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1部分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1部分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棘最早知道我对于这个组织的想法,是以稍微有些明白。文陆二人听后煞是惊讶,不说龙牙,即便是蒙古之天涯也是第一次听说。
文天祥和陆秀夫相互对视片刻齐道:“陛下之构想匪夷所思,但却甚是英明。”
尽管我说得很详细,但知道三人还是有些糊涂,我接着道:“朕以寺庙来做个例子,庙宇是由一群有共同信仰之人组成的一个团体,里面有藏经楼,武堂,厨房等各个部门,这些部门可以由庙里的僧人担任,也可以由外人担任,但是都会听从寺庙的统一管理。如果将龙牙看做是一座寺庙,将朕比作那方丈,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原来如此,这个龙牙我们都可以加入吗?”三人不约而同问道。
“赞同龙牙之宗旨,都有资格加入。当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龙牙自然也有自己的行事流程,这流程之一便是加入龙牙需要原来龙牙中人介绍,并经龙牙核心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加入。如果三位愿意,朕作为龙牙第一人,今rì便介绍并批准三位加入。”
“臣等愿意。”
“好,这龙牙从今rì起成立,朕与三位便是这龙牙的第一批人员。”

第18章 公田法之争
 正文 第18章 公田法之争
第18章 公田法之争
袁棘三人脸上都露出兴奋之sè,特别是文陆两位年轻人,似乎加入了龙牙就能实现平生的抱负,其实我知道,这三人还不是很明白龙牙的jīng髓,当然这得慢慢来。
由此可见,古人比现代人纯朴得多。
我看着三人,脸上也是略带激动道:“龙牙暂时会下设综合部,保安部,监察部,情报部,商业部五个部门,其中综合部
负责统筹全局,制定组织的各种制度,审核加入组织的人员,将组织的决定传递给其它部门,综合部人员必须全都是龙牙的核心成员,情报部负责收集军事,农商,人文地理等各地,各行的情报,也就是充分发挥细作的作用,将其延伸到所有角落,有人的地方就要有我龙牙之人,大到忽必烈的一举一动,小到某一村落谁家有喜事等。保安部,负责我朝重要人物的安全,刺杀危及我社稷之人,比如说那投敌卖国的刘整等,并逐步消灭天涯,监察部则是负责监督百官,监督各大行业组织的言行举止,商业部则需要为组织赚钱,龙牙中人也得吃饭吧。这些部门是组织的下属部门,必须在组织领导下做事,他们也是达到组织目的尖刀。朕初步计划,这保安部由先生负责,情报部交给君实,监察部交给宋瑞,当然这只是你们在龙牙的身份,至于朝中之事依然不得放松。”
“臣等自会尽心尽力,请陛下放心。”
“恩,这龙牙的地点先设在狮峰茶楼吧,朕会让卫小四将附近的房屋都买下,改名为狮峰商会,对外就以商会之名行事吧。你们下去后再仔细斟酌,看看朕的构思中还有无漏缺之处。”
“谨遵陛下旨意,臣等告退。”
######
自从搬到宁乾宫后,我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站在顶楼的窗户前,痴呆般地注视着这皇宫大院。
似乎这一切都和我没有丝毫关系,我只不过是个过路的游客,一个孤独的时空旅行者。
梦里不知身是客,我是在做一个长长的梦吗?
来到这里快一个月了,我依旧无法接受菱杉离去的事实。
这些rì子里,我渐渐习惯了早起。
朝会之时,谢贾两派再起争端,原因便是公田法。
户部尚书陈宗礼率先开炮。
“臣陈宗礼有本上奏。”
“陈爱卿请讲。”
“陛下,近rì浙西路不少官员都在反映,这公田法引起不少农民恐慌,甚至反感,臣等经过商议,望陛下取消此法。”
在土地制度上,宋代前比汉唐,后比元明,可以说是土地私有制发展最充分成熟的朝代。宋代继承了中唐两税法以后的做法,私人土地买卖与占有不受任何限制。宋代土地兼并主要是以zì yóu买卖的经济方式进行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是当时的公理,所以以政治特权强取豪夺兼并土地的情况,在法理上并不允许。
土地是农业社会最恒定的“常产”,宋代便把有常产的民户称为主户,没有常产的民户称为客户。客户主要是无地的佃户、雇工等。主户按财产的多少分为大地主,中小地主或富裕农户,一般的小土地所有者,其中不乏还需要佃种部分土地的农户。
随着政治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大地主手中,朝廷渐渐失去控制,只得发行饮鸩止渴的会子,或者是竭泽而渔的仰仗和籴。结果却是“国计困于造楮(纸币),富户困于和籴”,谁都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景定四年(1263年)三月,贾似道决定实行公田法,试图挽救rì渐严重的财政危机。
然而,公田法直接涉及到官僚地主的利益,理宗无法下此决心,最终贾似道以辞官相要挟,方得实行,但也只是在江浙的部分地区试行。
景定四年七月,公田法实行还不到半年,尚书都省就声称“中外支用粗足”。其中虽不排除贾似道党羽阿谀的成分,但公田法对缓解财政危机不会是绝无作用的。不过,公田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危机,反而成为景定年间社会动荡的新源头。
我瞟了一眼贾似道说道:“陈爱卿,这公田法实施以来,为国库增收不少,也并没有扰乱普通农户,怎么会引起他们的不安呢?”
