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继室千金 >

第149部分

继室千金-第149部分

小说: 继室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簪子斜绾在她的发髻上,簪头的垂珠垂落下来,将她整个人衬得更加妍丽。皇帝很满意自己的手艺,接着又牵过周世珑的手,开口道:“陪我到御花园里走走如何?”虽然是问句,但却是不容拒绝的语气。
没成亲的姑娘跟男人牵手终归是于礼不合,但周世珑既知道自己迟早都是会进宫的,却也不想太扭捏,便顺从的背皇帝牵着,跟在他身后。
而另一边,周世瑛急急的进宫,进了寿康宫之后,却发现寿康宫里只有白氏和周世珊二人,周世珑早不见了。
太后自然知道他是为什么来的,但也不说破,反而对他问东问西的留在了殿里。
周世瑛早已猜到什么。
说实话,太后坐到了如今的位置,依靠早已是皇上而不是娘家,所以在皇上和娘家之间必要选其一的话,她必会选择向着皇上。
对于皇上来说,要选一个姑娘进宫,既抬举了他来制衡康国公府也防着继远侯府以后变成第二个继远侯府,选与他异母且不和的周世珊,自然比不上同母的周世珑。
周世瑛虽然担忧妹妹,但太后装聋作哑不放人,他却也无法。
太后将周世瑛留在宫里说了半天的话,然后便听到说皇上亲自送周三小姐回来了。
太后像自己什么不知道似的,还十分稀奇的道:“皇上与三小姐倒是碰到了一起。”
周世珑是一个人进殿里的,太后笑着问道:“不是说皇上亲自送你回来的,怎么不见皇上进来。”
没等周世珑开口回答,她旁边的宫女替她道:“回太后,皇上说太后这里有贵客,他就不进来了,免得又是叩头又是行礼的,扰了太后的兴。”
太后点了点头,又问道:“皇上的心情如何?”
宫女又答道:“周三小姐陪着皇上逛了一圈御花园,令皇上十分开怀,皇上送三小姐回来时,心情十分的好。”
太 后笑着道:“看来三小姐和皇上有缘,在这之前皇上可是坏了好几天心情,三小姐一来便令得皇上开怀。”说着又用半玩笑半认真的语气道:“不如三小姐以后就留 在宫里陪着皇上,若能陪得皇上天天高兴,也算是万民之福了。”接着又望向白氏的方向,问道:“对了,我记得刚才你说,三小姐还没定亲是吧?”
就是借白氏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对太后撒谎,虽然此刻她十分后悔没有早一点给周世珑定下亲事,如今也只得苦着脸笑道:“还,还没。”
太后又问道:“不知夫人舍不舍得让三小姐进宫来陪着皇上和哀家?”
白氏还能如何,难道还能答一个不舍得。
王檀有些不明白的问道:“我有些不明白,太后想要珑姐儿进宫,直接下一道懿旨就可以,何必还要绕这么一道圈子。”
周 世瑛回道:“太后虽然可以下懿旨,但我们用珑姐儿已经定亲就能推脱过去。太后虽然也能逼着珑姐儿进宫,但皇家就容易落下强抢臣下之妻的话柄。如今饶了这么 一个圈,若外面传出皇上在御花园里与珑姐儿单独相处了几个时辰,有哪个人家还敢跟珑姐儿定亲。就算跟珑姐儿已经定下了,只怕也要偷偷退了。”跟皇上抢女 人,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
王檀道:“那珑姐儿进宫是进定了?”
周世瑛叹了口气,道:“我现在就是将珑姐儿强留在家中,又还有哪个人敢娶他。何况太后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我们还跟她对着干,就显得不识抬举了。”语气中颇有些对太后的不满。
王檀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道:“我去找个宫里出来的麼麼回来,趁着现在还有点时间,让她教教珑姐儿宫里面的人情世故。”
周世瑛点了点头,抱过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道:“谢谢你。”
王檀笑了笑,拍了拍他的手臂。周世瑛又道:“你最近多看着些珊姐儿,不要让她与珑姐儿太亲近。”他虽不相信周世珊会蠢到对珑姐儿动手,但凡事有万一,还是多防着点好。
王檀道:“我自然知道,还用你说。”
周世瑛不想再谈这件事,便转了话题,问道:“对了,你今日去顺王府如何了?”
