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鼎天之一代天骄 >

第43部分

龙鼎天之一代天骄-第43部分

小说: 龙鼎天之一代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要去深究这些,坚持内心的那份纯净才是最好的诠释,至于大家信与不信,都是个人意愿而已。静下心情,和吴叔商讨了一下行程,目前距西安府已是很近了,所以一路向南,五日之内定可安然到达西安府,商议定好路线之后便匆匆踏上了行程……
  行了两日,按吴叔所说如今快到耀州县了,耀州县在西北的地界上算是比较出名的,因为耀州县内有一座药王山,相传为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隐居地。几千年来,各地来客纷纷前往这座孤零零的小山去瞻仰药王的仪容。可惜,现在急着赶路,要不然我定会前去祭拜一下。
  此时,正值午时,连日赶路大家都累的气喘吁吁,无精打采的,我肚子也是有些饿了,于是告诉吴叔,让大家原地休息,生火做饭,吃饱喝足了在赶路。
  吴叔也是饥渴交加,欣然同意。
  我问吴叔:“前面是什么地界?”
  吴叔说道:“前面不远处是两座山的峡谷,是经过耀州的必经之路,叫做风云峡,也是一个盗匪横生的地方!”
  如今大家在这里吃饱喝足,迅速通过峡谷方位上策,于是吴叔吩咐让兄弟们找了一片空旷的地方,开始生火做饭。
  我则一个人骑着踏青到前面的风云峡先去探探路。
  不一会,我便来到了风云峡口,这风云峡两边山高崖陡,山上碎石散布,真可谓是打劫抢掠的不二之地,山谷内道路笔直,基本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要是在这里行军打仗,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我欣赏美景时不由得佩服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突然,我远远的听见一匹马从峡谷向的另一边向这边疾驰来,马匹步伐凌乱!
  为了以防万一,我策马躲在树丛之后,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果不其然,等了片刻之后,远远看去,一位彪形大汉趴在马背上向峡谷出口奔来。看情形,应该是受了很重的伤,鲜血不停的从马背上滴下来。
  我刚想出去看看什么情况,可仔细一听,后面十几马匹飞奔而来,应该是追这位大汉的。这位趴在马上的彪形大汉,在驶出峡口的那刻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掉在地上一动不动,不知生死。眼下后面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一个快要死的人就躺在我面前,我心里多少有些犹豫,不知救还是不救?
  可转念一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我凌空跃起,一闪,抓起地上的大汉三两下便跃到了陡峭的山上,顺手拿起一颗石子,扔向那彪形大汉的马,马儿受了惊吓,拼命向前跑去。我这才注意到这彪形大汉,长的浓眉大眼,方脸,八字胡,看起来倒有几分枭雄气概。
  我摸了一下大汉的脉搏,已经非常微弱,如果不赶紧抢救,必死无疑。
  于是,我脱下大汉的血衣,准备运气先护住他的心脉再说。
  怎料大汉胸口和背部一个碗大的伤疤还没好干净看得我事心惊肉跳,这是什么样的东西从前到后插入人的身体,竟然没有死,看来这位大汉真是福大命大。
  我不再多想,运内力于掌心,迅速将体内的真气输到大汉身上,片刻大汉的身子微微动了动,我知道他的性命已无大碍,只待到了县城内找个郎中好好调养几个月了便能行动自如了。
  这时,峡谷之下灰尘四起,十来匹马从远处驶来,仔细一看,竟然是官军。我心里不禁一沉,难道我救的是位江洋大盗,可救已经救了,难不成在把他放回去吧?那些官军停在峡口不停的四处张望,几个人围在一起不停地低语着什么。
  前面一个领头的军官不停的嚷嚷着:“奇怪了,难道那厮还插翅飞了不成,继续给我追!”
  于是,一股灰尘飞扬,那群官军消失在前面的山坳中。我看大汉已无性命大碍,这才想起吴叔他们。
  突然,我心里大惊不好,吴叔他们在前面生火做饭,如果官军找不到人,非要说吴叔他们私藏钦犯,那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说的清楚的。
  于是我给彪形大汉盖好衣裳,蹭的一下飞下悬崖跳到踏青背上,扭头便追着官军而去。果不其然,走了一会,远远的就看见吴叔和大伙被官军围在一起询问者。
  我快马加鞭奔了过去,那位带队的头领看着我们车队的大箱小箱的,非要拆开检查,吴叔是死活都不允许。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官匪本是一家,如果看见这么多珍奇异宝,这些人动了歪念那可真是走不了了。
  吴叔死活拦着官军不让他们开箱子检查。
  那领头的官军喝道:“快点给大爷滚开,例行公务检查,不然全部抓回去严刑拷打!”
  吴叔站在货物前面说道:“我们是正经的生意人,各种通关文牒一应俱全,都在这里,你们不能随便搜查!”
  那领头的官军听后立刻怒道:“你是找死吗?”
  顺势抽出大刀砍向吴叔,吴叔这个时候躲也不是,不躲也不行,犹豫间刀已经快要砍下去,我怎么让这种嚣张跋扈的人伤到吴叔,顺手摘了一片树叶,扔了过去,顷刻将那领头军官的大刀劈成两半。
  那一众军官见此情形,惊得呆在原地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此时,我已来到吴叔身旁说道:“身为官军,吃皇粮,拿俸禄,怎能如此草菅人命?”
  那领头官军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我吞吞吐吐的说道:“刚……才……是……你?”
  我冷冷的说道:“是又怎么样?”
  那官军立刻将刚才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又对着我怒喝道:“你是哪根葱,给老子滚开!”
