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166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166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处耘,李将军!”王凳子激动道:“俺之前就是李将军手下的小兵,有幸得到李将军的指点,这才凭借着箭术加入了禁军。不过,论箭术俺可是拍马也赶不上李将军,他可是咱禁军箭术第一人,又准又快!”

李处耘?韩旭想了想,似乎听说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不过,看他这一手三百步外的“三连星”,说是禁军箭术第一人也为过。正当韩旭愣愣的发呆之时,李处耘已然拍马冲到了面前,一个漂亮勒马的急停,战马前蹄高高跃起,直立的马身几乎和地面锤子,尽显其娴熟的控马技能。“切,若是换上哥的SUV,哥的漂移玩得肯定比你好!”韩旭暗自撇嘴,逼到如此的距离,才停住,不是显摆是什么?

李处耘当然不知韩旭心中所想,目光全都停留在王凳子身上,上下打量了好一会,疑惑道:“你是王凳子?”

王凳子拼命的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处耘摆摆手,皱眉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们赶紧让开,趁天未黑,本将军还欲再追杀一阵淮扬军溃兵!”

韩旭大怒,这位叫李处耘的明显将自己当成了空气,黑着脸不爽道:“那个李将军是吧,兄弟我这一路赶来,见到前面的官道上也就是些虾兵蟹将,用的着你这大张旗鼓的领着数千名铁骑去追嘛?”

俗话说,有点本事的人自有一股傲气。当然傲气过头,自视清高的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被老曹同志搞死的杨修!然而,李处耘虽傲气,可并不是茹莽之人,从他在陈桥驿力主赵匡胤黄袍加身来看,绝对是个有勇有谋之人。

李处耘颇为好奇的打量着韩旭,此时才发现似乎韩旭才是这队人马的头头,本想大声训斥一番,却见韩旭老神在在的样子,颇为自负,不由眉头微蹙,改口道:“不知这位兄弟是?”

这也难怪李处耘会疑惑,韩旭这队人马被淮扬军追杀,风餐露宿,早已就是蓬头厚面,狼狈不堪,恐怕此刻就算是赵匡胤见到,估计也认不出来。

王凳子见状,连忙上前介绍道:“李将军,这位是韩大人呐!”

李处耘微微一愣,这才想起来石守信说过,枢密院副使韩旭正在扬州城内。不由面色一变,赶紧拱手道:“原来是韩大人,本将军失敬!”

一番问候,李处耘也不再追杀淮扬军溃兵,领着韩旭赶紧回中军,寻石守信而去。

……

此时,天色已黑,石守信早已安营扎寨,正在帐中对着地图发呆。当听说李处耘领着韩旭而来时,顿时大喜,径直冲出了迎寨。

韩旭远远的看到一白衣银甲之人,站在军营门口,赶忙冲了过去,鼻头一酸,差点掉猫尿,哽咽道:“守信大哥…”说罢,一把抱住了石守信的雄躯。

眼瞅着这帮破破烂烂如乞丐般的几十人,石守信百感交集,好一番安慰后,说道:“赶紧进帐,咱兄弟今日一醉方休!”

沐浴换衣,好酒好肉,韩旭带着禁军侍卫们是狼吞虎咽,看得石守信和李处耘是暗暗咋舌,这敌后的工作确实不好做呐!

几天没这么安心吃过热饭,韩旭左手一个蹄髈,右手一只烤鸡,彷佛又回到了汴梁城当乞丐的那会。直到吃得肚皮滚圆,连连打嗝,这才满意的端起茶杯漱起口来。

石守信一直笑眯眯的瞧着韩旭,见韩旭吃饱之后,才开口问起汴京一别之后的事!