“陛下,这公田法有四大弊病,首先,名为回买,实为强夺,加深社会危机。比如,本该百贯一亩,却只给四十贯,而且大都是会子(纸币),因而遭到大地主的殊死反对,也就完全不足为奇。其次,官吏舞弊,回买不公,激化社会矛盾。主管官吏故意夸大计算其田亩数,强迫他们增加回买数,造成有些民户倾家荡产也无田可卖。而督卖者峻急刻薄,不择手段,甚至滥施肉刑,迫使有些走投无路的民户自杀了事。再次,官田收租,头会箕敛,引发阶级冲突。最后,加印会子,回买公田,加剧通货膨胀。这四点之详细说明臣已写在奏折中,请陛下过目。”
我示意小七接过奏折,看着贾似道说道:“师臣,你看呢?”
贾似道也不起身,漠然应道:“陛下放心,公田法之弊病臣自会加以监督。”
“好,这事就如此吧。”
“陛下,臣马廷鸾有本上奏。”
“马爱卿,请讲。”
“陛下,陈大人所言的四大弊病不可小视,这浙西路可是我大宋赋税之重,还请陛下三思,倘若rì久下去,民愤积怨越来越重,我朝财政,民心都会大受影响。”
“臣等附议。”谢道清一派大都站出来说道。
未等我开口,贾似道站起身便道:“陈大人,马大人,公田法乃先帝钦定,实施半年,我大宋粮仓便基本做到仓廪丰实,若非公田法囤积粮草,我朝前方将士现在还空着肚子,请问两位大人,是否家中土地积压过多,受此影响才会有次一说?又或者是大人心中有更好之策,能够缓解我朝之财政?还是因为这公田法是我贾某人之建议呢?”
马廷鸾急道:“贾大人,我等在说公田法,你怎么扯到其它上面去了?”
贾似道稍稍抬高语调道:“哼,你等酸儒,自己拿不出有效之策,总喜欢对他人之法指指点点,这难道就是读书人之品德吗?”
“你。。。”马廷鸾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将眼神望着我。
那贾似道也同样望着我,似乎都在等着我的裁决。

第19章 老臣江万里
 正文 第19章 老臣江万里
第19章 老臣江万里
无论贾似道是不是后世所言南宋四大jiān臣之一,这句话却是很有道理。
马,陈等人虽说为人正直,博览群书,但在治国之道上却没有多大实际能耐,他们信奉的原则就是,jiān臣之建议必定为jiān,当驳之,我反对jiān臣,我便是忠臣。
这些读书人宁愿将时间全部花在如何做忠臣上,也不愿意去做些实际的事情。
社会风气如此,数千年来读书人的习xìng也是如此。
只要是做事之人就会犯错误。
动嘴之人却不易犯错,而且动嘴之人大都喜欢挑人之毛病。
公田法在后世也颇多争议,贾似道便如这个时代的唐吉可德,拿着长矛挑战水车,他挑战的是已经成熟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尽管贾似道有很大的权力,但他毕竟不是皇上,历史上的改革者,除了少数在皇帝坚定支持下得以成功,大都成为了先烈,理宗的优柔寡断,南宋的朝政**,加上贾似道自身不正,最终导致了公田法的走形,从而失败。
经济的改革必须和政治的改革相辅而成,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单从公田法一事上来看,我还是偏向于贾似道一边的。
“马爱卿,陈爱卿,你们所上之奏折朕回去后自会详细翻阅,认真思考,此事朕心里明白,你们可以针对公田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没有新政出来之前,继续按原有政策执行,师臣,公田法一事还是由你全权负责,对于公田法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好生监督,莫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影响我朝中大臣之和谐,以及影响到我朝之税收。”
“陛下宽心,臣自当理会。”贾似道又恢复了漠然的表情。
“这事就不再复议了。”我也不给他们继续说话的余地,岔开话题,说道,“江万里。”
“臣在。”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出列答道。
“江爱卿,一路风尘仆仆赶回临安,辛苦了,本来该让老爱卿休息数rì,只是这朝中事务繁多,朕也是刚刚登基,还需老大人立即上任行事,朕先任命你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江万里叩首正待谢恩,却听贾似道上奏反对道:“陛下,今江大人刚回京城,于朝中之事略有生疏,臣提议江大人先熟悉朝事后再行任职。”
我看着贾似道,心中微怒,知道这枢密院乃是贾似道一手遮天,自然不愿意接受一个有影响力的反对者。我思索片刻,也觉此事是我cāo之过急,尽管历史上的江万里确是担任枢密院事,但我这个皇帝变了,焉知历史不会改变?我忍住怒火说道:“师臣此言有理,江爱卿,朕封你为监察御史,先熟悉朝事后再另行安排。”
“老臣江万里,拜谢皇上恩典,臣自当谨遵陛下旨意行事。”江万里叩首道。
这江万里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其xìng耿直,刚正不阿,二十年前便因弹劾主降派而遭受排挤,五年前投入时任京湖宣抚大使贾似道幕下, 任参谋官。后来贾似道入相,江万里同时入朝兼国子监祭洒,侍读。景定元年(1260年)迁刑部侍郎。不久,升吏部尚书。次年(1261年),又进迁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院事兼太子宾客。
太子宾客,官名,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属于闲职。
在江万里任太子宾客时,作为太子的赵禥便见过,尽管没有太多交道。
正是由于江万里秉xìng耿直,临事不能无言,使得贾似道渐渐疏远了他。贾似道讨厌其轻率,说话不够慎重,而且经常触怒贾似道,所以每次都不能久在其位。
而今,我给与他的权力就是说,监察御史嘛,说任何可说之言,且恕之无罪。
江万里从政数十年,颇有资历,家学渊源,就连文天祥也是其再传弟子,且为人正直,在朝中声誉极佳,我再给他浇浇油,这样一个人才岂不就可以和贾似道叫叫板了?而且他和谢道清那一派关系也颇为不错,这样就可以作为我和贾似道间,甚至是我和谢道清之间的一道缓冲带了。
一旦我能全权掌握朝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