  说着就要拿刀砍向我,可惜刀刚才被我削掉了大半截,在空中划过了一道,愣是没够着我。他自己还险些踉跄摔下马来,在场的所有人哄堂大笑起来。
  那领头军官气的将半截刀扔在地上,向后面的士兵吼道:“笑你娘个头笑,拿刀来!”
  后面的士兵笑声立刻戛然而止,乖乖的递给了一把刀,领头军官拿起刀立刻变得嚣张起来。我不禁暗自发笑,人为什么这么相信自己手中的那把刀?有了刀就能无所不能了吗?有了刀就天下无敌了吗?看来真是平日拿着刀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威武”惯了,可别忘了,这世上最厉害的永远不是武器,而是使用武器的人。
  那军官见我动也没动,稍微有点收敛说道:“执行公务,例行检查,知趣的赶快打开箱子接受检查,不然全部抓起来,让你们吃上几天牢饭看你们还如此顽固?”
  我冷冷的说道:“执行公务,例行检查可以,你可有官凭?”
  那军官嘟囔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而后喃喃念道:“看来还不是个傻子啊?”
  见到这种仗势欺人的人渣,我怎么会轻易饶过你,于是运内力于掌上,想教训教训这帮吃人肉不吐骨头的东西。吴叔见状,赶紧上前,拉住了我的手,用眼神示意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他来处理。
  看在吴叔的面子上我收回内力,吴叔上前说道:“各位官爷,我们是正经生意人,通关文凭都在这你可以看看,刚好在这里休息做饭,你们就冲过来了,根本不可能窝藏罪犯啊!”
  说话间将一袋银两塞到了领头军官的手里。
  那军官看了看吴叔,掂量了一下袋子说道:“这还像点话,早这么做不就没事了吗?”
  于是回头对着士兵说道:“走,回城!”
  一个贼眉鼠眼的士兵跑到那军官耳旁悄悄说道:“咱们追的人怎么向上面交代?”
  这军官一下子怒道:“你猪脑子啊?不会说跳崖了?自杀了?”
  然后对着那些士兵说道:“都听好了,回去不要乱讲话,少不了你们好处!”
  于是带着十来名士兵扭头回去,走过我身边时得意的说道:“年轻人,多学着点!”
  那军官还刻意把钱袋子在我面前晃了晃,而后疾驰而去。
  吴叔见事情过去,吩咐大家继续做饭。
  我过去对吴叔说道:“你何必给他们银两呢?他们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狼,永远是喂不饱的!”
  吴叔无奈的说道:“世道如此,我也是无可奈何,也算是一种破财消灾吧!”
  我长叹了一声,无奈的摇摇头。
  吴叔的做法也无可厚非,生活在这种兵荒马乱,水深火热的年代,有钱有势的人永远高高在上,受苦的永远是穷苦的百姓。人人为了自保,都会做出许多践踏律法条文、无视伦理道德、破坏清正廉洁之事,往往都是被迫不情愿,可是人人如此,长此以往这样下去,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百姓何时才能见到青天?真的是不敢直视……
  一时间感慨良多,这才想起悬崖上的受伤的大汉,我叫来乞丐,吩咐了几句,乞丐就欣然前去。我把刚才救人之事对吴叔说了一下,吴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事情是这样。
  不一会,乞丐便背着大汉回来了,刚好饭已做好,我让乞丐盛了一碗粥,给大汉喂下,大汉吃完身体也暖和了不少,病情已明显好转。我们一行草草吃完饭,然后把受伤的乞丐藏于箱子中,便匆匆的赶往耀州县县城。好在县城离此地不远,一个时辰便赶到了。吴叔找了一家好点的客栈,吩咐好左右,大家都各自忙去了。我再次摸了一下大汉的脉搏,性命无忧,只是身体太虚弱,我写了一张药方,让乞丐抓些药给大汉服下即可,不日便可苏醒过来,然后再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当夜,大家一切安顿好之后,都早早的休息而去,我让乞丐守着大汉,我则在房中左右睡不着,正在犹豫是不是出去到外面逛一下耀州县城。乞丐匆匆赶来说大汉苏醒了,我一听赶紧和乞丐来到大汉的住处。
  我推门进去,大汉已经坐了起来,靠在床边休息,见我进来,大汉慌忙想要下来,可是一时半会却动弹不得,我赶忙拦住,让他不要乱动。大汉连连感谢我的救命之恩,俗话说“大恩不言谢”,更何况这也是我的举手之劳而已。
  我这时问道:“好汉尊姓大名?为何会被官军追捕?”
  大汉长叹一口气说道:“愚兄本命郭保义,耀州县郭家庄人氏,以前是位武师,收些徒弟,教人习武为生。早些年,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县丞,常年欺压百姓,重税重赋,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一年不如一年。
  最近这几年,好多百姓都已经揭不开锅,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跑到其他地方乞讨为生。你想想,如果有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到外面过着那种居无定所的日子?而我的武馆,经常受到县衙的骚扰,今日来收税,明日要交保护费,后天来还不知道给你安个什么名分让你做这做那,百姓的日子已是拮据的紧,学徒们早已经没钱交学费了,我也是冲着自己的喜好,免费为大家教一些拳脚功夫。
  可那县丞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不把你榨的皮包骨头决不罢休,到最后实在没什么银两缴纳税赋,就把我和我们的徒弟们全部押到采石场当苦力。
  在采石场干活,不但分文没有,每天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高兴了给你顿残羹冷炙,不高兴连口水都没有,大家都过的水深火热。后来,在采石场认识了一位颇有点学问的老者,他见我一身好本事,却没有用武之地,就给我指了一条明路,让我仿效刘胜吴广揭竿起义。
  刚开始我还犹豫不决,毕竟这种事情是做了就没有回头路的,后来我征求了学徒们的意见,大家一致赞成,于是我把心一横,在一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