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立志传 >

第90部分

三国立志传-第90部分

小说: 三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师尊教诲。”陈祗可谓是心悦诚服,庞德公虽然说的是道,但何尝说的又不是做人?如果自己用利益去引导他人,让他们都与自己共同分享利益进而分担风险。同样。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三国雄主,哪一个不都是在遵行着这一原则?而孙权。目前所作地,正是在将世家豪族与江东孙氏地势力进行融合,从而达成一种利益与风险共担的集团。

庞德公饮尽了茶水之后,抚着长须,指了指那些菜畦:“治理百姓,也就如老夫在这儿侍候这才菜畦一般,若是不精心锄草浇水喷肥。日后,定然不会有好收获,同理,为政者,不施百姓于恩,只求索取,那么,得到的,也定然不多。甚至,什么也得不到,奉孝你要谨记才是。”

“诺!”陈祗长揖一礼郑重地答道。正说话间,远处,行来了一驾车马,庞德公与陈祗停下了对话。眺目望去,一伟岸男子已然从那马车之中走下,正冲这边缓步而来,峨冠高戴,未语先笑,除了诸葛亮,还有何人?

“亮拜见师尊。见过奉孝。”诸葛亮当先行礼问候道。陈祗赶紧回了一礼:“祗见过孔明兄。”

庞德公笑意盈盈地受了诸葛亮一礼之后说道:“孔明今日怎么上老夫这儿来了?”

“亮在学识上有惑,特来请教于师尊。”诸葛亮恭敬地答道。“唔。走吧,这里太晒了。回屋再说话。”庞德公当先往别院行去。

陈祗在一旁听着庞德公与诸葛亮讨论《易》,不过,陈祗却觉得今日诸葛亮似乎总是有些心不在焉地感觉,就好象是心中有事,而且目光时不时扫过自己,庞德公自然也能瞧得出来,遂与诸葛亮讨论了一番之后,便笑言道:“老夫颇有些困倦,先去休息了,汝可以与奉孝切磋一

待庞德公离去之后,诸葛亮站起了身来笑了笑:“奉孝,出去走走如何?”

“也好,孔明兄请。”陈祗心里边已然知道,诸葛亮定然是寻自己有话要说。出了府,此时已然夏秋之交,天气虽然仍旧炎热,但山峦之上的树木,已然不再尽是绿色,斑斓霜红交映在群峰之中。

诸葛亮缓步前行,有些发黄的树叶已然有了欲离树梢的迹象,陈祗也不多言,与诸葛亮并肩而行,看到诸葛亮高自己半个脑袋之后,颇觉得丧气,嗯,看样子还得两三年的功夫自己的个头才能超过这位诸葛大神。就在陈祗胡思乱想的当口,诸葛亮停步于那路边地菜畦之前:“亮成婚数年来,无有子嗣,我兄长诸葛谨,甚为忧心,故今年之初,又喜得麟儿,名乔,于年初之时,便过继于亮膝下。此事,贤弟想必也是知道的。”

“嗯,祗是从水镜先生处知晓的。”陈祗已然猜到了诸葛亮接下来要说什么。一时之间,不由得有些恍惚,自己到了三国,凭的不是自己的学识才智,反倒是因为自己的医术,而跟这些三国历史名人有了更深的交情,这是不是有些怪异。嗯,至少陈祗心里边暗暗好笑。自己都快要成为了一位三国时代的不育不孕专家了都。

“孔明来寻过你了?”庞统坐在榻上,在那棋盘之上,下了一子之后,冲陈祗乐呵呵地笑问道。“嗯,孔明是来寻过我,怎么了?你又想多小弟这儿打听谁的八卦?”陈祗抬眼看了庞统一眼,下了一子之后,吃掉了庞统两子。

“瞧你说地,统是那样的人吗?嗯,不过,那孔明的夫人,你看到了没有,长的是否出乎你的预料?”庞统这家伙果然也不是什么好鸟,至少陈祗觉得这位庞统兄有些兴灾乐祸的意思。

