  李梅亭面淡如水:“凡事讲究证据,没证据我也不会拿你如何。我今天也没别的意思,就想问问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谁,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天下间也不过区区数十人。或许,是我哪个同窗好友的新作吧。我也就随便一问。”
  孙淡只想苦笑,他没想到自己抄的这篇文章居然抄出这么个结果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让他始料不及。
  第三十四章 老实人老实文
  孙淡心中暗暗后悔,后悔自己不该抢那几个县试的名额出这个风头。可如果不抢这个名额,就没办法参加县考,得另外想办法找人担保,很麻烦的。怪就怪黄洪宪这个清朝学究的文字太老辣圆熟,读起来暮气深重,一看就不是少年人写的。
  李先生本就是个考试专家,看过的卷子,写过的八股比自己吃的饭还多,眼光毒辣得很,怎么可能看不出异常来。
  哎,这还是挑了一篇不打眼的,若换上名家名作,不知道会是何等局面。
  但是,若承认是抄袭,只怕县试泡汤不说,自己在李梅亭心目中真要变成一个小人。名声一坏,还谈何前途,谈何出人头地?
  略微想了片刻,孙淡心中已有定计,用真诚的目光看着李梅亭,道:“先生,这篇文章的确是学生所作。不过,文章里的格式和道理却是王鏊先生的。学生素来景仰王先生,加上正好读过他的一篇类似文章,正好同今日的考题一样,就根据王阁老的大作仿写了一篇幅。学生知错了,还请先生责罚。”
  “不然,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李梅亭一摆手:“能抄,会抄也是一种本事。这样,你把那篇文章拿给我看。若真如你所说,我也不怪你。若抄得着行着迹,等着领我的扳子吧。”
  孙淡闻言大汗,他万万没想到李先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过,一想到这个李先生本就是一个考试机器,也可以理解了。
  其实,他刚一说完话,孙淡立即明白李先生话中的意思:抄袭要不得,涉及到一个人的品德和名声,一旦被抓住,必须手到严惩。但跟风却不同,就好象有一段时间电视上连篇累牍播谍战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很多电视剧的题材、时代背景,还有人物设定都一样,甚至连故事也很雷同,总不可能说那些电视剧互相抄袭吧?再说了,八股文的题目就那些,作法和格式也就那些。写的人多了,难免撞车。
  孙淡:“王阁老写的那篇文章是我从坊间一个手抄本上看到的,不过,学生记性很好,已经背下来了。先生若想听,学生立即背诵。”
  “好,背来听听。”
  “是。”孙淡清了清嗓子,将那篇不长的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
  王螯是明朝正德元年的内阁大学士,正德四年致仕之后回家养老。是孙淡所穿越到的这个时代有名的文章大家。在孙淡手头就有他所写的一本《震泽集》,里面收集了四十来篇八股文精品。
  也因为是同时代人,孙淡自然不敢抄他的。不过,其中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和今天月考的考题一样。反正八卦文就那么回事,不过是围绕着〈四书〉中的一个句子按照固定格式作文,看起来都差不多。
  当然,王阁老的文笔要优美得多,不是黄洪宪那个老学究可比的。
  这一篇文章加一起不过八百字不到,却字字珠玑,听着听着,李梅亭竟将眼睛闭上了。
  等到孙淡将最后一句念出,李先生猛地睁开眼睛,叫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