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岛里的超级帝国 >

第234部分

海岛里的超级帝国-第234部分

小说: 海岛里的超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犀利的呜叫声,轰鸣的爆炸声,使得吉村中石深深的明白,日军的炮兵部队是无法抵挡支那人炮兵的。

日军方面虽说也有炮兵,可日军的炮兵却不是那么的强大,口径也并不是很大,可这个时代依然是以滑膛炮为主流,复杂的制造工艺,以及高条件的炼钢工艺,难倒了不少国家的火器发展。这样的炮弹在打出去之后,基本上很难控制它的命中率,而且弹道听起来也比较乱。中华帝国的炮兵部队,虽说炮弹的落脚点也很杂乱,单是从他们的炮弹弹道上不难听出,他们的火炮,要比日军现在所装备的先进许多。至少在准确度方面,要远远的优秀于日军。

“根据炮火的密度来计算,敌军至少投入了一百多门火炮,而且截止现在为止,我们依然没能够准确的找出敌军的炮兵方位。因此我们大致的判断,敌军的炮兵很有可能设立在大后方,在一个我们观察不到的地方。或者说,他们的炮兵在他们的步兵身后。而我们的斥候部队,也一直没能越过敌军的步兵部队,敌军步兵部队身后到底有什么,目前我们仍然一无所知。”中村雄大佐分析的人情人理。

要知道,除了国防军外,这个时候世界各国所谓的精锐部队,凡是在155毫米口径一下的火炮,射程基本上都是很短的。而这个时候,整个世界也就只有中华帝国正在使用线膛炮,而炮兵部队所使用的炮弹,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他们的爆炸威力并不是最大的,但这样的设计,会让他们的射程达到最大,而爆炸时,也有一定的威力。

在这种方方面面都领先于日本的国防军面前,日军难以找到国防军炮兵部队的具体方位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情。而且中村雄大佐有一点说的非常正确,国防军的炮兵部队,正是在步兵身后。东征兵团指挥部虽说位于平壤八十公里左右,可距离平壤城外的外线日军部队,也不过三四十里的距离。步兵距离日军外线部队,也不过不到十公里。在这样的距离下,炮兵部队所配备的155重型榴弹炮,是完全可以将炮弹覆盖大半个平壤的。

“看来我们还是对于支那人的了解不够。”

吉村中石转而愤怒的咆哮起来:“情报部的那帮混蛋,不是说中国国防军内补充了大量的新兵吗?不是说中国国防军内的炮兵部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吗?那么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我估计当这里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天皇陛下也会觉得,情报部的那帮混蛋的说法,到底有多么可笑……”

愤怒是必然的,身为一名司令官,对于情报部门的不满,也只不过是嘴上骂两句罢了,能做到这个位置的入,都不是什么傻子。都知道他们到底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一名司令官,在这个紧要关头的时候,是绝不会做出什么影响己方士气的事情的。

吉村中石恢复了常态,缓缓的出了口气,道:“罢了,既然我们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那么久静静的等待吧。希望这一次情报部门的说法是正确的,命令部队,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尽量减少炮击中的伤亡。““是!”参谋长领命而去。

此时摆在吉村中石面前的难题,也唯有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让自己的炮兵部队去反击?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可嫩完成的任务,别说自己一方现在还不知道敌军炮兵到底在哪里,就算知道了又如何?难道炮兵还会将射程增加几倍不成?

不过,令吉村中石郁闷的是,中国国防军就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突然间所有的装备焕然一新,之前从未听过有大规模装备重炮的中国国防军,忽然间就多出了这么多的火炮,一枚枚炮弹像是不要钱似的砸下来,若下冰雹般落在日军阵地偌大的一片区域内。

一个小时的炮击过后,国防军的第一波炮击终于缓慢的停止了下来,在爆炸的伴随声中,度过了一个小时的日军部队,终于再一次的回归宁静的时光。只不过此时伴随他们的,还有一声声的哀嚎声。

由于没有任何防炮的经验,日军部队在这一次的炮袭当中更是损失惨重,悄然无息当中,猛然的带走了一万余名日军士兵的生命,具不完全统计,在此次炮袭当中受伤的日军官兵,无论轻重,加在一起共计有五万余人。而国防军方面,更是在一个小时之内,打出了一万余发炮弹。平均每门火炮,每分钟就要打出一点六发炮弹,而日军阵地上,平均每分钟就要受到接近两百发炮弹的袭击。

但好在这一次的炮袭,并没有使日军部队出现整建制的毁灭,一百余门火炮,他们相对的也有自己负责的区域,偌大一片战场之内,要想搞一搞战场的气氛,就要全面出击,仅仅是集中全部火力,轰击一点是不够的,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日军士兵们在这场炮袭当中,损失不可谓不严重,而日军的军官们,在这场炮袭当中,损失也同样的有些严重,甚至一些士兵以及军官,精神似乎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压力一般,表现的有些疯疯癫癫的,就连说话也变的有些不太清楚。

国防军炮兵们进行了短暂的休息,这也使得日军方面有了一丝喘息。连续高强度的进行炮击,别说是日本人承受不了,就连火炮也承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炮击。炮膛热的冒着热腾腾的蒸汽,一件湿着的衣服措上去,立刻便被烘干,取下之后这件衣服上已经被印上了一道道发黄或发黑的痕迹。

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休整的炮兵们,体力得到了~定的恢复,火炮也恢复了以往,炮膛在有意的降温之下,也早已如炮击前一般。而趁着这个休整的机会,炮兵们也得到了及时的补给,一万余发炮弹再一次的被送上了炮兵阵地。

下午三点三十分,沉默已久的炮兵们,终于在一次的发出了他们的响声,这是国防军第一次运用这种战术,也是在之后数十年内,被整个世界都运用的战术。以炮兵集群对敌军进行轰击,以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从而掩护步兵快速的冲上去,与敌人进行厮杀。

相比第一轮炮击而言,第二轮炮击日军方面则显得轻松了许多,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多少也算是知道了一些经验,虽说并不能躲掉炮弹直接命中,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还是有可能使自己受伤的可能降到最低。

十六日的整个下午以及晚上,国防军的一百余门重炮,每隔一个半小时便对日军进行一个小时的强烈轰击,使日军在这一天之内,饱受炮火的温情!伤亡惨重!