似乎庞统也查觉到自己地失态,老脸微红,抚着腮边短须装模作样地道:“统这也不过是关心伯父的爱徒罢了,岂会如你所想那么不堪“是是是,小弟知道兄台乃是一品行端庄,从不理会那些街边巷语的正人君子。”陈祗也懒得理会庞统,想起了那日见到的诸葛亮的夫人黄氏,不由得摇了摇头,颇有些同情那位三国有名的帅哥诸葛大神。

“那诸葛夫人倒是不丑,不过,也确实称不上漂亮。”一般人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这位夫人却有些反其道而行之,肤色甚黑,而那头发却偏黄,虽然长的甚是端庄,可就算是陈祗这样在大都市见惯了各种肤色人种地穿越人士,也无法将那诸葛夫人定位到美地层次。而诸葛亮长的既帅又高,长学又好,却娶了这么个夫人,也怪不得那些乡间俚闻会有那样地传言。“嗯,奉孝之见,与统不谋而合。”庞统得意地道。至少自己的婆娘比诸葛亮的夫人长得漂亮,这一点,让庞统的心里边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仪容伟岸,身怀大材,此等人物,莫说是女子,便是男子,也颇仰慕,却偏偏……”陈祗不好意思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不过,这确实是最佳的评语。

庞统点了点头:“奉孝只知其一,这其中,其实是大有文章。”

“莫非那黄氏乃是少有的才女?”陈祗瞅向庞统问道。庞统摸了摸短须,翻了个白眼:“这个,统倒是不曾听闻,不过料来其为黄老之女,学究家传,应该是有些文采的,不过,这并非是诸葛亮迎娶其为妻的原因。”

“你知道?”陈祗好奇心大起,凑上了前问道。庞统笑道:“统自然知晓,不过嘛……”要是庞德公与水镜先生看到庞统这副模样,不知道是不是会觉得伤感,嗯,好好的一位名士凤雏,怎么笑的跟奸险小人似的。

陈祗心中自然能领会。“来来来,士元兄且坐,小弟昨日方猎了几只野兔,一会便让他们烹好了,让士元兄,尝尝那用秘料熏考的焦黄兔子肉。”

“知我心者,奉孝也,呵呵,也罢,反正现在天色尚早,统便细细与你分说便是,汝可知那黄承彦与我伯父一般,皆是荆楚名士,那黄家,亦为荆州大族……”

有了庞统点拔之后,陈祗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诸葛亮娶黄承彦之女为妻,根本就是一桩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黄承彦的妻子是当时荆州名门望族蔡讽的女儿,蔡氏家族在荆州的势力很大,而蔡讽的姐姐,嫁的便是太尉张温,至于蔡讽的另一个女儿,正是荆州牧刘表的后妻蔡氏,至于蔡讽的儿子,正是那位刘表最信任的大将蔡瑁。

陈祗光是听到庞统给自己理顺黄承彦之妻族的势力分布图,就已然头皮发麻,先人的,什么叫名门望族,什么叫世家门阀,黄承彦老婆的娘家,就是最典型的样板。而嫁闺女给诸葛亮,除了诸葛亮长得帅,有才学之外,主要的一点就是,黄承彦同样看到了诸葛氏在荆州的政治力量。

要知道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里数得上号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蒯庞两家在荆州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表面上不过是黄、诸葛两家结成亲家,而实际上蒯、蔡、庞、黄这几大家族之间都通过诸葛亮与黄氏的婚事而联系了起来,结成了亲戚关系,当然,这里边自然还包括刘表,还有琅邪诸葛氏。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陈到很吊?

