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

第478部分

香港从1949开始-第478部分

小说: 香港从1949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情况让缅甸总理吴努大喜过望,当即就有了一些别的想法。本来,借助东南亚华人华侨联合会和黑水雇佣军的想法是迫不得己的情况下才想到的,毕竟,对一个民间组织,总比对上泰国这些一直都对自己国家领土有野心的国家要强。可是,现在李弥内部已乱,吴努虽然不懂什么军事,也知道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更知道如果这一次缅甸政府军能一击成功,他也就无需再买什么东南亚华人华侨联合会的人情,自然也就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代价了。所以,主意一定,他立即就命令缅甸政府军向李弥军展开了攻击……缅甸政府军的进攻很猛。尤其是在知道李弥后继肯下无力的情况下,更是打出了相当凶猛的攻势。可是,事实上,跟李弥军激战了一天一夜,又被李弥带兵追杀了上百公里,他们也依旧没有等到李弥弹尽粮绝的那一刻。直到战后,他们才得知,李国辉和谭忠虽然不愿意跟随李弥“叛乱”,可两人的手下也依然还有忠于李弥的一群人,这群人趁李国辉和谭忠不注意的时候,从军火库取了一批军火,送到了李弥军中。而很不幸的,李弥这一批原本打算“送”给李国辉和谭忠的军火让他们给消受了。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吴努真是欲哭无泪。政府军在进攻李弥的过程中,因为料敌错误,损失惨重,已经难以在短时间内发动另一场攻势了。而此时的李弥却因为得到了部分军火的补充,不仅没有向北杀回金三角,找李国辉和谭忠算帐的态势,反而还在继续向政府军进攻,乘胜追击,大有一举灭掉缅甸之势。于是,无可奈何之下,吴努只得亲自出面挽留了正要撤退的黑水雇佣军,希望对方能够帮忙抵挡李弥的攻势。而在挽留的同时,吴努也做好了挨宰的准备……但是,就像没有料到李弥会突然得到军火补充一样,吴努也没有想到,黑水公司并没有趁机漫天要价,而是保持了原价,并迅速开赴前线。

之后,黑水雇佣军与李弥军展开了激烈交火。战斗中,黑水雇佣军借助强大的单兵优势,采用特种作战,直接以飞机空降和直升机奇袭的形势,对李弥军的各级指挥系统展开了斩首作战。而且,在这一战斗中,黑水雇佣军还采用了电磁干扰作战作为配合,使得李弥军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最后,三千雇佣兵,以不到一星期的时间,近乎完胜了李弥的一万七千余人。而整场战斗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黑水安全咨询公司所属的不足三百人的“海豹突击队”,一支可以进行海陆空三栖作战的特种部队。

这一役,正式打出了黑水公司的名声,也打响了海豹突击队的威名。一时间,黑水公司所到之处,东南亚各国军兵尽皆退避三舍,尤其是各地军阀,更是小心翼翼地约束起了自己的部下,并向自己辖区内的一些反华势力提出了警告,警告其不要给自己惹麻烦。因为他们都想起了当初印尼那三名军阀的死……以前是没人能拿出证据,现在则人人都可以猜的到,那是被黑水的人给“斩首”了,他们可不想成为第四个死在这种战术下的倒霉蛋儿!而除了在东南亚造成的这种影响,黑水雇佣军在此次战事中所采用的特种斩首作战,还有电磁干扰作战,也在世界各国军事系统的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电磁干扰作战,使得在制空权、制海权之后,制电磁权也被提到了各国的军事教程上……

当然,要比起其他地区,受影响最深的无异于缅甸。李弥被“斩首”,并被秘密的送回了台湾之后,其手下的两个师的兵力很快就因为统属关系而分崩离析,除了少部分退入丛林,继续从事种毒贩毒行业外,其余大部分都迅速地向李国辉和谭忠这两名金三角的开创者表示了降服之意,李国辉和谭忠一边收拢部队,一面派人跟吴努进行谈判……李国辉等人认为,缅北,包括他们现在所占据的金三角一带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缅甸的领土,但是,无可否认,现在缅北已经聚集了大批的华人华侨,这些人无家可归,只能在缅甸生活。本来,身在缅甸领土,受缅甸政府管辖也是无可厚非,可缅甸政府却在一开始就采取了相当错误的政策,即对华人华侨的敌对政策!这是李弥之所以能够煽动起这么多华人参军,并向缅甸政府发动进攻的最重要原因。如今李弥已经失败,但教训深刻。所以,他们代表全缅甸的华人华侨,希望缅甸政府能够改变以往的错误政策,给予华人华侨正当的公民权利。

吴努对此当然不会乐意,尤其是李国辉和谭忠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武力,更是让他极为忌惮,生怕这帮家伙一旦站稳了脚就会再次向政府发动进攻。毕竟,相比起李弥,李国辉曾留给他的记忆更加深刻。这位少将团长当初可只带着两千多残兵败将就打败了他两万政府军啊。所以,他就想利用黑水雇佣军还在的当儿,再解决了李国辉,彻底消灭“缅北割据势力”!但是,他想得挺美,黑水公司却不同意了。霍巴特·盖伊“被迫”拿出了雇佣协议,并指出吴努当初雇佣他们只是为了消灭“李弥”,如今李弥已经没了,自然也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而且,他们的真正雇主是“东南亚华人华侨联合会”,并非缅甸政府,可缅甸的华人华侨也属于东南亚华人华侨,并在联合会中占有席位,他们怎么可能向其发动进攻?所以,黑水雇佣军很快就撤离了缅甸领土。

黑水的撤离让缅甸的局势一下子又紧张起来。得知吴努居然想让黑水雇佣军“消灭”自己等人,李国辉和谭忠立即组织兵力再次向南摆开了攻击之势,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治!