游侠在这里很是厚着脸皮的说一句,各位弟兄们,现在弹药紧缺,补给跟不上,还请各位弟兄们能够慷慨解囊,拿出一些推荐票和月票来支援国防军。咱们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走到弹尽粮绝的那一天,不是么?

(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二章:中日朝鲜战争(一)

经过将近二十个小时的连续炮袭,日军四十余万参战部队,在这场炮袭中伤亡惨重,因为炮袭而直接阵亡的日军官兵,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将近三万余人,而伤亡人数更是逼近十万。骄傲而又不可一世的日军,这一次狠狠的被国防军踩在脚下,动弹不得。

上午八点,东征兵团第六十八军,第九军,和刚刚停止炮袭两个小时左右的炮兵部队,在各级长官的带领之下,蓄势待发。

八点一刻,嘹亮的冲锋号吹起,第五十六师装甲部队,第五六一旅、第五六二旅以及第五六三旅,共计三百余辆坦克战斗群,在105毫米、120毫米、155毫米备式口径的炮火掩护下,成楔形队形,掩护着身后数万名国防军将士们,向平壤发起正式进攻。

跟随在坦克身后的步兵战士们,立即拿出了60毫米追击炮,一旦进入射程之内,便会对敌军进行精确打击,步兵狙击手们,则坦然的掩藏在坦克身后,静静的等待着日军指挥官的冒头。

苏式坦克那霸气的85毫米线膛炮,喷吐出一颗颗强有力收割人命的炮弹,同轴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喷吐出一道道优美的火线,泛黄的火光,在这个刚刚到来的一天,给人一种奇特的风景。

平壤外围防守日军,从八点一刻开始,瞬间承受着无尽的炮火压力,一颗颗炮弹,一发发子弹,将他们打的抬不起头,稍有露头,便会遭到致命的打击。但英勇的日军战士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还击的意念。不断的在寻找着一个个的防御反击地点,将一颗颗并不能造成多大杀伤力的子弹,倾送出去。

那些隐蔽在暗处,浑身上下布满了炸药的日军,想要企图依靠自己的肉身,冲上去与那一辆辆坦克同归于尽。很多在还没有看到坦克之前,就随同泥土一起,飞上了天,支离破碎。刚刚习惯了中国国防军高强度炮击的日军士兵们,还没来得及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便迎来了新一轮,火力更加强大的攻击。

苏式坦克犹如一尊尊大佛一般,牢牢的站在前方,快速的向前推进着。以它自己的身躯,为身后的国防军将士们挡下了一颗颗的子弹,至于炮弹,日军的炮兵现在早已不知道在哪里了。在炮袭的第一时刻,日军的炮兵部队便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炮火没有间隙的继续踩躏着日军逐渐变弱的神经和作战意念,在各种型号的火炮,追击炮,狙击枪的掩护下,苏式坦克的坦克炮,继续发威,不断的寻找着一处处的日军火力点。

虽说日军并没有装备多少机枪,但只要有装备,就有可能对国防军造威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这个前行的时候,坦克炮的主要目标,便是击毁一处处的日军火力点。

国防军部队,正在一步步的逼近千疮百孔的日军阵地。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群日军士兵,头戴白色太阳旗横条,光着膀子,身上绑满了炸药,疯狂的冲向坦克集群中心。

但日军士兵很显然仍是沉不住气,在坦克距离他们还有两百多米的时候,一名名日军敢死队员便忍不住的冲了出来。同一时间,密切观察战场的航向机枪射手们,迅速的调整机枪方向,对准了这一名名日军敢死队员便是一排子弹。

一颗颗金黄色的子弹拖拽着一道道优美的亮光,狠狠的钻入日军士兵体内,一团团血雾瞬然而起,还未来得及欣赏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便传来一声声的爆炸声响。子弹击中了日军士兵身上的炸药,并且很顺利的将他们引爆,一时不知所措的日军士兵,更是来不及丢下身上的炸药,只能继续的硬着头皮冲上去,只是国防军将士们并没有给他们这个同归于尽的机会。倒是给了他们一个与同伴同生共死的机会。

被子弹引爆的炸药,顷刻间散发出一团团橘黄色的火焰,腾空而起。距离那团火焰较近的日军士兵,更是来不及躲闪的,直接被这忽然袭来的火焰,同样的引爆了自己身上的炸药。

这一小小的插曲,并不能阻挡国防军装甲部队的前进步伐,在苏式坦克优异的性能面前,即使日军拼尽了全力,也不一定能够顺利的击毁一辆苏式坦克。

在苏式坦克的引导、掩护、支援下,步兵机枪手们迅速的从坦克后方突袭出,在一处处合适的地方架设机枪,数干挺机枪,构成了一道坚硬不可摧的火力封锁线。弱大火一般,燃烧着日军步兵的生命,一团团的橘黄色火焰,一声声炮弹的爆炸声,与他们的葬礼随同传出。犹如是他们葬礼上的欢送,或者哀悼一样。

日军的防线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松动,从未见过如此高强度火力战斗的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