王檀道:“能如何,还不是普通的应酬。不过,我今日在那里倒是见到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王檀问道:“谁?”
王檀道:“陶二爷的平夫人,水氏。”
周世瑛道:“是她啊,她人如何?”
王檀道:“长得十分漂亮,很会说话,我看许多贵妇人竟不介意她商人妇的身份,与她十分谈得来。她还说感激你救了陶先生,改日要和陶二爷登门谢恩来着。”
周世瑛不屑的“哼哼”了两声。若是真心感谢,早就该来了,还会等到现在,不过是想要攀附上他的两只苍蝇。只怕还是两只藏着毒的毒苍蝇。


、第164章 
王檀换了一身衣裳出了正房的门;绕着抄手游廊去了花厅。
一进花厅的门;看到的便是一位穿秋香色葫芦双福褙子;年约二十六七岁的少妇和一位穿青绿色净面四喜如意纹妆花褙子,年约四十多岁的妇人。两人的衣裳看得出来都是好料子,只是有些洗得发白。想来这应该是她们压在箱底,唯有在见贵客的时候才拿出来穿的衣裳了。
王檀虽不曾见过她们,但也知道这两位便是桑家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了。
前几日,周世瑛找了个侵占家族共产的理由,指使人将桑二老爷头上的族长之位给抹了;如今桑家正为继任族长的事情吵个不休。
周世瑛早就想让王檀找个机会将桑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叫进来说说话的了;只是因为前几日侯府发生了太多的事;才让这件事耽搁了下来,直到今日才请了她们进府。
王檀一跨进花厅;便边走边笑着与桑大奶奶和桑三夫人道:“见谅,见谅,让大表嫂和三舅母久等了。”
桑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见到王檀,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桑三夫人笑着道:“哪里,外甥媳妇事儿多,总归我们都是闲人,多等一会也不要紧。”
王檀笑了笑,屈膝给她们见礼。但桑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哪里敢受她的礼,连忙侧身避开。
王檀又道:“大表嫂和三舅母快坐,将侯府当自己家一样,不用客气。”说着自己便走到上首的椅子上坐下。
桑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见王檀坐下后,这才敢坐下来。
王檀又笑着道:“二爷早就想让我请二位过来侯府坐一坐了,只是一直不得闲,倒是怠慢大表嫂和三舅母了。”
桑大少奶奶笑着道:“表弟妹有事先忙着就是,总归我们都是自己人,表弟妹想找我们说话,什么时候都使得。”话语中多少有些是想要拉近两家关系的意思了。
王檀听着也并不说什么,又接着问道:“家里最近可都还好?”