韩旭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添油加醋一番,绘声绘色的说了出来。

石守信听到丐帮火烧盐帮总舵,是大声叫好;听到韩旭深夜渡江,夜袭雷公咀,是暗暗心惊;听到韩旭戏耍刘长山,魏其才之流,是开怀大笑;当听到李重进的淮扬军追杀韩旭之后,顿时拍案而起,大骂李重进叛逆!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若是李重进立刻起兵,北上勤王,那叫“靖难”;而李重进等到赵匡胤登基,接受封赏后再起兵,那就是“造反”。石守信说得没错,若是李重进和李筠早早的起兵“靖难”,在历史上倒是会留下个忠君的美名。然而,他们这两个家伙迟疑不决,直到赵匡胤大势已定,这才起兵,那就只能落得个叛乱贼子,遗臭万年了!

禁军侍卫们早已回营休息,韩旭,石守信,李处耘三人喝酒聊天,直到深夜。若不是战时禁酒,石守信定然一醉方休,只不过明日还要行军,这才撤去了宴席。

李处耘对韩旭这位年轻的枢密院副使,赵匡胤的大红人,第一次有了深刻的认识。韩旭在淮扬做的每一件事,有勇有谋,甚至有时还有点冒险和运气,他自认为做不到。

韩旭悄悄的来到赵芸的营帐,小心翼翼的给她掖了掖被子。此时的赵芸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安安静静的躺在被窝里,长长的眼睫毛微微颤抖,殷桃小嘴扯微微上翘,露出那玲珑的小酒窝,似乎正做着什么美梦。

“放心吧,军医已经给公主看过,惹了风寒,喝了药,出一身汗就好了!”石守信掀开营帐,来到韩旭身后,小声说道:“幸亏公主从小练武,若是寻常女子,可就麻烦了……”

“多谢守信大哥!”韩旭小声回应!

“谢个屁!你我之间还说这些话!”石守信笑骂道:“行了,别打扰公主休息。”说罢,领着韩旭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韩旭抬头望着满天星辰,伸了个懒腰,随口道:“守信大哥,我睡不着,你陪我走走!”

“行,谁让咱是你大哥呢!”石守信点了点头,拉着韩旭来到一处高地,席地而坐,叹道:“旭哥儿,你这次实在是太冒险了,公主,苗大人,还有那个杨砺,全都感了风寒,若是再拖上两天,可就不好说了!”

韩旭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杨园的情况已经迫在眉睫,若是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就会成为李重进的棋子,宋军攻打扬州城的掣肘。

石守信见韩旭不说话,以为这小子生自己的闷气,于是笑道:“行了,看把你气的。这事换作是我的,我也会这么做。说不定比你更惨,至少我就没想到游水出杨园。”

韩旭自嘲般的笑了笑,长吁口气,叹道:“是啊,都出来了,可惜去的时候是一百三十多人,逃出来的只有三十多人,一百多个禁军兄弟,都躺在了淮南大地上!而我,却连他们的尸首都没办法去收敛。”

说着说着,他不由双眼微红。

“战争一向都是这样,自唐末到现在无数人战死沙场,多人人流离失所!”石守信仰天长叹:“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赵大哥荣登大宝,凭着赵大哥的才能,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天下早晚都得归大宋。李筠也好,李重进也好,都只不过是螳臂当车。将来,我们还要打过大江去,恢复大唐的风采……不,我们大宋会做得比大唐更好!”

“这样的话,还要死多少人呢?”韩旭茫然道。

石守信面色一变,坚定的说道:“这是免不了的,身上生了毒疮,那就要用刀割去,暂时的疼痛,换来的终究是四肢的健全。你放心,明日我派人将你们送回京城,那些侍卫的仇,哥哥我替你报!”

韩旭微微一愣,报仇?他从来没想过报什么仇,这倒不是他忘恩负义之类,而是他真的压根就没想过这事!这时听石守信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自己能为那一百多个禁军弟兄做的,就是报仇呐!被李重进欺负了这么久,也该欺负回去了吧?

想到此,韩旭嘿嘿一笑,正色道:“不行,这仇我得自己报,明日我随你们一起去扬州,我要亲手抓住李重进那老贼。不说都忘了,年前在汴京城,我可是差点两次死在他手上。抓了他,让他天天给我端夜壶!”