“照士元兄您这么说,倒也真是,孔明与黄氏,说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强强联手,而对于孔明而言,虽然胸有盖世之材,但却是一个外来户,要走上前台,最短的时间内醒人眼目,自然要依靠家族与婚姻,如此一来,就算是那黄承彦的女儿真的长得很丑,孔明兄怕是咬牙也得娶进门来。嗯,小弟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劳烦士元兄你别笑得那么猥琐好不好?”陈祗悻悻然地挟了一筷兔子肉塞进了嘴里。

庞统啼笑皆非地指着陈祗摇了摇头:“统笑一下又有何妨,你还说出口来着,真是的,罢罢,懒得理你这个泼皮。”

陈祗有些尴尬地笑了两声:“来来来,饮酒饮酒。”嗯,也不知道日后会不会有句竭后语:诸葛亮娶亲一一政治婚姻。也怪不得,那刘备对于诸葛大神如此痴情,频频拜访,非纳其入麾下不可,看样子,除了诸葛大神本身的才华之外,刘备还看中其身后的势力背景,诸葛大神如果成为了刘备的手下,那么必然,会有一部份的荆州士族把筹码摆放到刘备的身上。

“对了,小弟听言,今年初时,那东吴孙氏曾邀孔明为东吴效力,不知可有此事?”陈祗抿了口酒之后,又向庞统问道。庞统倒是有问必答,点了点头:“没错,这事起因乃是孔明因要过续其兄诸葛谨之二子,赴东吴而去,那张昭张子布,与其兄为执友,见孔明之才,甚是慕之,故欲推荐其给孙讨虏……统问其因由。孔明笑言,那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位诸葛亮最后投效于刘备,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那个“尽”字,诸葛亮须要的是一位能完全施展其政治才华的君主,而那孙权。手下谋士众多。你一个初出毛庐、名声不显的贤士去投他,能用到什么地步?这不好说,更不用提那曹操,谋士更是如云。

所以,诸葛亮跟刘备,两人是你情我愿,臭味相投。嗯,这么说似乎有些不尊敬二位英雄人物,可似乎又是这么股子味儿,陈祗摸了摸下巴,那诸葛大神的政治眼光,绝对是差不了地,不过还好。他终究是三国时代的人士,没有更远大的目光,不明白一家一姓之争,属于小道而已。想到此处,陈祗又有些沾沾自喜,仿佛自己要更高尚一些。

“对了奉孝,这些日子,你怎么老往山里边钻来窜去的,非要到下午才能见你的人影,你那两个护卫更是。连影子都见不着。”庞统笑问道。

听了此语。陈祗干笑了两声:“士元兄不知,小弟这些日子。在做一样好东西,不过,现在还未成功,等到了成功之日,定会让士元兄大饱眼福。”

“什么东西?莫非是你曾经说过的,用动物毛皮硝制的那什么标本?”庞统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怎么也搞不明白,这么个看起来斯文俊俏的少年,怎么会整那些血腥恐怖的玩意。

陈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说兄台,那些不过是小弟当年无知旧事罢了,到了你嘴里,倒是把小弟当成那午夜狂魔似地。”

“什么午夜狂魔?”庞统打了个酒呃,眨巴着那些与小燕子有得一比地大眼睛问道。陈祗哑然,干咳两声:“反正小弟所制之物于兵家有大用。”

“哦?呵呵,到时,统倒要好好看看奉孝倒底所制者是何物。”庞统不以为然地道。陈祗也懒得理会,反正自己做好了鹿门山一带的沙盘之后,再让这位兄台来开开眼,保不定,能让这位大眼兄把眼珠子瞪出来都说不定。

这年代确实有沙盘,不过,太残次品了,也就是拿沙子或者米面一类的玩意,在一个盘中堆出几个小包包,既看不出山势,也难以分辨地形,这能叫啥沙盘?至少见过后世沙盘的陈祗很是哧之以鼻。

“好,好!好东西啊,公子,这绝对是小的见过的咱们江阳郡尉那里的沙盘要好上百倍,连那前边不远地一条小溪,这上边都作出了标注。”跟陈祗学过制图的孟广美细致地拿着手中所绘的地形图与陈祗亲自动手所制作的鹿门山一带的沙盘进行着校对,连声的赞好,那陈忠也是啧啧有有,恨不得把脑袋杵进那沙盘里去细细专研。

倒是那协助陈祗共同完成了沙盘的贞儿,亦在脸上写满了与荣有焉地光彩与骄傲。

“废话,要知道,就这不过五尺见方的沙盘,就耗了公子我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做得要是不合格,公子我的脸该往哪搁。”陈祗满意地看着自己地作品,嗯,很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