桑大少奶奶道:“都好,都好,虽说以前生活有些艰难,但近来有瑛表弟接济着,如今比从前可好太多了。”
桑三夫人也附和道:“正是。”
王檀笑了笑,又与她们聊了一下桑家的事情,接着才转到了今天的正题上,问她们道:“如今二舅父被去了族长之位,族中怕都为继任族长的事情忧心着吧。”
桑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听到“族长”这两个字,心中皆有所动。两人各自低头沉思了一会,接着桑三夫人先开口道:“可不是,族里为这事可都快吵翻了天。没了族长,一族人便像是没了领头的羊。族里还该是早日定下族长的人选才好。”
王檀又笑问道:“不知大表嫂和三舅母是个什么想法。”
桑大少奶奶和桑三夫人又是一顿,接着桑三夫人又接着问道:“不知瑛外甥和外甥媳妇是怎么想的,我们听你们的就是。”
桑大少奶奶则默默的坐着,对桑三夫人的话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只是眉头紧紧的蹙着。
其实早前瑛表弟就向大爷和三叔父透过话,说是族长之职先让三叔父代任着,等以后大爷有了资历,再将族长之位传回大房。瑛表弟虽说的隐晦,其实不过是觉得大爷没这个能耐当好族长之位,所以才想先让三叔父做着罢了。
想到自己丈夫懦弱无能的样子,她却也怪不起瑛表弟做出这样的决定来。倘若他真的有这个能耐,也不会让族长之位被自己的二叔掌控了这么多年而连吭都不敢吭一声了。
只是,说到底他们一房才是嫡支嫡房,让她亲口说出愿意让三叔来做这个族长之位,她又怎么甘心,怎么不心疼。
桑大少奶奶叹息一声,要怪只怪自己的丈夫撑不起来。
桑 大少奶奶还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接着又听到王檀道:“我和二爷虽然关心桑家,但这毕竟是桑家的内部事,我和二爷是外姓人,实不该插手。不过按我和二爷的想 法,我们觉得,按理族长之位该是让大表哥来继任的,只是大表哥年纪轻资历不足,怕胜任不过来。我们想着,这几年三舅舅不如辛苦一些,先代大表哥做着这族长 之位,等过几年大表哥有了资历,或是表侄儿长大了,三舅舅再将族长之位还回大房。大表嫂,三舅母,您们觉得呢?”
桑三夫人脸上禁不住露出高兴的表情来。她早就听三老爷说过,瑛外甥想让他代任族长几年,如今再听王檀这样说,这事只怕是真的了。
他 们三房是庶房,伦理这族长之位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们的。如今听到有这个机会,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哪怕只是代掌几年,但有了代掌那几年的积威在,他们三 房的地位在桑家也能大大的提高。便是以后族长之位换回给了大房,下任的族长对三老爷这位代任前任族长,也要尊敬几分。何况在她看来,三老爷除了身份不够, 其他的可一点不比大爷这个侄儿差。让三老爷做族长,她相信他是胜任过来的。
不过听这位外甥媳妇的语气,他们是因为不相信大侄儿的能力,所以只是打算让三老爷代掌几年,只怕等过几年大侄孙大了,他们还是要将族长之位还回去的。
想到这里,桑三夫人连忙对王檀保证道:“外甥媳妇放心,老爷定会尽心尽力替大侄儿管好族内的事情。等大侄孙一成年,我们便将族长之职还给大侄儿一房。”
王檀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望向桑大少奶奶,笑问道:“大表嫂,您觉得呢。”
三大少奶奶又些勉强的笑着道:“全听表弟和表弟妹的就是。”
她还能如何,男人不争气,她一个女人又有什么办法。她现在只盼望着,三叔父一家能说话算数,等她的大哥儿长大了,能将族长之位还回来。也盼望着,这对表弟表弟妹的心真的会向着他们,等大哥儿长大了,会让三叔一房将族长之位还回来。
王檀知道桑大少奶奶可能会有些不高兴,但也不打算去安慰她。桑大爷撑不起来,就如今的桑家而言,这是最好的法子。
王檀顿了一会,接着又问道:“对了,我记得大表侄儿好似有十岁了吧?”
桑大少奶奶连忙回答道:“是,等下个月过了生辰,便是十周岁了。”
王檀又问道:“可有读书?”
桑大少奶奶道:“有,如今在族里的学堂,和他的族兄弟们一起跟着先生念书。”
王檀道:“若是大表嫂愿意,让二爷写封推荐信,让他去松山书院读书,你看如何?”
桑大少奶奶疑问道:“松山书院?”
王檀点了点头。
桑大少奶奶有些犹豫。
松 山书院的名气是没得说的,建院以来,出过三位状元,六位榜眼,十位探花,进士和庶吉士则是数不胜数,它被称为大燕第一书院。若大哥儿能进那个书院读书,于 他定有受益。只是松山书院远在河南松山,离京城不下千里。大哥儿才十岁,她怎么放心让他肚子出门去那么远的地方求学。
只是……想到如今他们一房。因为大爷撑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