吴努命令政府军首领奈温将军发动反攻,奈温尝试着发动了几次小规模进攻,结果不仅没能取得战果,还被李国辉等人全线逼退了二十余公里。不过,李国辉等人并没有趁胜追击,在打退奈温的进攻之后,他们主动停住了脚步,并再次提出了自治的要求。并声称,如果缅甸政府不给他们一条活路,那么,他们只有自行宣布独立!而如果缅甸政府依旧死缠不放,那么,他们也只有学习李弥的事迹云云……

打又打不过,逃又不能逃,吴努终于无法再承受相应的压力,可他依旧不愿意向李国辉等人服软儿,所以,他决定向联合国请求援助。可是,就在这时,他手下的奈温将军发动了政变……

之后,吴努被迫离开了缅甸,以奈温为首的缅甸军政府与李国辉等人为代表的缅北军事政权签定了协议,李国辉等人承认缅甸对缅北的主权,但缅北华人聚居的地区将设立特区,实行自治,李国辉为特区首席行政长官……

缅甸所发生的这些事被报纸称为“缅甸事件”!这一事件让许多东南亚国家都对“东南亚华人华侨联合会”充满了警惕,这虽然是一个民间组织,但他们显然不是属羊的,而是属虎的,一旦发威就要吃人。吴努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但是,这种警惕只是持续了短短的几年,因为,缅甸虽然在实际程度上割出了一片土地给予华人自治权,却得到了华人华侨大批的投资。采矿业、养殖业、制造业、加工业、进出口贸易……从1956年起,缅甸的国民经济便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等到了1960年的时候,缅甸的整体经济水平已经足足高过了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还可以说是高到了几个台阶儿,在全东南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不仅如此,缅甸在经济获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福利改革。教育方面,先就施行了小学六年免费义务教育,所有缅甸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享受免费教育,一直到小学毕业;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医疗改革,设立了社区医保……等等等等!这些改革,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因为数次战争而引起了华人与缅甸本土居民的紧张关系,还使得双方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汉语也正式成为了缅甸的官方语言之一……

缅甸,一时成为了东南亚各国老百姓心中最理想的迁居之地。

当然,在发展缅甸的同时,东南亚华人华侨联合会也没有放弃其他的东南亚国家。虽然因为缅甸事件使得各国对联合会都有些忌惮,但是,联合会所展露出来的峥嵘面目也同样使得各国的反华势力不得不越发的小心翼翼……惹毛了这帮华人,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像搞缅甸一样,在自己的国家也搞上这么一手儿?虽然这帮华人为了弥补跟缅甸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在缅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让缅甸的面貌在短短五年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可是,这些人谁敢忘了吴努?说真的,吴努还不是多么反华的呢,他就是想保持一下国内的政权统一。这都被轰到了国外,要是他们,还能有命吗?……可以说,反华势力对华人的忌惮越来越深,但也相应的使得华人在东南亚行走的更加顺畅。华人在东南亚各地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对各国经济命脉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当然,为了不使各国老百姓过度反感华人,各地的华商经常进行一些社会慈善活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大力开办各类学校,加大跟当地居民的交流……而除此之外,华人华侨联合会也一直有计划地去掌握东南亚各地的传媒系统,借助这些渠道,努力地消弥着几百年来,殖民者们和各国当局恶意在华人和当地居民之间所制造的那些鸿沟,同时应对着英美等国在暗中支使的反华活动。按照联合会理事长张力的说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华人将在东南亚越站越稳,总有一天,可以获得像犹太人在美国那样的地位。

而在领导联合会在东南亚忙活的同时,张力也没有忘记继续向外界发展。

1957年,安然公司在也门正式开始开采天然气田,同年,他又在南非发现了铬矿,并跟文莱达成了在天然气开采方面的合作……

1958年,安然公司在智利发现铜矿,同年,经过艰难的谈判,张力麾下的淡水河谷公司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并。

1959年,安然公司进入非洲莫桑比克,同时,公司还在黄金海岸(加纳)发现了黄金、金刚石、铝矾土、锰等多种矿产资源。

1960年,张力麾下的香港新闻集团公司在日本已经拥有一百多家电台、杂志、报纸,以及二十余家大型出版社,另外还有三家电视台总共七十多个转播电视台,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电视转播网,此外,新闻公司还吞并了日本和韩国的十数条电影院线,屏幕数超过七百张。而在同一年,他还在纽约成立了自己的饭店连锁集团!

……

可以说,张力的发展因为前知的原因,就像是飞一样。不过,在努力发展个人事业的同时,张力自也没有忘记跟国内加强交流。1956年,因为国内“三反”、“五反”闹得有些过火,一些广东居民开始“逃港”,这一事件经由张力频繁对国内的反映,立即就引志了国内领导层的关注,使得过激的运动得以受到适时的制止。

1958年,毛泽东看到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有意推动一场“大跃进”,进行“多、快、好、省”的建设,结果,叶剑英闻之大骇,匆忙赶至北京劝说。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毛泽东极不舒服地同意在个别地区先进行“试验”……但是,因为毛大爷素来的胆大,所以这一次的试验区也同样很大,由林彪直接负责在中南局的一个省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