“行了,李重进还是交给我吧,我保证将他交到你手上。你身体不适,明日和公主一起回京,我已经安排好了!”石守信摇头笑道。

韩旭一听,不干了,连忙正色道:“芸儿,哦不,公主送回京我同意,但我可不回去,我这身体好着呢。”说到这,韩旭看石守信狡黠的笑道:“守信大哥,你不会是怕我抢你的功劳吧!”

“切……就你小子?”石守信给了韩旭一拳,笑骂道:“你若有本事你就抢,哥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韩旭坚持随军进发扬州城,石守信见其心意已绝,也不勉强,于是点头同意。

……

翌日,当太阳再次升起之时,宋军忙碌开来,拔营启程,目标扬州。

李处耘带着骑兵先行出发。

韩旭穿盔戴甲,一身戎装,领着身后那三十名禁军侍卫,站在石守信身侧。

正待出发之时,一声娇呼从身后传来:“旭哥儿,你又想丢下我。”

第206章扬州攻城战(一)

听到这声叫唤,韩旭不用猜都知道是谁,苦笑着转身,身后赵芸全副武装,手提长枪,跨着战马缓缓行来。

赵芸气色不错,兴许是宋军的军营并非江湖郎中,确实有那么两下子,昨晚发了汗,此时都已经能提枪上马了!

石守信知道赵芸认定了的事,即使是他皇帝老子赵匡胤都没办法拉回,在和韩旭商量后,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将她直接送回京城的打算。不过苗训和杨砺这两个还躺在病榻上的文人大佬,依然被他们安排了马车,送到泗州,换走水路回京。

派出斥候,骑兵先行,随后全军开拔。

从雄州到扬州,这一路上并无无险地可守。攻下雄州后,宋军将一马平川,直指扬州。

一路奔驰,在夕阳西下之时,宋军终于抵达了扬州城外。

再次回到扬州城,韩旭彷若来世,高高扬州北城门紧闭。城墙人头颤动,旌旗招展,矛戟如林,淮扬军如临大敌。

李处耘打马归来,朝着石守信拱了拱手,正色道:“启禀将军,末将已派斥候探查城周方圆百里,并无伏兵,看样子李重进是将所有的淮扬军撤回城内,准备长期死守!”

石守信点了点头,扬州城外无险可拒,即使是最高的蜀岗山和中原的崇山峻岭相比,也不过是个小土丘。李重进固守淮扬城,是他唯一可行的办法。不过,这样也好,李重进乃大周侍卫亲军出身,长处就是攻城掠地,打打野战,论守城之道,此人绝不擅长,甚至还不如自己身边的行营排阵使宋偓。

令他想不到的是,几经战乱的扬州城,城墙本应当破败不堪才是,更和况当年韩令坤可是放火焚城的。然而,此时的扬州城,城墙高逾三丈,比当年南唐之时还要完善。

正当几人抬头观城之时,城楼上淮扬军人头攒动,只见在护卫的拥护下,一身着金色唐倪甲之人,缓步来到城头箭垛边,遥遥朝这边望来。

“呵呵,李重进这老家伙老都老了,还如此骚包,穿了一身金色王八壳,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韩旭摇头笑道。

石守信叹道:“那身金色唐倪甲,是他身为侍卫亲军指挥使的战甲,乃当年周太祖郭威亲赐铠甲,真是物是人非呐!”

李重进说是大周禁军第一人,无可厚非。石守信对其是赞赏有加,甚至抱有敬仰之情。此刻,原本可以成为永久战友的两人,却应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兵戎相见,石守信对此事感慨万千。

同样,站在城楼上的李重进,正皱着眉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宋禁军,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那里面有多少是自己曾经的部下。尤其是对石守信,当年石守信,赵匡胤等人入军营,他是相当的高兴,大周又平添了好几员年轻战将。比起赵匡胤,他更喜欢年轻的石守信,重情重义,心思单纯。

一手带起的大周禁军,此刻正包围着自己的扬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